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0 年 4 月

台南市首創與15家企業簽署安全健康大家一起來暨健康伙伴簽署活動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為突顯職場員工健康的重要,首創與企業簽署健康伙伴,結合勞動部職安署南區健康服務中心的資源與企業簽署,今(27)日舉行「S.H.E安全健康大家一起來暨健康伙伴簽署活動」,由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與15家指標企業代表簽署健康伙伴宣言,勞動部職安署南區職安中心主任許?源主任、勞動部職安署南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郭浩然、勞工局長王鑫基、台南市職安健康處兼任處長陳美顏及市議員呂維胤、沈震東皆到場共襄盛舉,宣誓致力健康職場努力,並以敲「平安健康鐘」三次來表示「平心靜氣」、「安全健康」、「鐘止疫情」的祝福,為疫情及職場安全健康平安祈福,提升健康勞動力。
黃偉哲表示,4月28日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前夕,適逢台南市職安健康處成立滿年,首創與企業簽署健康伙伴宣言,畢竟如同防疫一般,市府最高的指導原則一定是促進職業安全,減少工傷事件發生,因此,希望台南除了文化古都、美食之都以外,更期待打造職業安全及友善勞工的城市,讓勞工朋友能夠在安心的職場及勞動環境工作。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4月28日為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簽署健康伙伴的15家企業在員工健康的照顧上都各具特色,特別邀請市府三家客運公司,新營客運、興南客運、府城客運來簽署,因為司機健康的重要,因為一位司機健康等同整車乘客及用路人的安全與健康。
三家客運公司均與南市各大醫院合作提供臨場服務及照顧司機的健康服務專案,如興南客運公司與奇美醫院職業醫學科合作、新營客運成立單一關懷窗口與奇美醫院柳營分院合作、府城客運與郭綜合大醫院簽約,掌握員工健康狀況,除了客運公司導入智慧「健康App」,今日簽署的也有多家公司自行開發員工健康管理系統APP,健康的勞動力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根基。
勞動部職安署南區健康服務中心表示,感謝南市勞工局提供的服務平台,讓中心豐富專業且多元的免費資源,可以強化對勞工的健康照顧。除了去年與勞工局已簽署為長期健康合作伙伴以來已有合作措施,今年4月也透過勞工局媒合,開始進駐八大工業區定期提供健康諮詢駐點服務,今日再次合作與15家企業共同成為健康伙伴,期盼藉由伙伴間的觀摩交流學習及結合彼此之資源,以提升勞工健康勞動力。
勞工局進一步表示,國際勞工組織(ILO)為推動全球預防職業災害及職業疾病,訂4月28日為「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去(108)年4月28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黃偉哲市長親自揭牌正式成立勞工局所屬「台南市職安健康處」,為建立勞資友善環境,成立勞檢處為專責機構,提升勞檢結果透明度,希望勞動檢查做到讓市民更安心。今日活動中的「S」是Safety,「H」是Health,「E」是Everyone Together,藉由呼籲安全健康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同時說明過去一年的具體成果,結合職安署南區健康服務中心的資源,主動與璨揚、光洋科、台南晶英、明新食品、祥圃實業、力伽實業、東陽實業、美?國際、新營客運、興南客運、府城客運、立康生物科技、志鋼金屬、南寶樹脂、台灣明尼蘇達光電台南廠等15家指標性企業簽署健康伙伴,期待今年簽署的健康伙伴企業,未來能成為健康家族的領頭羊,協助上下游廠提升健康服務能量,致力保護照顧員工的身體健康,讓健康勞工成為企業永遠的資產。

