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5 年 10 月

里仁攜手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守護離島生態

「守護野生動物回家」公益行動守護金門的野生動物。(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提供)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里仁媒體聯絡人林燕慧表示,金門,不僅是一座承載戰地記憶的島嶼,更是東亞至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樞紐。這裡棲息著超過400種鳥類與24種兩棲爬行動物,包含歐亞水獺、金龜、東方鵟等珍稀物種。然而,隨著觀光開發與棲地破碎化加劇,野生動物正面臨車禍路殺、陷阱誤捕與漁具纏繞等威脅。為了讓金門的野生動物能安全回到自然棲地,里仁社會企業與「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攜手合作,發起「守護野生動物回家」公益行動,邀請大眾一起關注並支持離島生態的永續守護。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由一群愛護生命的志工組成,是台灣離島唯一的野生動物救傷站。十年來協會已救援超過3,000隻野生動物,並舉辦上百場生態保育宣導活動,守護無數生命。然而,在離島推動救援面臨的挑戰遠超想像──外島地區徵才不易、醫療耗材因天候與運輸條件限制而經常短缺,器材維修也需仰賴外地支援,救援工作往往在艱困條件中進行。里仁了解協會長年堅持的不易,也相信一個永續的地球是具足生物多樣性的,保育野生動物的棲地生態是現在急需大眾關注的議題,所以決定贊助「綠保雙層杯」,並邀請「淨源茶場」贊助「熟香烏龍茶禮盒」,號召社會大眾捐款參與保育行動,陪伴協會持續守護金門珍貴的野生動物與棲地環境。
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里仁與「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攜手發起「守護野生動物回家」捐款活動,支持野生東方鵟重返天際,讓歐亞水獺與金龜回歸棲地在這片珍貴的金門島嶼上。凡單次捐款者,可獲由里仁贊助、印有多款綠色保育動物圖樣的「綠保雙層杯」乙個;定期定額捐款者,則可獲得守護翡翠樹蛙棲地的「淨源茶場」所贊助「熟香烏龍茶禮盒」乙盒,請參考活動詳情:https://www.leezen.com.tw/activity/detail/172
里仁社會企業長期支持生態保育,除了號召民眾響應公益活動及影像教育,更持續運用產品開發的實力,推出多項保護生態環境的產品。目前,里仁架上已有超過30項綠保標章產品,與20家以上廠商與產銷班合作,保育物種涵蓋水雉、大冠鷲、朱鸝、穿山甲、環頸雉、臺灣藍鵲、紫斑蝶等14種珍稀生物。透過串連產、銷、消三方,里仁讓每一次購買都成為守護生態的力量。此次與「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的跨海合作,象徵保育行動邁向新里程。誠摯邀您一同響應,守護金門的野生動物,讓保育從每一次救援開始,從離島到本島,從土地到天空,讓生命在共生中延續,讓野生動物重返大自然。

