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文教新聞

臺南市42校國中學生參訪觀光工廠 體驗課程真有趣


麻豆國中至天一中藥生活化園區進行兔兔中藥香包。(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促進學生探索未來職涯發展,臺南市教育局結合南市豐富多元的產業,自111年度起安排學生至觀光工廠參訪,期望從中能瞭解與發掘自己的職涯興趣取向。112年度共有42所國中申辦,約1,100人次參加,透過觀光工廠生動、活潑的導覽解說,及有趣的DIY體驗課程,傳遞不同產業面貌、知識與概念,協助學生多元職涯探索,更能適性發展。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目前擁有22個觀光工廠,主題豐富多元,深具知識及娛樂性,透過觀光工廠的設置,將產品的生產過程轉換成科普知識,藉由簡易的實作體驗,讓一般民眾對於各專業領域能有更進一步認識,歡迎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來趟臺南觀光工廠深度探訪之旅。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帶領學生參訪觀光工廠,從實際觀察、了解職群的工作流程、工作狀況外,更透過DIY實作,豐富生涯發展教育的多元探索與學習經驗,同時增進職涯視野,希望協助學生在生涯抉擇時能找到正確方向。
吳幸樺表示,臺南市「觀光工廠職涯探索與體驗」計畫推動已邁入第2年,111年度計有30所國中申辦,約900人次參加,112年度則有42所國中申辦,約1,100人次參加,113年度亦將持續辦理,期待參訪觀光工廠計畫能夠為產業與學校教育搭起串接橋樑,將產業知識傳承向下扎根。
歸仁國中至華美光學eye玩視界觀光工廠參訪,透過導覽員解說了解企業概況,也體驗光學互動遊戲,並進行積木太陽眼鏡組裝活動,完成屬於自己特色的太陽眼鏡。九份子國中小學生參訪和明織品文化館,了解紡織業歷史及相關知識,並了解服飾的產出、織品色彩學問等,最後安排綁染DIY手作體驗活動。大成國中至虹泰水凝膠世界參訪,認識水凝膠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並進行芳香公仔手作課程,讓學生對於企業經營與化工職群有更深入之認識。

全國大專院校暨高中職虛擬投資競賽複賽簡報決勝南臺科技大學


南臺科大周德光副校長(一排左2)、評審老師與獲獎學生於「2023全國大專院校暨高中職虛擬投資競賽」大合影。(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由南臺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主辦的「2023全國大專院校暨高中職虛擬投資競賽」日前於南臺科技大學舉行,此項競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891組高中職隊伍與491位大專院校學生報名參賽。經過約1個半月的投資模擬操作,共計有高中職組10組隊伍參加線上投資交易心得簡報決賽,以及大專組10組隊伍晉級參加投資交易策略簡報決賽,競爭十分激烈。
此次「2023全國大專院校暨高中職虛擬投資競賽」主要是希望透過投資模擬操作,讓參賽的學生熟悉金融商品與市場交易規則,體驗實務操作的風險與報酬,強化課堂教育與實務專業的連結,並磨練其進行口頭簡報的能力。為鼓勵同學在追求報酬的同時也能兼顧風險控管,此次競賽在大專組的初賽績效評比上,乃採用「夏普值」進行排名;同時邀請此次獎金贊助券商,統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元大證券北府分公司的高階主管擔任大專組複賽簡報的評審,希望藉由主管們豐富的市場實務操作經驗來給予所有晉級複賽的同學們在交易策略上的指導。
比賽當日,所有與會參賽的同學們都全力以赴,分享自己在模擬操作過程中的參賽動機、投資交易策略說明與檢討、參賽心得與反思等,其中大專組參賽同學除須口頭簡報外,還須針對評審的提問進行回答,過程十分精彩,所有與會人員都感到收穫良多。競賽結束,各場次的評審委員也就同學簡報內容進行講評,且不約而同地向與會同學們強調「停利停損與風險管理」的重要,讓人印象深刻。
南臺科大財務金融系主任張永佶表示,此次競賽要感謝統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元大證券北府分公司以及寶碩財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競賽活動所給予的協助,期待此項競賽能在更多券商的支持下,每年能持續辦理,讓更多的同學能從競賽過程建立投資理財的正確觀念。

