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文教新聞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麻豆數位機會中心設計桌遊推廣地方創意


臺南市麻豆數位機會中心與在地學員共同設計出柚香柚甜麻豆遊趣桌遊。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強化外地民眾對麻豆區產業特色認識,臺南市麻豆數位機會中心與在地學員共同設計出「柚香柚甜麻豆遊趣」桌遊,以麻豆最具代表性的文旦柚為主軸,並融入在地人文景點、農業特產,透過互動式的遊戲,讓玩家在歡樂中深入了解麻豆風土民情與產業價值。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與文化底蘊,透過數位機會中心的協助,讓在地民眾運用數位工具創造具文化特色的作品,是地方創生的重要基礎。此次「柚香柚甜麻豆遊趣」桌遊的推出,不僅展現麻豆在地的創意與活力,也讓外界看見數位學習如何轉化為實質的行銷力量,市府未來也將持續支持類似創意巧思,推動市民數位力再升級。
教育局局長鄭新輝表示,麻豆數位機會中心長年投入在地人才的培育與創新課程開發,此次桌遊的誕生,源自一系列以「數位設計與地方行銷」為核心的課程,引導學員從產業觀察到內容設計,完成具教育性與娛樂性的實體桌遊,充分展現學習成果的可見性與實用性。期盼未來能持續結合更多在地議題,激發民眾對學習的熱情與社區的認同感。
麻豆樂齡示範中心主任鍾秀琴表示,平時在協助麻豆數位機會中心計畫執行過程中,深感中高齡者面對的已不只是健康照護或福利服務,更須透過再學習的途徑,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科技時代。這款桌遊的推出,不僅讓在地樂齡者或數位學習民眾玩得開心,也讓麻豆區以外的「人客」,認識地方特色店家及麻豆相關產業,達到「樂齡首學、振興在地」的雙贏目標。
教育局表示,臺南市持續透過數位機會中心推動數位平權與智慧學習,協助市民善用科技工具翻轉生活與職涯。「柚香柚甜麻豆遊趣」是教育局推動「地方創生 × 數位學習」的具體成果之一,也將在未來規劃進入校園與社區進行推廣,讓更多民眾一同透過遊戲認識家鄉、傳承文化、共創地方新價值。

臺南市教育局食育力城市大調查獲教育文化第一名

市長黃偉哲至麻豆國小與學童一起品嘗台灣鯛。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強化學童的飲食素養,臺南市政府除提供營養、安全、美味的學校午餐外,更積極培育孩子「健康吃、聰明選」的飲食觀念。多年來,市府持續透過系統性的營養教育與食農推廣,打造全方位的健康學習環境,成效備受各界肯定。根據《食力》2025年「食育力城市大調查」,臺南市繼2022、2023年蟬聯「教育與文化構面」冠軍後,今年再度榮登全國第一,展現市府在推動食育政策上的深耕與實力。
本次調查涵蓋校園營養師進用、食農教育推動、教案創意、網站建置與校內外競賽參與等20項指標。報告中特別肯定臺南市「制度有根、教學有創意、議題有整合」,並長期與民間團體、公私部門攜手推動教材研發與教學創新。
市長黃偉哲指出,此項榮耀不僅是市府及教育局的成果,也歸功於每位校園營養師的專業投入與各級學校的協力推動。目前全市學校午餐自辦率超過94%,中央廚房聯合供餐率超過78%,皆六都第一,並由78位營養師負責飲食營養、衞生、安全把關,以及食育推廣工作。未來市府將持續投注資源與關懷,為臺南學童營造更健康的飲食環境。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自製「餐前五分鐘」營養教育影片已超過百部,並與大專校院攜手辦理巡迴闖關、假日食育營,此外,整合學校食農校本課程,推出月月有主題的食農遊學體驗營,並補助食農戶外參訪,更辦理健康知識挑戰賽、廚藝競賽與教案甄選等活動,成功讓飲食教育不再只是課堂學問,更成為生活實踐的一部分。
教育局補充說明,臺南推動食育成果豐富不藏私,相關食農教育與餐前5分鐘飲食營養教育資源,包含影片、懶人包海報、主題小測驗及營養師撰寫的食材專欄與學校餐單等,皆分享於「臺南市學校午餐教育資訊網站」(https://lunch.tn.edu.tw/),歡迎親子共學,共享健康。

