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由國家發展委員會補助的地方創生廊帶示範點之一臺南市新化區,今(114)年度正式展開「打開真新化」系列活動,首場「果樂市」將於於5月3日至4日盛大舉行。由山海屯社會企業策劃推動,這項系列活動希望引導在地居民與遊客重新認識新化,突破傳統印象,展現這座小鎮嶄新的生命力。
臺南市議員余柷青指出,新化不僅有歷史,更有未來。地方創生不是單靠資源投入,更需要居民的認同與參與,『開真新化正是打開新化心靈的鑰匙,我們一起用真心,讓新化變得更好。」余柷青強調,他將持續關心並支持新化地方創生的各項行動,期待透過這樣的努力,讓更多年輕人願意留下來,讓外地旅客感受到新化的魅力。
余柷青表示,新化區素以老街、虎頭埤、中興林場聞名,但「打開真新化」企圖突破這些既定標籤,挖掘更多尚未被充分認識的在地價值。新化擁有全台最大的水果集散地、極具建築美學的果菜市場,以及隱藏於老街巷弄之間的創新產業與職人精神。透過創意策劃與產業活化,本次活動讓新化從歷史記憶中重生,翻轉外界對小鎮的舊有印象,重新敘事、重新想像。
余柷青指出,「果樂市」音樂祭活動以串聯武德殿、貓之驛日式宿舍區、大目降廣場、新化老街等地點為主軸,本次舉辦音樂饗宴與市集活動,打造一條獨具文化氣息的觀光動線,活動同時導入在地人才培育及品牌孵化機制,期望建立新化老街活化的新典範,不僅讓居民有更多自信,也讓外來遊客能深刻體驗新化的獨特文化,此外虎頭埤風景區同日也有台南五月音樂季,喜歡的朋友千萬別錯過新化的音樂饗宴。
月份彙整: 2025 年 4 月
里仁送給素食媽媽最溫暖的甜點

里仁嚴選少添加、安心來源的原料,精心打造無蛋、減油減糖的母親節蔬食旦糕。(里仁公司提供)。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里仁媒體聯絡人呂佩倫表示,素食媽媽有口福了!長期致力於推動蔬食的里仁社會企業,今年再次攜手多位主廚與食品廠,嚴選少添加、安心來源的原料,精心打造無蛋、減油減糖的四款蔬食旦糕:清香爽口的「檸檬乳酪塔」、日系典雅的「抹茶紅豆白玉生巧塔」、洋溢法式優雅風情的「蘋果茉莉輕糕」和經典濃郁的「提拉米蘇」。塔皮、餡料與蛋糕體優先採用在地友善食材,也排除人工化學香精、色素及含鋁泡打粉等添加物,不僅減少身體的負擔,也對動物及環境友善。四款全新旦糕,口味清新、層次豐富,一推出就廣受好評,消費者搶購熱烈。
今年里仁的蔬食旦糕陣容裡,「蘋果茉莉輕糕」深受懂得慢慢品味生活的媽媽們青睞。留法多年的安娜主廚特別使用有機糙米粉、奇亞籽等穀物原料,低油低糖,搭配窨製茉莉烏龍的細膩茶香,與蘋果丁的酸甜交織,清新又飽滿的層次感,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無肉市集創辦人張芷睿Chelsea分享:「咀嚼的時候,糕體會一直跑出茶的香氣,喜歡!」也有消費者在里仁同好會臉書社團表示:「吃了好幾年的里仁旦糕,就沖著原料安心,一年一年的口感提升,到今年的口感更讓我和朋友驚艷,感受到里仁不斷改善的用心。」
經典款「提拉米蘇」讓全素食者眼睛一亮!採用全植物性原料製成,使用可可酥餅、vegan馬茲卡彭奶油與有機咖啡融合,堆疊出經典濃郁的香氣與滑順口感。無奶無蛋的vegan版本,依然保留提拉米蘇的靈魂風味。消費者在社團驚嘆:「完全沒有用植物鮮奶油,也沒有腰果的提拉米蘇,有點厲害欸!到底怎麼做的?」也有人分享:「全素的提拉米蘇太驚豔了!沒有奶製品的膩,吃完之後味道仍然覺得濃厚,但卻有清爽的感覺,咖啡香氣也很夠。」這款濃郁咖啡、奶油和可可香氣的提拉米蘇,也成為乳糖不耐、蔬食者的心頭好。
另外二款奶素旦糕也不遑多讓,獲得消費者的熱烈好評。「抹茶紅豆白玉生巧塔」使用日本有機抹茶粉,搭配濃郁生巧克力及綿密香甜紅豆餡,再藏入Q彈的雪米麻糬,咬一口塔皮酥鬆可口,口感層層交織,展現日式甜點的優雅風味。讓抹茶控直呼:「最喜歡抹茶口味~這個母親節蛋糕正合我意!」。而清新系代表「檸檬乳酪塔」則是選用屏東在地友善耕作的檸檬,與鮮乳、奶油製成濃郁又不失清爽的乳酪餡,檸檬皮絲更添香氣。一位媽媽分享:「檸檬乳酪塔的檸檬香氣非常迷人,乳酪餡融化在嘴裡,真的很好吃。大人小孩都愛,像吃冰淇淋一樣」甚至有忠實粉絲大力支持:「這個檸檬乳酪塔超級無敵好吃,適合吃大餐後解膩用。」
「今年的四款都吃過,每一種風格都不同都很好吃,關鍵是無蛋還能做得那麼好吃,真的好厲害。」里仁四款全新蔬食甜點,各自展現細膩又不膩口的風味,不僅在門市掀起搶購熱潮,還有民眾留言提醒:「聽說大爆單,很多款都預訂不到了!現場冰箱有現貨就要趕快買,早買早享受!」今年母親節,來里仁,用一份安心又真心製作的蔬食甜點,為媽媽獻上一份最健康溫暖的祝福。
農糧署南區分署食在安心蔬果上市前為您把關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大家都想問,我吃的農產品是否有農藥殘留呢?除了已取得有機、友善及產銷履歷驗證等驗證農產品,我可以安心食用其他農產品嗎?