台南市廟宇剪黏工藝大師陳瑞連公祭


黃偉哲參與廟宇剪粘工藝大師陳瑞連公祭。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日前因病逝世的台南市廟宇剪黏工藝大師陳瑞連,享年66歲,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7)日親頒卓越市民卓越市民「巨匠傳薪」表揚狀,由瑞連師牽手陳麗秀代表接受;黃偉哲市長感嘆瑞連師的離去,是台南傳統工藝的大憾事,令人不捨、惋惜,他的精神、對傳統工藝的貢獻,將永為後代緬懷、感念。
剪黏工藝大師陳瑞連公祭奠禮,今(27)早9點40分左右舉行,嚴肅隆重,到場悼念者眾,除各級民代外,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耿修,工藝大師陳啟村也親自出席致意,台南市長黃偉哲更率市府局處首長親自悼念。
黃偉哲在「不捨與感念」悼念文指出,自年少即對傳統廟宇藝術著迷,尊師重道,對師父與師兄,恭謹謙遜,又潛心向學,將傳統寺廟玻璃剪黏,交趾陶燒轉化成淋塘陶塑,並設立陶藝工廠,成立專業團隊,構築修整逾百家寺廟;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也是熱心公益充滿愛心的慈善家,曾擔任柚城藝術家協會第一屆理事長、府城傳統藝術家協會兩屆理事長,國際扶輪麻豆扶輪社第十五屆社長,社齡達20餘載,為社團、社區,出錢出力。
生前,瑞連師更不忘提攜後輩,始終懷抱「薪火相傳」的使命感,遊走各級學校講授陶藝,並屢屢自費攜帶作品至海外展出,從事文化藝術交流;足跡遍及美、日、澳洲、港、澳與大陸…等地。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出生於下營區的陳瑞連,擅長淋塘技法的陳瑞連,從事廟宇剪黏工作30多年,是台南在地的工藝師,如屏東縣東港東隆宮,台南市西港慶安宮,高雄市岡山壽天宮等廟宇,都是瑞連師巧奪天工的作品。

台南市玉井警分局強力執法曾文南化聯通管陳抗活動不忘強化宣導防疫社交距離


玉井警分局陳抗活動執法不忘強化宣導防疫社交距離。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玉井分局轄「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曾文辦公區」 於昨日下午14時由臺南市議會副議長林炳利、議員林阳乙、周奕齊等人,率玉井、楠西、南化區民眾約 200至300人,前往陳抗。

玉井分局分局長楊青垂表示,這次為臨時且未經申請核准之集會活動,玉井分局秉持「保障合法、取締非法、防治暴力」原則,強力執法,維持現場活動秩序。

玉井分局分局長楊青垂更表示,本案為防疫期間第一場陳抗活動,玉井分局除強力執法之外,更於於現場舉牌及出動空拍機宣導保持社交距離1.5公尺及請民眾務必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以保護自己生命安全。

台電台南區處防疫不忘愛心募毛巾贈創世基金會


台電台南區處募毛巾贈創世基金會。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區營業處副處長趙淑芬指出,台電台南區處愛心向來不落人後,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扶助社會弱勢。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下,仍不忘扶助弱勢團體,於昨日上午由許處長率同仁將所募集毛、浴巾281條捐贈創世基金會,由台南分院孫淑媛院長代表接受餽贈。此外為協助防疫,台南區處另購買檢診手套10盒贈送基金會,讓辛苦的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時可免於後顧之憂,並捐款一萬元贊助基金會舉辦公益親子繪畫比賽。
今年因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各項捐助弱勢團體的愛心善款大幅減少,台南區處在疫情期間不忘愛心,除發動募集愛心毛巾活動外,為因應防疫所需,協助醫護人員加強防護,特別捐贈檢診手套,讓社福機構暖心又安心。許處長表示,毛巾屬常用之民生物資,對於照護機構而言更屬不可或缺之耗材,號召同仁捐出家中屬於餘裕而未用之毛巾除實用性高,更是物盡其用,響應環保,一舉數得。孫院長也表示,這次已是第四年收到台南區處的愛心毛巾,對於台電的長期支持相當感激,每當使用愛心毛巾時便不自覺想起台南區處同仁的善心與溫情。
許處長說明,此行除捐贈民生及防疫物資外,有感於受疫情影響社福機構募款不易,台電台南區處亦響應創世基金會的公益親子繪畫比賽活動,贊助金額一萬元作為植物人安養經費,希望能有拋磚引玉之效,帶起社會大眾重視公益的風氣。