臺南市大內區南瀛天文館嘉年華28日盛大開幕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年度天文盛事2025臺南天文嘉年華「南瀛仲夏摘星28日將於南瀛天文館盛大開幕。當天活動自上午9點30分起熱鬧登場,同時還有星景攝影展、天文知識探險家科學講座等多元體驗。其中最吸睛的「摘星市集」集結在地小農、社區組織及跨域博物館等超過30個特色攤位,打造結合美食、手作、農產與天文科普的星光盛會。此外,今年更特別推出「時空探險王」活動,串聯六大館舍,讓市民和遊客在探索天文的同時,也能體驗臺南多元的文化資源與博物館魅力。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天文嘉年華」是每年南臺灣天文推廣不容錯過的重大天文活動,期間有受到廣大天文迷注目的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9月8日月全食觀測活動外,今年更是推出「時空探險王」任務集章,串聯南瀛天文館、臺南市立博物館、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兒童科學館、左鎮化石園區、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等6間特色博物館,只要持著本次活動專屬集章護照至各個館舍完成任務蓋章,即可獲得豐厚獎品的抽獎資格,獎品包含Nintendo Switch 2、iPad等多項好禮,快來集章挑戰最大獎。
教育局局長鄭新輝指出,南瀛天文館開館至今推出的天文推廣課程不計其數,而天文嘉年華系列活動更是年年推陳出新!今年不只有好玩有趣的夜宿營隊課程,還有「火星基地實驗室DIY」手作課程,內容包含硝化糖火箭製作與火星車降落設計,透過相關原理介紹,讓您在飛天遁地間了解科學家探索宇宙的秘辛;開幕活動當天還有「星景攝影展」開幕講座、「天文知識探險家」科學講座,邀請您一起踏上宇宙探索的奇幻旅程。
南瀛天文館何秋蓮館長補充,6月28日開幕當日不僅有豐富精采的舞台活動與別具風格的摘星市集,還有兼具趣味與學習的闖關活動可以體驗,只要持闖關卡至遊戲攤位闖關通過或市集攤位消費滿50元,即可集章1次,集滿10個章可轉1次摘星搖獎機,豐富好禮等您來挑戰!7月1日至8月31日,星空小棧消費滿149元即送限量夜光星座書籤,日晷餐廳消費滿299元送科學家磁鐵書籤,還有許多好康優惠,詳細參觀資訊歡迎至南瀛天文館網站查詢 (https://taea.tn.edu.tw/),洽詢電話06-5761076。

南臺科大五專部火箭團隊晉級台灣盃火箭競賽總決賽


黃偉哲嘉勉:盼台南成為火箭發展重鎮 。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台南市長黃偉哲於永華市政中心與南臺科技大學五專部火箭團隊「Stellar Alliance 星辰聯盟」相見歡,祝賀團隊自全台六百多位參賽學生中脫穎而出,晉級由國家太空中心舉辦的首屆「台灣盃火箭競賽」全國總決賽。他勉勵同學們持續精進專業技能,為台灣及台南的航太發展貢獻心力,也強調市府已加速提供8公頃基地,希望位於台南的沙崙科學城成為未來國內火箭研發重鎮。
黃偉哲表示,團隊在火箭競賽中表現優異,不只是學校的榮耀,也是台南市的驕傲。市府長期投入科技教育,國家已核定在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園區設置火箭組裝基地,未來火箭將在此完成組裝後送往屏東進行試射。
黃偉哲指出,台南在太空科技領域具備厚實基礎,南臺科技大學等學校長期投入相關研究與人才培育,促成此次與國家太空中心的合作。期盼未來雙方關係將更加緊密,推動更多技術與產業交流。
南臺參賽團隊介紹,火箭設計與製作歷時數月,從理論模擬、結構設計,到材料選擇、電機控制與飛行調校,處處展現師生於材料、機構、電控等領域的整合實力與跨系合作精神。全隊秉持「做中學、學中創」的理念,不僅深化專業技術,也在團隊合作與跨域溝通中持續成長,期盼在2025「台灣盃火箭競賽」這個挑戰與夢想並存的舞台上,以實力寫下屬於台南的榮耀篇章。
總決賽預定於7月25日至27日,在屏東縣旭海村探空火箭發射場舉行,屆時各隊將親自發射自行設計與製作的火箭,進行實地測試,實現從設計到發射的完整歷程。
經發局表示,國家太空中心規劃於2034年以國產火箭搭載國產衛星上軌道,而位於台南的沙崙科學城正是未來國內火箭研發重鎮。市府已加速提供8公頃基地,預計明年動工、2030年完工,並推動火箭零組件供應鏈整合,促進傳產升級,打造南台灣具競爭力的航太產業聚落。
經發局補充,台南向來是科技與教育的重鎮,擁有豐富研發資源與堅實教育基礎。南臺科大五專部火箭團隊能從眾多隊伍中脫穎而出,代表本市參加全國總決賽,展現出台南技職教育的厚實成果與學生卓越的實作能力。市府將持續支持青年勇於挑戰、追逐夢想,成為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

