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市道173線麻豆區新生南路與興國路口為當地往返佳里區、西港區重要交通樞紐,尖峰時段興國路左轉車流量大,影響直行車流甚鉅,路口轉角處設有加油站,加油站出入口位於路口範圍內,徒增路口交通複雜性,且行人穿越路口距離長,人行車行動線交織頻繁,為優化人行車行動線,台南市政府交通局與地方民意溝通獲得共識,透過造價成本低的標誌標線設計進行優化改造,以提升行人及車輛於路口通行時更具安全且兼顧順暢性。
交通局王銘德局長表示,市長黃偉哲非常重視各項交通安全工作推動,特別是行人與弱勢族群的用路安全,每月均親自主持道安會報並指示研擬改善對策,全力推動「臺南市交通安全提升計畫」,期盼能有效降低本市交通事故,共同為民眾用路安全而努力,市道173線麻豆區新生南路、興國路口優化設計係將路口轉角外推一併調整行穿線位置,降低轉向車輛速度,縮短行人穿越路口距離,並繪設右轉槽化兼行人庇護島,引導加油站出口車流動線及右轉車輛續進,同時提供行人安全停等空間,保護行人安全,右轉匯出處畫設穿越虛線及讓路線,除引導主線道直行車輛車道位置,亦可提醒車輛應讓主線車道車輛先行。
局長王銘德指出,興國路原本僅有2車道,常因左轉車輛而影響後方直行車流行進,或因變換至外側車道時,導致與後方來車碰(擦)撞事故風險,為改善行車動線,透過車道瘦身騰出空間畫設左轉附加車道及左彎待轉區線,以提升路口紓解效率與安全。此外,為避免路口一側右轉車輛與直行車輛事故發生的風險,在鄰近路口處畫設分流式指向線,明確引導右轉車靠右,直行車靠左的觀念。
交通局表示,推動友善行人用路環境,提升行人安心行走目標,為交通部針對行人安全優化的重要指標,為保障行人用路人安全與端正用路人行車安全觀念,參考日本通學路段於路口轉彎處及槽化島處增設彈性護欄安全設施,區隔轉彎處人行車行空間,防止車輛進入人行道及路口違停,以維用路人安全。
交通管制科長方川和表示,道路工程改善也需搭配良好用路習慣,路口優化初期,除協請警力加強疏導,維護路口行車安全及秩序外,仍需要請用路人能夠遵循標線標誌號誌指示行駛,就能保障你我安全,台南市道安團隊持續投入本市其他重要路口優化,透過交通工程優化設計、重點執法、高齡守護、公運推展、道安宣導等手段,共同攜手建構安全安心的城市交通環境。
月份彙整: 2024 年 9 月
臺南市公有零售市場攤鋪位青年優惠計畫即日起開始試辦歡迎青年市民踴躍加入市場經營團隊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南市府積極推動傳統市場轉型,為鼓勵青年市民加入傳統市場注入新活力,特別推動傳統市場攤 (鋪) 位多元申請使用計畫。凡設籍於臺南市已成年且符合40歲以下條件之市民朋友 (以申請時之年齡計算,申請日期不可超過40歲當年生日日期),提供最高30%減免優惠的攤 (鋪) 位使用費誘因,鼓勵青年朋友加入市場營業,為市場帶來創新、變革與新活力。
臺南市長黃偉哲說,臺南傳統市場近年積極進行轉型以因應消費習慣轉變的趨勢,除提升軟硬體設備、辦理多場觀摩活動與教育訓練外,就是希望可以帶動市場自治會與攤商轉變營運模式。為讓傳統市場可以適應變遷的大環境,故本市積極發展傳統市場的多元銷售管道,並配合經濟部「傳統市場與夜市創新翻轉提升計畫」整體政策發展,致力改善市場環境衛生、自理組織運作、顧客經營、政策參與度外、特色經營等五大面向,期能提供市民具特色且環境良好市場消費環境。
