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3 年 10 月

臺南市清潔隊員日福利保險車輛增加預算超過1.2億

臺南市清潔隊員日福利保險車輛增加預算超過1.2億。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不論刮風豪雨、烈日當前,全市2千名清潔隊員都為了維護市容而努力,10月25日是「清潔隊員節」,市長黃偉哲對協助防疫工作、災後復原及市容清潔維護的隊員致上敬意與謝意,未來也會持續提高保障、減輕工作負擔,創造優質的工作環境。
清潔隊員的工作包羅萬象,除了日常生活中協助收運垃圾、清掃馬路、資源回收、廚餘回收等工作之外,溝渠清疏、維護環境稽查、登革熱防治、防疫及病媒消毒工作也是服務內容,是默默守護環境整潔的幕後英雄。
市長黃偉哲為感謝清潔人員的付出,今年陸續宣布多項專屬福利,包括重要節慶出勤給加班費外再給補休、增加清潔車輛超額責任險1000萬元、增加編列50名清潔人力、誤餐費由80元提高至100元、新購36輛清潔車輛,預算超過1.2億元。
黃市長表示,登革熱疫情發燒期間,感謝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劉瑞祥南下指導防疫,本市已向環境部爭取1300餘萬登革熱防疫經費到位,希望在市府與環境部共同努力下,減少防疫工作的困難,讓所有隊員都能有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環保局長許仁澤表示,創造全體隊員的優質工作環境,一直是市府及環保局努力的目標,未來會持續努力;也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垃圾分類回收與排出規定,讓清潔隊員們工作平安。