農糧署南區分署副分署長鍾孟佳說明,為了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的放心,推動有機驗證、友善耕作審認制度及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制度,目前全國有機驗證21,267 公頃,友善耕作審認7,536公頃,產銷履歷驗證109,798公頃,驗證農產品面積占全國作物面積724,562公頃之19%。農糧署南區分署長陳立儀指出,除了驗證農產品以外,為了讓生產者有「我生產 我負責」的榮譽感,推動溯源農糧產品追溯條碼管理作業規範,在蔬果包黏貼追溯條碼QR Code ,並在農產品上市前,輔導產地農民團體至田間採樣及農民自主送驗,利用質譜快速篩檢技術(質譜快篩)檢驗農藥殘留,檢驗合格再採收上市,確保消費者食的安全。
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重點,為提升食安管理,行政院自105年6月份起即推出「食安五環」政策,以「源頭控管」、「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及「全民監督食安」等5大面向,做為我國食安升級推動的方針,透過跨部會、跨領域協力治理,結合政府管理、產業自律及民間參與,共同守護民眾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農糧署為確保蔬果從農場到餐桌每一環節皆符合衛生、環保、安全,積極推動農藥殘留監測與管制計畫、農作物農藥殘留快速檢驗計畫、溯源農產品管理暨升級產銷履歷輔導計畫三大計畫。
113年起更輔導溯源農產品管理暨升級產銷履歷輔導計畫,以提升生產者的風險控管與生產品質,輔導溯源農產品經營者通過產銷履歷驗證,透過第三方驗證機構,管理標章及持續追蹤查驗等,把關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可能的風險,以確保農產品安全。
糧署南區分署分署長陳立儀說明,為消費者的食用安全及滿足消費者採購安全蔬果的期待,有機、友善及產銷履歷驗證農產品為美味佳餚首選,溯源農產品搭配生產者自主檢驗,質譜快篩合格標示,讓消費者安心採購,吃得放心。
臺南市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守護兒童最佳權利,喚起社會對兒童權利之重視,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每年皆於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推動《兒童權利公約》活動,本(114)年度擇定大港國小舉辦「保護童聲四要件•守護未來無極限」記者會,現場由大港國小幼兒園與低年級小朋友一起演唱「聽我說謝謝你」,活動中市長黃偉哲更與現場親師生共同宣誓兒童權利公約四大要件:「維護兒童最佳利益」、「不使兒童受到任何歧視」、「確保兒童參與及表達意見」及「保障兒童生存及發展權」,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夠享有幸福童年。
市長黃偉哲表示,兒童權利是不可讓步的一環,每位兒童都應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市府積極落實友善的兒童照顧環境,持續設置親子悠遊館與特色公園,建設友善兒童城市,為兒童提供更好的照顧與支持;另外更積極推動社會安全網緊密聯繫,防治家庭暴力、兒童保護、提倡性別平等與防止數位性剝削與校園防治霸凌等各項工作,希望串起社會安全網的每一個層面,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更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教育局每年都會積極辦理兒童權利公約的宣導工作,並透過教師研習及教材研發,藉此提升教師知能,並製播正向行為支持與班級經營影片,搭配SEL社會情緒學習的推廣,讓教師能更好回應教室內的課題,更加了解兒童的需求,並提供更好的教育與支持。此外,也透過結合宣導活動、公益電影播放及舉辦兒童權利親子講座,進一步讓家庭、家長及社會各界了解兒童的權利,促使全社會更加關心兒童的成長,並全面落實保障兒童權利的工作。
大港國小校長郭靜芳表示,兒童的教育與成長應聚焦在關懷、尊重兒童人權和需求,只有讓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感到愛與安全,孩子的學習才有最佳的效果。師長和家長應以正向管教取代體罰,不懲罰也不溺愛孩子,管教孩子的重點應在於孩子的未來,培養孩子具備未來人生有用的技能與正確態度。因此,師長和家長應能接納孩子犯錯,並妥善運用孩子犯錯的時機來培育孩子的能力與品格,同時能針對孩子問題行為的深層動機來引導他調整,並非僅僅是改變孩子表淺的行為而已。
