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5 年 8 月

農糧署南區分署為推廣食米教育傳承米食文化及營養均衡之觀念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農糧署為推廣食米教育,傳承米食文化及營養均衡之觀念,鼓勵全國公立國民小學結合在地農業資源與友善永續環境等內容為主題,建立以「國產稻米」為主要素材,結合在地特色之米食教案與體驗活動,推動「食米學園計畫」,讓我國稻米傳承向下紮根。本年度除了維持原有的「推動在地特色食米」、「均衡營養概念」以及「米食文化傳承」等主題外,更增添了「稻米多元加工利用」、「友善永續環境」等項目。透過學校、家庭以及區域資源的互助合作,從小建立起學童對於食米文化的認可與學習,並透過帶領學童了解稻米生產過程、親自參與插秧、觀察生長期與收割等農事活動,促進對國產稻米的認識,強化支持在地農業。
農糧署南區分署王副分署長欣俞表示,藉由食米學園計畫教育學童農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透過實作學習減少農藥及肥料的使用、有機農業、安全用藥等觀念,有助於提升學童及地區家庭對於稻米永續環境保護意識,並培養惜食、減少食物浪費之觀念,同時在帶領學童了解稻米生產過程中,結合鄰近農業改良場、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或農場,還能促進學童及家庭對於國產稻米的認識,塑造對於地方的認同感。
我國食米文化源遠流長,米食更是大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極端氣候加劇,農業也會受到相應的衝擊,於此同時,創新求變並追求永續農業,是一種趨勢,更是一種人類與環境、與自然的和解,如何在對自然造成最小影響的同時,維持農業及地域的發展平衡,是我們需要思量的,而食米學園計畫,透過讓學童了解稻米的生產過程、農業相關知識,讓文化從小扎根、傳承,亦如我們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飲食文化,多樣而又充滿活力。

台灣好行168虎埤老街線啟程台南市議員余柷青推薦新化深度旅遊延伸左鎮山上觀光網絡

余柷青推薦新化深度旅遊延伸左鎮山上觀光網絡。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新化深度旅遊延伸左鎮山上觀光網絡正式啟用台南市第8條台灣好行路線「168虎埤老街線」,串聯新市、新化至大坑休閒農場沿線的人文、自然與產業觀光景點,提供旅客便利、低碳的深度旅遊新選擇,台南市議員余柷青到場見證啟用儀式,並邀請全台民眾來一趟新化深度旅行,親身感受地方的古蹟風情與在地魅力。
南168線道路虎埤老街線全長約16.3公里,每日固定行駛14班次,從新市火車站出發,途經新化老街、果菜市場、虎頭埤風景區、新化林場、南屏農場,最終抵達大坑休閒農場。路線貼近南168線風光,涵蓋歷史古蹟、美食文化、自然生態,從搭乘台鐵銜接轉乘觀光公車,深入新化鄉野同時,也能響應節能減碳。
余柷青表示,168虎埤老街線的開通,不僅大幅提升新化交通便利性,也讓更多民眾能無縫接軌走訪在地景點,是推動低碳觀光與地方創生的重要一步。他也強調,南168觀光公路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寶藏,如左鎮化石園區、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等,目前尚未納入本次路線,未來也期盼市府能持續延伸觀光路網,打造更完整的南台灣旅遊動線。

