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地方新聞

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再創心與心的連結


一起參與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的福智青年,彼此成為交流心靈提升的好朋友。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福智文教基金會新聞連絡人陳豐如指出,福智文教基金會2023年第 56 屆「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全面回歸實體,營隊於2023年8月18日至21日於雲林科技大學舉辦,感受心與心的活力與溫度,解封疫情!青年是國家社會的發展基礎,懷抱著知恩念恩之心,廣行服務利他的年輕人,更是穩定社會的堅實力量。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營正是以心靈成長營隊,涵養學子建立誠信、念恩、利他的正向積極的內在能量與生命價值觀,成為帶給世界溫暖與希望的人。營隊課程進行4天3夜,全程免費,即日起至 6月11日開放報名,歡迎青年學子踴躍參加。
新冠疫情蔓延,疫情間的社交距離成為疫後的心靈社交距離,人心疏離外,更受到經濟與環境發展嚴峻等壓力的逼迫。與此同時,也再再讓我們省思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以及人與人間及與環境萬物相依相存的重要關聯。福智文教基金會洞悉心靈素養的提升,能建構人心對苦樂的正確認知,透過改變認知,行為及生命也能邁向正面積極的方向,進而開創整體社會與環境的和樂福祉。因此,基金會每年透過舉辦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以「觀功念恩」及「無限生命」的核心主軸,幫助年輕學子以正向思考,突破逆境與憂鬱,開展感恩利他的幸福人生。營隊自1998年以來,已逾5萬人受益。
曾參加福智文教大專營的同學分享:「在講求效率的快時代下,營隊讓我有機會慢下來思考人生的重要價值,奠定正確的人生方向」、「太多想做的事,又有太多做不好的事,經常感受到高度壓力,透過內心建立正向的認知,用欣賞的眼光及感恩他人的心,解讀眼前的境界,改變我與周遭人的關係」、「營隊讓我感受內心的平靜和喜悅,發現這個世界還有這麼多溫暖的人,讓我不孤單,因為有這一群人一起做正確的事,讓我更有動力將正能量傳遞出去」。
誠摯歡迎年輕朋友們透過大專營豐富多元的活動與課程,發現全新的人生價值,結識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為自他及全人類的福祉,點亮盞盞心燈。

慈心有機驗證公司再添喜訊取得英國有機同等性承認機構資格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慈心有機驗證公司媒體聯絡人陳雅雯指出,英國脫離歐盟經濟體系後,有機驗證標準也從歐盟中獨立出來。慈心有機驗證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英國提交資格審查,於2022年12月取得英國有機同等性承認機構,自2023年起,在臺灣開始受理英國有機產品驗證業務,協助臺灣有機產品擴展國際市場。
這是慈心有機驗證公司繼 2012 年通過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USDA)及2017年取得「歐盟有機驗證」資格之後,再次通過國際性有機驗證標準,代表臺灣有機驗證單位與國際接軌的品質與實力,同時也帶動臺灣有機產業的成長。
慈心有機驗證公司於2011年成立,2012年2月成為國內第一家可受理申請、並執行美國 USDA 有機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等驗證業務的單位。本著「誠信、公正、嚴謹」的原則,期望建立符合國家及國際標準之有機農產品驗證制度,藉以提升驗證水準,確保有機農產品驗證之品質,守護眾人的健康,留給後代子孫一片淨土。