慈心基金會攜手企業夥伴在國家公園種下永續之森獲內政部Team國家公園SDGs之友肯定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右)頒發感謝獎予慈心基金會,由種樹總監程禮怡代表受獎。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慈心基金會媒體聯絡人陳雅雯。長期為環境永續種樹護樹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近年在臺灣三處國家公園總計種下17.2萬棵樹。2025年10月榮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Team 國家公園-守護生態寶庫共創永續藍圖」SDGs之友肯定,由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代表受獎。程總監偕慈心種樹團隊出席活動時,特別向多年來支持基金會,共同種下永續之森的企業夥伴們,表達感謝之意。
程禮怡進一步說明,慈心基金會種樹團隊由專業樹藝師組成,造林前會事先暸解並考量造林地點的特性與需求,17萬棵樹木共計使用了42個樹種,同時讓樹苗存活率達到九成。在2021至2025年間,慈心基金會持續在台江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透由種樹造林,分別為了守護海岸線與潟湖生態,以及維護國寶魚櫻花鈎吻鮭的生存棲地。近年也開啟在墾丁國家公園的造林行動,除了協助當地移除外來入侵樹種銀合歡,同時也把原生植群種回來。
台江海岸因為離岸沙洲環繞形成的七股潟湖,不僅有臺南珍稀五梨跤紅樹林,還是黑面琵鷺等200多種過境鳥類及魚蝦貝類的高生物多樣性水域,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獨特的潟湖人文。離岸沙洲受到風浪暴潮侵襲,逐漸退縮,慈心基金會在2021年前進台江沙洲第一線,設置堆沙籬,在攔沙的同時也保護小樹苗生長。雖然缺口仍在,但在慈心與企業夥伴的共同努力下,在沙洲上成功種植了包含林投、木麻黃、黃槿、土沉香、海檬果、檉柳、欖李、五梨跤、文殊蘭等,持續守護臺灣最大潟湖生態。總計在台江國家公園造林面積10公頃、8.5萬棵、樹木種類13種。(延伸閱讀:慈心、台江國家公園守護沙洲永續地景,海岸造林 7 萬樹正式啟動)
武陵地區是瀕臨絕種的臺灣國寶櫻花鉤吻鮭的故鄉,七家灣溪是牠的重要棲息流域。2021年慈心基金會結合公部門、企業夥伴、民間團體共同植樹造林護魚,為復育國寶魚的原始棲地,開啟了「在山上的魚附林」經典案例。由於氣候變遷的影響,原生種臺灣紅榨槭生長不易,反而另一個臺灣特有種霧社櫻生長良好,又因霧社櫻的花季比武陵在地的櫻花晚,為當地未來的觀光契機帶來可能性。同時考量樹種在山坡地種植的水土保持能力,也大量種植屬於該海拔地區針闊葉混合林的樹種,包含紅檜、扁柏、台灣杉、台灣蘋果、青剛櫟、山桐子楓香等,長大的樹木樹冠不僅可以為地表降溫,提供櫻花鉤吻鮭所需之冰涼溪水,同時也減緩雨水直接沖刷土表,維持水質乾淨,守護國寶魚的生存棲地。總計在雪霸國家公園造林面積15公頃、2.3萬棵、樹木種類14種。
在墾丁種樹最困難的是移除銀合歡,由於銀合歡入侵後根系會抑制原生植物生長,砍除後的斷枝還會萌芽,極易擴張蔓延。因此慈心基金會在移除銀合歡的同時,也把之前的原生樹群再種回來,並且生長良好。此外,另一塊造林地因為知道有梅花鹿群在該地生活,經過調整樹種,改種海檬果、相思樹、烏桕後,梅花鹿口下留情,共同成就造林美事。總計在墾丁國家公園造林面積24公頃、6.4萬棵、樹木種類達到20種。(延伸閱讀:慈心「水寶盆」前進澎湖,挑戰惡中之惡種樹環境)
永續環境需要大眾一同守護,慈心基金會邀請個人與企業加入種樹行列,長期支持種樹護樹行動,繼續在各地種下永續之森,為地球加把勁,守住我們共同的生存環境。參與及支持種樹行動詳情,請洽詢慈心基金會丁先生(02)7714-6077轉30502。

臺南市教育局結合觀旅局活動宣導融合教育與適應體育

教育局結合觀旅局活動辦理適應體育宣導準備運動輔具提供民眾體驗。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讓市民更認識身心障礙者的運動需求,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日前結合觀光旅遊局於官田區葫蘆埤自然公園舉辦的「葫蘆埤玩埤一夏」活動,以推廣「融合教育」與「適應體育」為主題,設置體驗攤位與互動遊戲,讓市民在遊賞湖光山色之際,也能體驗多元友善的運動。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持續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與服務的政策,透過跨域合作,各局處將資源轉化為支持,除了硬體環境之外,也提供身心障礙朋友文化、體育或各種活動支持,以獲得更全面的照顧與社會參與。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為讓市民朋友更了解融合教育的核心價值,不只是提供身心障礙者的學習需求,讓一般民眾學習互相尊重也是重要課題。本次結合觀光旅遊局活動辦理適應體育宣導,現場特別準備運動輔具提供民眾體驗,讓民眾親身了解,透過運動輔具,身心障礙朋友及不同能力者也可一同參與體育活動。
教育局指出,適應體育不僅是競技運動的一環,更是促進社會包容與健康共好的重要途徑。本次透過與觀光旅遊局的跨局處合作,讓更多市民朋友在自然休閒活動中認識運動輔具與適應體育。
參與活動的民眾黃先生表示,市政府宣導友善、無障礙的運動,可幫助民眾更認識身心障礙朋友的運動需求,甚至以後也可以找身邊的身心障礙朋友相約到社區公園一起運動。