臺南市380名偏鄉學童走進國家藝文殿堂大喊藝術好好玩


菁寮國小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觀劇。(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南市深耕藝術與美感教育多年,教育局每年皆積極爭取經費造福學童,其中教育部補助美感教育計畫-「文化美感輕旅行」為安排偏遠地區學校學子前往藝文場館參訪,111學年度共6所偏鄉學校申請,共計380名偏鄉學子受惠,足跡遍布南部藝文場館,體驗著重「寓教於樂」,擺脫教條式的教育環境,讓學子們印象深刻,直呼「藝術好好玩」!
市長黃偉哲表示,樂見教育部推展美感教育,考量偏鄉學生可能較缺乏文化刺激,南市積極鼓勵偏遠地區(含非山非市)學校申請「文化美感輕旅行」計畫,其目的為提升偏遠地區學生美感體驗之機會,培養其接觸美感場域習慣,涵養美感經驗,平衡城鄉美感鑑賞差異,進而落實美感素養於日常生活中。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111學年度由後壁國中、菁寮國小、竹埔國小、學甲國小、文和實小及新橋國小6校至南部重要藝文場館參觀展演,包括:衛武營、故宮南院、南美館及高美館,各藝文場館會視申請狀況提供展演活動的免費導覽服務及門票費用,讓6校師生享受最優質的參觀服務,各校教師再依據場館設計學習單,讓學生觀後做反饋,真正實踐美感教育、美感播種及美感普及。112學年度則有5所學校申請進行,期望帶給偏鄉學子更深刻的美感教育體驗,更進一步扎根學生的美學創思力。
後壁國中校長高儷玲表示,國中課程多數著重考科,常忽略藝術美感的培養,能有機會帶領學生參訪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實屬難得。因學校位於偏遠地區,學生較缺乏藝文體驗及文化刺激,師生在得知能有參訪衛武營的機會,皆興奮不已,教師透過視覺藝術及音樂課程,給予學生相關先備資訊,直至踏入壯闊的衛武營,實際接受視覺暨聽覺的感官震撼,每位師生都收穫滿滿。
竹埔國小及學甲國小則前往故宮南院,欣賞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竹埔國小校長廖秋宛表示,孩子們對於著名的「肉形石」甚感興趣,透過導覽員的解說,也能熱烈討論各自觀後心得;另外,「兒童創意中心」裡有環形劇場及陶瓷、織品、茶文化、亞洲劇場等主題,還可以玩互動裝置、DIY操作、遊戲體驗等,透過遊戲認識古物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學甲國小學童則對「謎樣景泰藍」進行主要研究,並完成學習單;四乙郭同學表示,對掐絲琺瑯「海宴清燈」最為印象深刻,因為造型外觀奇特,有一隻鳥,腳下踩著一條蛇及一隻烏龜,令人匪夷所思。
文和實小及學甲國小分別參觀南美館及高美館,感受與在校不同的視覺藝術課程。菁寮國小也選擇參訪衛武營,孩子們欣賞有趣的馬戲表演,並習得參觀劇場的基本禮儀,此行所見皆令師生們驚嘆,期待未來有機會再與其他藝術場館邂逅。

臺灣文學守護者張良澤教授獲頒第十二屆臺南文化獎


張良澤授獲頒第十二屆臺南文化獎。(記者黃伃綵攝)