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


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圓滿落幕,逾600位大專院校學生熱情參與。(福智文教基金會提供)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福智文教基金會媒體聯絡人林燕慧表示,年輕人如何透過立志,開展非凡的生命價值?長期致力於心靈教育的福智文教基金會,於2025年8月8日至11日,假雲林科技大學舉辦第58屆「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圓滿舉辦,逾600位來自全臺的大專院校學生參與。本屆營隊延續「觀功念恩」的核心精神,鼓勵青年在變動的時代中,以正向積極的態度拓展生命格局,實踐自利利他的卓越人生。基金會透過數十年心靈教育的經驗基礎,結合當代青年在校園、家庭與人際中面對的挑戰,引導他們培養堅韌心志,立志成就幸福美好的人生。營隊內容豐富多元,涵蓋專題講座、戲劇欣賞、音樂饗宴、分站展覽、心靈對話、座談分享與小組討論等,期望幫助青年啟發從改變內心出發,蓄積善的力量,成為帶給世界溫暖與希望的人。( 延伸閱讀:福智文教 2024 大專營圓滿,引領青年探索新時代的幸福價值觀! )
營隊結業式中,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特別蒞臨致詞,感謝福智文教基金會長年以來對青年教育的用心。她勉勵青年朋友,真正的成長不只是外在的支持,更需要內在的勇氣與願力,營隊就是點燃這份力量的起點,讓年輕人的光芒成為這時代最可貴的希望。雲林科技大學校長張傳育也蒞臨致詞表示,感謝福智義工夥伴在營隊前進行宿舍的清潔,以及服務付出。另外,期勉參與的學員能將觀功念恩良善的種子,散播到全臺灣甚至全世界,讓社會更美好。
福智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日常老和尚曾指出,大專青年正值邁向社會的關鍵階段,充滿希望與潛能,若能在年輕時期扎根於心靈提升,未來必能成為貢獻社會與國家的優秀人才。福智團體真如老師也勉勵青年應及早立志,為理想奮鬥,追求深遠的人生價值,並追隨智者腳步,實踐生命的美好,在良師益友的陪伴下,開展卓越人生。秉持師長教導,福智文教基金會自1998年起每年舉辦「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引導青年探索生命真義,培養感恩與利他精神,關注健康與環境永續,樹立崇高志向。期望培育出兼具「青春與活力、智慧與遠見」的福智青年。營隊至今已嘉惠超過五萬名學員,深獲肯定與迴響。
在平凡的大學生活中,大專青年不僅追尋夢想、友情、親情與愛情,也經常面對人生方向的思索與困惑。為陪伴青年心靈成長,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長年以「觀功念恩」為核心,引導學員從內心觀察中認識苦與樂的根源。當心朝向樂觀、積極與美好,便能擁有希望與自信。透過感念他人的付出,也能強壯內心、收穫幸福,進而願意為世界貢獻己力。營隊課程「心靈慢活 自我探索」中,透過靜坐與深呼吸,引導學員學習釋放焦慮,達到內在的寧靜與喜悅。而「快樂的泉源:觀功念恩」課程,則培養正向思維,開啟感恩與幸福的關鍵。福智團體真如老師在《希望新生》第100則中提到:「雙眼從一個窗口看出去,是看到滿天的星辰,還是地上的泥濘,選擇權完全在自己」。
而「觀功念恩」的下手處能從關心身邊的人開始,到對萬物生命社會責任。今年營隊在「關心健康 關愛世界」及「新時代飲食」課程,由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專案經理葉采靈、飛奇農場主人林浻揚,以及福青校友胡詩妤,分享人類與整個地球環境是共存共榮的重要關係,如何從不使用農藥化肥、食用有機、蔬食、減塑行為等行動,實踐減緩氣候變遷,修復地球,為世代維繫健康且美好的末來。「音樂饗宴」則由福智青年透過平日學習「觀功念恩」的內涵,並以活潑健朗的方式,演繹正面能量的讚頌音樂。營隊中「心靈對話」和「星光夜語」,將白天的學習沉澱,並帶動學員反思自身和家庭、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關係,同時引領學員勇於向講師互動,開展年輕人關心的各種話題,探討心靈療癒與幸福生命的解方。
營隊中引人注目的還有超過1,700位身穿黃背心的義工,其中大多曾參與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之後持續學習觀功念恩與代人著想,如今再度回到營隊與資深義工一起合作,從各種不同的工作勤務中實踐所學。如餐飲組的福青義工清晨四點起床準備早餐,挑戰烹煮千人飲食的耐力精神。在日益炎熱的南台灣,茶水組福青義工來回奔波,就是為了給所有人一口清涼茶水。義工們彼此磨合、溝通,看到自己內心的煩惱,也看到同學的善行,感受到師長、資深義工、同行善友們對自己的恩德與照顧,真正的將營隊課程中所學到的內涵用心實踐,歷事練心。

