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區里新聞

黃偉哲視察北門災區感謝義消與各界投入災後重建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長黃偉哲今(17)日上午再度前往北門區,視察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情況並關心居民生活。他也帶來豆花慰勞現場人員,向投入救災與重建的義消、替代役和國軍表達感謝。
黃偉哲表示,此次國軍動員約340人,替代役也有760人投入台南市的災後重建工作。今日北門區,則有12位義消和20位替代役協助鋪設帆布,幫助居民強化屋頂遮蔽、防止雨後可能造成的二次損害。他感謝各單位的通力合作,並強調市府正加快腳步協助居民清除廢棄物,盼讓居民生活早日回到正軌。
黃偉哲指出,市府今日同步啟動房屋毀損登記作業,是全台最早開放申請的縣市,各區公所將有人員協助民眾申辦,確保申請流程順利進行。
黃偉哲強調,多完成一戶修繕,就能讓多一個家庭更快恢復正常生活。市府會持續追蹤各項進度,與市民共同面對災後挑戰,推動重建工作。
北門區公所表示,丹娜絲颱風為北門地區帶來不小災情,為加快環境復原、協助民眾申請災損補助,特別調派替代役相關人力進駐各里,支援各項災後重建工作。替代役除了協助向災民說明災損救助流程及填寫申請書外,也主動深入社區,協助環境整理、街道清潔等事務,為恢復地方生活秩序付出心力。區公所對這群年輕夥伴的投入表達誠摯感謝,也感謝所有在這段期間默默付出、協助重建的各界人員。
北門區公所也提醒居民,颱風過後環境潮濕,病媒蚊孳生風險上升,為預防登革熱疫情發生,公所自即日起至7月24日,將展開災後消毒作業。本次作業由合格防治業者執行,針對區內10里及學校周邊道路、水溝等高風險區域進行全面消毒,降低病媒蚊滋生,守護民眾健康。

臺南市大內區公所聯手行善團關懷弱勢獨老


陳俊達與行善團林宗輝等人合影。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後,臺南市大內區公所昨日結合行善團、柳營奇美醫院護理團隊、大內婦女會及在地美髮業者,辦理第10次「到宅義剪及健康關懷服務」,深入偏鄉關懷獨居長者。行善團團長林宗輝表示,災後第一時間即展開行動,盼透過實際付出,讓長輩感受到溫暖與陪伴。護理團隊亦貼心提供營養品與健康指導,讓長者獲得像家人般的溫情與尊重。
黃偉哲市長強調市府將持續整合資源、擴大關懷行動。透過公私協力,將災後關懷送進每一戶有需要的家庭,讓長輩與災民在風災過後的艱困時刻,感受到社會滿滿的溫情與支持,展現台南人堅韌互助的精神。
區長陳俊達感謝行善團長期守護地方,並指示公所主任秘書訪視屋頂受損的弱勢家庭,協助了解災損並協助辦理慰助,同步送上愛心物資,讓受災戶感受到社會溫暖與即時支持。

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捐助1000萬助台南風災重建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侵襲台南市,重創溪北地區。農田成澤、家園受損,對當地民生與經濟帶來深遠影響。為協助災後重建、支持災民度過難關,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宣布捐出新台幣1000萬元,將優先協助溪北地區災後重建與災民救助,盼望能在最需要的時刻,為受災鄉親帶來實際的援助與精神上的撫慰。
對於基金會的善舉,台南市黃偉哲市長深表感謝。他表示,這筆捐款不僅是資源上的即時挹注,更是對災民心靈上的支持與鼓舞。市府將與基金會密切合作,並優先將補助資源用於災情嚴重的溪北地區,確保援助發揮最大效益,讓需要幫助的民眾能盡快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
今年,正逢基金會創辦人吳修齊先生辭世二十週年。吳先生出身於台南縣學甲鎮頭港里,自幼篤實勤儉、心繫鄉里。基金會此次的捐助,除了對災區的即時關懷,更是對吳先生精神的延續與致敬。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自創立以來,始終秉持扶助清寒學生、照顧貧病弱勢、推動文教發展的初心,致力於各項公益慈善事業的推動。多年來從不間斷,盼以微光匯聚成火,點燃更多希望。
在這個重建的重大時刻,台南市政府誠摯感謝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率先拋磚引玉,以實際行動伸出援手。市府也再次呼籲社會各界與企業一同響應,用實際行動伸出援手。相信只要攜手同行,風災帶來的傷痕,終將癒合,生活也將重新綻放溫暖與希望。