里仁與知名餐廳Chao炒炒蔬食聯名推出找不到臭豆腐及泡菜天貝炒飯料理包


里仁和Chao炒炒蔬食推出「找不到臭豆腐」及「泡菜天貝炒飯」料理包,採用友善食材、減少添加物,吃得健康也響應減碳永續。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里仁公司媒體聯絡人陳豐如指出,近年蔬食成為發燒議題,許多通路推出無肉食品,帶動一波波話題。推廣蔬食達25年的社會企業「里仁有機連鎖通路」和臺北東區知名蔬食熱炒餐廳「Chao炒炒」合作,領先業界推出符合永續概念的聯名蔬食料理包「找不到臭豆腐」與「泡菜天貝炒飯」。因為有著相同的永續飲食理念,里仁和炒炒決定蔬食料理包不僅須是vegan純素、採用友善食材,製作上更要盡量減少添加物,讓消費者吃得健康的同時,也能響應減碳永續。由炒炒主廚吳榮峰規劃的這兩款料理包,5月26日起正式於全臺里仁門市與網購商城上架,邀請消費者一起透過料理包來響應永續飲食。歡迎觀賞兩款料理包介紹:【 里仁x炒炒 】好食材、好手藝、好滋味 一起品嚐聯名蔬食料理包。
Chao炒炒蔬食創辦人李沛潔表示:「其實我們餐廳很想要多一些有機食材入菜,但其實是有困難的。因為各類食材使用量不多,會變成不同的食材要跟不同的農場叫貨,然後每一樣都只能叫一點點」、「這次和里仁一起推出料理包,最開心的就是終於能夠和一些有機食材夥伴合作」。
這兩款料理包採用友善耕作的食材,並以少添加的概念來製作。「找不到臭豆腐」最重要的主要食材,是以五種蔬菜本身的純天然酵母菌發酵製成的純手工臭豆腐;而「泡菜天貝炒飯」則使用來自花蓮富里的有機米、天然發酵的泡菜,和符合里仁少添加規範的非基改黃豆天貝及豆包泥。
「里仁對於食材和添加物的要求比業界嚴格很多,所以食材和調味料的挑選上費了一番工夫。」負責加工的鮮湧企業總經理劉小菁說:「炒炒主廚也很配合地去更換調味料和食材。」里仁和炒炒的合作,光是在前端的菜色討論就花了大半年,確認菜色後的食材尋找又費了好幾個月。劉總經理表示:「有機耕作的蔬果要看老天爺的臉色,產量不穩定,每一批的風味也稍有差異。不同食材之間又因為產季關係,時間未必搭配得上。所以負責採購的人要很了解產地和食材,想辦法達成任務。」
鮮湧總經理劉小菁擁有團膳服務20年的經驗,她說:「里仁的添加物規範比法規還嚴格,很多合法的添加物也不能使用。而且里仁要求調味上要盡量少添加,所以我們會運用食材本身的味道來呈現天然的鮮甜。」
里仁開發經理周瑜瑛表示:「要求盡量減少添加物,不僅是為了消費者的健康,也是里仁努力實踐永續的負責任態度。因為每少一項添加物,就可以減去上游製程的碳排放,是我們與廠商朝向淨零碳排的共同努力。」
考量到冷凍加工與餐廳現煮之間的口感差異,鮮湧透過製程的調整來達成主廚要求的標準,讓口感盡量接近現炒。劉總經理說明:「為了讓炒飯保有粒粒分明的口感,我們在米飯煮好冷卻後,先做冷凍處理,再和其他食材進行拌炒。透過增加工序和分段處理,我們達成了兼顧加工可行性和好味道的期望。」
Chao炒炒蔬食以招牌菜色「找不到臭豆腐」啟動和里仁的合作,又一起規劃出符合年輕人口味的「泡菜天貝炒飯」,希望能帶動更多人來體驗具永續價值的蔬食料理包。李沛潔開心地說:「因為有理念的支撐,我們沒把困難看在眼裡。從一開始討論到產品上架,雖然長達二年,但覺得這樣的努力很值得。能夠推出對世界友善的產品,真的很感動,也覺得很榮幸能參與其中!」