經發局長林榮川表示,本次示範計畫挑選10處公有零售市場,包括保安市場、第一小康市場、仁德市場、關廟市場、歸仁市場、鹽水市場、鹽水觀光美食城、麻豆市五市場、下營市場、佳興市場,共計209攤鋪位,青年優惠使用費之平均為1,311元。即日起至民國113年9月20日止,凡有意願申請使用上述公有零售市場攤 (鋪) 位者,請向臺南市市場處索取或逕至臺南市市場處網站下載申請書 https://marketoffice.tainan.gov.tw//Default.aspx ,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踴躍洽詢。
市場處處長王俊博說,有興趣加入青租計畫的市民朋友,要留意申請資格、應備文件及送件時間,申請文件可以送到上述公有零售市場管理室或逕寄臺南市市場處 (臺南市仁德區正義一街39號4樓) 收發室掛號申請,申請期日之認定,若為掛號寄送,由交郵當日之郵戳為準;其餘遞件方式則以臺南市市場處掛文時點為準,其他相關注意事項請參考市場處官網公告內容或可逕電洽市場管理員。
替代役備役役男實彈射擊 臺南提升社會防衛韌性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於9月12日及13日辦理「113年第2、3梯次替代役備役役男實彈射擊」,由臺南市政府召集112年3月至12月入營之替代役備役役男前往陸軍步兵203旅新中靶場實施65K2步槍實彈射擊,兩梯次演訓共召集備役役男295員,透過基本射擊技能訓練及實作,提升備役役男自我防衛能力,進而建構堅實的民防能量,確保國家安全與生存發展。
長姜淋煌於9月12日代表市長黃偉哲前往新中靶場打氣,並致贈軍隊慰勞金,感謝部隊除執行平時戰備及救災任務,亦協助訓練退役官士兵及替代役,使臺灣的人民成為國防戰力的一環,為使替代役備役役男感受戰場情境,讓備役役男更適應戰場環境的變化,特別辦理此次演訓召集藉由全民國防課程及實彈射擊訓練,達成深化全民國防效果。
市長黃偉哲表示,退役役男雖然不在國防的第一線,惟國家有困難時,全國人民皆有義務為保護及防衛家園,成為國防一部分,期待各位役男藉由今天紮實戰技訓練,提升本質學能,俾利發生戰爭時,成為國家堅強後盾保家衛民。
今日包括:內政部替代役暨社會韌性訓練執行中心簡任視察蔡清治、陸軍步兵第203旅旅長張建民、台南市軍人服務站站長劉可雲、立委林俊憲暨議員陳秋宏聯合辦公室助理、立委郭國文秘書、立法委員陳亭妃暨議員吳通龍聯合辦公室助理、議員尤榮智助理、另本市編管中心秘書洪福龍、另本市5位諮詢委員東區區長黃炳元、南區區長蕭琇華、安南區副區長張介軍、北區主秘林禎輝、永康區主秘王上宜、在地區長洪聰發、李義隆等人皆到場關心。
臺南400全民教育教育的時空旅行主題展百位幸運兒抽中獎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教育局為期100天的「臺南400全民教育—教育的時空旅行」主題展寫下亮眼成績,為了幫這場充滿教育意義的時空之旅畫上暫時的句點,特別規劃「旅程終章大抽獎」,準備了上百項禮品送給認真觀展的民眾,由教育局鄭新輝局長抽出大獎幸運兒!