台南市議員余柷青關心社區發展期許東榮社區於金卓越選拔中脫穎而出

余柷青與新化區東榮社區發展協會參與者合影。(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台南市議員余柷青參與新化區東榮社區發展協會114年度金卓越社區選拔評選過程,對於東榮社區多年來積極投入社區服務表達高度肯定與支持,也感受到社區發展協會帶給參與者的關懷與溫暖,期許能順利獲得績效組的最高榮譽優等獎,為新化社區注入更多榮耀。
東榮社區長期以來深耕於關懷在地弱勢家庭、長者照護、身心障礙輔導與女力推動,更難得的是發展出「青銀共融」特色,讓祖孫一同參與社區活動,並協助維護新化大目降文化園區,真正將社會資源落實到每一個需要的角落,成為社區典範。
除了東榮社區,余柷青也同時祝福臺南市新市區社內社區發展協會能於績效組取得績效組的最高榮譽優等獎。社內社區長年致力於長者學習與關懷,結合在地農產文化及環保手作,打造小而美的溫暖社區,展現南市社區的活力與溫度。同時,更祝福108年榮獲卓越獎的台南市善化區溪美社區發展協會能夠於本屆近一步贏得卓越組的銅質卓越獎。
余柷青表示,社區發展是地方凝聚力的根基,未來也會持續關心各社區發展協會的需求,協助鏈結更多資源,讓愛與關懷在每一個社區裡深耕茁壯。

台南市麻豆區文旦受損嚴重

黃偉哲:加速麻豆區文旦受損核撥農損補助。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黃伃綵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麻豆區盛產文旦即將進入採收前的關鍵期,卻大量遭受颱風吹落,柚子落果嚴重亟待清運,昨(8)日國軍支援人力160人、10輛軍卡以及清潔壓縮車前進果園清理落果。今(9)日市長黃偉哲特別前往麻豆區及後壁區,除了感謝國軍持續支援,也指示市府及所屬機關加速復原工作,動員各區清潔隊48人、壓縮車8輛、警義消45人,期待以最快速度協助民眾恢復家園,回歸常態生活。
麻豆區公所預估區內農產品受損面積約640公頃,受損重量約18000公噸左右。黃偉哲表示,雖然麻豆文旦受到重創,但仍有部分果實尚待成熟,後續品質依然優良,盼望消費者能多加支持產地直送的文旦,共同協助農民度過難關。
此外,黃偉哲也指示民政局調配公所人力、於7/8至7/21日農損補助申報期間加開申報窗口,以最快速度審核、核撥補助款予農民。針對獨居、弱勢民眾,黃偉哲也指示公所及社會局社工應及時協助,持續關懷服務。