農糧署認明星級製茶廠邀您一同品茗優質衛生安全的臺灣名茶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提振臺灣特色名茶消費,型塑其高品質、安全、衛生的優質形象,農業部農糧署輔導財團法人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於本(114)年8月16、17日(星期六、日)假臺北希望廣場辦理「星級衛生安全製茶廠展售活動」,嚴選十家全臺三至五星級製茶廠現場展售自家特色茶品,邀請所有喜愛臺灣茶的消費者一起來品茗獲獎星級製茶廠的優質好茶。
農糧署黃副署長昭興表示,鑒於國內消費市場對衛生安全觀念日益重視,為提升茶葉加工衛生安全環境之水準,該署自101年起辦理「製茶廠環境衛生安全評鑑」,以兩年一期的方式,邀請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團,針對製茶廠的加工環境、機具衛生清潔、公共安全、加工動線流程、包裝儲藏衛生及生產管理紀錄等進行評核,並授予一至五星級識別標誌,星數越高,其衛生安全管理越佳,藉此鼓勵國內製茶廠持續重視並優化自身茶葉製程之衛生安全,以落實「健康、效率、永續經營」之安全農業政策,提升國產茶產業之品質與競爭力。
本次活動精選來自全臺不同特色茶產區,總計十家的星級製茶廠共同展售,包括五星級的天芳製茶廠(新北)、魚池鄉農會(南投)、雲品製茶廠(南投)、碧蘿園茗茶坊(臺東);四星級的芸禎茶園(南投)、欣芳製茶廠(嘉義)、嘉茗茶園(花蓮);以及三星級的義和茶葉(桃園)、山外山製茶廠(新北)、香氛花園生態製茶廠(新北)等,邀請所有消費者現場品茗體驗,深入瞭解製茶達人們對一杯好茶背後的「衛生安全製程」所做的付出與努力。對於星級製茶廠有興趣的民眾,也歡迎至「臺灣優質茶葉產銷資訊網」–衛生安全製茶廠專區(網址:https://teaquality.tbrs.gov.tw/tea_factory.php),探索更多優秀的星級製茶廠。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關子嶺涼夏民歌夜Live Band開唱


享用桶仔雞大餐。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2025西拉雅夏日好Chill-關子嶺涼夏民歌夜」將於 8 月 16 日晚間 6 點 30 分,首度在臺南關子嶺吳晉淮音樂廣場浪漫開唱。這場音樂盛會將邀請馬毓芬、金智娟(娃娃)、南方二重唱,以及曾被封為創作偶像的陳傑洲,現場Live band伴奏,將音樂帶進入夜的關子嶺山城,為觀眾帶來一場獨一無二的夏日音樂饗宴。為鼓勵更多民眾前往同樂,8 月 16 日至 8 月 31 日期間,「台灣好行-關子嶺線」免費搭乘,讓旅客輕鬆抵達現場。誠摯邀請大家安排一趟關子嶺小旅行,在悠揚民歌中感受山城的浪漫氛圍,並體驗溫泉療癒、走訪歷史古蹟,為這個夏天畫下最美好的句點。
「台灣好行-關子嶺線」沿線串聯菁寮老街、寶泉橋、關子嶺溫泉等兼具自然景觀與文化底蘊的熱門景點,民眾可依自身需求自由規劃行程。為提升旅遊的便利性與豐富性,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結合周邊景點資源,推出多款套票,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包括「山泉療癒之旅-關子嶺一日小旅行」、「藝起泡湯趣-關子嶺故宮南院輕旅行」、「淺山Long Stay-關子嶺東山三日遊」等精選行程。遊客可透過 KKDAY、KLOOK、QYOU趣優、新營客運等各大通路購買。此外,憑套票票券至特約店家消費,即可享有專屬折扣優惠,一票在手暢遊關子嶺,盡情體驗山城的自然魅力與人文風情,安心樂遊、輕鬆成行。
陳傑洲曾是滾石「音樂田」力捧的創作偶像,正值「情歌王子」張信哲入伍時,由李宗盛量身打造專輯,清亮高亢的嗓音與創作才華在歌壇掀起話題。大學期間發行兩張專輯後入伍,之後轉戰幕後製作劉德華、梅艷芳、古巨基、陳小春等歌手專輯,並跨足遊戲產業,持續參與配樂與兒歌創作。其兒歌〈香蕉歌〉在YouTube累積逾4,500萬點閱。這次於「關子嶺民歌涼夏夜」表演歌單涵蓋民歌駐唱時期喜愛曲目、個人專輯主打,以及親自創作並製作、由劉德華演唱的〈世界第一等〉、還有〈聽見有人叫你寶貝〉、〈愛情釀的酒〉、〈花心〉等經典歌曲,邀請觀眾合唱共度音樂時光。他笑言自己是關子嶺常客,最愛泥漿溫泉搭配桶仔雞,並憶及與父母到關子嶺泡湯的回憶,尤其特別感念早逝的父親。近年除推出單曲〈雨於你〉,亦培養虛擬歌手「Cece」,挑戰說唱曲風〈戰赤壁〉,並笑說退休後想要到關子嶺溫泉會館打工,「把所有溫泉和景點都體驗一遍!」
西拉雅管理處處長許主龍表示,「2025西拉雅夏日好Chill-關子嶺涼夏民歌夜」結合悠揚旋律與關子嶺美景,讓在地文化經典作品唱進年輕族群的心裡,創造夏日美好回憶。民眾除了欣賞經典民歌之餘,也可以安排一趟關子嶺小旅行,走訪歷史古蹟,親近大自然,品嚐當地著名的桶仔雞與山產料理,深度感受關子嶺的經典魅力。
請大家把握「2025西拉雅夏日好Chill」系列活動最後兩週的「那卡西走唱秀」表演以及「西拉雅Chill Chill集點GO」活動,即日起至9月10日止,凡至活動指定之合作店家消費滿新臺幣200元就可集1點,集滿6點就有機會獲得Airpods、仙境住宿券等好禮!除此之外,114年7月26日至8月24日每週六、日上午9:30至下午3:00,嶺頂公園還有暑期限定的「蝴蝶遊樂園」活動,除了有專業講師解說蝴蝶生態、趣味闖關兌換紀念品外,更提供紫斑蝶標放體驗課程(需預約),讓大小朋友能親身參與公民科學,探索蝴蝶奧秘。

