分類彙整: 交通新聞

台南市長黃偉哲提出公車4年汰換139輛計畫籲請中央支持補助

台南市長黃偉哲提出公車4年汰換139輛計畫籲請中央支持補助。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交通部於行政院院會中報告「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113年至119 年」,未來7年將投入643億元汰換電動車,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全力配合,但也不忘為台南市請命,呼籲中央落實交通平權,投入更多公共運輸資源在南部縣市,由中央、地方、業者攜手達成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
市長黃偉哲說,台南市早於105年就率先開闢第一條全電動公車路線,現有打造中的車輛在今(112)年下半年陸續交車後,上路的電動公車數量也將一舉破百,先前甫推出就驚艷四座的郭董電巴,也在市府和業者的合力推動下,首批量產車落腳台南成軍商轉,顯見市府積極致力提供市民朋友低碳、綠能、高品質的公共運輸服務。
黃偉哲更舉例日前台南公車月票一開賣就造成搶購,可以看出市民對公共運輸的依賴和期待,呼籲交通部投入更多公共運輸資源,平衡長期公共運輸重北輕南的情形,為南部補助更多的車輛,開闢更多路線,讓台南市民也能享有和北部同等便利的綠色交通。
交通局長王銘德指出,台南市汰換電動公車有長遠的策略,非僅著眼一次性的補助,而是要求各客運業者要超前部署,包括財務計畫、充電站的建置順序、車輛汰換的時程規劃等,都必須有長期的規劃。目前已整合完成台南市未來4年汰換電動公車計畫,從112年到115年共至少再增加139輛的需求,並已在5月25日提送交通部公路總局,籲請中央協助依實際需求給予全數核定。
局長王銘德進一步指出,依交通部今(112)年訂定發布之「交通部公路總局補助電動大客車作業要點」規定,目前國內符合補助資格車廠僅2間,審查程序繁瑣,且台南幅員廣闊,路線涵蓋山區海濱,客運業者對車輛續航力及妥善率等規格要求極高,呼籲中央簡化或加速車廠資格的審查,以提供更多優質車型讓業者選擇。
局長王銘德也建議,台南市也有許多偏遠山區或路幅較小的舊市區,用約20人座的乙類大客車(中型巴士)行駛較為適合,但目前符合補助資格的車型均為甲類大客車(大型巴士),不盡符合實際營運需求,也期盼能儘速有更多元的車型可供補助選擇。
局長王銘德強調,台南補助業者購買的電動公車,都是符合無障礙規定的低地板公車,目前有57輛電動公車,約佔全市車輛數13%,今年下半年陸續交車後,將有113輛車,比例達27%,如長期計畫獲中央可支持,115年電動公車將佔6成,逐步達成2030 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

臺南市交通局改善南科壅塞車流加強路況監控與行車疏導

臺南市交通局改善南科壅塞車流加強路況監控與行車疏導。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改善台南科學園區周邊交通通勤問題,臺南市交通局針對進出南科的主要聯絡道路例如新港社大道、市道178線、鹽水溪周邊河堤道路與防汛道路等,特別加強車流監控,並依車流機動調整路口紅綠燈秒數,交通局也呼籲用路人出門前先利用台南即時交通資訊網查詢路況、規劃走替代道路、或多利用北外環3期高架道路,降低交通堵塞的風險。
局長王銘德指出,針對南科周邊路網每逢上下班時間塞車問題,已掌握主要壅塞瓶頸點並提出因應疏導策略改善,當上班時段經由國8下匝道轉南科聯絡道進入新港社大道車流回堵至國8主線道時,將調整沿線號誌,增加國8下匝道方向綠燈秒數,以增加疏解率。目前市府正在建置安定交流道下往南科方向市道178線的路廊動態號誌系統,同時也在積極規劃南科聯絡道適應性號誌系統的建置,期望透過科技手段改善上下班時間塞車的狀況。此外,交通局在週邊平面道路及北外環高架橋上設置CMS發布導引資訊,提醒用路人提前行駛替代道路,呼籲用路人除了利用台南即時交通資訊網或收聽警廣,掌握即時交通動態外,也可以依車流引導資訊行駛,以提升車流紓解效率。
局長王銘德表示,市長黃偉哲自上任以來非常重視南科園區發展,尤其南科周邊同時有多件工程施工勢必造成交通不便,特別指示交通局配合各項道路工程妥善佈設交維設施、提供替代道路分流與加強路況監控疏導,讓民眾往來減少塞車之苦。交通局已盤點南科周邊工程如南科聯絡道與新港社大道路口轉向工程、南科特定區北側5-40M計畫道路工程、國道1號安定交流道北出匝道及市道178線拓寬增設右轉專用道等工程同步施工中,其中「南科聯絡道與新港社大道路口轉向工程」因鄰近進出南科南側主要道路而對南科周邊交通衝擊最鉅。交通局將持續透過大台南智慧交通中心監控即時車流狀況,掌握南科週邊交通瓶頸路段,以號誌控制、車流導引及機動警力疏導壅塞車流,
局長王銘德說,台南市區通往南科的鹽水溪堤岸道路是通勤族的重要通行便道,但因僅是單行車道,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容易造成尖峰時間的交通壅塞,北外環道路第3期已於去年10月完工通車,是便捷往返南科、台南的道路,呼籲駕駛汽車的用路人多多利用,除紓緩堤岸道路的車流,也能減少堤岸道路汽機車混合爭道易造成的交通事故,提升上、下班交通尖峰期的效率,節省寶貴的交通時間。

