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2 年 11 月

21屆南方影展南方獎全球華人影片競賽紀錄片KAREN勇奪南方首獎


南方影展頒獎典禮導演嘉賓合影。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第21屆南方影展於11月12日公布得獎名單並舉行頒獎典禮,歷經雙年展轉型後首次舉辦「南方獎-全球華人影像競賽」。徵件期間共收到729件來自全球具華人身分導演或華語相關議題之投件之作品,除華語社群外,更有來自美加地區與歐陸之華人導演或以華人議題精彩影像參賽。顯示南方影展之獨到觀點,持續打破地域及語言文化限制,受到世界獨立電影圈關注。本屆共計 59 部作品入選,另增設「南方學生獎」及「疫情一天特別徵件競賽」,同樣獲得許多國內青年新銳導演之青睞。南方獎決選評審團今年邀請台港專業策展人如林木材、葉奕蕾,更加入近年囊括國內外各大影展獎項之動畫創作者謝文明與知名導演李芸嬋,以注重觀點多元、深刻議題探索與獨立創作精神為核心概念,為南方影展選出今年各類獎項。並於本屆頒獎典禮隆重公布。
本次影展及頒獎典禮集結了各界企業好友支持,包括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華強友文教協會、育合春教育基金會、全興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短片頻道等支持,一同給予「南方獎」入圍者鼓勵,亦成為培育新銳導演的堅實後盾。頒獎典禮邀請入圍導演及各界貴賓出席,包括台南市政府副市長、文化局長葉澤山、台電公司總工程師吳進忠、台電公司公眾服務處長袁梅玲、中華強友文教協會理事長李宗熹、育合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王淑英、崇藝術空間執行長鄭宏南、全興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人文企劃部門執行長張聰賢以及動畫導演謝文明等擔任頒獎嘉賓。
從一眾優秀作品脫穎而出之「南方首獎」得主,並早已為台灣觀眾熟知的廖克發,以六年時間完成的紀錄片《KAREN》。其帶領台灣觀眾望向更南方的馬來西亞印度裔移民家庭,創作者的拍攝既是紀錄、陪伴也是批判。種族主義所帶來的結構性矛盾、不平等與創傷,恰為台灣社會得有所借鑒與警惕之處。
「最佳劇情長片」獎項由中國導演邱炯炯編導之《椒麻堂會》獲得,史詩格局完美融合戲劇形式,以結合傳統川劇、舞台劇等藝術形式、細膩構築了一場家族史的演進活劇。該作品見為知灼,於當代華人社會中更顯其匠心獨具。
「最佳劇情短片」獎項得主為以台南為創作基地並望向國際之你哥影視社作品《宿舍》,評審一致公認,該作以擁擠的女性移工宿舍為觀察切入點,透過與移工的合作、故事採集、工作坊與重演,重塑宿舍、提煉真實於虛構。為觀眾成功再造一段越南移工抗議之電影旅程。
「最佳實驗片」則頒給台灣導演洪瑋伶《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創作者成功以中英語言、劇場搬演與空間調度等聲畫形式,再現台灣於戒嚴時期,一段知識青年如何周旋於冷戰下的中國與國民盪政權,所共同構築之意識形態囚籠,並試圖夾縫求生的血淚故事。
「最佳動畫片」得主《梅婆》為澳門導演黃榮俊作品,該片運用放飛自我的角色造型,令觀眾理智斷線、幽默又親切的祖母錄音等多種媒材的拼貼手法,完成祖孫一段惱人卻又親密無比的相處時光。
「人權關懷獎」得獎的是許卉林導演編導之《台灣男子葉石濤》,頒獎嘉賓育合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王淑英表示,影片讓我們看到華人世界對於社區的關懷,還有與過去史料的連結,令人十分動容。
「南方新人獎」則由張若涵導演之實驗片《1/5400.單格舞曲》獲得,創作者在因疫情坐困愁城之時,仍想拍攝電影,進而以物理方式思考早期電影的膠卷媒材本質。影像風格在日記詩篇、生活紀錄、電影實驗之間游移。映照出個人生活感受並透射疫情時代創作不懈的電影精神。不只是電影實驗,更是以電影機制對個人生活所進行的思索與態度。
「台南影像獎」得主為波蘭導演卡洛琳娜.布雷古拉(Karolina Breguła)、台灣導演李容渝、李亞橋、張釋分編導之《陸橋下的客廳》獲得。作品不動的鏡頭,事件卻毫不留情地繼續推進,是真的,情緒也是真的。而今年饒予安導演之動畫作品《奢侈凡夜》獲得「評審團獎」,簡約細膩的筆調裡,隱約透露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且珍貴的人體感知,是一部融合視覺;聽覺與觸覺的難得之作。
今年增設之「南方學生獎」分別選出白凱名導演的《洞》及兩名佳作趙翊涵導演的《蟲戲》及林㵟芝導演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洞》以攝影機介入父母的感情隔閡,與母親同行的紀錄有著細膩堅實的感性,鏡頭對準父親卻無法隨意擺動,這些視角變化情感真實,主觀的鏡頭坦率勇敢,也是影片敘事最大的基石,期待可發挖更深沉的探尋。《蟲戲》以兒童的視角,在流動變形的轉場之中追尋那些兒時曾經嬉戲捕捉的昆蟲,本片溫暖手感的筆觸展現出純熟的動畫技法。《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為少見在聲音表演上下足功夫的短片作品。母女喋喋不休,針鋒相對,遇到「錢」就砲口一致對外,用聲音堆疊出聒噪幽默的小人物心境。配音員身份巧妙發揮叩合劇情,節奏到位且流暢,是一部難得的喜劇作品。
除全球矚目之「南方獎」,頒獎典禮也同時頒發特別徵件「疫情一天」,今年由周禹丞導演的《遠端對話》及黃葻導演的《蜘蛛洞》獲得首獎,而佳作四名分別為葉家辰導演《神遊》、吳豫潔導演《女嬸卡卡》、陳煒麒導演《生活在末日》及吳政豪導演《很不平凡的後山》,希冀藉由此特別徵件,鼓勵導演於疫情期間及時創作影像作品,為台灣留下當存時空歷史,進而建構未來影像記憶。
第二十一屆南方影展也在各界支持下順利邁入尾聲,從政府機構到民間單位,不同領域的對話及交流,無不展現南方影展的多元特色。從地方到國際,南方影展歡迎各大華語議題的持續加入與討論。今年入選的台灣創作者與其作品,預計透過南方影展的合作推薦,於明年至各大國際影展進行展演交流。期許深耕在地的南方影展,能以文化古都的台南為基礎,成為亞洲獨立電影最重要的交流平台,持續以前衛、獨特或爭議的影像美學視野,挖掘關注人文環境、保存在地常民文化、具有社會議題穿透性及電影語言開創性的影像作品,讓更多優秀創作者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臺南市山上區公所與宏遠公司工業區防災教育訓練暨災害防救會報