里仁公司守護紫斑蝶逾10年邀請民眾共同守護動物與我們的家


里仁守護紫斑蝶逾10年,邀請大眾懷著一期一會的心情進戲院欣賞紫斑蝶的故事。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里仁公司媒體聯絡人陳雅雯指出,「看電影也能支持生態,當然要力挺啊!」關心生態保育不遺餘力的里仁公司,結合民眾的消費力,支持綠色保育理念超過10年,其中守護世界唯二越冬型蝴蝶的紫斑蝶更是經典案例。今(2023)年是里仁25週年,感謝消費者一路相挺,特別推出印有Q版紫斑蝶圖案的綠色保育動物紀念杯,配合即將在5月19日上映「消失的紫斑蝶」紀錄片,於里仁全臺門市舉辦消費滿額贈電影早場優惠券活動,鼓勵大眾進戲院認識世界級的臺灣紫斑蝶。
今年里仁連續舉辦三部生態紀錄片——「山椒魚來了」、「守護黑面琵鷺」及「消失的紫斑蝶」推廣活動,同時透過企業包場觀賞支持。即將於5月19日上映的「消失的紫斑蝶」生態紀錄片對里仁的意義更為重大,因為早在10年前,里仁就以契作方式鼓勵茂林地區的部落農友以友善耕作方式種植土芒果,讓這些以吸食土芒果花為主的弱小蝶群免受農藥危害。同時,里仁也號召食品加工廠一起推出土芒果青、鮮果乾和情人果冰棒等產品,來支持願意減農藥耕作的農友們。因此,當知道詹家龍導演為進行紀錄片的後製需要協助時,里仁隨即號召消費者響應「消失的紫斑蝶」電影上映與紀錄片校園推廣計畫。現在,紀錄片即將上映,里仁邀請消費者也懷著與紫斑蝶一期一會的心情進戲院支持,讓紫斑蝶翩翩飛舞的珍貴影像,喚起更多人的保育意識,守護這份美好而珍貴的自然瑰寶。(延伸閱讀:守護紫斑蝶的珍貴影像!邀您支持「消失的紫斑蝶」紀錄片募資)
25年來,里仁從產地與農友契作,偕同廠商開發加工商品,到門市傳達商品理念與綠色保育標章精神,里仁跨越通路的角色,打造注重「生產、生態、生活、生命」四生理念的誠信互助供應鏈。從官田菱角、老鷹紅豆、「買蓮花、救赤蛙」、「吃芒果青、救紫斑蝶」里仁架上數十項綠色保育產品,都是眾人矢志守護生態與土地的承諾與成果,也是消費力支持生態保育的力量展現。里仁歡慶25週年,推出山羌、環頸雉、紫斑蝶、石虎四款限量綠保動物紀念杯,歡迎消費者與里仁一起同樂,守護世界的美好。

台南成大扶輪社攜手婦女會贊助59所偏鄉學校學生欣賞舞鈴劇場VALO首部曲阿米巴表演


台南成大扶輪社攜手婦女會贊助偏鄉學校學生欣賞舞鈴劇場表演。(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指出,為讓偏鄉學子在童年時期留下快樂回憶,台南成大扶輪社攜手台南市婦女會,合作贊助南市59所偏鄉學校1,460名學生於5月21日(星期日)到臺南市文化中心欣賞舞鈴劇場「VALO首部曲-阿米巴」表演。市府於今(15)日舉辦記者會,臺南市黃偉哲市長代表致贈台南成大扶輪社社長羅清拔及台南市婦女會理事長顏淑熒感謝狀,肯定其公益善行。
黃偉哲市長表示,台南成大扶輪社及台南市婦女會早在去(111)年4月即拜會市府及相關局處洽談合作事宜,除邀請偏鄉學子觀賞表演,連活動前後的交通接送、表演結束後的小禮物和餐盒都設想周到;市府亦積極提供相關協助,由教育局主責辦理跨局處協調會議、提供聯繫窗口及處理行政庶務工作、交通局協助洽談遊覽車業者商議優惠價格及車輛優先調度、文化局協助文化中心場地安排及入場動線事宜等,一起致力讓活動圓滿。
台南成大扶輪社社長羅清拔表示,扶輪社每年定期舉辦公益活動,鑒於社福團體對於關懷兒童主要以課後輔導及照護、扶助等方案,期望透過本次從藝術教育切入,輔導及關懷兒少身心發展,進而增進自信心,提高藝術涵養及興趣。
台南市婦女會理事長顏淑熒表示,成長環境資源較不足的孩子,面對更多的挑戰,具有更強的韌性,富有創意、想像力及解決問題能力,透過藝術教育,啟發及引導他們潛藏內心的優勢特質,展現自我正向能量。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感謝台南成大扶輪社及台南市婦女會關懷偏鄉學子,本次活動的理念與教育局持續推動及厚植臺南學子美學創思力政策相契合,活動期間感謝各校帶隊師長,假日陪伴學生一起參與並留下美好回憶,也讓活動變得更有意義。