臺南市仁德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分支管網及用戶接管工程第9標竣工提升污水接管率及居住環境品質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污水下水道系統完善與否係現代化都市的重要指標,隨著臺南市仁德區及東區人口大幅增長與產業蓬勃發產,產生大量生活廢水並造成河川污染。黃偉哲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動仁德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以解決污水排放及水體水質惡化等問題並提高居住環境品質。
水利局說明,仁德污水下水道系統分五期建設,未來將擴充至歸仁、關廟地區,總經費共計約175億元,全期設計處理污水量為每日58,800噸,預計可接管約91,188戶。仁德區第一期污水下水道工程已建設完成,目前辦理第二期工程,第二期工程除仁德區外、涵蓋部份東區用戶,主次幹管工程共計3標,分支管及用戶接管工程共計10標,目前主次幹管工程第一標已完成,第二、三標施工中,另分支管及用戶接管工程第10標施工中,第8標日前已完工,本(第9)標工程為第二期工程第2件完工之分支管及用戶接管工程。
水利局說明,第9標工程主要施作範圍為太子路以北、長興五街以東、太子路8巷以西、南興路3巷以南區域範圍之區域,用戶接管收集之污水於太子路與仁德二期第8標匯流後,沿中正路三段接至主幹管再匯入仁德水資中心處理排放至三爺溪或製成再生水再利用。本工程於114年4月29日竣工,共埋設約11,026公尺的污水管線、完成1,178戶的用戶接管。施工期間共辦理會勘108場次及2場大型說明會,有效降低在地居民因工程影響所造成的不便,在各管線單位及民眾共同配合下順利完成工程施作,完工後可大幅改善住家環境品質,減少蚊蟲孳生及惡臭,並有助於打造友善居住環境並美化後巷居住空間,提升整體城市基本建設及市容。
水利局表示,污水下水道為都市隱形工程,在地底下施工時民眾感受交通衝擊與生活不便,惟用戶接管工程一旦完成後,民眾馬上能享受到接管的好處,會發現居家環境變得更加整潔,尤其是配合後巷接管的住戶,更能明顯感受到從前屋後溝的蚊蟲、蟑螂、老鼠等都不見了,原排放污水的臭味也消失了,後巷空間變得更開闊也更容易維護。
黃偉哲市長指出,污水下水道工程是一項缺乏掌聲的建設,因為它不像道路建設、公園開闢一樣大家都看得見,但是市府做污水下水道不是為了博取民眾掌聲,而是要對歷史交代,為古都府城打造更美好的家園。未來仁德污水下水道系統工程建設完成後,將可提升仁德區、東區居住環境衛生、改善三爺溪河川水質、水資源再生利用等效益。進一步保障市民擁有健康舒適的高品質生活環境與乾淨的河川水質,並希望民眾能夠配合市府推動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建設,共同打造出更健康、更宜居的美麗城市。

臺南市新市區公所小手畫大夢─南科社區中心幼兒園聯展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與臺南市新市區公所共同主辦、新港社地方文化館協辦之「小手畫大夢─南科社區中心幼兒園聯展」,即將於114年7月5日至8月3日於新港社地方文化館溫馨登場。此次展覽集結南科社區中心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委託中華音樂舞蹈暨表演藝術教育協會辦理)多位幼童的創作能量,並將於7月5日上午9時舉辦開幕式,誠摯邀請民眾一同見證孩子筆下的小宇宙與大夢想。
本展覽以「園區在地文化」為主題,由幼童們以童趣眼光出發,描繪南科園區的公共藝術、生活環境與未來想像。展件內容涵蓋手繪畫作、親子合作模型、回收材料創意裝置等多元形式,小小創作者們將觀察與想像轉化為一幅幅繽紛童畫,從園區內的藝術裝置到孩子心中的夢想科技廠房,無一不展現出創造力與觀察力交織的童真魅力。
新市區公所「小手畫大夢」不僅是一次藝術展覽,更是園區支持員工家庭與重視幼兒教育的具體展現。透過課程設計,教師引導孩子探索園區日常,培養觀察與表達能力,再經由親子共創活動深化情感連結。展場中更可見孩子們對未來世界的豐富想像——太空探險、智慧機器人、奇幻都市每一筆都閃耀著園區下一代對科技與夢想的熱情之光。
區長張榮哲表示,展覽期間自114年7月5日至8月3日止,免費開放參觀,適逢暑假,更適合家長帶著孩子一同走進文化館,共享一段充滿童真與想像力的藝文時光。讓我們一同打開這扇孩子們親手繪製的藝術之門,感受一場來自幼童視角的創意冒險,窺見園區文化如何在小手中綻放無限大夢。

