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網精準教學臺南學子學力通通升起來


海佃國小搭配Kahoot即時評量學生學習情形。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指出,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近年積極推動數位學習,為讓每個孩子在每堂課都有學習,導入「因材網」精準教學,強化學習扶助效能。教育局於9月30日、10月2日分別於溪南及溪北舉辦兩場學習扶助期初說明會暨113學年度成效檢核績優學校頒獎,分享推動成果。教育局表示,根據2025年最新學力檢測資料顯示,臺南市學生只要每週使用因材網累積超過4小時,英語文、國語文與數學三科的通過率皆明顯優於未使用學生,學習成效成長趨勢穩健。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不應讓任何一位孩子掉隊。透過因材網的數據回饋與差異化教學,臺南市努力讓每位學生都能站在適合自己的學習起點前進,成果已逐步展現。未來市府將持續擴充數位教學資源,縮短城鄉差距,讓學習扶助成為翻轉學力的重要契機。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因材網的使用,讓學校在課中及課後輔導與學習扶助更有系統與策略性。學生可以依自身程度選擇合適內容,老師亦能即時掌握學習進度並調整教學,提升輔導效益。特別是在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學習的時代,數位學習平台提供更具彈性與個別化的學習機會,讓每個孩子在每堂課都有學習,是落實教育機會均等及品質促進的重要使命與力量。
教育局表示,從數據觀察,臺南市在2024年已有59%國語文扶助學生、56%數學扶助學生及59%英語文扶助學生使用因材網,使用率持續攀升。尤以持續每週使用4小時以上者,在各項檢測中通過率普遍高出未使用學生約20%以上,顯示數位工具能有效補強基礎學力,發揮「精準教學、適性學習」的最大價值。
榮獲學習扶助成效檢核優等的山上國小,校長蘇耿義親自擔任因材網操作講師,邀請家長參與說明會,指導家長如何協助孩子使用因材網進行學習扶助。透過校長的親身示範,不僅讓家長更熟悉平台功能,也強化家庭支持系統,使孩子在課後能獲得持續的學習陪伴。不僅展現學校積極落實教育政策的用心,更成為家校合作推動數位學習的典範。
同樣獲得優等的竹橋國小,學習扶助班全面導入因材網,擔任學習扶助授課教師的劉老師和田老師表示,運用「因材網星空圖」能精準掌握學生弱點,縮短診斷時間並提升自主學習。學生也逐漸體會學習樂趣,掌握答題技巧並找回自信。竹橋國小五年級的鈺婷同學分享,「因雄崛起」寓教於樂,讓她在獲得寶藏中更喜歡挑戰學習任務。
海佃國小校長郭芳朱分享,海佃國小為71班之大型規模學校,運用因材網精確掌握學生學習弱點,並善用校內數位學習社群與相關研習,更結合「Cool English」、「PaGamO」、「Kahoot」、「Blooket」及「Wordwall」等多元且趣味化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在學習,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各有所獲,實踐適性而有效的學習。
除了普及使用,臺南市教育局亦積極培訓教師操作因材網,建立校內數位學習推動小組,讓數位教學更具整合性與延續性。同時,鼓勵學校善用課後時段與寒暑假課程規劃,安排學生在家自主使用,強化學習扶助與延伸學習。
教育局進一步指出,根據最新統計,每週使用因材網超過4小時的學生,其在英語文成長測驗的通過率達67%,高於未使用者的45%;國語文則為71%,數學更達到近75%。未來將持續精進數位學習策略,並導入更多AI診斷與學習分析技術,透過學習扶助班教師精準教學,確保學習扶助學生有效學習,走出自信、學得有成,實現教育平權與適性揚才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