余基吉與林世榮及陳雄森等人於防災訓練後在會場合影。(記者蔡金旺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為落實工業區防災教育訓練暨災害防救,臺南市山上區公所與宏遠興業公司及消防局,於昨日在宏遠廠區舉行「臺南市山上工業區防災教育訓練暨臺南市山上區災害防救會報」,區長余基吉與宏遠副總林世榮致詞異口同聲強調,平時強化防火知識,將有助維護從業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臺南市山上區公所為推動大規模災害相互支援及區域聯防運作、建立民間協作及企業合作機制,特別於昨日上午9時在山上區宏遠興業公司辦理臺南市山上區111年山上工業區防災教育訓練暨下半年度災害防救會報,這也是區公所第二年度籌辦工業區防災教育訓練,並邀請工業區廠商將近70家及災防會報成員一同參加這次的企業義消實務演練觀摩與防災教育訓練。
廠房標榜綠色建築的宏遠興業公司副總林世榮致詞指出,宏遠目前聘用有1500位員工,平時著重於環保問題與永續經營,因此,特別重視防火知識,以及確保人員安全與財產的危害,而設立3項防範措施,分別是1.培育種子消防員。2.培訓消防員參與比賽累積經驗。3.凡遇觀念不同或知識不夠,立即請專家協助處理。
余基吉指出,這次活動是由8月初輔佐成軍的宏遠企業六名員工義消操練經由消防局專業的義消訓練所建立火場消防搶救知識與救災技能為開場,藉以達到分享宏遠義消組織成立的過程與心得,並向各企業宣達「自己財產自己護,即時救災保財富」的觀念,同時也希望山上工業區有更多的廠商,透過消防局協助訓練工廠員工成為義消,於發生意外事故時第一時間即時應變,未來更希望能建構廠區間協作及聯防機制,達成雙贏。

