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農改場落花生產業轉型開發高油酸落花生品種有成


臺南農改場開發高油酸台南20號落花生品種。(記者蔡金旺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為因應政府加入國際貿易組織後可能帶來的市場衝擊,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前布局,導入分子育種技術,高油酸落花生品種臺南20號,不僅提升了落花生油的油脂品質,同時解決了加工品在保存上易產生油耗味且櫥架時間短的關鍵問題,促進國內落花生產業發展。
臺南場表示,落花生是國內主要雜糧作物之一,自給率高達86.4%。傳統品種之加工品「易產生油耗味、櫥架時間短」,而高油酸落花生品種除了油脂品質提升外,更不易酸敗,未來將取代傳統品種,成為落花生品種發展主要趨勢。隨著政府積極申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臺南場提前進行高油酸落花生育種及推廣布局,以因應未來高油酸落花生進口原料壓力。
臺南場指出,高油酸落花生品種之育種已成為世界趨勢,目前在美國、中國、阿根廷、巴西、印度及澳洲等國家均積極參與相關研發及推廣工作。隨著基因解序與分子標誌研究的進展,大幅提升高油酸落花生品種選育效率,目前本土第一個高油酸落花生品種臺南20號已技轉提供產業利用,未來將因應國際化市場需要,持續選育適合臺灣小農耕作模式之高油酸落花生品種,期望解決加工原料之需求,提早預防未來受進口高油酸花生原料之衝擊,確保國產落花生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