防堵非洲豬瘟臺南市學校午餐全面啟動食安應變措施11月底前暫停使用溫體豬

防堵非洲豬瘟-南市學校午餐全面啟動食安應變措施。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針對農業部證實臺中地區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第一時間啟動校園食安應變措施,全力把關食材來源,共同配合防範疫情擴散及維護午餐衛生安全,今日公告要求全市各級學校配合落實防疫因應措施。
教育局表示,為避免非洲豬瘟肉品進入校園,已緊急通知各校自即日起調整午餐菜單,至11月底前暫時停用溫體豬肉,改採CAS合格冷凍豬肉或其他替代蛋白質來源供應,營養組成及熱量務必符合教育部營養午餐基準,兼顧防疫與午餐品質。後續開放期程將視中央疫情發展與農業部公告滾動修正。
教育局進一步說明,除把關食材來源,並落實廚餘減量及控管廚餘流向,全面配合中央政策外,所有學校廚餘將交由環保局清潔隊或其認可之合格廠商回收處理,不提供廚餘養豬;同時暫停午餐剩食提供學生帶回,以避免增加傳播風險。
教育局長鄭新輝強調,面對非洲豬瘟防疫關鍵時期,南市學校午餐一定全力配合防疫,以「預防優先、嚴密守護」為原則,持續與農業局、環保局及衛生局合作,強化學校午餐食材稽查、廚餘清運管理與防疫宣導,全面守護學童健康,也為全民食安把關。呼籲各校師生共同配合,確保校園成為堅固的防疫防線,也讓家長安心。

台南市議員余柷青關切守護水質、落實永續、環保體驗

台南市議員余柷青關切守護水質、落實永續、環保體驗 。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議員余柷青關切地方民眾長期受異味之苦,余柷青指出,省道沿線排水溝因部分養殖戶排放汙水,導致惡臭難當且滋生蚊蟲,居民多次反映卻因稽查時間差與風向變化,常難以查證。余議員建議環保局應設置「隨機定點監測站」,以即時偵測異常水質,並向上游溯源查明排放來源,對相關汙水處理設施應定期檢驗功能是否正常運作,確保監管到位。
此外,針對民眾所關心的新化極限運動公園拆除與活化再生利用,余柷青也提醒環保局應主動與新化區公所、體育局以及觀光旅遊局協調,拆除時應保留生態空間與綠化設施,並思考導入環保園區概念,將落葉堆肥、枝葉園圃化等政策納入,與聯合國SDGs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接軌。
目前全市落葉堆肥與枝葉園圃化示範據點已達110處,但每年僅補助10個單位,推動力道仍有限。余柷青呼籲環保局應擴大補助範圍,讓綠色資源循環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降低清運成本,也讓地方環境更具生態價值。
  針對近期烏山頭水庫太陽能板清洗引發的水質疑慮,余柷青表示,環保局應以公正第三方角色邀集里民共同見證檢測過程,提供最正確、透明的水質檢驗報告,讓市民放心,確保台南水資源的安全與永續。

臺南市大內區公所重陽鑽石婚夫妻與百歲人瑞同獲表揚

大內區長陳俊達表揚鑽石婚夫妻與百歲人瑞並合影。(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重陽節將屆,為了向長輩們表達感謝和祝福,台南市大內區公所在昨日特別規劃「鑽石婚與百歲人瑞到府祝賀」,由區長陳俊達偕各里長、民意代表服務團隊及華山基金會,親自走訪長輩家中,送上匾額、禮品,暖心又感人。
今年共有8對攜手60年的鑽石婚夫妻,以及1位百歲人瑞獲得表揚。長輩們都笑容滿面,家人們也熱情參與,場面溫馨又有愛。其中,楊印財先生與太太楊黃素英女士、楊正雄先生與太太楊張香女士,代表大內區到市府接受市長表揚。他們牽手走過一甲子,不只感情深厚,還熱心社區服務,是大家心中的模範夫妻。
楊印財先生退休後仍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太太楊黃素英女士也投入志工服務多年,夫妻倆不只彼此扶持,也回饋社會,孩子們孝順又懂事,家庭氣氛超和樂。
另一對楊正雄先生鑽石婚夫妻雖然年紀漸長,身體沒以前硬朗,但仍互相照顧、感情不減。四位子女也經常返家陪伴,三代同堂的畫面,讓人看了心裡暖暖的。
百歲人瑞陳李蕋奶奶精神飽滿、思緒清楚,平常由女兒細心照顧,作息規律、身體硬朗。區長也代表衛福部與黃偉哲市長,親送金鎖片和紅包祝賀。奶奶收到紅包時,還開心地數起鈔票,笑得合不攏嘴,同時華山基金會送上一箱營養素祝福奶奶健康呷百二。當天家人齊聚一堂,準備豐盛點心招待大家,整個家充滿幸福的天倫之樂。
區長陳俊達感性地說:「鑽石婚不只是歲月的見證,更是愛情的堅持。希望我們的長輩都健康快樂,繼續用笑容感染我們每一個人。