台南市開元陸橋預計112年7月5日封閉施工拆除請用路人提前改道行駛

台南市開元陸橋預計112年7月5日封閉施工拆除請用路人提前改道行駛。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配合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推進,原定去年底進行的開元陸橋拆除工程,為盡量減輕交通衝擊,經施工單位交通部鐵道局依據市府要求完成替代道路車道擴充後,預訂自7月5日起封閉施工拆除。開元陸橋封閉拆除後,預計開元路銜接北門路交通將中斷約2年,除已規劃改道動線並設置導引牌面疏導車流外,封閉初期智慧交通中心將密切監控周邊車流,機動因應調整號誌時制,提醒用路人多注意熟悉改道動線資訊,並遵循現場交管人員及警局同仁的疏導指揮,耐心通過改道路段。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市長黃偉哲相當關切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帶給市民的交通不便問題,指示交通局密切注意各階段施工進度所衍生的交通問題,尤其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開元陸橋施工交通維持計畫,務必要先完成替代道路車道擴充工程後才能進行,務求對市民的交通衝擊降到最低。
經施工單鐵道局南工處積極趕工,前鋒路(開元路至東豐路段)將於6月20日前擴充為雙向混合4車道,東豐路平交道將於7月3日前擴充為雙向6車道,經考量暑假期間南二中校園使用情形後,預訂自7月5日起封閉開元陸橋並分3階段施工拆除。第1階段112年7月5日至8月9日,先針對橋樑跨軌段進行夜間施工拆除,橋下平面道路並未封閉可維持通行;第2階段8月14日至9月2日,此段期間為緊鄰陸橋側南二中暑假校園使用空檔,北門路交通流量較平日少,將利用此期間封閉開元陸橋西側北門路段進行橋梁拆除,完成後原橋下北門路段將拓寬至雙向5車道並開放通行;第3階段9月3日至10月4日,此階段將拆除開元陸橋東側路段橋梁,完成後原橋下空間將增闢停車格位供民眾停放。
交通局特別呼籲,開元陸橋自7月5日開始拆除後須至台鐵切換至地下營運騰出地面空間後才能再恢復車輛通行,交通中斷時間長達約2年,建議從永康區往返中西區方向車流,行駛開元路後提前改道林森路、長榮路、勝利路,轉接東豐路或小東路、北門路往市區方向行駛,行人則改行東豐路平交道或開元人行天橋,因應施工大台南公車綠幹線、綠12、0左、0右公車等路線將改道行駛勝利路及小東路,各路線均取消停靠「台南二中」;0路另取消停靠「開元國小」站,提醒民眾改至前後站位「臺南公園(北門路)」或「中樓」站搭乘。此外,同時也會在開元陸橋前後及周邊重要交通結點派出義交人員協助交通疏導,希望透過這些配套,有效提高交通順暢減少壅塞。
交通局表示,為了有效因應施工期間各項突發狀況,交通部鐵道局已建立緊急應變機制(電話:2903908),並與台南市政府相關單位建立溝通平台,如遇任何緊急事件可立即處理。除現場交管人員及相關改道牌面的引導外,大台南智慧交通中心已將開元陸橋鄰近路口納入密切監測,並將配合車流流量及樣態機動調整路口紅綠燈時制,希望透過這些配套,盡量避免造成工區及臨近道路壅塞,後續將隨時檢視各項交維措施的情況進行調整,將施工所造成交通衝擊降至最低。近期鐵道局也將針對周邊居民辦理說明會,除宣達施工相關訊息外,亦聽取周邊市民相關建議與需協助之處,期望能將對居民造成的不便降到最低。