臺南首辦AI機器人暑期營隊市長黃偉哲從小扎根培育未來科技人才


市長黃偉哲出席AI機器人營隊為學生加油。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AI浪潮來襲,機器人成為孩子暑假中的科技新夥伴。臺南市教育局今年暑假首度推出AI機器人營隊,規劃5梯次、依國小至國中分齡設計,每梯次3天的密集課程,課程內容結合程式設計、機器人結構組裝,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設計思考與跨域整合能力。今(14)日在新營國小舉辦的機器人營隊中,市長黃偉哲親自到場,與學生共同操控機器人、交流心得,氣氛熱絡。
市長黃偉哲表示,近年臺南學子在國際機器人大賽屢創佳績,展現深厚的科技實力。看到孩子們在營隊中專注寫程式、調整機器人組裝設計,對臺南科技教育的未來更加有信心。隨著臺南智慧機器人聚落逐步成形,科技人才需求持續攀升,市府積極推動AI與機器人教育,透過競賽、營隊與國際交流,培養學生系統思考、跨域整合與國際視野,為未來產業發展儲備關鍵人才。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在黃市長大力支持下,臺南積極推動機器人教育,從市級競賽到國際舞台都累積了亮眼成果。今年首度舉辦暑期AI機器人營隊,依不同年齡層規劃課程,並以國際知名機器人大賽「FIRST」為核心設計的內容架構,讓學生在動手實作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邏輯思維與創新能力。他強調,這些學習歷程將成為孩子們邁向AI與科技領域的重要基礎,也為臺南持續培育具國際視野的科技人才奠定厚實根基。
教育局表示,今年暑期AI機器人營隊共辦理5梯次,每梯次30人、為期3天,並依國小中低年級、中高年級及國中組分齡規劃課程。內容結合程式設計與機器人完成任務的挑戰。國小中低年級以「安平砲臺」、「媽祖出巡」等機器人遊戲啟發興趣;國小中高年級與國中組則聚焦於「FIRST」國際機器人大賽所需技能,包括路徑規劃與感測器應用,讓學生在實作中累積競賽經驗。
營隊講師蔡純如表示,本次課程以「團隊合作」為核心,學員3至4人一組,分工包括隊長、程式設計師、策略規劃員等角色,透過分工與協作完成任務挑戰。從任務設計到策略實作,學生必須不斷討論、嘗試與修正,過程中不僅培養參賽者的技術能力,更磨練了溝通與協調的軟實力。