臺南市長黃偉哲指出,這次時空旅行不僅讓市民重溫校園往事,感受時光流轉,引發對過去教育滿滿的回憶殺!儘管從早期到現代的學習環境和物質條件有了巨大改變,但學生們在學習中的熱情和活力始終如一,這次主題展讓人們更深入了解臺南在教育領域的努力和成就,不僅喚起對過去歲月的懷念,也為未來的教育藍圖注入了豐富的內涵。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臺南400全民教育—教育的時空旅行」主展期雖已落幕,但這趟旅程還會持續下去!為了感謝這100天來全國各地的朋友們踴躍參與,主展期間總共送出了近1,500份獎品,最後還特別規劃「旅程終章大抽獎」,總計送出100多項、總價值超過8萬元的豪華禮物。兒童科學館在短暫修整後,恢復週三到週日開館,全票80元、臺南市民、在學學生及團體享有半價優惠,希望未來全國朋友也能持續支持兒童科學館,將繼續帶給大家驚喜與精彩。
兒童科學館提醒各位得獎人,抽獎全程錄影並會公布在兒科館官網,因註冊會員時未強制留下聯絡方式,將不會主動通知中獎訊息,全部獎項將保留3個月,請得獎人記得攜帶身分證明相關文件到兒童科學館領獎!領獎詳情可參考臺南400全民教育主題展官網:https://tedu400.tn.edu.tw/reward/main/event_claim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9月搭乘台灣好行關子嶺線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在家就能體驗關子嶺溫泉囉!9月13日起至9月30日止搭乘台灣好行關子嶺線,就可向司機索取泥漿寶寶造型紋身貼紙,與紋身貼紙合照上傳至個人臉書,並hashtag標註台灣好行關子嶺線及泥漿寶寶泡澡球,即可至嶺頂旅遊資訊站兌換泥漿寶寶泡澡球(限量100個,贈完為止),讓你在家就能輕鬆打造專屬於你的關子嶺溫泉!
台灣好行關子嶺線沿線有多個熱門旅遊景點,包括世界上特殊的關子嶺泥漿溫泉,泡完能加速排汗效果,促進新陳代謝,忘記一身的疲憊,還可以品嚐桶仔雞及鮮甜野菜等山產美味。也有歷史悠久的菁寮老街,街上有雜貨店、傢俱行、中藥鋪與理髮店,販賣著兒時童玩、糖果點心及綿綿冰等,每一處都是回憶的催化劑。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徐振能表示,為能夠讓大家感受不同的關子嶺風情,台灣好行關子嶺線這次特別結合童趣與當地特色的泥漿溫泉規劃造型紋身貼紙及泥漿溫泉寶寶泡澡球,熱愛蒐集紀念品的你,歡迎搭乘台灣好行關子嶺線前來關子嶺蒐集在地特色,延續關子嶺旅遊體驗,讓你將關子嶺泥漿寶寶帶回家,享受專屬自己的泥漿溫泉。
另外,台灣好行關子嶺線專屬套票可以在KKDAY、深旅慢遊網站、旅遊達人網和QYOU趣優各平臺購買,只要向特約商店出示套票,再享專屬折扣,超值旅遊就在台灣好行關子嶺線。現在只要持電子票證搭乘台灣好行享半價優惠活動至114年8月31日止。另外,全臺最大型無動力造型車賽事「西拉雅趣飛車」活動報名已經開始,賽事將在11月24日登場,西拉雅管理處接下來還有很多精彩活動等你來解鎖。更多活動詳情請持續關注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網站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臺南市楠西區打造地方新型態轉動創生金鑰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楠西區公所與地方創生團隊積極推動地方特色產業,並於113年9月6日通過第43次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正式核定臺南市楠西區地方創生計畫,獲中央補助933萬元,未來將透過公私協力翻轉楠西沉睡已久的發展。楠西區地方創生計畫以永興吊橋串接區內觀光,推動數位旅遊護照,體驗烏山嶺水利古道,讓青年不再為了生計而須外出打拼,願意留鄉共同打造安居樂業的環境。
臺南市市長黃偉哲表示,國家發展委員會於114年至117年推動地方創生3.0,臺南市政府更積極與地方團隊攜手合作,整合民間資源推動地方產業深耕轉型,持續塑造著臺南地方深耕永續共好的故事,期許有更多區公所及團隊、青年朋友們共同加入地方創生行列,讓更多人願意回到家鄉生活共同打拼。