因應中部爆非洲豬瘟台南市政府啟動高規格防疫應變

黃偉哲:緊急由第二預備金撥付一千萬積極應對。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針對農業部證實在台中梧棲的養豬場驗到非洲豬瘟陽性,台南市政府今(22)日於永華市政中心召開臨時記者會,由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宣布將從第二預備金撥付1000萬元積極應對,全面啟動高規格防疫應變機制,並強化跨局處協調,嚴防疫情南下蔓延。
由於台南市現有527場養豬場、飼養豬隻約58萬頭,為全國第四大養豬重鎮,黃偉哲強調,非洲豬瘟雖非人畜共通的傳染疾病,但卻對產業影響非常大。第一時間已責成農業局及動物防疫保護處,「做最壞的打算但做最嚴密、最好的防疫措施」,全力防堵非洲豬瘟蔓延。
黃偉哲指出,目前市府除配合中央應對政策外,也預計從第二預備金中撥付一千萬,規劃防疫宣導、產業及消費端的應對等,以因應此次疫情。他也強調,加熱並不會破壞非洲豬瘟病毒,因此呼籲養豬戶千萬不可使用廚餘餵豬以免疫情擴大。對於豬農的權益 ,市府將在最短時間內與養豬協會共同研商對策,也將立即與餐廳業者進一步協商超前部署。
此外,市府環保局有兩座高速廚餘發酵廠,可支援廚餘去化,市府已組應變小組,由副市長葉澤山負責召集農業局、警察局、環保局、衛生局..等等相關局處,透過跨局處會議,全面啟動防範措施,並以最高規格落實與執行防疫措施。
農業局說明,過去曾辦理「非洲豬瘟防疫演習」,提升應變及處置能力,將全面提升警戒,落實五大防線:1.養豬場門禁與清消強化:要求全市養豬場啟動人員、車輛進出消毒制度,嚴禁廚餘餵豬,並加強防鳥防鼠設施;2.監測與通報系統強化:落實異常死亡通報與採樣制度,防疫專線及地方通報網24小時待命;3.防堵跨區傳播:嚴格查核豬隻運輸及屠宰場來源,禁止屍體或廢棄物跨縣市流入;4. 旅客與社區防線:宣導民眾勿攜帶來路不明豬肉製品入境;5. 撲殺與掩埋預備能量:盤點掩埋及焚化場地,確保萬一疫情發生可即時無害化處理。

臺南市新市區公所百歲人瑞福壽喜樂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九九重陽節將屆,新巿區公所區長張榮哲代表巿長黃偉哲於114年10月21日(二)上午至百歲人瑞府上張貼福壽喜樂賀榜、致贈禮金及禮品,祝福人瑞長輩們福氣滿滿、吉祥喜樂。
本(114)年度新巿區百歲人瑞計4名,分別為新巿里鄭碎娥、港墘里王翁合、潭頂里吳鄭敏及潭頂里葉許來預,由區長張榮哲代表致贈總統府與衛生福利部聯名金鎖片、臺南巿政府禮品(甫百匾額及滿百烘碗機)暨禮金1萬元、臺南巿議會禮品不繡鋼電鍋暨直流馬達立扇及公所禮品果汁機。
潭頂里阿嬤吳鄭敏高壽104歲,為新巿區最長壽的人瑞,平日與家人同住,遇到賓客來訪還會特別交待兒子媳婦準備椅子、茶水,招待賓客進入客廳喝茶,吳鄭敏阿嬤在家人攙扶下可短暫行走,思路清晰、和藹可親,家人表示阿嬤喜歡吃蛋及蕃茄應是長壽的養生之道。
阿嬷鄭碎娥、王翁合及葉許來預共3人,係本年度甫百人瑞,除金鎖片及各單位禮品禮金外,新巿區公所代為頒贈總統府敬老狀乙紙及巿府匾額乙面。其中,王翁合阿嬤與兒子住三合院,平日常坐在客廳搖椅上,雖高齡百歲但耳聰目明、喜歡和人閒話家常,區長祝福阿嬤們平安喜樂、笑口常開。