南臺科大夢迴二十四節氣高美芬師生國畫暨館藏圖書展開幕


高美芬老師於南臺科大。(記者黃伃綵攝)


南臺科大「夢迴二十四節氣:高美芬師生國畫暨館藏圖書展」開幕典禮,周德光副校長(前排左八)、高美芬老師(前排左九)、南臺科大通識中心邱創雄主任(前排左七)、楊智晶館長(前排左二)、德國籍老師李娜(前排左一)與與會貴賓、學生大合影。(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南臺科技大學日前舉辦「夢迴二十四節氣:高美芬師生國畫暨館藏圖書展」,亦為該校校慶活動之一,為增加校園藝術氛圍,及推廣圖書館館藏圖書的利用,南臺科大圖書館特別邀請「羊大艸分工作室」負責人高美芬老師及學生到校展出,除了畫展與圖書展覽,更與該校國際暨兩岸事務處、通識中心合作,安排老師現場揮毫及教導該校外籍師生國畫研習。開幕式由南臺科大學生社團國樂社開場表演,合奏「功夫熊貓插曲」,讓許多外籍生面露陶醉之情。
南臺科技大學目前有來自33國家外籍學生,他們來到台灣除了學習華語及學術研究之外,也希望能多體驗中華文化,今年高美芬老師及學生們首次和南臺科技大學圖書館合作辦理國畫展覽,開幕典禮上有11位成員的現場揮毫,並將作品贈送給學生作為研習範本,更為了讓外籍師生體驗中華文化國畫之美,準備紙、墨、筆等書畫專用文具,讓觀禮的來賓和南臺科大師生濡染文人雅士風格氛圍,現場還教導該校外籍老師和學生親手畫出紅包袋的年畫,並與本地學生互贈自己的作品,藉此相互認識新朋友和交流,活動現場洋溢藝術與書畫氣氛,外籍師生們也都很認真地學習和充滿高度興趣。
此國畫展覽由高美芬老師率領24位學生,以「夢迴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畫作,展現書畫雅緻生活,高美芬老師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暨空軍藍天美展」獎項、「藍天美展銀鷹獎」等獎項,舉凡山水、花鳥、走獸、人物等,均在其筆下揮灑自如,畫風廣泛,作品受邀國內、外展覽無數次,歷年來的「個人展」、「師生國畫展覽」、「兩岸書畫交流展」等,皆廣受好評。
「夢迴二十四節氣:高美芬師生國畫暨館藏圖書展」展出的作品,除了紙本畫軸之外,更跳脫傳統,結合生活用品,將國畫的藝術表現在織品、布提袋、水滴、磁杯、玻璃水瓶、木盒等不同材質,創造文人生活美學之多樣畫作作品展出,令人驚豔。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盧燈茂表示,南臺科大一直以來,在高教領域不斷的努力,以教學、研究的創新,持續追求卓越,在一般人的觀念,科技大學的學生,所學運用在科技領域扎實,南臺科大在各項創思設計、未來科技競賽評比名列前茅,也常舉辦各類藝術相關之活動,希望此次活動讓師生們能在學習中,感染藝術氣息,擴大學習範疇,讓教育更完整。
「夢迴二十四節氣:高美芬師生國畫暨館藏圖書展」於南臺科技大學圖書館一樓展場展出,展期至2022年12月20日止,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 8:30~22:00 ; 週六日9:00~17:00,歡迎蒞臨參觀。線上看展:https://youtu.be/SAPFmXwApPM。