臺南市第四幼兒園斬獲建築園冶獎雙項殊榮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為提供優質、平價的幼兒教育服務及學習環境,臺南市積極向教育部爭取公共化幼兒園建設,其中第四幼兒園獲2.03億元新建園舍,該園舍成功整合了原散落於安南區的各分班,並為當地幼兒提供更安全、舒適、健康友善的學習空間。2025建築園冶獎日前公布獲獎名單,臺南市第四幼兒園新建工程一舉拿下「公共建築類」及「零碳永續特別獎」雙獎項;尤其今年增設的「零碳永續特別獎」,更是必須具備以「永續」價值為核心、落實綠建築的基本價值及低碳生活相關機制、打造「零碳」的友善環境等多重條件,方有機會獲獎。
市長黃偉哲表示,感謝教育部、立法委員及市議會的支持與經費挹注,這項獎項不僅是對學校及設計團隊用心的肯定,也是市政府推動永續建設的具體成果。同時也感謝設計單位及施工廠商的共同努力,並期許未來的校舍設計能進一步結合學校願景及課程、社區文化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持續打造具特色與防災韌性的幼兒園學習場域。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此次得獎不僅是對學校在規劃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努力的認可,也是對本局推動永續校園的肯定。未來教育局將繼續推動綠建築、無障礙設計及結合地方特色的校園,讓學生在充滿創意與環保理念的學習空間中成長,落實境教,實現低碳、健康與安全的永續發展。
教育局表示,第四幼兒園新建園舍由衍寬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偉基營造有限公司承造。新園舍設計強調環境永續,並於植栽綠化上展現創新。將園區內的舊芒果樹精心移植,並選用臺灣原生種植物及有利於誘蝶誘鳥的喬木灌木,適應海岸型氣候的綠化設計,增添生態環境。此外,園區內近40%的面積被綠地和透水磚覆蓋,有效促進雨水滲透,減少地面積水,是具有防災韌性的園所,而這些永續設計理念與實踐不僅提升了園所的學習環境,還使得第四幼兒園成功獲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認證!

台南市安南區全民運動館工程進度達65%景觀鋼橋將成安南區打卡新地標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為打造健康運動的幸福城市,台南市政府向教育部體育署爭取前瞻基礎建設經費興建「台南市安南區全民運動館新建工程」,目前工程進度已達65%,預計115年中旬完工。體育局長陳良乾於6月18日前往視察全民運動館工程品質與進度,陳良乾指示請施工團隊必須緊密合作,以確保如期如質完工,儘速提供安南區居民多元運動空間。
安南區全民運動館工程經費3.305億元,中央補助1億元、市府自籌2.305億元,全館規劃地上2層,空間設置瑜珈、韻律教室、體適能中心、提供全齡體能訓練場之多功能教室及可作為籃球、羽球使用的綜合球場等多項室內運動空間,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運動需求。
市長黃偉哲表示,運動館不只是提供市民運動的空間,更是提升生活品質與促進社區交流的重要據點。他期許安南區全民運動館成為一座具備專業性、親民性與美感的場館,帶動在地居民從日常開始愛上運動、樂於參與,讓健康成為全民的習慣、也成為城市的風景。未來市府也將持續傾聽民眾需求,落實每一座全民運動館的功能與人本設計,讓台南在推動全民運動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安南區全民運動館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推動健康生活與社區共融的重要基地,其中一大亮點為連接A、B兩棟的雙層景觀鋼橋已完成,打造不僅只是室內的全民運動館,下層的鋼橋連接既有步道,成為兼具休閒與運動功能的戶外運動場所,此一具特色的建築,於2024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肯定,取得休閒建築類最佳規劃設計類卓越獎,未來將成安南區打卡新地標。
此外,市府落實永續建築的創新與實踐,B棟的綜合球場採用鋼構與集成木材結合之複合式結構,為本市首座應用此構造型式的大型運動場館。在兼顧結構安全的同時,融入溫潤木材元素,不僅為場館注入溫潤自然的氛圍,更能有效固碳,達到節能減碳的環保效益。
未來台南市政府將持續推動優質運動設施的規劃與建設,打造安全、友善且多功能的運動環境,讓全民運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安南區全民運動館的興建,不僅象徵城市運動能量的進化,更展現本市邁向永續發展與幸福宜居城市的堅定決心。