台南市永康與新化居民便捷的行車空間新灣橋拓寬開工


黃偉哲盼讓永康與新化居民長輩通行更便利安全。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提供台南市永康與新化居民便捷的行車空間,台南市政府積極向內政部營建署爭取近4億元經費,由營建署發包辦理新灣橋拓寬工程,將原舊橋從8公尺拓寬至15公尺,預計114年2月完工。今(22)日營建署於永康區西勢廣興宮廟前廣場舉辦動土儀式,台南市長黃偉哲與營建署長吳欣修皆親自出席,黃偉哲致詞感謝中央補助及地方支持,期盼新灣橋拓寬工程如期如質完成,早日紓解跨區的交通車潮,提升當地人車安全。
黃偉哲表示,永康區新灣橋是串聯永康西勢與新化倫仔頂的重要橋梁,已使用45年之久,橋梁結構老舊加上橋面寬度不足,導致大車會車時十分困難。
黃偉哲說,特別感謝在地立委極力協助向中央溝通,順利爭取到近八成的補助改建經費,他也謝謝台南市議會各位市議員在墊付款上的協助,讓新灣橋拓?工程在缺料缺工的情況下,順利發包、開工,不僅使永康及新化區之間的通行更暢通,並大幅提升橋梁安全。
昨日特別前來參加動土典禮的在地里長提到,新灣橋是當地許多居民從小到大騎車會經過的橋,但是因為橋面窄,加上來往永康和新化兩區的交通日漸繁忙,為避免雙方會車可能遇到事故,希望能儘速拓寬,讓在地居民、長輩行經新灣橋時能更加安全。
南市府工務局表示,新灣橋興建使用45年,現有寬度不到8公尺,汽機車混流、大小車輛排擠,屬於危險瓶頸路段。本次拓?改建由營建署辦理,於112年5月10日開工,預定完工日為114年2月18日。總工程總經費約4億(中央補助約79%,市府負擔約21%)
改建後橋淨寬為15公尺,橋梁段長度233公尺,西勢路引道含平面道路150公尺,大智路引道含平面道路132公尺,計畫總長度約515公尺,完成後,將可打通城際交通瓶頸、提升安全性,並進一步提升周邊產業及觀光的發展。
昨日動土儀式,包括立法委員林宜瑾、台南市議會副議長林志展、市議員林燕祝、陳秋萍、李偉智、楊中成、朱正軒、林冠維、黃肇輝、余柷青及多位里長等皆親自到場共襄盛舉,表達對拓寬工程的支持之意。