臺南市500園齊聚行政會議共築幼教新未來

教育局長鄭新輝致詞。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今(12)日於長榮大學演藝廳舉辦「114學年度公私立幼兒園行政研習會」,全市逾500所公私立幼兒園的園長與行政人員齊聚一堂,共同凝聚共識、精進專業,守護幼兒成長環境。現場由教育局長鄭新輝頒發本年度績優教保服務機構及優良教保服務人員獎項,表彰他們長年在幼兒教育上的專業付出與無私奉獻,並邀請學者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涵蓋幼教法規與違法事件防範、正向管教策略及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壓力調適等主題。
市長黃偉哲指出,幼兒園是孩子接受啟蒙教育的重要起點,良好的教保服務對幼兒人格養成與學習態度有著深遠影響,而教保服務人員更是孩子生命中極為重要的啟蒙者與陪伴者。期盼每位教保人員用專業、愛心與耐心守護幼兒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幼兒教育政策,讓每位孩子都能在安全、溫暖且充滿尊重的環境中健康快樂長大。藉由此次行政研習與表揚制度,提升教保人員專業素養與士氣,共同建構友善、優質的幼教環境,引領臺南幼教邁向更高品質。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今年獲獎人員除展現在教學、親師溝通、創新實踐等各方面的亮眼表現,更不乏服務逾20年的資深教保人員,展現豐富經驗與穩定熱忱。本次獲獎教保人員蔡玉晏、劉怡玲等人,以深耕幼教的熱忱與影響力,引領幼教發展;績優教保服務機構市立將軍幼兒園亦透過多元課程結合社區資源,成功打造優質學習共同體,深獲家長與地方肯定。
為呼應當前幼教現場需求,本次研習特別安排學者專家就幼教相關法規、違法事件防範、正向管教策略及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壓力調適等面向進行專題講座,強化法治觀念與風險管理意識,教育局也再重申虐童零容忍政策,並鼓勵各園裝置室內監視器且依規定妥善管理,讓家長安心,同時也可確保教保服務人員權益。
教育局表示,透過本次行政研習與表揚制度,不僅肯定第一線教保人員的辛勞與貢獻,更促進各園所間良性交流與合作,共同凝聚幼教改革與前行的力量。未來教育局將持續秉持「專業、尊重、合作、共好」的核心理念,攜手公私立幼兒園,穩健邁向高品質、永續發展的幼教新里程,為臺南孩子建構更安心、更幸福、更具前瞻性的成長環境。

農糧署南區分署女裝師轉型木瓜農產履加值安全安心好味道

女裝師轉型木瓜農 產履加值安全安心好味道。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八零年代,臺灣經濟開始起飛,于宥岑懷抱夢想到了臺北從事女裝設計工作,也順利在服裝業初露光芒。隨著事業有成,母親也漸漸衰老,於是放棄了從事9年的服裝業,返鄉陪伴母親、照顧母親,也回歸田野,同時為了兼顧家庭與生活,由時尚女裝設計師轉型為專業木瓜農。她本著「自己也要吃得安心」的初衷,開始研究使用生物防治資材,透過觀察木瓜生長與蟲害情況 、逐步摸索調整防治配方,即使木瓜樹被蟲啃到只剩下主幹,仍不氣餒,從挫折中學習成長,多年來的用心與耐心,加上食安意識抬頭,讓她的木瓜在民國110年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產品主要銷往台北拍賣市場,將安全的木瓜栽培資訊與吃得安心且健康的木瓜送入消費者手中,堅持她「吃得安心」承諾。
農糧署南區分署說明,木瓜為國產水果中周年生長、最普遍的水果之一,綠中帶橘的鮮豔外觀及甜、香、綿密的口感,深受國人喜愛與接受。而產銷履歷驗證制度是生產者遵循臺灣良好農業規範種植、詳實紀錄產銷過程,透過第三方驗證機構公正客觀的稽核審查,讓消費者能夠清楚瞭解從田地到餐桌的整個生產過程,購買產銷履歷驗證的農產品,更具安心與安全。消費者選購產銷履歷農產品時,可透過掃描產品標示的二維條碼,或至「產銷履歷農產品資訊網」(https://taft.moa.gov.tw)輸入產銷履歷追溯碼,查詢農產品經營者、驗證品項、驗證機構、驗證證書有效期間等公開資訊。
宥岑管理過許多木瓜品種,最後選擇種植日昇品種,因其果實香氣濃郁、果肉細緻、甜度適中、口感綿密,沒有一般木瓜的腥味,加上果實約400公克大小,剛好是每人每次吃的適口適量,迎合現代小家庭型式食用。
農糧署南區分署說明,木瓜除了營養富含維生素、胡蘿蔔素及多種礦物質,還擁有豐富蛋白質分解酵素;作為水果鮮食外,亦可作為果汁、青木瓜沙拉或燉煮等多元料理使用。選購時以外型飽滿端正無畸形、表皮光滑細嫩、無擦傷或病蟲害、果實表皮則以綠中帶黃、果溝轉色呈現透紅黃者最佳,而確認果實是否成熟,則要按壓蒂頭附近,若蒂頭軟化,便可食用。
該分署進一步說明,近年來氣候異常,農業生產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去(113)年度連續3個颱風重創高屏地區造成嚴重農損;今年又遭逢丹娜絲颱風及0728豪雨,做為農民後盾的農業部農糧署,對於農民溫網室設施損害,積極輔導網布披覆更新及拆除重建,以協助農民復耕及減輕負擔。
宥岑木瓜田區在連續2年的風災及近期豪大雨;即便面對連續天災打擊,宥岑仍選擇以積極態度應對。在種植前整地與做畦階段,即審慎將灌排水系統納入整體規劃,極力縮短雨水滯留時間,減輕淹水風險,為確保木瓜品質及減災預作準備,展現出農業智慧與堅定的韌性。