經濟發展局林榮川局長表示,楠西區原以種植芒果及楊桃為主的農業社會,因時代變遷楊桃種植數減少,再加上人口流失且老化嚴重,只剩下年長者維持目前的芒果產值;希望藉此提案的通過,能以觀光為題串接永興吊橋2端社區,促進店家商機,更以照興社區為起始點向外拓展觀光的數位觀光護照,逐漸推展整個楠西區;更可以探索八田與一興建烏山頭水庫時,經常往返探勘烏山嶺開鑿引水道的路線;此外,還有許多楠西綠寶石等著大家來探索。未來臺南市政府將繼續透過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提供專業諮詢服務,輔導並鼓勵在地青年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吸引青年返鄉,協助推動在地文化和產業的轉型發展,呈現嶄新的多元面貌,迎接新時代的臺南。
經濟發展局進一步表示,在臺南400系列活動中,於113年10月26日在樹谷科學生活館盛大推出「未南時空—Future Time Gate」展覽,打造臺南經濟發展歷程及未來科技研發製造的最佳展示場域,同時串聯逾40組地方創生團隊參與「南得來樂青旅行」活動,於10月10日至11月10日為期1個月的打卡集章送好禮。遊客集章方式如下,凡於活動期間內,透過臺南市地方創生辦公室LINE@帳號,以數位集章,至4個地方創生據點打卡集章 (據點打卡時間需逾1小時),第5個章至樹谷生活館完成最後一枚集章,即可至樹谷生活館服務臺兌換臺南400摺疊環保袋一式,數量有限,兌完為止。本次活動前將於臉書「臺南市地方創生專案計畫」粉專上公布地創據點,後續可以循著據點地圖來場「南得來樂青旅行」,詳細資訊請洽粉專或臺南市地方創生辦公室官方LINE帳號:@764qjkon。
教育部表揚數位機會中心優良團隊及人員南市2校獲特色優良團隊2人員獲服務貢獻優良人員

大新國小頒獎 。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教育部日前舉辦數位機會中心20周年交流會活動,選拔數位機會中心優良團隊及人員,其中特色優良團隊項目,南市新化區大新國小及東山區東山國小團隊,在全國112個申請單位中,與其他14個團隊共同獲獎;服務貢獻優良人員部份,由左鎮區左鎮國小陳容芯教師及將軍區漚汪國小蔡芬香志工獲獎。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數位機會中心成立20周年,臺南市協助推動該計畫已逾18年,在偏鄉地區共設置12個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下稱DOC)。為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南市的數位機會中心在數位技能普及和資訊素養提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是一個技術平台,更是促進社會團體融合和數位經濟發展的關鍵平台。他也肯定獲獎團隊及人員在服務社區、推動數位創新的努力,並鼓勵各方持續加強合作,共同實現數位培力的目標。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感謝獲獎團隊和個人平時在數位機會中心工作中默默辛勤的付出,其卓越表現有目共睹,終於在20周年交流會頒獎活動中獲得表揚,勉勵他們為南市及全國的數位機會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鄭局長勉勵所有參與者繼續保持熱情和創新,並在未來的工作中再接再厲,為數位機會中心的發展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
獲獎團隊新化區大新國小表示,新化DOC致力於運用數位科技保留文化資產,作品更獲得文化部國家文化資產網收錄,除了幫助學員提升數位技能,也為社區帶來更大的數位潛能。東山區東山國小表示,感謝教育部給予東山doc的肯定,也感謝南高輔導團的支持,未來將持續為東山產出更好的成果。
獲獎志工左鎮國小陳容芯教師表示,接下數位機會中心業務逾12年,雖然業務是校內課程外的甜蜜負擔,但也是充滿創意、想像及挑戰的工作,透過計畫的執行,有更多與社區接觸的機會,收穫滿滿。
教育局表示,為弭平偏鄉數位學習落差,發展地方特色,不僅需要挹注地方設備外,還需仰賴人員的情感交流及技術提升,持續穩定的投注,才能涓滴成河,期許有更多夥伴一起加入數位機會中心計畫的行列。