臺南市永康區鹽行國中附近地區區段徵收土地標售歡迎各界踴躍投標

臺南市永康區鹽行國中附近地區區段徵收土地標售歡迎各界踴躍投標。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於110年完成永康區鹽行國中附近地區區段徵收,取得鹽行國中用地已開始招生,本區開發完成後除了提供廣場、停車場、道路外,並於永康大排兩側設置綠帶,提供休憩與防洪效益之公園兼滯洪池,實屬優質居住環境。
本次標售土地南邊有永安轉運站和永康物流中心,且鄰近國道一號與台一線省道,並距離永康火車站不到10分鐘車程。開發區旁有40米永安路,可經北外環道路快速通往南科。另外預計2026年底完成北外環銜接國道一號的交流道工程,本開發區匯集國道、省道、縱貫鐵路,交通網路十分便捷。
本次提供8筆土地標售,共有6標,其中1標有3筆土地併同標售,釋出土地有住宅區及商業區,面積300餘至4,000平方公尺不等,考量未來住宅政策發展及開發區財務因素,標售土地將非唯一選擇方式,請把握本次難得標售機會,歡迎各界踴躍參與投標。
凡依法得在中華民國購買不動產之公私法人及有行為能力之自然人,均可參與投標,如有意願投標者,請自112年10月25日起至112年11月13日領取標單,或來電06-6070949(區段徵收科)洽詢,相關資訊可逕上「臺南市政府網站(https://www.tainan.gov.tw) /市政動態/市政公告」或「臺南市政府地政局網站(http://land.tainan.gov.tw)/土地開發專區/開發區土地標售專區/土地標售、標租、設定地上權」瀏覽。有意投標民眾,應自標售公告之日起至信箱開啟時間前,以掛號寄達「台南成功路郵局第389號信箱」。
臺南市政府提醒投標人,本標售作業並未委託民間不動產仲介業者辦理,如有任何疑義,歡迎洽詢臺南市政府地政局區段徵收科,洽詢電話06-6370949,或上地政局網站(http://land.tainan.gov.tw/)查詢相關訊息。廉能政府需要你我共同參與及監督,貪瀆不法檢舉專線:臺南市政府政風室06-2956197,法務部廉政署 0800-286-586。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設施土壤鹽化改善揭秘土壤鹽化改善示範成果觀摩會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為了宣導設施栽培過程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將於25日上午9時30分在嘉義縣太保市辦理「雲嘉南地區土壤鹽化改善示範成果觀摩會」,現場展示施肥管理須注意的「眉角」及鹽化土壤改善成果,歡迎設施栽培之農民、產銷班實地觀摩,共同交流及分享。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羅正宗場長說明,過度施肥是設施栽培中常見的問題,適量之施肥提供作物生長所需,有助於產量及品質的提升,但是一旦施肥過量,反而導致作物生育不良,長久累積,更會造成土壤鹽化,得不償失。唯有健康的土壤搭配合理化施肥才能永續經營。
該場在不影響栽培期程的前提下,利用灌水排鹽之技術,逐次降低土壤鹽分至適合作物生長的範圍,配合施肥及灌溉調整,達到設施栽培之土壤環境,減少因土壤鹽化衍生之栽培障礙,不僅提高栽培育成率同時提高產量與品質,增加收益。本次觀摩會示範田區在經過土壤鹽害改善後,美濃瓜育成率大幅提升至100%;搭配合理化施肥管理措施下,畸形果率由75%降低至15%,糖度也由改善前之11~12 °Brix提升到平均15~16 °Brix,不僅提高肥效、避免土壤環境劣化同時提高收益。
期望透過示範場域觀摩,宣導正確的施肥觀念,使設施栽培農友及產銷班員更能精進管理技術,並提高生產效能與農友收益。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大師講座邀請故事工廠劇團執行長林佳鋒暢談表演藝術共好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薛清江(左)於通識大師講座特致贈聘書及紀念品予故事工廠執行長林佳鋒(右)。(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南臺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日前邀請「故事工廠」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佳鋒先生,擔任南臺科大通識大師講座的主講人。林執行長以『表演藝術共好』為題,分享「故事工廠」的起源、理念,以堅持台灣原創戲劇作品,落實戲劇教育環境,將生活養分帶進台灣各個角落,為南臺師生帶來一場豐富的藝術與人文饗宴。
南臺科大在高教深耕計畫之下,持續推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除了各系專業教育之外,也強化通識教育素養培育。為此,南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規劃了「通識教育大師講座」之系列活動,旨在擴展「通識教育」的深度與廣度,並在大通識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此次活動主講人林佳鋒執行長與在場師生分享了他的劇場經驗。他自20歲開始加入屏風表演班跟隨李國修導演22年,李導演過世後,他與李國修的弟子黃致凱於2013年12月31日創立「故事工廠」至今已近10年。他投入表演藝術逾32年,團隊曾獲106年、105年臺北市傑出演藝團隊等以及連續六年的「Taiwan Top」等殊榮。故事工廠和許多優秀的表演藝術家合作,也嘗試跨界合作,與會師生欣賞故事工廠演出作品的精華片段後,深刻感受到林佳鋒執行長對劇場的熱情與堅持,在這裡他們製造感動與驚喜,製造具藝術性、娛樂性、教育性及療癒性特質的有生命的故事。
林佳鋒執行長為使每次演出都能臻於完美,劇團經營採管理學專業模式,注重細節,作業流程標準化,空間配置井然有序,展現故事工廠演出前後台營運的現代劇場經營與管理模式的創新之處。最後,林執行長推廣今年十周年作品《倒數婚姻》的構思,並鼓勵同學走進劇場,體會作品感動、驚喜的美好生命歷程。
南臺科大通識中心薛清江主任表示,通識教育在南臺科大有著特殊重要的角色,即是開闊同學的學習的視野,讓我們從好的故事中看到人性反思自我,此次林執行長所帶來精彩的演講,令同學受益良多!