臺南市國中小學生獨立研究競賽發表14校25組學生齊鬥智施打疫苗議題跨校研究獲國中組首獎


年紀最小的永福國小4年級生發表的「數字迷宮123看誰先算好」獲國小組數學自然科學類第一名。(記者黃伃綵攝)


國中組由延平國中「『疫』不容遲臺南市國中生接種新冠疫苗探討」獲人文社會科學類第一名。(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指出,臺南市資優教育多元蓬勃發展,邁入第9年的獨立研究主題精采絕倫令人驚豔!今年計有20校54組報名,經初審後14校25組進入發表,分別於11月12日新東國中、13日新營國小進行複審,現場以口頭報告發表研究成果,國中組由延平國中「『疫』不容遲臺南市國中生接種新冠疫苗探討」、德光高中「相逢總有時」;國小組由新化國小「數位時代-國小學童網路安全認知研究」及年紀最小的永福國小4年級生發表的「數字迷宮123看誰先算好」拔得頭籌,其中延平國中以非資優班跨校合作作品獲第一名獎值得嘉許。教育局將於12月1日新東國中辦理頒獎典禮,表揚95名獲獎國中小生。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南市國中小學生獨立研究經初選審查國中組人文社會科學類有5組、數學自然科學類有6組;國小人文社會科學類有8組、數學自然科學類有6組進入複審,進入複審的同學計95名,此次進入複審的主題包括「烏魚子阿嬤傳授美味秘訣」、「紙飛機改造更起勁」、「魔法祖孫大富翁」及「動手做Super級全素雞蛋糕」、「家事分工公平調查」等,參賽主題創意十足又貼近生活議題,體現108新課綱重視核心素養的精神!作品水準獲得評審群高度肯定,期待未來大家再接再厲,在求學的過程不斷追求研究探究與實作的精神。
榮獲國小組首獎永福國小指導教師謝沛原表示,學校設有獨立研究課程,學生自國小三年級起,透過設計實驗、文獻閱讀分析等方式建立研究基礎概念能力,持續培養至五年級確認主題,透過與同儕合作及問卷、訪談、實驗、觀察等方法產出獨特作品。謝老師的教學理念是讓學生自由發展自身潛能與研究興趣,老師僅是從旁啟發與協助的角色,讓學生從生活觀察及內心自發好奇心產生濃厚的研究動機,絕非「為了研究而研究」的刻意安排。
國中組首獎延平國中杜俊興校長,長期投入學生研究指導,透過與建興國中跨校、跨年級組隊,兩校師生得以凝聚研究人脈及資源、交流研究觀點,共同建立橫跨全市20所學校計438份家長及學生Covid-19疫苗接種問卷研究樣本,問卷設計上更諮詢衛生局人員及公衛專家,以專業高度發展定案問卷內容;該研究主題具時代意義及相關領域參考價值,其研究過程與方法更堪稱扎實嚴謹與周延,令評審委員刮目相看,讚不絕口!
教育局表示,臺南市國中小學獨立研究精神展現十足批判能力、投入毅力及努力讓評審委員十分肯定,獨立研究過程並不容易,如網路安全認知問卷的生成,須耗費大量時間腦力咀嚼文獻並運用個人經驗及歸納思考的功夫;烏魚子阿嬤的實地訪談準備包含錄音錄影器材及旅程的規劃,訪談後耗時整理逐字稿;素食雞蛋糕實作的過程耗費相當多的努力,調整食材比例以達美味口感。