台南市進化版集過來智慧回收島啟用


黃偉哲期24小時營運更便利可望再提高回收量。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集過來智慧回收島」提供便利智慧的回收服務,營運六年多成果豐碩,如今進行全新升級,在家樂福安平店前站引進在地企業ECOCO系統,不但增加系統可容納回收量,更達到24H零人力營運,搭配創新可愛的操作介面與APP、實用的點數回饋機制,讓民眾做資源回收更加便利有趣。台南市長黃偉哲今(19)日出席新系統啟用儀式,並表示這幾年台南有越來越多市民朋友逐漸習慣回收島的模式,期望未來能夠繼續擴大,用創新精神推廣環保工作。
黃偉哲表示,台南2017年開始推動「智慧回收島」,經過逐步推廣,越來越多民眾接受,達到每年100公噸回收物的成績,現在透過介面系統的升級,降低人力管理成本、延長服務時間,可望讓回收島的回收量繼續成長。黃偉哲也感謝企業共同投入環境友善工作,創造對企業、市府、市民、環境都有益的「四贏」模式,也讓台南朝環境友善再進一步。
南市府環保局表示,台南「集過來智慧回收島」2017年營運迄今,每年回收各式回收物總重約為100公噸,更首創環保與經濟共享模式,讓民眾做資源回收能享等同現金的回饋機制,增加市民來投瓶回收的動力。
升級後的智慧回收島不但回收容納量增加,更可達到「24H零人力」運作,讓民眾隨時都能回收,不用等待回收車清運時間點,可收品項包括寶特瓶(PET)、鋁罐、乾電池、手搖飲塑膠杯(PP)、玻璃瓶等,除了玻璃是進行公益捐贈,其餘品項皆可獲得家樂福抵用券或ECOCO點數等回饋,希望讓更多朋友一起落實資源回收。今日啟用儀式市議員蔡筱薇、王宣貿、沈震東等也出席表達關切。

台南市政府引進的智慧停車柱全數4000席已全數完成建置

台南市政府引進的智慧停車柱全數4000席已全數完成建置。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提供台南市路邊停車熱區更完善的停車服務與管理,台南市政府引進的智慧停車柱全數4,000席已全數完成建置,於20日起啟用北區、中西區、南區、安平區、仁德區、東區及永康區等823席智慧停車格,除能便利使用電子票證當場繳停車費,也能在台南好停APP提供即時停車格位資訊,節省民眾尋找停車位的時間。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是歷史悠久的開台首府觀光景點豐富,停車熱區受道路空間侷限,可增加的路邊停車格位有限,加上私人車輛持續增加,如何在時間上進一步提高周轉率來增加停車供給,一直是任內重要任務,運用智慧交通管理也是台南市政府宜居城市政策重點發展面向。
市長黃偉哲指出,第一期智慧路邊停車服務成效廣受市民肯定與支持,更獲得財政部第18屆金擘獎政府機關特優獎殊榮,市府團隊接續推動「第二期智慧路邊停車BOT案」,除規劃於台南市政中心、高鐵台南站與新興重劃區再建置2,000席智慧停車格位外,第二代的智慧停車柱更結合電動車充電、環境監測與資訊看板等升級服務,讓市民體驗智慧停車升級後帶來的高效智慧城市應用,享受「更方便、更即時、更體貼、更全面」的智慧交通環境。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智慧路邊停車計費系統」自108年4月啟用後,讓本市建有智慧停車柱的路段,平均周轉率成長了22.6%,透過連續三年上千份滿意度調查發現,市民對智慧停車柱的繳費多元、方便、節省時間、停車資訊透明、無紙開單環保、即時格位資訊等服務高達90%的滿意正面評價,顯見「智慧停車計費系統」是受民眾支持的優良政策。
局長王銘德指出,為了持續並擴大「智慧停車」服務範圍,市府接續推動「第二期智慧停車BOT案」,為讓「智慧停車計費系統」更智慧化、人性化與生活化,藉由一期的經驗累績,同時因應電動車輛的增加迅速與衍生的充電需求,宏碁智通公司於第二期首創「智慧充電停車柱」,在不影響非電車的停車權益下,目前本市已提供14席(安平區府前路外停車場、北區公園南路、中西區建業街、歸仁停五停車場及停八停車場)「智慧充電」停車格,讓電動車可以在停放車輛的同時滿足充電的需求,未來也將持續尋覓合適位置,擴展服務範圍。
「台南市第二期智慧路邊停車計費系統」預定建置2,000席智慧停車格已全數建置完畢,明(20)日起再新啟用第四階段823席(北區公園南路、海安路、臨安路、民德路、開南街、小東路147巷、中西區樹林街、南寧街、永福路、小西門、慶中街、南區大同路、勞工中心、新興東路、水交社路、水交社1街、大林路、新建路、仁德區文華路、安平區國平西路、東區長榮路、府連東路、崇德路、崇仁街、德光街、後甲一路、永康區東橋八街、東橋十二街及中山南路等路段),與前階段總計完成建置2,026席「智慧停車格」,未來將持續盤點合適區位建置「智慧停車格」,期能持續推廣完整的智慧路邊停車服務,讓民眾享受更滿意的停車體驗。

