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培育高梁台南8號植株。(記者蔡金旺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為提高農產高粱收成,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因應氣候變遷與節水耕作,特別改良耐旱節水釀酒高粱臺南8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宏瑛指出,現在已輔導農民擴大種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宏瑛指出,由朴子分場分場長游添榮也是育種者介紹高粱台南8號耐旱、耐淹水、高產等優點,高粱臺南8號於4月播種,經歷長期乾旱與連續降雨,田間生育狀況良好,無穗上發芽或發霉之情形,且播種、中耕等栽培管理均以硬質玉米之田間機械進行,極省工。
農委會也針對高粱轉作說明政策面與執行面二推行構面,政策面採大區輪灌將規劃8萬公頃,其中雲嘉南2萬公頃不種水稻,農民獲得每公頃綠色環境給付4.5萬元、節水獎勵3.2萬元至4萬元不等;
如果種植於非大區輪灌區仍有綠色環境給付4.5萬元,產銷履歷驗證補助1.5萬元,針對種植高粱獎勵措施將提供肥料或秋行軍蟲防治藥劑進行研議,協調收購酒廠保證價格20元以上,執行面則設訂計畫生產目標,建構農民、農會、酒廠穩定契作制度,全面機械化。
楊宏瑛指出,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輔導在台南市鹽水區試驗田因鳥害導致產量較低,應擴大栽培面積分散風險,斗南鎮農會沈國銅也分享去年農會從種植、收穫、投標、原料烘乾、檢驗、包裝、運輸及交貨等經驗,作為其他農會參考。
農民建議雜草推薦用藥問題,農糧署科長張韻如和臺南場副場長陳昱初表示,防檢局已召開高粱雜草用藥會議,擬定3種殺草劑,近期針對這些藥劑辦理新增施用登記,後續公告修改TGAP,近期疫情降級管制,將辦理學甲區高粱實體觀摩會,將滾動式檢討政策面與執行面問題,期能夠創造產業、農民與環境的三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