台南市防範道路誤挖釀禍市府嚴格執行專案稽核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有鑑於台南市近年多起誤挖瓦斯管線事件,造成公共安全重大威脅,市長黃偉哲非常關切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特別要求強化道路挖掘管理,儘量減少道路重複施工擾民、避免誤挖危險性管線,確實提高道路修復品質。因此,工務局政風結合業務單位專案積極辦理稽核工作,自4月21日起稽核,發現有施工未通報情形,依法罰款3~10萬元,另修復品質不佳案件,則要求立即改善。
工務局表示,道路挖掘管理業務專案稽核範圍,主要針對已完工尚在保固期間及109年施工進行中的道路挖掘案件;其中已完工尚在保固期間工程實地稽核,包括路面修復寬度、平整度;管溝位置瀝青混凝土修復厚度及路面刨鋪厚度,是否符合臺南市道路挖掘管理自治條例規定;標誌、標線或其他設施物,是否依原狀恢復等。另外,進行中的道路挖掘案件,則實地巡查現場管線單位施工作業是否確實依道路挖掘管理自治條例等相關規定辦理。
專案稽核自本週展開巡查工作,除隨機選定地點稽查,行程中若發現有工程正在進行,卻查不到施工通報者,也會前往查看究竟。連續四天的稽核行動,結果有2件修復平整度不佳的工程,要求管線單位需儘速修正,並將擇期複查,另外,也意外發現2件道路工程未通報施工,將依臺南市道路挖掘管理自治條例予以罰款。
道路為城市交通運輸之重要通路,維生管線地下化為都市發展現代化重要指標之ㄧ;惟管線埋設及管理攸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馬虎不得。工務局藉由專案稽核道路挖掘施工現場狀況,防範作業違失,有效預防公安事故發生,以維護市民居住環境及用路的安全,達到都市永續經營之願景。

臺南市政府照顧住宅第二次公開四十戶標售開標


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標售戶現況。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都市更新科科長楊佳明指出,因應「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配合政府防疫政策,避免公眾集會群聚感染風險,台南市長黃偉哲提醒市民善用「線上直播開標作業」,請投標人於109年4月28日透過youtube平台收看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臺南市鐵路地下化專案照顧住宅」第二次公開標售開標作業,以減少群聚感染風險。

市府都發局長莊德樑表示,位於東區南台南副都心區的照顧住宅,交通陸網便捷、臨近文教休閒及商業設施,具有未來發展潛能,已訂於109年4月28日進行第二次開標,除歡迎各界踴躍投標外,為配合市府防疫政策,本次開標不開放投標人進入會場參觀,請投標人利用 Youtube 搜尋「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收看線上直播開標作業,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減少群眾感染風險。40戶決標成果也將在開標當日下午立即公告於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網站。

台南市政府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揭牌


陳凱凌與林漢良共同為台南市政府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揭牌。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加速推動綠能發展並建構友善綠能投資環境,台南市政府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今(24)日由經發局長陳凱凌代表黃偉哲市長,與成功大學林漢良教授共同揭牌,期透過跨機關整合協調以及民間企業相互合作,帶動綠能產業發展、促進能源轉型,完成綠能永續城市的願景。
黃偉哲認為,台灣正面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可預見未來供應鏈上將出現許多創新商業模式,帶動能源領域的新興產業發展,因應國家綠能政策,台南市政府成立「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以統籌綠能科技政策、扶植產業發展、創造優質研發環境、建立產學研之合作機制。
這個推動中心的成員,不僅有台南市政府相關局處,更將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納入編組,必要時也將邀請中央部會共同研商,透過跨機關的水平或垂直協調合作,建立完善的溝通平台,排除投資障礙,並主導辦理招商媒合、推廣全民綠能教育並辦理相關活動、擬訂相關補助或獎勵法規等,共同打造低碳大台南。
經發局長陳凱凌表示,台南卓越的再生能源治理成效,廣獲國內外各界的認同,台南得天獨厚的日照條件,吸引國際知名企業如Google、東京電力等進行投資,統計至109年3月底止,台南太陽光電備案容量已達到1.45GW,原訂111年完成2GW目標,致力超前於今年達標。
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之成立,將統籌綠能項目及政策,並建置再生能源資訊整合平台,整合各部會公布之法規政策及相關圖資,架構視覺化的地理資訊系統地圖,提高民眾掌握案場環境資訊之便利度,藉由資訊科技的輔助,亦可協助市府提高管考行政效率,以及擬定再生能源推動及能源轉型政策方針。