臺南市中西區臨安橋改建工程預計8月底車輛改道

臺南市中西區臨安橋改建工程預計8月底車輛改道。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改善臨安橋結構安全並完成運河遊船計畫,台南市政府積極向交通部爭取「臺南市中西區臨安橋改建工程」,終獲全額補助橋梁改建經費5億元。目前兩側便橋主體工程已施作完成,惟因台電管線遷移附掛作業尚未完成,便橋引道銜接段須待台電遷移完成後才可鋪設AC路面,預計於112年8月底將封閉舊橋進行車輛改道,開始進行臨安橋舊橋拆除及改建工程。
工務局指出,中西區臨安橋改建工程於111年7月15日工程開工,目前兩側鋼便橋工程已完成只剩引道銜接段尚未鋪設,原先預計5月中旬開放改道通車,惟因台電尚在辦理管線遷移附掛作業中,影響便橋引道銜接段AC鋪設施工及舊橋拆除作業,經台電表示,臨安橋上饋線共有15條,為避免造成大規模停電,一次只可遷移2饋線,共需耗時3個月才可全部遷移完成,因此通行便橋預計延後至8月底開放改道通車。
工務局表示,臨安橋改建後橋長總長(含引道)約200公尺,寬度32.4公尺,梁底高程至少抬高1.2公尺,改建後運河遊船將可打通瓶頸路段,延伸至中國城碼頭使安平舊城區與中國城、沙卡里巴能以水路運輸連結,重現安平運河百年風華,成為台南市的一大亮點建設,新橋預計於2024年年底完工。
臨安橋通行便橋開放改道通車前,工務局將做好相關改道引導指示及宣導作業,以供民眾周知,另於舊橋拆除及改建工程施工期間,工務局會安排義交人員全天24小時於道路路口指揮交通,降低對交通的衝擊,惟請民眾行駛經過便橋時,亦需放慢車速,以維交通安全。

鹿耳社區獨居長者圓夢搭高鐵出遊樂開懷


高鐵台南站贈票後合影。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讓弱勢獨居長者能有機會感受一趟舒適愉快的高鐵旅程,高鐵台南站新聞聯絡人指出公淑平,在台灣高鐵公司的協助下,台南市鹿耳社區獨居長者們今(18)日上午特別搭乘高鐵,自台南出發到台北開心暢遊,體驗高鐵的平穩對高齡者友善的無障礙設備及服務,讓這群生平第一次搭乘高鐵的長者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此次出遊的長者們皆年逾八十歲,知道即將搭乘高鐵出遊,內心皆充滿期待。今日一早抵達高鐵台南站時,臉上綻開了像孩童般歡喜的笑容。其中從未搭過高鐵的林阿嬤,聽到要坐高鐵去台北玩,原本擔心身體狀況無法負荷舟車勞頓,知道搭高鐵只要一個多小時就能抵達目的地,不斷詢問「甘係金ㄟ?」另有一位經濟狀況不佳的陳阿公,平日鮮少走出社區,出外旅遊更是難以實現的夢想。高鐵舒適、便捷且高齡友善的環境及服務,讓這群長輩得以擺脫身體與環境的限制出門遠行,紛紛豎起大拇指高興的表示「有高鐵尚好!」
鹿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登進表示,鹿耳社區為位在鹿耳門溪出海口的小漁村和鹽舍,近年鹽田沒落、青壯人口不斷外移,依賴社區向外募款免費送餐的獨居弱勢老人多達數十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不僅社區免費送餐基金幾乎斷炊,更無經費辦理團體旅遊活動。感謝高鐵公司的協助,才讓長輩們能搭乘高鐵列車,一圓出遠門旅遊的夢想。
高鐵台南站站長毛家鵬表示,獨居老人非常需要外界關懷,即使一句平常的問候語或一段陪伴,都能令長輩們感受到幸福。台灣高鐵很高興能參與這場充滿愛心的活動,希望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用心協助長者圓夢,讓他們體驗一趟開心難忘的台北之旅。未來,高鐵列車也將持續傳遞愛心,溫暖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高鐵台南站不一樣的母親節快閃大合唱