教育局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兒童權利的宣導,也是臺南市致力於打造友善、尊重兒童的城市的具體體現,市府將繼續努力,確保每位兒童都能在安全、關愛的環境中成長。
臺南市大內區公所自衛消防演練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強化基層機關防災應變能力,臺南市大內區公所於昨日舉辦自衛消防編組及防震演練,並邀請大內消防隊分隊陳冠豪分隊長授課指導。此次除陳俊達區長率公所同仁演練外,亦邀請防災士、志工共同參與,適逢芒果農損災害申報期間,現場農友及阿公阿嬤也即興加入,演練過程更加真實熱絡。
演練首由陳分隊長講解火災預防與地震應變知識,增進同仁初期處置能力。隨後進行實地演練,模擬地震發生導致電線走火之情境,展開通報、滅火與避難引導等任務。由防災士發出模擬災害指令,指揮各組迅速行動,志工協助疏散,阿公阿嬤們則積極配合,確實完成「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並有序撤離。現場一位申請農損的阿公表示:「第一次參與這種演練,很有感也很實用!」
臺南市長黃偉哲也呼籲市民,日常生活中即應落實防災準備,從演練中累積經驗、從災害中學習教訓,才能在面對突發狀況時減少傷亡,守護家人與自身安全。
區長陳俊達表示,面對近期頻繁地震,防災演練更顯重要,透過實地操作讓同仁熟悉災害應變流程,也提醒公部門平時應具備危機意識,確保在災時能迅速反應、妥善處置。
臺南區農改場推三大關鍵技術番茄病蟲害綜合管理技術抗病茄砧新品種臺南1號以及耐儲運小果番茄新品種臺南25號

茄砧臺南1號具有促進小果番茄初期生長勢之表現(右)。(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為強化臺灣設施小果番茄的永續發展,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今(4月29日)舉辦記者會,發表三項重要研發成果,分別為設施番茄病蟲害綜合管理技術(IPM)、抗病茄砧新品種「臺南1號」,以及耐儲運小果番茄新品種「臺南25號」,透過完整的技術鏈結與應用,強化產業體質與市場競爭力。
臺南區農改場場長陳昱初指出,小果番茄品種如「玉女」深受農友與消費者喜愛,惟其不耐高溫限制了栽培季節,加上近年氣候變遷影響,番茄產業面臨高溫逆境、病蟲害風險與產銷失衡等挑戰。為協助農友突破瓶頸、提升整體效益,該場長期投入設施蔬果病蟲害管理與品種改良研究,今日發表的三項技術,正是引領產業邁向「低風險、高效能、具外銷潛力」新階段的核心關鍵。
小果番茄「臺南25號」果型為紅肉長圓形,單果平均重約11.5公克;糖度約9.7OBrix,果實糖酸比可達25.4,風味不亞於目前主流品種;具耐熱性,適合臺灣3~5月春作栽培環境,定植後78~87日可採收,與目前國內主要產期區隔;試驗證實「臺南25號」於5°C冷藏4週,仍能保持7成的商品率。推出後預期可推廣於外銷市場,為小果番茄番茄產業開拓出口市場契機。
臺南區農改場強調,本次發表的三項成果,皆以落實場域試驗與推動產業應用為目標,強調「研發在地化」、「推廣精準化」、「產業鏈整合化」。未來將持續投入技術升級與產業鏈協作,實現農業永續與市場雙贏的目標。
臺南市教育局推出校園正向行為支持及班級經營系列影片提升教師管教知能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因應近年來校園相關法規的修正及社會大眾對教育現場教師管教行為的期待,臺南市教育局秉持長期推動的「友善校園」理念,自112年起展開為期三年的「校園正向行為支持及系列影片拍攝計畫」,每年製作一系列針對不同議題或輔導管教技巧的短片,呈現教師面對各種學生狀況如何因應,並上傳至 YouTube、愛課網及南市普特教師專業增能等線上平台,讓教師能隨時隨地充實並提升自身的輔導與管教能力。
黃偉哲市長表示,零體罰、保障學生學習權、表意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應是目前教師要時時放在心中的規準,學校相關教職人員都應一起塑造正向支持及友善的校園環境。期待透過連續3年的影片內容,讓現場教師願意嘗試影片內所提供的技巧或方式,回應每個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營造師生共贏共好的校園。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為了能提供教師對於輔導管教學生不同角度的思考及學習,113年從教育現場常見的管教情境出發,以引導各類教育人員了解在何種情境下適合採取何種正向行為支持方式來回應、輔導管教學生。讓教師能更準確的以正向行為支持的方式回應學生各種行為樣態,使教師在班級經營過程中,正向處理學生的行為或情緒,預防產生師生衝突情境。