臺灣文學守護者張良澤。(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為表揚投身臺灣文學教育逾半世紀、致力臺灣文學資料收集保存、被譽為「臺灣文學的守護者」的張良澤教授,臺南市政府26日下午在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舉行第十二屆臺南文化獎頒獎典禮,由臺南市長親自頒贈。現場並有在地藝術家周佳穎及現代舞者周堉睿進行「朗誦X現代舞」的詩意跨界演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前所長許雪姬、立法委員林宜瑾及市議員黃肇輝、Ingay Tali 穎艾達利、楊中成、朱正軒等各界重要貴賓皆蒞臨祝賀,場面盛大隆重。
黃偉哲首先祝賀張良澤教授,感謝張教授長期在第一線推動臺灣文學,即便年屆85仍然不懈奮進,持續為臺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榮獲第12屆臺南文化獎,可謂實至名歸。
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張教授雖出生於南投埔里,卻在臺南深耕不輟,於2002年定居於臺南麻豆至今,將青春歲月與大半生涯獻給了臺南。自1972年任教於成功大學中文系以來,張教授一直引領潮流,將臺灣作家與作品引入課堂。在臺灣文學仍被視為禁忌的威權年代,他帶領學生認識鍾理和、吳濁流、楊逵、鍾肇政、葉石濤、王詩琅等臺灣作家,成為將臺灣文學帶入大學教育的先驅,使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日治時期的臺灣作家,同時啟發戰後世代的作家,深入了解臺灣文學的真實脈絡。
文化局強調,文學如同文化資產,需要時光積累與世代傳承。張良澤教授致力於完整保存臺灣文學史料、推動臺灣文學發展,體現了學術教育、國際交流與社會服務的信念,其卓越貢獻廣受尊敬。今年文化局出版了《臺南文學史》,匯總並展現數個世紀以來的臺南文學成就,期望大眾能從張良澤教授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共同書寫臺南文化的新篇章。為了推廣臺南文化獎歷年得主的事蹟,文化局同時在總圖3樓舉辦歷屆文化獎得主特展,以向這些大師致敬,歡迎市民前往參觀。
張良澤教授出生於1939年,為臺灣文學研究的資深學者。曾任國立成功大學講師、日本筑波大學副教授、共立女子大學教授、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創系主任兼臺灣文學資料館首任館長、《臺灣文學評論》雜誌總編輯兼發行人。目前擔任社團法人臺灣文學國家園區協進會名譽理事長、日本天理臺灣學會理事、財團法人臺南市臺日文化友好交流基金會的常務董事、《老人文學叢刊》主編。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為校長及輔導團齊步增能


健康促進學校校長與輔導團員增能研習。(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南市持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為推廣新一代健康促進學校核心標準,精進推動效益,教育局昨日辦理健康促進學校校長與輔導團員增能研習,透過專業講座與績優學校分享,期能凝聚共識,推廣教育政策,鼓勵各校發展結合學校特色的健康促進學校計畫。
黃偉哲市長表示,實踐國際健康城市的理念,落實校園健康促進推動是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健康幸福的城市裡,校園扮演社區領頭羊重要角色,透過校園全員投入,提升健康識能,並與社區互為夥伴關係,共同打造健康生活環境。本市對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推動向來不遺餘力,年年獲得教育部國教署績優縣市的肯定,也期許市府部門與校園、社區持續為營造健康校園的理念而努力,期望校校成為優質的健康促進學校。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因應推動健康促進3.0政策,為增進校長了解政策重點與內涵,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業講座,並透過新化及日新國小等2所績優學校實務分享,鼓勵校長們凝聚在地資源,強化學校推動效能,讓健康議題在校園更加落實,營造優質健康校園文化。
擔任本活動講座的輔仁大學陳富莉教授表示,新一代健康促進學校政策特色除了政府政策與資源投入,領導者(校長)更是制定政策及提升組織效能的關鍵人物,透過全員參與-教職員與學生的投入,學校和社區互為夥伴關係,健康促進融入學校課程,運用創新策略建構永續健康物質環境及營造社會情緒環境等,欣見校長們齊聚一堂,共同為落實健康促進學校政策,營造健康幸福校園而努力。
新化國小校長林佳慧分享榮獲卓越金質獎得獎方案「新化有勁、健康揚逵」,以在地文學家楊逵「重視健康」「努力不懈」的精神為主軸,學校與家長、社區攜手努力,邀請專業人士入校服務,設計創新有趣的健康本位課程,推動多元晨光戶外社團強健體魄,重視正向心理與情緒。
日新國小校長徐俊雄分享榮獲社區夥伴獎經驗,學校與社區緊密結合,進行社區特色及健康問題分析,實施正式或非正式課程、健康活動、研習訓練時,積極邀請社區人士共同參與,發揮學校健康促進影響力,並積極參與社區健康相關活動,加強學校與社區夥伴緊密關係。