里仁公司獲經濟部2022 Buying Power 首獎

里仁身為社會企業長期優先採購社創組織對環境友善的食材或用品。


里仁獲經濟部Buying_Power之邀,擔任典範企業與社會創新組織與供應鏈上下游產業夥伴進行交流。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里仁公司新聞連絡人陳豐如指出,淨零碳排議題備受矚目,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因應趨勢,特別在2023年4月21日舉辦「包裝轉型 低碳綠包裝 Better 2 Gether 」年度社創合作搭橋系列活動,促進社會創新組織與供應鏈之上下游產業夥伴進行交流。里仁因為連續四年獲Buying Power獎項,且運用生質包材進行蔬果減塑的成果獲得各界肯定,因此受邀擔任典範企業進行分享。(
里仁公司開發經理周瑜瑛表示,「里仁本身就是社會企業,因此在採購上也是優先採購社創組織對環境友善的食材或用品。和理念相近的社創組織合作,里仁想要透過友善耕作守護大地的心願可以進展得更快。像是里仁架上的山茶花籽油與印加果油,就是里仁與金椿茶油工坊共同支持政府檳榔廢園、輔導農友轉作油茶樹的成果。」
「為了守護海洋生態,里仁於2016年已啟動了包裝減塑的行動,也同時採購社會企業仁舟的淨塑餐盒。後來更與社創組織—康德隆合作,透過推廣可堆肥生質袋的循環再利用,實踐蔬果減塑。」與會的多家社創組織對於里仁的包裝減塑計畫非常感興趣,會後紛紛前來詢問實際運作細節,希望有所借鏡。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有機會和不同領域的廠商討論包裝轉型的應用及難點。」許多社創組織以對環境友善的訴求,推出如蜂巢紙、石頭紙、循環回收瓶器等,提供現場參與的社創組織未來送禮、開發商品更多永續的選擇,共同建立零廢棄物生態圈,擴大永續影響力。

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攜手共建南部防災網絡平台


南高屏防災夥伴大合照。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副分局長祝瑞敏指出,因應汛期即將來臨,南部地區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整備超前部署,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以及南部10個中央機關和地方政府,於5月11日假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辦理「112年度地方政府首長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座談會暨南部地區災害區域聯合防災合作協議簽署儀式」。
為防範南臺灣山區土石流及其他複合型災害,強化南部地區坡地防災應變與危機處理能力,由南部地區「水、土、林、路」等領域單位,共同簽署合作協議,積極整合各單位防災資源,安排座談會並邀請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葛子祥博士主講「思維翻轉: 科技防災與環境教育」課程,藉以強化機關縱橫向聯繫通報作業,共同攜手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本次會議由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許乃文主持,參與單位包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經濟部水利署第六、第七河川局、南區水資源局、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及第五區養護工程處、農委會林務局嘉義及屏東林區管理處及台南、高雄、屏東三縣市政府等機關,透過首長層級的座談會,分享各區域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整備進度,並交換各單位對於防災整備、應變相關寶貴經驗及創新作法,藉此機會相互學習交流,持續精進各項防災作為。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許乃文表示,臺灣經歷許多災害,南部服務中心一直扮演建立跨域協調及資源整合角色,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防災人力與資源,做好平時溝通、協調分配及有效率的SOP,進行防災應變,強化南部縣市防災應變能量,以防範災害於未然,降低人命傷亡與財產損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傅桂霖分局長表示,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土石流潛勢溪流合計234條,臺南分局轄區遼闊,為加強南部三縣市的土石流防災整備能量,自2018年起,便與南部地區相關單位簽署災害區域聯合防災合作協議,由各單位聯合推動南部3縣市坡地區域聯防工作,藉由相互支援機制,整合及運用多方資源,提升防災、減災及救災效能。
全球氣候變遷,旱澇現象明顯,不僅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亦可能對產業及環境造成衝擊。汛期即將到來,提醒各單位把握時間加強防救災整備,盤檢各項防救災措施與能量,落實防汛、防颱工作。民眾如有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的相關問題,可以撥打災情通報專線0800-246-246(土石流-土石流)洽詢,或是上網查詢相關資訊246.swcb.gov.tw,充分掌握降雨資訊及土石流警戒訊息。
  