南臺科大國際藝術文化節33國學生共襄盛舉


南臺科大2023年國際藝術文化節各國學生合影,南臺科大副國際長唐經洲(前左二)對國際學生展現獨特風情與文化,讚譽有加。(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南臺科技大學第18屆國際藝術文化節&異國市集於日前盛大登場,目前南臺科大共有33國500多位國際學生,此次活動特地邀請來自德國、巴拉圭、宏都拉斯、菲律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史瓦帝尼王國、吉爾吉斯、MSA(穆斯林學生聯誼會)和地主國臺灣等12組設攤以及表演異國風情舞蹈,各國學生們用心佈置介紹代表各國文物風貌的裝飾,讓參與活動的臺灣學生與國際學生有更多文化交流的機會。
今年國際藝術文化節活動,含國際學生及台灣學生將近2000人參與,這項活動是想透過異國文化體驗或展演多元文化融合,讓所有參與的校內學生不需出國就能品嘗各國道地風味料理,還能欣賞異國的風俗民情表演,增添大學生活美好的回憶。
南臺科大幼兒園老師亦帶領園內兒童至各國攤位進行文化體驗,讓園內兒童可以有難得的機會與國際學生進行跨國文化互動,兒童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及體驗不同的外國文化並擴展視野。
此次活動的亮點,是由各國學生參與的舞台表演比賽,參賽的有越南的民族特色傳統舞蹈、菲律賓的Larong Lah舞蹈、印度的Bharatanatyam古典舞蹈、還有印尼傳統的Sajojo舞蹈、史瓦帝尼王國的斯巴卡舞蹈、台灣官將首民俗陣頭表演等等,各國學生們用心展現,贏得現場來賓熱烈掌聲。最後並由菲律賓學生奪冠、台灣學生獲得第2、印尼第3,印度、越南及史瓦帝尼王國獲得佳作。
校長吳誠文表示,南臺科大廣納國際學生,透過舉辦國際藝術文化節&異國市集,從歡樂又濃郁的異國風情活動中,讓台灣學生和國際學生做進一步的認識和交流,促進彼此文化的認同,學習相互尊重,藉此擴展彼此的國際觀和世界觀,展現了南臺科大在推展國際文化的用心與活力。

臺南市善化區公所沈光文先師誕辰411週年邀您種菊祈福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感念開臺文化祖師沈光文於明清時期教化臺灣先民的貢獻,善化區公所訂於沈公農曆誕辰(9月24日)之前二週例假日112年10月28日(星期六)上午10時整,於善化火車站北高架橋下之沈光文紀念碑舉辦禮敬與「種菊」(與「中舉」同音)祈福活動。
種菊祈福儀式發想自「庭前種菊可以祈求高中科舉」的俗語,從沈光文詩作中可以看出,他尤喜菊花的風骨,是以,於其紀念碑前種菊,更是別具祈福與禮敬的意義。
善化區長方澤心表示:在禮敬開臺文化祖師沈光文的儀軌中,從禮敬開始到敲響鰲魚鐘、擊鼓、站上鰲頭,向許願池許願等儀式設計,分別代表熬出頭、一鼓作氣、獨占鰲頭之意,並透過敲響報榜鑼將願望響徹全台,現場有在地農特產品展售,並有限量特色農產品免費提供品嘗,歡迎市民朋友們到場參加。

台灣首廟天壇祈安禮斗法會退輔會主委馮世寬上香祈求國泰民安


馮世寬在卓永崇、陳淑鈴等人陪同向大帝上香,祈求國泰民安。
台南市台灣首廟天壇除香火鼎盛,而且神威顯赫,更遵循著宗教對「人」關懷的宗旨,以累積的資源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慈善事業,長期致力於社會公益並照顧弱勢族群,贊助社會福利不遺餘力,博得社會各界好評。昨適逢天壇辦理九星大帝聖誕祈安禮斗法會,前國防部長現任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在台灣首廟天壇副董事長卓永崇、董事會秘書陳淑鈴等人陪同向大帝上香,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會後,並合影留念。(圖文:記者蔡金旺)

臺南市新化區雨水下水道C幹線分洪工程改善集水區下游信義路一帶積淹水問題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改善新化區信義路及周邊道路每逢豪雨期間常發生之積淹水問題,本府水利局辦理「臺南市新化區雨水下水道C幹線分洪工程」,沿南幹支線北側步道下方埋設分洪箱涵,分洪箱涵工程設置後,可降低新化C幹線主流約36%洪峰流量,大幅提升集水區防洪能力,改善集水區下游信義路一帶積淹水問題,保護面積達14公頃,保護人口約達3000人。
黃偉哲市長聽取改善方案及效益後,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辦理本案工程,並指示本府水利局盡速辦理工程設計與施工作業,盡速完成C幹線分洪箱涵,早日使新化區信義路由淹水熱點中除名。
本案於112年6月30日開工,預計於113年6月完工,工程內容為施作分洪箱涵372公尺、擋土牆360公尺及地上步道設施局部復舊供民眾通行,工程改善經費共計4,000萬元。
本工程設計階段即有請專家學者協助辦理,考量原九重葛因工區動線狹窄、根系盤根錯節、主枝幹與涼亭纏繞,不利執行移植工程。因此評估施工期間先移除原九重葛,待結構工程完工後,再復舊涼亭及補植相同品種的九重葛,並且將栽種位置空間進行必要的土壤改善,待一段時日,仍可重現更優質的「粉紅九重葛涼亭」地景。
本工程後續將持續與地方溝通並取得共識,強化工程概況說明及九重葛植栽與復舊規劃,重現九重葛涼亭景觀,提供在地民眾休閒遊憩去所。