臺南市教育局打造臺南低碳綠校園


黃偉哲市長頒獎表揚四所低碳示範校園學校。(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學輔校安科股長張惟琇指出,108年度低碳示範校園標章認證暨公民節能行動方案頒獎典禮於4月24日安平國小風雨球場舉行,由黃偉哲市長親自頒獎表揚通過示範校園標章認證67校共78項標章,及「公民節能行動方案」獲獎師生代表。
黃偉哲表示,低碳綠能幸福大臺南是市政推動重點,本市長期深耕校園低碳節能教育,自104年起已累積8所學校獲得經濟部能源標竿學校肯定,另自107年度起3年,教育局逐年補助本市各校汰換耗能燈具及配發智慧插座,預計每年可節電約90萬度電;亦獲得經濟部能源局「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3期經費補助共7佰萬元,積極推動節電教育,預計可發電2.2萬度,校園節電 69.36 萬度。
鄭新輝局長表示,為展現低碳城市於教育之具體成果,教育局特別成立低碳校園小組,訂定「低碳示範校園標章認證實施計畫」,協助學校發展為社區低碳教育示範推廣中心。統計104年至108年具有效標章學校數,共272校,已頒發300項標章,而本(108)年示範校園標章認證共67校取得78項標章,並由玉山國小、西門實小、北寮國小及北區文賢國中等4所獲得低碳示範校園學校的殊榮。未來將持續鼓勵各校推動低碳綠校園及節能教育,讓更多校園成為低碳幸福城市的教育推廣基地,藉此讓臺南市的學生及教師能落實低碳節能行動,進而讓全市民眾都能具備環保意識,落實綠色城市的理想。
其中,西門實小以校園的自然生態環境作為永續校園發展的核心特色,並與成功大學、長榮大學、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合作,積極發展及推動生態主題課程。玉山國小更是在本年度通過3項標章認證,透過自給農場的耕作及在地食材的選用,曾獲頒天下雜誌「新良食運動績優學校」,該校亦將低碳概念融入課程,讓學生學習溫室氣體對環境的影響以及低碳生活的好處。
教育局除鼓勵各校持續參加低碳示範校園標章認證外,亦致力於推動節電節能教育,「公民節能行動方案」自107年起推動,已是第2年辦理,共有56組師生踴躍參加,此次共有大成國小等12校36位師生獲獎,其中,又以下營國中學生團隊表現值得嘉許,從日常生活中探索「教室到底需不需要裝冷氣?」、「窗戶開與不開之間」等問題,設計出兼具水簾與植生牆的降溫設施、增設小太陽能板發電的百葉窗,以友善環境的方式來改善教室的問題,期望透過競賽能拋磚引玉,激發更多師生的創意發想以落實本市低碳城市願景。
本次頒獎典禮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及考量低碳節能意識,特別移至通風室外,於安平國小風雨球場舉行。活動現場亦設置發電腳踏車體驗,教育局在全市校園中分布100台發電腳踏車,結合自然科技領域與臺南市科技自造中心,製作簡易駐車架及外掛發電機組,推廣能源教育教學模組,期讓學生透過身體力行中去觀察體驗學習,讓校園中能多些實際可以運用的節能、創能進而儲能的可行行動方案。