台南市新化區東榮里長候選人許明輝獲民俗文化耆老許滄淵與里民支持選情看好


許滄淵陪同許明輝籲請東榮里民踴躍支持。(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在專職里長任內,全方位關心里政建設,也積極投入社福團體照護長者,在登記第1號台南市新化區東榮里長候選人許明輝,於服務處成立時,除獲得里民踴躍參與祝福當選,在新化區有政壇常青樹稱呼,也是新化區公廟朝天宮理事長的地方民俗耆老許滄淵,也親臨會場向里民推薦許明輝是最佳里長人選。

台南市新化區東榮里長候選人登記第1號許明輝,為延續胞兄前台南市新化區東榮里長許明祥為民服務的機會,這屆也投入登記參選,雖然要面對兩位也頗具實力的候選人競選,但他仍然抱著平常心,更秉持一步一腳印信念,深入東榮里內各大街小巷,以親切態度請求里民的全力支持。
許明輝在前里長任內,除了平時專職服務里民以外,對於曾因頻繁滂沱大雨造成穿越里內的虎頭溪排水暴漲,進而溢堤,嚴重造成百餘戶住宅進水,為提昇區域排水虎頭溪狹窄帝溪橋段護堤功能及排水防洪,除發動里民向市政府陳情,也獲得市府重視,還編列提撥經費完成虎頭溪帝溪橋段護堤改建,而博得好評。
另,在交通也相當頻繁的台南市新化區信義路南二高橋下三不管地帶涵洞方面,除了路面老舊破損,也因每逢下雨必淹,因影響來往車輛和行人安全通行,經立委陳亭妃等人,會同相關高速公路局、地政局、新化區公所等單位及陳情人許明輝等人前往現場進行會勘,以便釐清權責單位,並進行路面改善,確保用路人的安全,也讓路能暢其行。
登記第1號台南市新化區東榮里長候選人許明輝為落實推動里政,也提出7項政見分述如下,1.運用社區活動中心及各寺廟等地,設立關懷據點,照護老幼及弱勢團體。2.永保四通,水溝要通、馬路要通平、路燈要通亮、監視器要通電。3.定期實施社區環境清潔及消毒作業,以維居民健康。4.重要街道巷口監視器,發揮確實錄影的效能。5.誠心誠意傾聽里民心聲,維護權益,解決問題。6.擔任里長期間,爭取設立里民急難救助金。7.強化社區公共工程品質,落實居民共同參與社區活動,配合議員協助里民免費活動諮詢。
強調要扮演專業又專職里長的台南市新化區東榮里長候選人登記第1號許明輝,於前天在住宅前,舉行競選服務處成立,因他平時待人親切,而且充滿積極服務熱忱心,除獲得在新化區有政壇常青樹稱呼,也是新化區公廟朝天宮理事長的地方民俗文化耆老許滄淵的認同,他同時也呼籲東榮里民全力支持有服務熱忱的許明輝。

臺南市安定區國道8號側車道完成道路改善看見路平

臺南市安定區國道8號側車道完成道路改善看見路平。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科學園區的發展,帶來龐大的就業人車潮,國道8號側車道是往返南科上下班民眾通勤的重要平面道路之一。市長黃偉哲近幾年除積極新闢南科周邊道路,建設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網,既有道路的維護也不停歇;工務局今年編列預算,近日已完成國道8號南北兩側側車道共約12公里的路平改善,提供民眾一條平坦安全、舒適順暢的行車環境。
安定區國道8號橫向連接國道1號、省道台19、市道178與區道南133等重要聯絡公路,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而兩側平面車道,更是往返南科樹谷園區、新吉工業區、台南科工區的平面替代道路之一,一般貨車、機車族及附近居民出入,也大多依靠這兩條平面側車道,交通相當頻繁。
為維護民眾交通好行、出入平安,工務局今年編列約5,200萬元,執行安定區國道八號雙側車道路平改善工程,起點由安南區公學路一段124巷沿國道八號兩側平面車道至安定區定順路,改善範圍包含北側車道5,773公尺、南側車道5,751公尺及10處迴轉道,總長度約12公里,於今年8月底開始進場施作,並為降低施工帶來交通衝擊,採夜間施作,也讓工程順利完成。
工務局表示,這次國道8號兩側車道一併進行路平改善,工程包括路面高程調整平順、4處路基改良、鋪面改善及交通標線更新等作業,同時協調各管線單位配合將人手孔一併下地共11座;在經費、改善長度方面,可說是今年路平專案中頗具規模的工程之一;今完成改善工程,大大提升用路人行車平坦舒適,並提供完善安全的行車環境,讓民眾看到路平。

