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宏瑛與研究人員在行政大樓展示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記者蔡金旺攝)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發表研究落花生臺南20號花生仁。(記者蔡金旺攝)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發表超口感米食水稻新品系南稉1051021號。(記者蔡金旺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昨日舉行年終暨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場長楊宏瑛致詞強調,在研究成果方面成果豐碩,除育成國內第一個高油酸花生品種臺南20號與超口感水稻新品系南梗1051021號,另還開發大蒜磨根機,有效去除乾燥後大蒜殘根等,將能有效提升農產品的經濟價值。
楊宏瑛指出,這次成果發表會以「技術創新與研究」及「作物育種」為主題發表研究成果,分享轄區重要作物鳳梨果梗切口蒸汽殺菌裝置及技術、大蒜磨根機開發、無人植保機防治蓮花小黃薊馬、葉菜類真空預冷技術應用等研究成果。
更藉由結球萵苣採收後貯藏品質變化,提供栽培期程規劃及未來開拓市場之貯運品質變化參考,也可作為進口產品販售期推估依據。針對慣行及有機農法對於文旦果園土壤及蟲相影響研究,未來可依據土系差異進行適度的施肥策略調整。
另外,育成落花生高油酸臺南20號、耐熱早花水晶花品系、超口感米食水稻新品系等。大豆、玉米及水稻輪作總收益分析、節水、減少病蟲害。在農民輔導上,透過評估臺南地區芒果栽培模式經營效益及分析雲嘉南地區實耕者申請從農工作認定樣態。
楊宏瑛強調,這次記者會展示,開發大蒜磨根機,有效去除乾燥後大蒜殘根,減少手腕因長期勞動的傷害,作業速度約可達20kg/hr以上。建立鳳梨果梗切口蒸汽殺菌裝置及技術,有效降低果梗切口易產生發黴汙斑,提升鳳梨外銷貯運品質。育成國內第一個高油酸花生品種臺南20號,除更加提升營養價值外,同時也更具耐儲存特點,可有效改善花生加工品之油耗問題,大幅提升國產花生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