參加快閃大合唱成員大合照。
 【民進日報記者柯矜契台南報導】為迎接溫馨的五月,台南高鐵、鑽石、樂活三扶輪社特與台南市聖功女中天使媽媽、采韻之丘合唱團於母親節前一天在高鐵台南站大廳舉辦「母馨頌」公益大合唱快閃活動,現場將多首與母親相關的歌曲,重新編寫成輕快的組曲,希望搭乘高鐵列車的返鄉遊子能共享溫馨的母親節活動,感受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
昨日在台南站「母馨頌」快閃活動;表演內容包括「母親您真偉大」、「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聽媽媽的話」、「甜蜜的家庭」等多首民眾耳熟能詳的歌曲。由新銳指揮家蘇屹老師所指導的聖功女中天使媽媽及采韻之丘二合唱團聯手演出,透過優美和諧的歌聲來謝謝媽媽永遠的愛,場面震撼人心,散發出正面有意義的能量。融化了過往旅客的心,紛紛停下腳步紅了眼眶直喊「媽媽我愛您!」
主辦今日快閃活動的台南高鐵扶輪社表示,在母親節前夕,希望透過此次快閃活動,提醒民眾把愛說出來,把愛傳出去,培養感恩惜福,回饋社會與人群之人文思維與行動。特別感謝高鐵台南站提供表演場地及對藝文活動的支持,讓扶輪社在高鐵車站舉辦公益演出的夢想得以實現。新銳指揮家蘇屹老師表示,母親節前在高鐵站快閃合唱,是一項全新的體驗,我們要謝謝媽媽永遠為我們保留最獨特的愛,我們要唱出對天下媽媽們最誠摯的祝福。
高鐵台南站站長毛家鵬表示,為營造車站公共藝術氛圍,高鐵公司持續安排藝文及公益團體於車站大廳演出,希望透過「藝起來高鐵」的活動,讓旅客於旅途中與藝術不期而遇,為生活增添更多驚喜與美好回憶。高鐵公司以最誠摯的心祝福天下所有含愛茹苦的母親們「母親節快樂。

台南市鯽魚橋改建完工減水患通行便利再提升

台南市鯽魚橋改建完工減水患通行便利再提升。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長黃偉哲今(8)日上午前往視察「鯽魚橋」改建工程,以及鯽魚橋段的護岸改善工程完工情況。黃偉哲表示,三爺溪與二仁溪交界處過去經常淹水,經過整治拓寬河道,讓水患發生機率大幅降低,橫跨三爺溪的鯽魚橋也配合延長橋體,讓水岸自行車道維持暢通,在治水、觀光、民眾日常通行都有加分,創造三贏。
黃偉哲表示,鯽魚橋改建工程,採取保留原橋,在橋頭橋尾新建引橋的方式延長橋體,原本1億元出頭的工程經費,降到7000多萬元,為國庫節省了近3000萬元的公帑,他感謝工程單位的用心,以及中央與市議會在經費上的支持,讓工程能夠順利完成。
水利局表示,鯽魚橋位於二仁溪水岸自行車道上,是市民騎乘自行車沿著二仁溪畔遊憩運動的好場所。由於鯽魚橋橫跨三爺溪,為了配合三爺溪拓寬河道以增加通洪斷面的整治工程,鯽魚橋也需配合延長,在原橋體的橋頭、橋尾新建引橋,將長度由原本的65公尺延長為155公尺,並加強夜間照明強度,讓夜間通行更安全。
改建的鯽魚橋也增設示範的「風光互補路燈」,利用風力及太陽能互補發電,確保各種天候均能穩定供電;入口處設置新裝置藝術「躍動的生命」作為地標,以魚躍起的身姿象徵二仁溪豐沛生命力。
鯽魚橋改建工程經費獲水利署補助,水利署並委託南市府代辦「二仁溪鯽魚橋段護岸改善工程」,加強附近河岸的環境活化改造,兩項工程均順利於今年4月完工。今日視察市議員郭鴻儀、林依婷、陳皇宇、林美燕也到場表達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