臺南市農村特產新品種類多市長黃偉哲推薦民眾踴躍購買

臺南市農村特產新品種類多市長黃偉哲推薦民眾踴躍購買。(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出產多樣化的優質農產品,農村社區在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積極推動農村再生下,輔導農村發展社區產業,生產優良農產品及創新加工品開發。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白河區草店社區及新化區礁坑社區,以在地農特產研發各種加工品,提高社區產品多樣性及吸引民眾購買。
市長黃偉哲表示,白河區草店社區主要生產蓮子、稻米,於民國103年核定農村再生計畫後透過年度執行計畫,開發社區農特產品,如庫頭香米、藕心禮麵。社區以傳統農村的古亭畚做發想,將稻米結合社區景觀創新產品包裝,讓消費者不管何時何地看到「庫頭香米」,都彷彿置身於農村裡。近來受疫情影響,民眾在家自煮頻率變高,再加上拌麵的熱潮興起,因此草店社區以志工做的蓮藕粉製作蓮藕麵,結合肉燥拌醬,開發成「藕心禮麵」,讓家庭或學生都能夠吃得營養吃得飽,而且「藕心禮麵」成份裡,蓮藕粉所佔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二十,為的就是要讓消費者能夠吃得安心、吃到來自社區的溫度。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新化區礁坑社區特產為橄欖,自民國100年核定農村再生計畫以來,開發出許多橄欖系列產品,如橄欖活力飲、橄情露、橄心醋、橄情果等,今年研發出橄欖酵素醬油、橄欖軟糖。「橄欖酵素醬油」使用經過1年釀造的礁坑橄欖酵素為基底,再加入製做醬油的黑豆、食鹽、水發酵釀造1年,共計用2年的時間釀造,沒有額外添加,是最天然、最安心的醬油。「橄欖軟糖」以新鮮果泥與橄欖酵素為原料,用傳統水果軟糖的方法製作並減少額外添加物,酸甜Q軟的口感非常吸引小朋友喜愛。
市長黃偉哲說,臺南農村社區生產的優質農產,不僅健康安全,且美味可口,歡迎民眾踴躍購買。白河區草店社區產品可上FB「稻荷咖工作坊」查詢,或電洽06-6816689詢問;新化區礁坑社區產品可上FB「綠鑽石故鄉」、「礁坑社區發展協會」查詢,或電洽06-5900641詢問。