臺南市南瀛天文館迎接溫馨浪漫12月陪你看雙子座流星雨


南瀛天文館雙子座流星雨。(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年末12月將至,除了將迎接充滿歡樂氣息的耶誕節外,也別忘了留意天象!南瀛天文館提醒,今年最後一次的水星東大距將於12月4日登場;代表浪漫氛圍的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則將於12月14日登場,讓你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內心的溫暖與甜蜜,請鎖定南瀛天文館YouTube官方頻道觀看直播。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今年最後一次水星東大距將於12月4日登場,並於晚上10時28分達到最大距角,當天水星位於人馬座,視星等約-0.5,與太陽相距21.3度,可於日落時分見於西方低空,想一睹水星風采的民眾可要把握此次機會。接著是12月14日晚間極大期的雙子座流星雨,可說是最受期待、觀賞條件最佳的流星雨之一,預估ZHR值為150,輻射點約於晚間7時即從東北方升起,若天候允許的話,整晚都可盡情享受流星帶來的美好祝福。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指出,水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小的行星,且因為靠近太陽,觀察非常不易,最理想的觀察時間便是水星位於大距的時候,所謂的大距是指內行星運行至與太陽的角距離最大的位置。東大距發生時,水星位於太陽以東,日落時分出現於西南方,但仰角偏低,還是用望遠鏡觀測會比較合適。而雙子座流星雨的來源非常特別,一般來說,造成流星雨的母體大部分是彗星,但雙子座流星雨的母體卻是(3200)法厄同小行星,其輻射點位於雙子座,從地球上觀察時,似乎所有的流星都從輻射點發散而出,而這也是流星雨命名的由來。
南瀛天文館表示,流星雨是非常受歡迎的特殊天象,因為不需要任何觀測器材,只要遠離光害區、抬頭仰望星空,便有機會看到流星劃過天際的時刻。但民眾欣賞之餘,也別忘了做好保暖措施,保護自己與家人!而南瀛天文館將在12月14日晚間7時於YouTube官方頻道進行「雙子座流星雨」天象直播活動,除了提供山上美麗的星空影像,也有專人進行解說,就請大家準時收看囉!

臺南市迎接AI時代強化學生未來競爭力


黃偉哲市長發布機器人教育中程計畫。(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ChatGPT生成式AI去年底在全球掀起一股浪潮,宣告AI時代來臨;融入AI的機器人教育也是人才培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南市為強化學生未來競爭力,今(23)日由黃偉哲市長與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舉行記者會,發布「臺南市113-116年機器人教育中程計畫」,透過「精進機器人教育人才培力」、「推展機器人教育課程」及「強化機器人教育支持機制」3項策略、7個行動方案,培養學生設計思考、邏輯思維、問題解決力與創造力,扎根學生智慧科技力,為AI時代做好準備。預計到116年全市將有三分之一以上學校將成為機器人發展重點學校。
市長黃偉哲表示,7年前AlphaGo人工智慧圍棋程式擊敗南韓棋王,震撼了資訊界以及圍棋界;如今ChatGPT生成式AI的出現,更讓全世界有感。現今的市政治理導入AI技術已是常態,由教育的角度看,如何將這些新興科技適切導入學校教育必須妥善規劃,因此市府繼今年3月宣布發展ChatGPT生成式AI課程模組、建置輔助學習中介平台之後,針對學生喜歡的機器人教育,也正式納為重點教育政策,希望透過教學生玩機器人的過程,培養學生創意思考、程式設計與問題解決力。
黃市長進一步表示,在AI時代,有資訊科技能力就有競爭力。程式機器人已普遍被用來作為檢驗學生資訊科技學習成效。11月初南市學校參加「日本RoboRAVE 國際機器人競賽」成績相當亮眼,在全部57面獎牌中獲得38面;19日辦理全市「智慧城市-AI機器人創意競賽」參賽隊數再創新高,從國小到高中,城市與偏鄉小校,都有學生組隊參加,顯示南市機器人教育已逐漸普及並受學生喜愛。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108課綱國小無科技領域,機器人課程目前大多數以課後社團實施,為系統性培養學生AI時代重要的智慧科技力,扎根設計思考、邏輯思維、程式語言、問題解決與創造力,在市長的大力支持下,規劃完成「臺南市113-116年機器人教育中程計畫」,透過「人才培力」、「教育課程」及「支持機制」三大策略,逐步增強所需師資、完成各年段機器人課程研發、分區布建重點學校、建立永續發展的支持機制,預計到116年全市將有三分之一以上學校成為機器人發展的重點學校,再透過示範、觀摩、分享與支持系統,讓全市無論是城市或偏鄉的學生,都有機會接受機器人教育,為AI時代做好準備。
有多次帶領學生參加AI機器人比賽的石門國小劉珍琳校長表示,STEM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機器人教育是STEM教育的重要組成,為發展機器人課程,石門國小積極爭取資源,不僅承辦臺南市多項比賽,也積極爭取外界資源,擴充學校機器人設備,讓學生能有最佳的學習環境。今年度更將機器人課程融入校訂課程內,從低年級開始扎根基礎。除了領域課程外,課後機器人社團也鼓勵親子共學,讓教師導學、親子共學、學生自學,不僅能快速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也增進親子感情。
在記者會中分享,目前就讀偏鄉學校左鎮國小學生吳亞娜表示,從110年才接觸機器人,一開始覺得組機器人蠻好玩的,後來玩出興趣,開始挑戰比賽獲取佳績,在111年臺南市AI機器人比賽得到第三名。動手組裝機器人,看著機器人照自己的意思跑步、投籃覺得很有意思。希望機器人不只是在課後學,在正式課程中也能學習。
後港國小畢業生,目前就讀建興國中的郭恩淇分享參賽經驗表示,參加FLL Challenge比賽除了寫程式外,還要配合主題「物流大挑戰」進行研究,大家學習程式、共作Google簡報;體驗篩選文蛤、參觀食品工廠的冷鏈管理。為了看採收機和分級機的運作,半夜到文蛤採收現場去參觀。經過團隊合作,結合傳統的文蛤採收機與分級機,設計出可節省人力、時間和空間的文蛤採收分級機。過程中大家一起設計機器人解決問題,討論隊呼、設計海報和Logo,學到許多知識和技能,跟同學、老師間相處的更融洽。

