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農改場籲請農民防治雲嘉南二期稻作慎防瘤野螟侵害


雲嘉南二期稻作已出現瘤野螟幼蟲在肆虐。(記者蔡金旺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雲嘉南地區第二期稻作,因受到西南氣流所夾帶飛蝨類、瘤野螟等侵入性蟲害,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宏瑛籲請農民多加留意,適時採取防治手段,以免影響水稻存活與生育。
楊宏瑛指出,目前正值雲嘉南二期稻作插秧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近日於田間監測發現水稻幼株出現瘤野螟食痕與危害狀,由於這種水稻害蟲能隨氣流長距離遷移,導致田間提早發生,她籲請農民立即採取防治,以免影響水稻存活與生育。
楊宏瑛表示,水稻瘤野螟又稱縱捲葉蟲、捲葉蟲、葉尾蟲,成蛾產卵於水稻葉片上,每隻雌蛾可產100至300粒卵,初孵化的幼蟲啃食嫩葉葉肉,留下細白線危害狀,二齡後會將葉片捲成筒狀,藏匿其中取食葉肉,殘留長條白色食痕後,再遷移他葉危害,瘤野螟能發生於水稻栽培全期,又以二期作為盛,一般普遍在分蘗期陸續侵入,田間典型危害狀多為一蟲捲一葉。
如果蟲害提早發生於水稻幼株,由於葉片細小,危害狀則為多片葉捲為單一蟲苞,並明顯可見幼蟲啃食後的白色下表皮,瘤野螟為長距離遷移害蟲,夏季時節常隨氣流遷移入境後侵入稻田,如果沒有注意防範,可能嚴重影響生育與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