教育局表示,為了提升教師正向管教能力,影片內呈現學生不服教師管教時教師得採取之技巧,像是在上課時間大聲質問教師、不願意按照老師要求完成等;也有針對情緒特殊需求學生部分,提供教師於學生有突發狀況時,像是突然情緒激動無法克制或攻擊同學等,如何請求校內相關單位之支持或後續教師之輔導作為。112年至113年已完成共23部影片,各部影片均約5分鐘,可以讓教師快速從影片中掌握正向行為支持之技巧,有正向管教的老師,才有正向思考的學生,期待透過這些影片,協助教師面對各種特質學生時能多一點「同理心的理解與對待」,適時調整管教技巧,展現教師的專業能力與表現,共創師生共贏局面。
臺南市客語家庭計畫深獲好評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自113年首次推動「客語家庭陪伴員到你家!」計畫,透過客語陪伴員進入家庭,以生活化方式引導參與家庭成員親近客語,計畫推出後廣受市民熱烈迴響與一致好評。今(114)年計畫將持續辦理,並以「講客話當歡喜」為主軸理念,期盼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讓更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然地使用客語,讓客語成為家庭間溝通的語言與情感連結。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陳新裕表示,114年度計畫招募32組「客語生活家庭」,由具備客語能力的陪伴員,以自然互動的方式引導家庭成員使用客語,讓客語可以在生活中「用得到、聽得到、也說得出口」。此外,市府也將辦理10場次的客語文化親子活動,透過體驗、遊戲、共讀等方式,提升參與家庭對於客家文化的興趣。今年更特別規劃10場「客語家庭培力活動」,促進參與家庭間的語言交流與學習,讓客語在家庭中發芽與應用。
為了讓有興趣的市民朋友了解計畫內容,臺南市客委會將分別於5月3日(星期六)下午2點在新營南瀛客家文化會館,以及5月4日(星期日)下午2點在北區成德福德華德里聯合活動中心,舉辦二場計畫宣傳說明會。現場設有專區提供諮詢服務,歡迎踴躍參加。
目前114年客語陪伴員正在開放招募中,歡迎具有流利客語聽說能力、樂於分享的市民報名參加。曾於113年度取得陪伴員資格者,若有意續任,也可以提出報名申請。報名簡章及詳細資訊已公告於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s://web.tainan.gov.tw/hakka/),即日起開放報名。若有任何疑問可洽詢承辦人賴小姐,電話:0905-146-567。
台南市新營區停五立體多目標停車場動土

黃偉哲要求如期完工盡快提供便捷服務。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備受地方期待的新營區停五立體多目標停車場工程於今(28)日上午舉行動土典禮,市長黃偉哲親臨主持,這是台南市獲中央核列的第13座前瞻立體停車場,預計於115年12月完工,包括立委陳亭妃及蔡育輝、沈家鳳、王宣貿、李宗翰等議員均到場參與,當地眾多里民也到場觀禮,場面相當熱鬧。
市長黃偉哲表示,新營區為台南市溪北行政與生活重鎮,隨著新東里住宅人口不斷增加,當地的交通與停車需求也隨之上升,連帶衍生出更多公共設施服務與基礎民生需求,市府利用區內唯一的停車場用地以立體多目標方式開發,盼能解決地方多年以來停車空間不足的課題。
黃偉哲指出,這座停車場耗資4.29億,其中由中央補助1.4億,規劃興建220個車位,55個機車位。另外為將土地使用效益極大化,也希望結合商場及親子悠遊、日托或日照等設施,把停車空間與多目標功能結合在一起,為有限的土地及空間,作最有效益的利用。本案採統包工程方式執行,期許能藉由縮短規劃設計作業及行政程序時間,盡快提供民眾便捷的停車服務。
交通局長王銘德說明,新營區停五立體多目標停車場為本市第13座動工的前瞻立體停車場,該基地位於東興路,規劃地上4層,頂樓停車方式設計,興建完成後,新增220席小客車與50席機車停車空間,並再增設1,170.18平方公尺多目標使用空間,預計115年12月完工。
該停車場的外觀設計採用水平格柵與鋁板牆整合的看板,有利於室內環境通風與採光,也能減少對周邊環境噪音及光害的衝擊,同時透過綠建築節能設計,實現市府推動低碳綠能城市的決心。