臺南市古都馬拉松20周年國際宣傳起跑韓國鬱陵島馬拉松行銷臺南受矚目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體育局積極推動國際運動交流,特別選派臺南市優秀長跑好手林秋杰、楊喬筑於6月13日至17日遠赴韓國參加2025韓國鬱陵島國際馬拉松賽,並於賽事活動現場設攤展示臺南在地特色農產果乾及宣傳2026臺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吸引現場民眾駐足詢問,體育局歡迎全球跑者明年3月1日來臺南邊跑邊旅行,用雙腳體驗臺南獨特的觀旅魅力。
臺南市政府體育局長陳良乾表示,臺南擁有400年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不僅是運動友善城市,也是臺灣農特產品重鎮,此次藉由選手參賽與攤位設置,不僅展現臺南運動實力與形象,也將臺南的農產、美食、觀光景點與國際賽事推廣至國際。局長陳良乾指出,明(115)年適逢臺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20週年,盼吸引更多國內外跑者來臺參賽,透過馬拉松賽事結合在地文化,帶動運動觀光產業發展,讓世界認識臺南的多元魅力。
體育局表示,本次活動宣傳攤位展示包含臺南名產鳳梨果乾、芒果果乾及芭樂果乾,讓國際跑者能夠現場品嚐臺南的優質農產品,深獲好評,不少外國跑者品嚐後立即詢問是否能購買或網購,並表示未來有意前來臺南旅遊。現場也同步宣傳即將於2026年盛大舉辦的臺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吸引許多國際跑者索取宣傳摺頁,主動詢問比賽路線、報名方式及交通住宿等資訊,現場氣氛熱絡,期盼明(115)年能親身體驗臺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的賽道魅力,此次活動成功將臺南豐富的人文、歷史、美食與運動觀光推向國際,為臺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國際化奠定良好基礎。
體育局未來將持續積極結合運動、農產與觀光,透過國際賽事行銷臺南,期盼臺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成為亞洲指標性城市路跑賽事之一,吸引世界各地跑者來臺南跑步、旅行、美食一次滿足,一同感受臺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辦理普輔特三師攜手合作系列研習共同傾聽特教學生需求

南市辦理普輔特三師攜手合作系列研習。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積極促進各校普通班、特教班與輔導教師以及專輔人員合作,協助特殊教育學生適應校園學習環境,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於114年7到12月間,依照不同主題於五大分區辦理114年度推動普輔特合作輔導知能研習,共包括五項主題,除了對情緒障礙、選擇性緘默症、自閉、亞斯及過動學生等不同障別學生的輔導策略進行探討,另外也針對特教學生在普通班的融合教育等重要議題進行討論,透過專家分享與個案研討提升學校教師、行政人員及輔導人員面對特教學生的輔導知能,促進普輔特三方對話,為特教學生的特殊需求與輔導提供深入的觀點與輔導處遇。
市長黃偉哲表示,整合學校不同專業領域人員的力量,有助於普通班、特教及輔導教師、輔諮中心專輔人員跳脫傳統思維共同合作,從三方對話的不同角度去理解、發現隱藏在特教學生問題行為背後的需求,以研擬更有效的輔導策略,找到個案的需求、建立規範、增進正向行為。
教育局局長鄭新輝表示,每位孩子都有被深刻理解的渴望,特別是特殊教育的孩子更需要被理解!因此面對特教學生的輔導策略,教育局特別邀請具有特教輔導專長的講師,透過正向對話及有效掌握情境的輔導策略,課程內容更包括輔導策略、個案研討、建立關係、及資源連結,鼓勵輔導人員從各方面掌握特教學生需求,讓學生更能融入及適應校園生活。
臺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吳宜蓁表示,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心中的寶貝,有些特殊需求的孩子進入校園後,可能因互動需求的誤解發生衝突誤會的狀況,因此無論是普通班、特教班、輔導教師及專輔人員都需要同理心和敏銳的觀察力,洞悉穿越孩子外在的問題行為、讀懂學生內在核心需求、掌握互動管教的關鍵,才能成為有愛無礙的最佳良師。