臺南市官田區野溪護岸復建工程提前完工市府積極守護農民生命財產安全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去(113)年7月24日至26日凱米颱風強勢來襲,為臺南市南化區帶來豐沛雨量,累計達到815.5毫米的豪雨等級,造成多處野溪護岸設施受損。黃偉哲市長非常重視並責成水利局針對凱米颱風造成之山區野溪護岸受損情況進行盤點並積極爭取中央經費補助,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水利局說明,位於官田區大崎里活動中心旁的官田溪野溪排水溝及攔砂壩,因連日降雨導致溪水猛烈沖刷,基礎遭掏空而斷裂損壞,威脅鄰近農地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經現場勘查發現,排水溝及攔砂壩受損長度約40公尺,由於無立即危險性,遂提報災後復建計畫,並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核定補助497萬元辦理「113年7月凱米颱風官田區大崎里排水護岸災後復建工程」。工程於114年1月7日進場施工,工期100日曆天,經水利團隊積極趕辦並於汛期前完成護岸修復作業。
水利局補充,凱米颱風對南市山區野溪護岸造成嚴重損害,共計提報水土保持工程類災後復建工程24件,並於113年12月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核定補助總經費約9,550萬元,目前各項工程均已陸續發包及施工中。其中,「113年7月凱米颱風官田區大崎里排水護岸災後復建工程」因鄰近交通要道(台3線省道、南176區道)及農地,影響交通安全與農民生計,水利局以最快速度趕辦,順利於汛期前完成約40公尺排水溝及攔砂壩修復工程,及時發揮防護效益,確保農民在雨季期間免受溪水暴漲威脅,並保障民眾通行安全。
市長黃偉哲表示,面對天然災害對民眾所造成的損害,市府團隊必須展現效率與同理心,協助受災戶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生活。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災後復原作業,加速修繕與重建工作,為臺南打造更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

臺南市仁德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工程主次幹管第三標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有關臺南市政府委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下水道工程分署辦理「臺南市仁德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工程主、次幹管第三標」已於113年6月17日開工,契約金額為新臺幣342,303,000元,設計/監造廠商為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施工廠商為高輝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辦理內容於臺南市東區之崇明二十四街、崇明路、崇興路、巴克禮路、林森路一段、生產路及崇德路等路段佈設污水管線;並於崇德路以西、崇明路以東、崇明十五街以南、崇明二十四街以北之範圍內進行用戶接管工程,以收集範圍內之民生污水至仁德水資中心進行處理,預定完工日期為116年8月2日。
目前本工程於臺南市東區崇明路與崇興路口前辦理污水工程施工作業,請用路人經過該路段時,請遵守標示並依照交通指揮人員導引通行,小心駕駛,或提早改道行駛其他替代道路,亦請民眾勿自行進入工程施作範圍,並注意自身安全。

台南市左鎮區公所與榮和里關懷據點攜手明輝基金會辦理端午飄香偏鄉關懷同行粽香傳溫情活動

余基吉、胡添丁、謝明輝等人致贈粽子給弱勢戶黃碧蓮。(記者蔡金旺攝)


余基吉、胡添丁、謝明輝、黃玉晴和榮和里關懷據點志工等人在據點合影。(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台南市左鎮區公所與榮和里關懷據點關懷弱勢族群和獨居老人,也能過一個溫馨端午佳節,區長余基吉、里長胡添丁、社區輔導員黃玉晴等人,於昨日上午發動關懷據點志工齊心齊力包1600粽子,再分送給弱勢戶,余基吉強調,這項「端午飄香」偏鄉關懷活動,期讓資源較少左鎮偏鄉住民,也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懷。
在端午佳節前夕,左鎮區公所結合財團法人私立明輝慈善基金會、台南市立醫院、左鎮區榮和里關懷據點共同辦理「端午飄香 偏鄉關懷同行」活動,由榮和里關懷據點的志工們親手包製愛心粽子1600粒,並分送給區內弱勢民眾與長輩,提前送上節日的溫暖與祝福。
余基吉表示,這次活動由熱心志工們一大早便開始準備食材,從洗米、備料、包粽、蒸煮,每個步驟都凝聚著滿滿的愛心與巧思。經過數小時的努力,數百顆香氣四溢的粽子新鮮出爐,隨即由里幹事及據點志工親送至左鎮區內多戶弱勢家庭及獨居長輩手中,讓這份節慶的溫情在偏鄉社區中飄香。
左鎮區長余基吉指出,這次活動不僅展現社區自助互助的精神,更感謝明輝慈善基金會與台南市立醫院的熱情參與與資源挹注,讓左鎮這個人口相對較少、資源較少的偏鄉區域,也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支持。
財團法人私立明輝慈善基金會與台南市立醫院也表示,未來仍將持續與地方攜手合作,推動更多關懷弱勢的公益行動,讓愛心不因地理距離而中斷,真正落實社會共好、共融的理念。
更期望透過透過這場「端午飄香 偏鄉關懷同行」活動,不僅讓左鎮的節慶氣氛更加濃厚,也實踐了「在地關懷、愛不偏鄉」的初衷,用一顆顆親手包的粽子,傳遞溫情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