臺南特教生揮棒意外砸傷同學事件教育局已積極輔導雙方學生並啟動行政調查究責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有關議員關心發生於今(112)年5月19日某國中特殊生揮棒砸傷同學意外事件,學校當下緊急叫救護車送醫,並完成校安通報。雙方家長今年7月31日於臺南地方法院調解達成和解,惟行為人家長只支付一次分期賠償金,即未再履行賠償責任,引發被行為人家長不滿。教育局表示,對此意外事件受傷的同學表達不捨,教育局於獲悉事件後,立即成立行政諮詢與調查小組到校協助及釐清責任,要求校方基於教育目的,對行為人進行必要之轉班輔導,目前已完成避免接觸之轉班措施,以確保受害學生之學習權益。
教育局表示,為積極協助被行為人受傷期間的學習需求,校方已安排師資進行個別補課。另,教育局已提供該生2次專業心理諮商,並強化任課老師對該生的輔導技能,持續支持該生在校學習適應及情緒紓解。行政調查小組已進行訪談及會議計14次,後續將於2週內完成調查報告,並依調查報告建議,要求學校提出檢討及具體改善作法,且依違失事實對相關人員進行究責。
教育局說明,有關維護校園安全部分,重申學校應切實依校園安全管理規範進行檢核,避免因人為疏忽造成意外事件。事件發生後,學校除第一時間應完成校安通報外,也應依事件處理進度即時續報,以利教育局掌握處理情形。針對特教生若涉及校安事件,在處理過程中有必要改變學習環境,也將在特教自治法規中研議增訂處理方式,以建構適切的特教生專案安置機制,完備現有法規不足之處。
教育局補充,後續將持續關注兩位學生的身心狀況及學習適應情形,要求校方積極實施修復式正義,以修補雙方關係,並辦理普通班教師與相關行政人員對班級經營及普特生衝突解決能力之增能研習,兼顧特教生與普通生的學習權益,透過適性化與融合教育歷程,讓每位學生獲得均等的照顧,促進共融社會的教育目標。