台南市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將軍區設置服務區可行性評估委託服務工作成果發表會

台南市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將軍區設置服務區可行性評估委託服務工作成果發表會。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政府今(16)日於將軍區馬沙溝濱海活動中心,舉辦「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將軍區設置服務區可行性評估委託服務工作」成果發表會,台南副市長趙卿惠代表市長黃偉哲出席,觀旅局長郭貞慧、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陳煜川也到場聆聽簡報,期待「幸福公路」美譽再加成。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61線以尊重在地精神和生態保育施工方式,展現了台灣尊重海洋文化精神。這條吹著海風的路沿途包括各類風土民情及自然景觀,用路人說它是一條「幸福公路」,全程沒有收費站且重機可上路行駛,用路人可以隨著心情輕鬆走訪經過的各鄉鎮市。南市府希望藉由這條美麗又豐富多元的幸福滿滿公路,把大台南濱海休憩廊帶最動人的風景,呈現給全國民眾。
副市長趙卿惠指出,感謝中央、地方民代、區長、里民以及產業發展協會,大家公私協力極力促成台61線第一個服務區落腳於將軍區。道路是產業發產及地方繁榮的根本,市長黃偉哲任內,也積極修繕農水路及治水,大幅改善台南市濱海地區的交通。希望藉由台61線將軍區設置服務區,能夠進一步提升台南市濱海區海岸線的觀光人口,以及促進地方產業發展,讓外來遊客與當地居民皆能共享利多。
台61線北起新北市八里,南至台南市七股,全長約300公里,縱貫台灣西部海岸線,是全台最長的快速公路,此外曾文溪橋新建工程,也將在今(111)年11月19日進行動土典禮。
將軍服務區位在台61將軍交流道南下匝道出口旁,是台南境內之中間樞紐地帶,可快速連結大台南濱海休憩廊帶各地景點,未來可說是用路人重要休憩地點。該案可開發基地範圍約10.8公頃,均為雲嘉南風景區管理處及國有財產署管轄之國有地,未來計畫採分三期分區開發方式,第一期占地約1.6公頃,規劃配置以符合用路人停車休息功能為主,擴展商業等營運機能為輔。
未來將軍服務區建築造型,將以海域景觀及地方產業特色意象,建築量體採分散配置、低樓層化方式,降低開發成本並提高營運彈性,同時保留與未來開發區連結的彈性,以智慧系統達成綠建築與智慧建築及整體低碳園區為設計目標。
將軍服務區主要為服務用路人之中繼站功能,亦兼具觀光資源整合功能,未來除了可讓用路人獲得充分休息與補給之外,也可作為旅客集合、休憩購物及獲得旅遊資訊之前哨站。藉由地方特產展售、特色市集及多元性的活動場地,增強在地消費經濟,提高特色產品銷售,進一步促進帶動地方觀光及濱海休閒產業的發展。
此案可行性評估暨整體規劃期間緊鑼密鼓地召開地方說明會、潛在投資人說明會、公路總局討論會議、可行性評估報告審查會及整體規劃報告審查會,透過這些會議廣泛蒐集在地民眾、團體及專家學者的需求與想像,同時也傾聽民間投資廠商的需求與專業的營運管理意見,並將其納入規劃設計考量。
非常感謝交通部公路總局、各區公所及各機關單位協助,還有關心此案的立委、議員及地方鄉親的力挺,使得此案推動更臻完善及順利。今天這場成果發表會不是結束,而是下階段的開始,南市府仍需大家的寶貴意見,提供計畫團隊更貼近地方需求、營運思維與管理的想法做參考,讓「將軍服務區」符合用路人及地方需求,並讓地方特色發光發熱,使用路人更了解台南濱海風光及人文薈萃。