改善臺南市海尾寮排水設施黃偉哲陪同林右昌視察安中路抽水站工程

改善臺南市海尾寮排水設施黃偉哲陪同林右昌視察安中路抽水站工程。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安南區海尾寮排水集水區因地勢低窪深,若暴雨時恰逢大潮,易導致聚落積水及路面溢淹。為有效解決問題,台南市政府向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爭取經費改善排水設施,22日臺南市長黃偉哲偕同內政部部長林右昌,前往視察同安路箱涵及興建中的新安中抽水站工程,立法委員陳亭妃及市議員陳怡珍也到場關心。
黃偉哲表示,2018年0823水災的時候,蔡英文總統曾經來安中路視察,瞭解安南區的治水工作,而過去台南幾處常淹水區域,包括永康區大灣、安南區安中路等,在當時就被中央列為重點改善區域,感謝立委在中央爭取經費,也謝謝中央在前瞻計畫大力支持臺南治水工程,才讓過去常積淹水情形有明顯改善,讓人民遠離水患。
林右昌表示,台南市的治水一直都是中央積極處理的施政項目,甚幸黃偉哲市長及台南市政府提出有效改善方案,陳亭妃委員等許多人也在中央幫忙爭取經費,讓前瞻預算經費有效挹注,改善人民生活,落實中央推動前瞻計畫的目的,未來地方若有需要,只要計畫合理、有效,中央也會大力支持。
水利局表示,為改善海尾寮排水集水區的積淹水,水利局採「拓寬既有渠道、擴建既有排水箱涵、新建排水箱涵、增設滯洪池、機械輔助排水」等多管齊下方式進行海尾寮排水區域淹水改善。目前海尾寮排水下游渠段,除了施工中同安路D幹線雨水下水道改善工程外,也已設置6萬噸滯洪池,並設置海尾寮E抽水站及海環抽水站,另完成排水箱涵之增設及擴建。
另為延續既有防洪工程建設,針對安南區十三佃、總頭寮、新寮等區域進行治水方針策略檢討及環境活化改造,南市府向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爭取預算3.124億元,並自籌1.02億元的經費,辦理「臺南市安南區安中抽水站新建工程」,以防潮閘門阻隔外水位對海尾寮排水中上游影響,並以機械抽排方式預先降低海尾寮排水上游水位,增加汛期期間排洪量,預計完工之後將可有效保護海尾寮排水上游之十三佃、總頭寮、新寮等聚落,保護面積共約454公頃,保護人口約1萬1,000人。
目前「安中抽水站新建工程」進度約20%,預計113年11月完工啟用,未來可進一步提昇當地防洪能量,同時在工程設計上也於抽水站周邊設置小型公園並與防汛道路串聯,之後開放給當地民眾作為休閒遊憩空間。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水稻農友飛蝨疫情現蹤注意防範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嘉義縣水稻近日傳出飛蝨疫情。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所轄嘉義縣水稻近日傳出飛蝨疫情,約0.3公頃稻田受害,並出現出現蝨燒倒伏現象,昨日緊急呼籲農民加強田間巡視,適時防治,避免蟲害蔓延擴散,以減少損失,確保收成。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田間常見飛蝨類有褐飛蝨、白背飛蝨及斑飛蝨等。褐飛蝨成蟲及若蟲危害時,群集於稻叢基部刺吸稻株養液為食,被害株之基部常可見污濁之分泌物或由分泌物引起之煤煙病。在褐飛蝨族群密度低時,由稻株外表無從察覺異狀;族群密度再增加時,則可導致稻株黃化,影響稔實率。發生危害時,可致使稻株於短期內枯萎倒伏,稱之為「蝨燒」。飛蝨為遷飛性害蟲,於二期稻作栽培期間隨西南氣流引入,在環境條件合適下迅速繁殖,在水稻乳熟期至糊熟期間為害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