南區水資源局多元水源開發與強化調度因應氣候變遷旱澇加劇


南區水資源局進行多元水源開發與強化調度。(記者蔡金旺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近年前瞻基礎建設已加大力度執行伏流水、再生水等多元方式水資源建設,南水局副局長何達夫指出,這些建設已大幅增加南部地區區域供水韌性,也大幅降低110年及今年南部地區旱象衝擊。但隨著氣候變遷可能造成旱澇加劇及旱澇並存的氣候型態,南水局也已提前規劃更多元水資源開發計畫,以穩定南部地區中長期供水需求,並創造更優質用水環境。
何達夫說明,高屏溪是高雄地區最主要取水來源,流域地下含水層蘊藏量豐厚且透水性良好,為充份運用豐沛水資源,除沿岸已設置8處伏流水取水設施外,將再開發荖濃溪(里嶺)伏流水,預計115年可產水每日10萬立方公尺,未來將再持續評估該河段上游增設伏流水設施的可行性。此外,也汲取濁水溪天然河道疏濬補注地下水工法經驗,將在河川疏濬作業的同時,提高汛期末與枯水期初期河道入滲能力,藉以補注涵養淺層地下水。而曾文南化聯通管將於明年完工,屆時可強化區域調度能力,充分發揮台南與高雄區域供水特性,提高南部地區供水韌性。
何達夫表示,除傳統水資源外,目前積極推動科技造水,其中臺南海水淡化廠興建計畫正著手進行補充調查及先期作業中,預計113年完成工程招標、第一期工程將於117年完成,屆時將可供應每日10萬立方公尺海淡水,可提高南部地區供水穩定性。另為善用曾文溪感潮河段水資源,已於111年開始辦理「曾文溪感潮河段水資源利用模廠建置計畫」,透過模廠試驗操作及成果進行彙整分析,以作為後續半鹹水實廠計畫推動之參考。面對未來極端氣候的挑戰,南水局將持續推動各項多元水資源建設,也籲請社會大眾落實節約用水,共同為珍貴水資源多盡一份心力,一起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福智關廟護生園區珍惜跨越物種鼓勵透由學習提升心靈


臺南市長黃偉哲偕同主協辦單位及福智僧團性嘉法師,帶動大眾發出對萌寵關懷生命的誠摯宣言。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福智佛教基金會媒體聯絡人陳雅雯指出,是什麼樣的緣份,讓情感跨越物種,讓人與寵物建立緊密的關係,進而許下終身陪伴不棄養的盟約?福智關廟護生教育示範園區、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臺南市政府動保處等單位,於2023年4月30日舉辦「萌寵生命故事分享-愛與綠相會」活動,逾1,000位民眾「攜家帶眷」,與寵物家人共襄盛舉。福智護生園區規劃豐富的寵物照護講座與分享活動,配合寬闊友善的自然環境,讓活動現場處處洋溢著飼主與萌寵溫馨互動的歡樂氣氛。臺南市市長黃偉哲一行在關廟區長李賢村的陪同下,也到場致意,同時參加「萌寵同樂會」的投票活動。福智護生專員陳奕成鼓勵大眾珍惜與寵物相遇的時光,透過學習讓心靈提升體會到生命真諦,進而關愛萌寵的身心,彼此相依相伴,自然就能做到陪伴照護牠們生老病死不棄養。
萌寵一生陪伴飼主,一生也依賴並信任飼主,而飼主也是最暸解寵物的人,這麼緊密的關係,就猶如幼兒與父母一般。正因如此,當飼主的心靈充滿了關愛,寵物們就能感受到安全、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即使面對生老病死的課題,也能得到主人的照護與關懷,懷著善念去往來生。福智護生園區在活動中安排「寵物照護講座」,邀請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朝全、訓練師黃連發從飼養寵物前的評估、寵物的食衣住行與生老病死、認識肢體語言、寵物飲食對心情的影響等等;「萌寵生命故事分享」與「萌寵生命故事廊」則是分別以動態與靜態方式陳述萌寵與飼主之間的動人故事;「萌寵同樂會」的每張照片都呈現寵物與飼主一家人的可愛模樣;「寵愛一生祈福區」則邀請福智僧團法師到現場為寵物與飼主祈福等,藉由多元而輕鬆的交流活動,共同關心家中寶貝的照養福利及環境永續,體驗心光交相輝映的生命之愛,以及護生園區的生態之美。
生命是身與心的和合體,動物和人一樣,都有離苦得樂的本能,需要愛與被愛。寵物為家庭增添了歡樂的氣氛,以及生命中難忘的陪伴及撫慰,同時也培養觀察與處理生命課題的能力,增長心中對生命的體悟。藉由「寵愛一生祈福區」宗教師到現場為寵物祈福,視萌寵如孩子般平等對待,長養參與者心中利他的慈悲與智慧,珍惜跨越物種的緣份,立下終身陪伴不棄養的盟約,進而避免因棄養造成的生存壓力。活動中特別安排極具意義的「寵愛一生萌寵結盟宣誓」儀式,臺南市長黃偉哲偕同主協辦單位及福智僧團代表性嘉法師,共同帶動現場大眾發出對萌寵關懷生命的誠摯宣言。
為了傳遞及推廣生命教育與環境教育的理念,福智佛教基金會與林務局於 2013 年打造「關廟護生教育示範園區」,將原本集約式乳羊場轉型為護生園區,園區內除了原有的乳羊外,同時也收留蘇卡達象龜、綠翹陸龜、鸚鵡等,並為當地野生動物營造適地適性的天然溼地,打造成一個多元護生的環境永續教育場域。近年來,園區深受各界肯定,將護生及環保教育向下紮根,同時也以各種活潑的主題向外界推廣多元護生以達環境永續的理念,與動物們共同建構幸福永續的家園。