走進彼桑拉返布農里山特展 探索布農菜園的生活智慧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107年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陪伴花蓮卓溪鄉卓清村布農族人,陸續盤點記錄30餘種古老豆類與穀物品種,並與部落攜手成立「布農豆豆班」,透過食農活動與接待遊程,保全活化布農在地傳統智慧,振興部落經濟,提高社區韌性。本(9)月7日至20日特別以「布農豆豆班」女性長輩的家庭菜園(「Pisanglavan」,彼桑拉返)為主題,於林業保育署保育小站舉辦為期2週的特展。
林業保育署表示,「走進彼桑拉返-布農里山」特展,呈現部落傳統家庭菜園中,長輩長時間與自然環境互動所累積的豐富傳統智慧,包括運用世代流傳的二十多種豆類來固氮修復土地、在菜園裡砌石搭棚架形成生物微棲地,又或是配合時節和土壤讓作物輪作、混作、保存眾多作物品種與品系,展現臺灣生物與文化多樣性的特有風景。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布農豆的復育與保存有重要的物種多樣性及遺傳多樣性保育意義。這些古老豆類品系因為長期被種植在卓溪,已經適應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具有高度的在地代表性,尤其全球正面臨極端氣候,這些作物種子特別適應當地環境及氣候,除了展現原民代代相傳的傳統智慧外,也具有應對氣候變遷的強大潛能。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分署長黃群策表示,要保護淺山地區的生態,需奠基於當地的文化和生活脈絡,若傳統文化消失,在地永續智慧無法繼續傳承,生態環境也將難以維護,這也是近年花蓮分署致力保存原民傳統知識體系的重要原因。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表示,在花蓮分署支持下,基金會在這幾年陪伴豆豆班族人,展開了「接傳人」計畫,希望能傳承、保全與活化布農文化與傳統生態智慧。過程中很高興看到部落年輕人,開始主動進入田園跟自己的長輩學習,也很高興年輕人將老一輩的智慧經驗,轉成經濟上務實運用的生活技能,如開發獨特的茶點,或在自己的田區融入部落長者照護農作的傳統智慧。
實際投入參與的南安部落賴金德頭目看見近來在地生態的變化也有感而發:「這幾年,看到部落越來越多人在種豆豆,甚至種回以前的Batal(稷)跟Salaz(龍爪稷)。水田的田埂邊,也有高高的紅藜、豆豆出現,很熱鬧!」
特別的是,本次展覽與卓溪的布農族人共同創作,透過拼布方式,呈現在地森林、聚落、耕地彼此鑲嵌的里山地景,並展出部落長者家庭菜園裡的寶物,將卓溪土壤、地景元素、傳統作物和生態,盡皆濃縮其中。隨著展區動線行進,豐富的布農豆類與保種故事、穿梭在菜園與森林間的動物、昔日山坡上與自然環境依存的農耕智慧如何轉化到現在平地的菜園,皆一一鋪展呈現。民眾更可在體驗區坐下來剝豆子,一同種下自己的布農豆。
「走進彼桑拉返-布農里山」特展在臺北結束後,還將於11月移展回到花蓮卓溪的部落,搭配走讀遊程,帶領大家透過三條不同主題路線,走進三個部落地景現場,觀察玉山山腳下開拓出的里山地景、品嚐在地布農豆風味、探索彼桑拉返裡的動物蹤跡,在大地裡共學。歡迎民眾至展覽現場或上粉絲專頁報名走讀遊程,一同進入彼桑拉返的布農奇幻世界。
臺南市教育局感謝老師的辛勞教師福利照顧已持續提升不是最好但有更好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針對臺南市教產工會為爭取教師福利的訴求,南市教育局表示,臺南市對教師福利照顧採取的方式雖然和其他縣市不同,但對老師提供更好照顧服務的心意並無二致,自黃偉哲市長就任以來,有許多措施已持續改善,雖不是最好,但已有更好,這些努力不應全然被忽略。
針對臺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陳本市「敬師禮金」、「未休假加班費」、「教師健檢」三項福利方面不應有差別待遇1節,教育局表示,為感謝教師平日的辛苦,南市自100年起比有的縣市更早發放教師節敬師禮金,而發放對象也不斷擴增,至113年已擴及本市公私立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及教保服務機構編制內教職員工及代理教師,至於發放金額待明年度預算通過後也會再提高;此外,為表達對教師的敬意,自108年起每年於教師節前夕皆推出一系列敬師歌曲與MV影片,透過各校結合家長和學生一起表達對老師的感謝與祝福。