臺南市長榮大學入班防詐宣導針對學生常見詐騙形態加強說明

臺南市長榮大學入班防詐宣導針對學生常見詐騙形態加強說明。(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市府團隊秉持市長黃偉哲打造安全宜居城市的施政理念,整合市府各局處資源成立「打詐臺南隊」,並合作參與「防詐宣導團」策略擬定,持續與轄內各級學校合作,本次警察局分析大學生高發詐騙手法,前往長榮大學入班進行反毒及防詐宣導,說明常見詐騙話術及新興毒品的各種樣態,提醒學生務必注意詐騙關鍵字以及如何辨識新興毒品,希望藉此更新犯罪預防知能,共同預防被害。
擔任講師的市警局犯罪預防科警務員李尚儒表示:大學生多有網路購物習慣,當心詐騙集團竊用個資及購物紀錄,假冒客服來電要求操作ATM,或至超商代碼繳費取消重複訂購的商品;另外就是透過虛擬支付匯款轉帳,詐騙集團常以訂金或變賣遊戲點數的方式誘使先行轉帳,交易完成後卻不見蹤影;最後是網路交友誘拍私密影像,詐騙集團脅迫付款贖金,要不然轉傳週知,如遇到可疑狀況,務必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專線,尋求警方協助。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辦理入校入班宣導工作,培養犯罪預防意識,透過法治教育將反詐反毒知能向下扎根,長榮大學校安中心穆主任感謝警察局的用心提醒,穆主任表示:近年來,詐騙型態及新興毒品包裝千變萬化,希望透過講習讓學生多一分警覺,提高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倘若面對異狀時也能於第一時間正確的判斷並即時通報處置,此次宣講除了增進學生藥物濫用知能,更能讓學生得知常見詐騙話術及關鍵字;市警局再次提醒詐騙集團會以話術找尋潛在被害學生下手,平常一定要隨時提高驚覺,不輕信陌生訊息,即時尋求警方及校方協助查證。

臺南市精進學校午餐品質召開學校午餐輔導委員會

臺南市精進學校午餐品質召開學校午餐輔導委員會。(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精進學校午餐品質是黃偉哲市長的重要教育政策,為落實「吃得好、懂得吃、安全吃」的推動目標,由葉澤山副市長代表黃偉哲市長召開臺南市學校午餐輔導委員會,邀請食品衛生專家、家長、學校行政(校長、營養師)代表共同與會,並由教育局、衛生局、農業局分別報告學校午餐及飲食教育成果,出席委員給予肯定,更期許各單位持續用心為校園食安把關。
葉澤山副市長表示,學校午餐供應需要市府各單位橫向合作,才能彰顯午餐供應在農業生產、食品管理、餐飲健康、在地物產及飲食文化等多層次的教育意涵,透過每一年學校午餐輔導委員會的跨域討論,讓午餐品質不斷精進。近年在黃偉哲市長的政策支持下,臺南市有效整合資源,目前午餐自辦比率高達93.9%,聯合供餐比率77%,同時成功爭取央廚改善經費逾新臺幣5億元,從108至112年也增聘專業營養師22人,整體績效亮眼,成為全國推動午餐中央廚房化的學習典範。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除了建構食安把關機制及提升午餐品質外,南市也全國首創「餐前五分鐘」營養教育方案,由營養師自製超過120部的營養教育短片,並推陳出新多元學習活動,結合大專院校辦理營養教育校園巡迴闖關及食育體驗營,且自111年規劃辦理健康知識大挑戰活動,每年超過1000名學童參與,以寓教於樂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健康與營養知識,未來,將進一步把營養教育方案向下扎根至幼兒園階段,幫助孩子建立「健康吃、聰明選」的飲食觀念。
教育局表示,為了把關校園食安,已建構三級品管機制:第一級學校自主管理;第二級教育局營養師巡迴輔導;第三級市府聯合稽查,透過分層負責、逐級管控機制確保品質。同時,臺南市豐碩的營養教成果,連續兩年(2022-2023)在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榮獲「教育與文化面」冠軍,相關教育影片、懶人包海報、主題小測驗及營養師撰寫的食材專欄與學校餐單等,皆分享於「臺南市學校午餐教育資訊網站」(https://lunch.tn.edu.tw/),歡迎親子共學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