從臺南市左鎮到北區市長黃偉哲推南青創聲開啟共創城市的新篇章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由臺南市政府主辦、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指導「114年臺南青年審議民主行動計畫」,昨日下午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南青創聲論壇」,邀請五組青年團隊發表在地審議成果,透過青年視角提出城市發展的創新解方,展現青年參與公共議題的行動力與影響力。臺南市政府由副市長趙卿惠代表黃偉哲市長出席,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副署長諶亦聰、成大副校長陳玉女、研考會主委王效文蒞臨出席,大讚青年團隊的創新思路。
最支持青年發展的黃偉哲市長,鼓勵青年以創意與行動回應城市議題。趙卿惠副市長致詞時指出,本計畫自5月啟動以來,經歷徵件、評審、局處交流、業師輔導、工作坊執行,透過審議民主平台,青年不僅發聲,更與市府、地方攜手共議、共創,將想法化為政策能量。市府期盼凝聚世代力量,讓青年成為推動臺南共好的重要夥伴。
本次論壇以「南青創聲」為題,由計畫五組團隊分別聚焦左鎮農村再生、新化老街美食、原民文化保存、綠色運具創新,以及北區街區共榮與居住正義,提出青年從在地觀察出發的地方發展建言。
「漫活淺山×惡地再生」團隊以左鎮為場域,提出青年返鄉與休閒農業轉型策略;「哩賀!新化佇遮」以飲食文化串聯地方產業,打造老街品牌新風貌;「歸途拔馬青年小組」則以文化設計角度守護原民圖像倫理,提出部落文化授權建議;「孔乙己哇與沒有麗莎」關注鐵路地下化後的綠色運具發展,探討永續交通與城市縫合;「鄉間果子」團隊聚焦老城社區共融,討論街區共生新模式。
論壇並邀請市府青委張舜雅、成大法律系副教授王毓正、成大建築系助理教授盧紀邦與青年進行對談,從學術、社會實踐到政策面深入對話,激盪出更深層的政策思考。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楊政達、社科院院長蔡群立、惡地協作USR計畫主持人張秀慈、臺南大學行管系教授王光旭等人也出席響應。
研考會主委王效文表示,青年是城市創新的推手,也是公共政策的重要參與者。本計畫以「審議民主」為核心精神,讓青年透過實際行動參與地方議題,從提案、對話到建言,讓青年意見成為市政決策的重要養分。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臺南啟程450位師生熱情響應玩出科學力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臺南站合影。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2025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今(22)日從臺南站啟程,在臺南火車站旁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熱鬧舉行啟動儀式。國科會科長魏智群、專員胡敏琪、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主任秘書陳宗暘、臺鐵臺南站長吳文傑及國立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徐旭政皆親臨出席,共同見證科學啟程的時刻。現場設有20個互動式科普攤位,主題涵蓋半導體、物理、生物與創意實驗等領域,吸引超過450位臺南師生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長期推動科學教育扎根,成果有目共睹。今年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中,臺南市榮獲縣市團體獎全國第三、學校團體獎國中組全國第一的佳績,足見學校師生在科學探究上的努力與成果。隨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的發展,臺南已成為創新與科研的重要據點,市府將持續結合在地資源,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最新的科技發展,體驗科學的樂趣,啟發未來無限可能。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局長期與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專業團隊合作,推動教師研習、學生科學營、全民科學日、類科學競賽等系列活動,積極協助學校深化科學教育。每年透過參與科普環島列車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在體驗中理解科學原理,培養觀察、思考與探究的能力。未來教育局將持續推動科學教育,讓更多孩子能親近科學、樂於發現,從生活中培養科學素養。
國立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徐旭政表示,「臺灣科普環島列車」活動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辦,今年邁入第10年,列車於10月20日自臺北發車,6天行程中停靠28個火車站點,沿途提供超過300項互動科學體驗。活動結合實驗與講解,期望讓更多孩子在親身體驗中感受科學的趣味與魅力,讓科學教育走出課本、深入每一個孩子的日常生活。
教育局表示,本次臺南站的活動精心設計多項有趣的科學實驗,包括半導體小學堂、藍晒圖文創小舖、變化球的奧秘、學玩半導體、神奇的非牛頓流體、搖搖手電筒、會發出聲音的陀螺飛輪、趣遊廉政翻轉玩、連通管、小小生物學家、望遠鏡探索體驗、星空旅行、氣球火箭、怪怪飛行器、現場機器人任務操作等,另外還有1間主題科學教室,將深奧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內容,盼能激發學子們對科學的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