經濟部水利署長林元鵬因應楊柳來襲視察曾文與白河水庫防颱應變

水利署長林元鵬視察曾文與白河水庫防颱應變。(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楊柳颱風將於今(12)日晚間襲台,水利署林元鵬署長於上午十時赴曾文水庫及白河水庫視察防汛整備情形,對於接連颱風豪雨事件,林元署長除感謝第一線同仁辛勞,更指示同仁務必堅守崗位,以最高標準戒備,全力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副分署長林玉祥指出,本次颱風應變重點包含曾文水庫加大放水量、透過預先洩降,以預留滯洪空間發揮水庫最大防洪效益。
依據水利署昨(11)日召開楊柳颱風防汛整備視訊會議裁示,曾文水庫已自昨日17時起,於風雨尚未影響時,逐步加大放水量。預計於陸上颱風警報發布前,預留約4,000萬立方公尺的蓄洪空間,以蓄留颱風帶來之降雨,降低下游淹水風險。
此外,因應0728豪雨水庫上游之漂流木以攔汙索圈圍並以加倍速度清理以確保下游設施無虞。水庫的各項水工閘門、監控系統及備用發電機等設施完成檢查與測試運作正常。豪雨期間洩洪操作放淤,暫置區之淤泥已去化達95.9%,騰出更多暫置空間;颱風過後加速抽泥以有效減少水庫淤積維持庫容。
結束曾文水庫視察後,林署長與南區水資源分署吳嘉恆分署長馬不停蹄地趕往白河水庫視察防汛整備情形。由農水署嘉 南管理處黃主任工程司及嘉南管理處白河分處羅主任進行防汛說明,目前白河水庫已完成防汛整備,並將於下午3時預防性調節放水10cms,持續加大水庫滯洪空間,目前滯洪空間已可容納約200mm降雨量,未來再視降雨情況調整放水量,可同時顧及水庫安全及下游河防安全。
林元鵬署長指示,目前白河水庫已有約20%滯洪空間,明顯降雨後再加大放水量,並請農水署儘速評估建置周全之泥沙濃度、流量、水位等自動監測儀器,以利後續建立適當操作SOP,可優化滯洪排砂效率。
南水分署署及農水署嘉南管理處白河分處已完成各項防颱整備工作,後續將持續關注颱風動態及各項情資,並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即時應變,請民眾安心。

楊柳颱風來襲南區水資源分署曾文水庫加大調節放水因應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為因應楊柳颱風來襲加大調節放水。(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依據中央氣象署預報顯示,楊柳颱風預計於114年8月13日起開始影響台灣,13日清晨暴風圈將碰觸東部陸地,屆時東部及北部風雨將逐漸增強,預估11日深夜至12日上午可能發布海警、12日白天可能發布陸警,而宜花東、南部會有局部大雨或豪雨以上降雨發生,水資源分署南水分署副分署長林玉祥昨日強調,同時呼籲民眾需加強警戒注意。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為因應楊柳颱風來襲,所轄各水庫(攔河堰)已進行閘門運轉測試、發電機運轉測試及油料檢查等各項防汛整備作業均已完成,同時將密切注意最新氣象情資,與下游各單位維持縱橫向聯繫。
目前曾文水庫蓄水率約為100%,牡丹水庫蓄水率約為89%,本分署依最新氣象情資預先於11下午5點加大調節性放水為每秒100立方公尺以預留滯洪空間,並視降雨情形滾動調整水庫防洪操作策略,且於調節性放水前2小時,實施放水警報作業,提醒下游民眾注意,遠離河床,以策安全。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南水分署副分署長林玉祥呼籲民眾,提前因應防範,備妥各項防汛整備措施,如加強住家洩(排)水孔、固定室外盆栽或招牌等物品與儲備數日防災物資等措施,可透過行動水情App與防災資訊服務網,隨時掌握最新水情資訊,多一分準備,少一分災害,讓我們一起攜手守護你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