教育局說,為激勵學校行政同仁士氣,有關兼行政未休假加班費之日數,已自108學年度的3日,調整至113學年度的13日,114學年度將再調高為14日,由於未休假加班費日數之調整,除需考慮財政狀況外,也希望多鼓勵所屬教育人員休假,以維護工作、家庭及身心健康的平衡。
針對40歲以上兼任行政的教師及一般教師之健檢補助方式不同方面,教育局表示,為鼓勵教師兼行政,南市對40歲以上兼行政教師已比照公務人員,每兩年提供每人4,500元健檢補助;另對未兼行政之一般教師也依職安法每三年提供一次健檢的規定,自111年起每三年提供每人3,500元的健檢補助,並由教育局統一招標後巡迴各校執行,檢查項目的整體市價已超過7,000元,不僅CP值超高,且主動巡迴各校提供貼心的健檢服務,更能妥善照顧好老師的健康,111年實際受惠人數高達7,380人,參加健檢教師占符合資格者的96%,實際參與比例相當高,南市的用心規劃不應被忽略而是肯定。
教局補充表示,南市為協助國中教師解決長久以來因減班超額與介聘調動問題,自108學年度起除已調高每班編制2.2師、未達9班增1師外,也執行每9班增1師的措施,共237位教師員額,每年增加的經費高達2.2億。此外,包括為確保教師身心健康,也提供所有教師流感疫苗施打、教師臨場健康服務、教師諮商輔導支持等具體作為。這些努力或許還有努力空間,但也不應該被忽略。教師福利需要被照顧,學生學習環境也要持續提升,感謝所有老師的辛勞與付出。
南臺科大國際學生齊聚共享華語學習及臺灣文化沉浸式體驗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南南臺科大近日盛大舉辦「國際學生華語體驗活動」,迎來來自全球近30國的200多名國際新生。南臺科大代理校長周德光、校內主管及來自印尼、捷克、德國、奧地利、法國、斯洛伐克及墨西哥等國的新生齊聚一堂,共同體驗豐富多元的華語及臺灣文化。此次活動展示了南臺科技大學在華語教學上的卓越實力,學校精心打造的華語學習、臺灣文化及在臺生活的沉浸體驗平台,為國際學生在臺學習揭開美好的序幕。
南臺科大致力於立足臺灣,放眼全球,以培育國際化人才為目標,積極拓展全球學術網絡,並以經IEET(工程教育學會)與AACSB(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等國際認證機構認可的課程吸引眾多優秀學生就讀。南臺憑藉在半導體、智慧製造、人工智慧及智慧電網綠色能源等專業領域的優勢,與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企業建立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學校建構多元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透過與全球220多所大學及企業領袖合作,提供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與多元的交流機會,包括交換學生、雙聯學位、海外實習及國際競賽等多元化的國際交流計畫。南臺科大更強調對國際學生的全方位支持服務,從入學到畢業,設有完善的境外生服務體系,讓學生能安心就學,充分展現國際化大學的特色與實力,培育學生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為其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南臺科大代理校長周德光表示,南臺科技大學不僅是一所大學,更是一個跨文化交流的橋樑和孕育全球領袖的搖籃。我們致力於為每一位國際學子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與最豐富的文化體驗。在這裡,學生不僅磨練專業知能,學習華語,結交志同道合的國際夥伴,更是在體驗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世界。南臺科技大學的就學經驗,將成為協助學生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此次國際學生華語體驗活動在學生們的歡笑聲中圓滿落幕。學生們紛紛表示,這次活動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學習華語、體驗臺灣文化的平台。未來,南臺科大將持續推動國際化發展,為全球學生打造多元、包容、創新的學習平台,期望這些國際學生能夠在臺灣開啟一段精彩的學習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