停車場完工後,也將規劃綠能停車空間,未來將引入專業停車場業者設置智慧停車系統及綠能充電系統,期許統包廠商能如期如質推動工進,加速完善公共設施服務。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積極打造永續校園九份子國中小等四校榮獲鑽石級綠建築標章

臺南市九份子國中小等四校榮獲鑽石級綠建築標章_成淨零永續典範。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政府致力於打造符合永續發展理念的教育環境,並在綠建築設計上取得顯著成果。自黃偉哲市長上任以來,佳里國中、九份子國中小、虎山實驗小學及市立第四幼兒園等四校新建校舍,透過結合在地文化、生態保育與永續理念,獲得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高度肯定,並榮獲鑽石級綠建築標章;施工中的安業國小重建校舍工程,也已取得鑽石級綠建築候選證書。九份子國中小更被選為113年全國綠建築示範基地,凸顯臺南市在推動淨零永續校園方面的具體成果。
黃偉哲市長指出,臺南市不僅是全國首座制定低碳城市自治條例的城市,還規範全市公有及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必須達到銀級以上的綠建築標準。學校作為重要的教育場所,應成為實踐低碳與永續城市理念的先行者,綠建築的學習環境,不僅可培養下一代對於環境保護的認識,更可促進其成為具備永續意識的世界公民。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綠建築標章的取得依據科學化的「九大評估指標」,涵蓋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等項目,分為合格、銅、銀、黃金及最高等級的「鑽石級」。透過綠建築的設計,學生們能在日常生活中深刻體會低碳建築的意涵,並學習與環境共生的價值觀。
其中,佳里國中於2020年取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第四期校舍重建工程由解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並由繁華工程有限公司承造,全面導入綠建築九大指標。校園保留老樹並施作複層綠化,採南北向配置,結合深走廊、高窗設計引入自然採光與通風。屋頂設置太陽能設施,設置雨水回收系統與節能設備,並全面使用綠建材,展現環境共生與永續校園理念。
九份子國中小新建校舍工程由劉木賢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並由偉基營造有限公司承造,學校坐落於全國首座低碳示範社區,為重劃區內指標性工程,並於2022年取得綠建築鑽石級標章。校園規劃階段即導入生態與低碳元素,包括草地活動場取代PU跑道、設置生態池與雨水回收池、導入生態工法建構臺南市生態低碳親水示範區,並結合雙語與生態永續教學,實踐「智慧、溫馨、國際、永續、健康」校園願景。
虎山實驗小學重建校舍工程由解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並由繁華工程有限公司承造,新校舍融合在地森林生態與人文環境,建築高度控制於二層樓以下,與自然景觀融合並降低視覺衝擊,於2025年取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校園內保留大片開放空間與草地操場,設有落地窗引入自然光線與樹影,並導入智慧水電表、太陽能系統與雨水貯留回收系統,充分實踐環保永續精神。
臺南市立第四幼兒園新建園舍由衍寬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偉基營造工程公司承造,新園舍設計結合防風、防水、隔熱、綠化等元素,並設置雨水回收系統與太陽能板,實踐節能減碳的永續目標。園區規劃包含學步車遊戲場、兒童菜園等綠空間,致力於創造自然與教育和諧共生的學習環境,推動低碳生活與環境教育。
目前施工中的安業國小重建校舍工程,已取得鑽石級綠建築候選證書,由陳文祥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繁華工程有限公司承造。新建校舍保留校內原有大樹,經由簡潔的建築物動線讓孩子可以穿梭悠遊在綠意中,以自然為中心來塑造空間,展現環境共生與永續校園理念。
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打造低碳、永續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於學校場域體會、實踐永續生活的理念,校園成為「活教材」,培養具備永續意識的未來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