立法委員陳亭妃競選活動首日陪同3號市議員候選人陳怡珍車隊掃街強力拜票


陳亭妃競選活動首日陪同陳怡珍車隊掃街強力拜票。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11月16日為直轄市議員競選活動期間的首日,立法委員陳亭妃今天上午特地陪同台南市北區中西區市議員3號陳怡珍進行車隊掃街,在選前最後倒數十天強力拜票,希望將選票催出來、票票入匭。所到之處,都受到民眾熱烈歡迎,大家紛紛舉起雙手呼喊「當選!」,也有民眾大力比起OK手勢,象徵陳怡珍登記3號,萬事都OK。
陳亭妃表示,目前是立法院的開議期間,必須維護問政品質,再加上自己身為民進黨的中執委,身兼全國各地的輔選任務,陳怡珍雖然是自己的妹妹,但是從選戰開始以來,能夠幫忙輔選的時間少之又少,只能靠陳怡珍自己勤跑基層、認真服務來爭取選民的認同。不過,陳怡珍擔任議員十二年來的成績有目共睹,不僅連續四度蟬聯議會評鑑優質議員,更是法學碩士專才,為地方爭取建設經費將近17億元,相信這樣專業認真的人才,鄉親都看在眼裡、無庸置疑。陳亭妃強調,呼聲高不代表穩當選,外界持續有「分票」的流言蜚語,對陳怡珍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危機。陳怡珍雖然在初選民調中獲得第一,但依據前次選舉經驗,大選票數開出來並不如預期,若再繼續分票下去,很有可能就變成落選頭。因此,今日特地幫陳怡珍大力輔選,就是要拜託鄉親集中火力、保住陳怡珍,11月26日每一票都是關鍵,務必要票票入匭,千萬不要讓陳怡珍成為落選的遺憾。
陳怡珍則指出,選前剩下最後十天,拜託大家絕對不能放鬆,在關鍵的時刻,務必幫忙拉票、催票、顧票。蔡英文總統同時下達動員令,11月26日一定要衝高投票率,為18歲公民權創造台灣民主的歷史,台南是指標票倉,懇請大家呼朋引伴出門投票,支持3號陳怡珍、同意18歲公民權,共同寫下台灣民主新時代的扉頁。

台南市鹽水區排水遺址段護岸治理動工


黃偉哲要求兼顧文資保護與治水防洪。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政府水利局今(16)日在鹽水辦理鹽水排水動土典禮,由市長黃偉哲親臨主持;鹽水排水在舊營橋下游銜接岸內排水末段,因發現文化遺址而無法施工,但在黃偉哲市長上任後,他認為治水防洪建設攸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要求水利團隊克服困難千萬不能讓民眾等待,經過多年爭取已順利發包動工。
今日的開工動土典禮包括水利署第六河川局代表、地方議員及各界貴賓出席共同參與,許多在地民眾看到排水護岸開始動工整治,紛紛表示非常開心,高度肯定南市府治水的用心,希望能儘速完工。
市長黃偉哲表示,今天動工的河段,先前因為挖到古蹟,為避免破壞古蹟,施工單位趕緊協調文資處理,南市府一方面要治水防洪,另一方面也需要顧及文化資產的保存,現在文資處理完成可以開始施工,希望工程能如期如質完工,帶給市民好行、舒適的生活環境。
水利局表示,鹽水排水起點,位於新營都會區西北側人口最稠密處,是新營鹽水區域最重要的排水線,目前治理率已達75%左右,剩餘約2.3公里待整治,其中關鍵治理段為舊營橋下游銜接岸內排水匯流口至0K+416段,此工段南市府於106年10月施工時,發現番子厝文化遺址文化遺址,依照文資法規定須停止施工進行考古專業機構進行調查、文資審議,以及採取必要維護措施,故改以7米鋼板樁應急方式完工,高度符合25年重現期保護標準。經過多年的整治經費爭取及文資審議,變更該區域河段治理工法,將對文化遺址的擾動減至最小,本案完成後可提高鹽水區歡雅、三明、文昌里一帶防洪排水能力保護周邊農田及聚落,降低淹水情事。
水利局表示,鹽水排水下游未整治段左右岸合計總長度670M,總工程經費約1.92億元,因經費龐大,經過團隊考量聚落保護、施工效率、汛期施工及考古作業工序等層面,先行辦理右岸一期施工,工程內容包含完成右岸335米長排水護岸、防汛道路及排水側溝,工程最大的挑戰是17.5米長預力版樁打設及配合文資考古作業併行施作,完成後將有效擴大通洪斷面,提昇30%排洪效能。另外南市府也積極爭取前瞻計畫核定左岸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設計作業,尚需工程費用約9600萬元,將優先爭取經費接續整治。
黃偉哲表示,治水工作是「一棒接一棒」,之前尚未完成的工作,將克服困難一步一腳印完成,他上任後,針對鹽水地區投入多項治水工程,淹水範圍及深度已逐年減少,也為市民打造月津港優質水綠生活環境,南市府未來會持續努力,全力繼續推動治水及營造水環境的工作,讓市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