福智文教基金會探尋孟子人性本善的教育本質提供修心養性仁德施政良方


福智文教基金會2023「儒學營」,探尋孟子人性本善的教育本質,提供修心養性、仁德施政的良方,總計366人參與。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在動盪的時代,如何停戰止紛、引領新局,尋求安定人心、穩定社會的完善良方?福智文教基金會每年舉辦儒學營,期望透過探詢孔孟等聖賢的智慧,將中華文化浩然正氣的美德薰養於心、揚善於世,開創當代社會和諧幸福之道。今年儒學營已歷第8屆,於4月16日假福智學堂圓滿舉辦,以養浩然氣、行王道風的孟子思想為主軸,邀請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黃俊傑、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張崑將蒞臨專題講座。同時,由榮獲歷屆《尊親獎》的孝行楷模黃惠美、關婉玲、吳幸融、李豐達,以及獲經典生活實踐獎的陳如馨,現身分享忠順事親及落實經典於生活中,實踐謹身節用、孝無終始的大孝行誼。營隊同時開放全臺及海外有志之士線上參與,實體與線上總計366人共襄盛舉。(延伸閱讀:背誦智慧,念恩行孝更幸福!2022「尊親獎」孝行楷模暨經典會考頒獎)
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黃俊傑以「繚繞耳畔,深叩心弦:在東亞的地平線上傾聽孟子的呼喚」為題做專題講座。黃教授闡述,孟子具有強韌的生命力與強烈的使命感,其人格特質感召並影響千年來眾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及士人學子。他主張性善,胸懷寬廣,長期周遊列國,實行以德服人的仁政王道,呼籲統治者保民愛民,與民同樂,人民自然擁戴君主,國家則自然富強安定,達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境界。他具有「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偉大胸懷,促使他孜孜不倦地推行仁政,即使身處困厄,也能持志向道。黃教授說明,孟子之學是歷經千年的智慧涵養,能在當今人心動亂的世代中,做為人民修心養性及國家社會仁德施政、經世致用的完善良方。
以「交鄰國有道乎:孟子思想與世界和平」專題講座的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張崑將說明,當今世界局勢變化甚快,戰爭紛亂,引發通貨膨脹、糧食危機等,加上極端氣候、災疫蔓延,以及科技日新月異引發的隱憂等,促使人心方向失落,處於高度「危疑的時代」。回顧歷史,孔孟時期的春秋戰國時代,孟子恪守道德情操的救世之心,面對高度霸道功利主義的氣焰中,繼承孔子「以德行仁」的王道理想,開出「心學」藥方的根本之道:提升自我心靈教養,即能開創和諧盛世。而不明白人性本善,所做的事業多是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祿,霸業當道,功利主義盛行,其結果即如今大國博奕,動輒犧牲小國,世界秩序成為「強欺弱」、「眾暴寡」。而長養「仁德之心」,需從心靈教育著手,也是《論語》將「學而篇」置於首篇的用意。
福智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基瑞說明,基金會長期舉辦「儒學營」、「儒家經典與生活論壇」、「尊親獎」等,認為「經典」是傳續世代聖賢的智慧與道德,並落實於生活中,達到完善自他的美德。曾入圍2020尊親獎孝行楷模的黃惠美分享,為照顧罹患失智的母親,長期在新北、臺東往返,耐心陪伴及安定母親身心。她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將自身照護母親的經驗幫助臺東在地老人,令長輩們深受感動。另外,陳如馨曾獲2022年經典生活實踐獎獲獎人,因罹患癌症受種種治療的辛苦,同時為了陪伴85歲母親,中斷了所有的學習。兩年後,重拾經典學習與背誦,並於2022年通過經典會考6萬多字。她從背誦經典中找到快樂希望及源源不絕的前進動力,更將自身罹癌後從背書中得到的體會及快樂分享給身邊的人,值得讚許。(延伸閱讀:發現廣博儒學的普世價值!福智文教首屆「儒家經典與生活論壇」圓滿)・(延伸閱讀:福智文教 2022「儒學營」分享聖賢的修身智慧,落實經典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