台南規模最大官田時生永續農場有機聚落農業秘境


黃偉哲時生永續農場逗樂混血雞。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力推有機農業發展,除中西區、北區、安平區位處市區無農耕土地外,餘各區有機農業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至109年3月合計654公頃、驗證合格農戶209戶。市長黃偉哲今天視察台南最大規模的官田有機農業聚落及體驗田間採收,表示有機農業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力讚時生永續農場示範成功經營。
台南目前農友自發性從事有機農業前三大聚落為官田(130公頃)、善化(68公頃)、仁德區(46公頃),時生永續農場為官田區具代表性企業化管理之農場。
昨日黃偉哲視察台南規模最大之官田有機農業聚落,偕同農業局長謝耀清、官田區長謝能通及市議員尤榮智、陳秋宏接到場一起見證,由時生永續農場長李惟裕為大家做簡報介紹,並帶領大家體驗田間採收。
黃偉哲表示,有機農業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能夠兼容天然或人為的環境生活共存,時生永續農場是一個成功典範,也是時生農場及所有青農一起見證成功經營的故事,讓環境及人文友善的永續產業,期待為開創未來的台灣農業而努力。力讚農場環境雅緻像座公園,綠樹環抱的欖仁湖旁可見到雞鴨鵝群悠閒漫步,堪稱台南有機農業的秘境。
農業局表示,「時生永續農場」取自於倫語-陽貨篇之「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指四季運行萬物生長之道,即平穩踏實永續經營的內涵,如同場長李惟裕投入有機農業一步一?印。李惟裕也是「巨農有機農場」創辦人之一,98年以有機農業的專才榮獲全國十大神農獎。99年因八八風災獲得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青睞,經營全台最大的「永齡有機農場」,之後赴中國成都管理500公頃的農場,103年返鄉,帶領一群有志青農在官田區南?里成立「時生永續農場」,農場規模7.6公頃,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審認審查委員。
農業局長謝耀清表示,有機農業不是放任雜草叢生才是維護生態,環境清潔就可減少病蟲害孳生,同時也降低防治成本提高作物良率。
時生永續農場長李惟裕表示,強調「週年生產、穩定供貨」最為重要,維持農產品的通路最怕有貨源,「別人有,我有」就是最大的優勢,農場內有溫網室設施規模達3公頃(74棟),減少外在氣候條件干擾供週年輪作生產,另外設置溫度儀器監測,藉由數據的分析及市場預測,調整種植的品種、品項,在夏季葉菜類不容易種植的時期,還能維持穩定的生產,從為葉菜類到瓜果類年產量可達200公噸。「農業必需企業化」考量成本有利潤才能生存。商業化首重「管理」,除了生產面的管理外,經營團隊及工作夥伴們也各司其職,從生產至包裝出貨及順暢的動線規劃與流程控管,提高生產集運效率,以簡易之設備完成最大之產出,幾近「零庫存」之效能,有效減少農產品損耗及生產成本。
另外,農場定位為專業生產,少部分為自有農產品作為原料加工,不另作農產品展售,才能專心做好一件事。目前穩定供應學校午餐及南科團膳食材,另有國內量販店里仁、家樂福、全聯及北部飯店等通路,提供消費者「有機、自然、安全」的食材。

臺南市政府打造高齡友善溫暖城市佈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鼓勵辦理共餐服務


台南市北區力行里據點共餐打菜。(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社會局照管中心主任洪明婷指出,臺南市政府打造高齡友善溫暖城市,積極佈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鼓勵辦理共餐服務,109年3月共有368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其中共餐據點有154處,每週固定3天以上共餐據點有114處,截至109年3月底已提供共餐服務20萬3,209人次,除了中央補助據點業務經費外,社會局亦竭力媒合公私部門資源,申請農糧米、連結愛心捐贈食材及經費、購建廚房設備等,公私協力為據點長輩共餐幸福「加菜」。
目前各據點依其需求辦理不同方式的供餐服務,市府則提供經費補助及協助資源挹注。除了中央補助據點經費外,市府補助據點業務費用可用於購買食材、炊煮鍋具、餐具等;市府亦協助據點爭取衛褔部社家署加值及C巷弄長照站經費,辦理健康促進活動並共餐,依天數不同,每據點每月約可再增加1萬元至5萬元經費挹注。除此之外,社會局也主動申請農糧署白米資源,轄內據點一年共約可獲得16萬公斤白米;同時也連結愛心惜食平臺等資源,108年7月至109年3月間約有3,615公斤捐贈食材,共計2萬2,868受益人次;另外還媒合慈揚社福慈善基金會、台灣普力關懷協會、台南市朝日行善會、統一企業社福慈善基金會、慈濟基金會等民間單位,依據點需求購建廚房設備、捐贈食材或經費。
為了強化據點共餐服務量能及品質,社會局委託嘉南藥理大學辦理據點服務人員衛生、食物製備與貯存、烹飪及營養、餐具清潔與簡易檢查等實地輔導,建立長者餐食健康機制,讓長輩吃得安全衛生又營養。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積極整合社區力量,輔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轉型成為C巷弄長照站,銜接長照2.0相關服務,長輩到據點參加有助延緩失智失能活動課程,讓外出的子女不必掛心家中父母。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共餐據點彈性調整服務模式,鼓勵長輩參加據點活動後打菜回家食用,讓長輩持續享有據點服務,幸福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