從零開始到全國第一臺南學生用流利大埔腔說故事勇奪全國客語口說藝術冠軍


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南市學校獲獎。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積極推動本土語文教育,多所學校長期深耕客語教學,展現豐碩成果。去(113)年底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總決賽,臺南學校表現亮眼,安平區億載國小勇奪「客語口說藝術類」國小高年級組第一名、永康區崑山國小獲「客語戲劇類」國小中年級組第二名、新化區大新國小獲「客語歌唱表演類」國小中年級組第四名,展現學校師生推動語文傳承的用心。
市長黃偉哲表示,國中小客家藝文競賽透過客語歌唱、口說藝術、戲劇表演等多元形式,傳遞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蘊,並鼓勵學生認識並學習本土語言,培養文化認同感。臺南市雖非《客家基本法》所列的客家重點發展區,但本次在全國競賽中奪得佳績,展現長期深耕本土語文教育的成果,令人欣喜,也為孩子們的努力喝采。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臺南市各校積極推動本土語文教育,重視教學的持續深耕與創新。億載國小長年專注大埔腔客語教學,從課程設計、社團經營到參賽培訓,成果豐碩;崑山國小則將客語戲劇融入校本課程,結合生活情境與地方故事,讓學生在表演中學習語言,展現文化底蘊與創意實力。教育局將持續投入資源,協助學校發展特色,讓學生在自然情境中學習語言,培養文化認同與自信。
億載國小榮獲「客語口說藝術類」國小高年級組全國第一名,指導老師吳彩雯為全國級客語薪傳師,長年致力於大埔腔的保存與傳承,帶領學生扎根學習稀有腔調。獲獎學生陳聘淳與鄭詠澤雖非客籍,卻自二年級起持續學習客語,憑藉堅持與努力,已能以流利的大埔腔進行口說藝術表演。這次奪冠不僅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也展現師生共同投入的成果與熱情。
崑山國小以《葛藤救客背帶情》榮獲「客語戲劇類」國小中年級組第二名,校長王文玲表示,劇作結合生動劇情與自然流暢的客語對白,呈現客家族群的人情味與文化特色,學生在排練過程中克服挑戰、學習成長,展現語言實力與戲劇張力,深受評審肯定。未來學校將持續推動客語教學,讓更多孩子在舞台上綻放光彩。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徵文暨徵圖比賽成績出爐精選96件學生創作將收錄出刊

第15輯《小黑琵》徵文暨徵圖比賽精選96件學生創作將收錄出刊。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為文化古都,市長黃偉哲重視學生藝文涵養,長期推展兒童藝文專刊「小黑琵」已成校園文壇的年度盛事,受到廣大師生熱烈響應,近年來每年收件皆突破4,000件,顯見臺南市學童藝文創作的旺盛能量。114年度徵文與徵圖件數高達4,185件,第15輯《小黑琵》精選96件學生創作,將集結出刊,並將結合兒童藝術教育節展出。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小黑琵》專輯前身為原臺南縣在民國76年辦理的兒童文學研習營優秀作品成果集,持續出刊24年。縣市合併後,教育局持續推廣兒童文學創作,正式將刊物命名為《小黑琵》。這隻象徵臺南文學飛翔夢想的可愛黑面琵鷺,陪伴臺南囡仔走過15個年頭,是全臺歷史最悠久的兒童文學刊物,深獲學童喜愛!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今年《小黑琵》鼓勵學生透過藝術創作,記錄臺南旅行的記憶點、特色景觀,從中描繪出古都臺南的歷史深度、文化特色與自然美景,展現其作為國際文化城市的獨特魅力。學生的作品不僅記錄所見景象,更可貴的是能融入生活情境及豐富情感元素,將臺南在地文化及產物透由畫作做出最佳詮釋。
主辦學校新市國小校長李智賢表示,《小黑琵》專輯提供孩子「創意想像自由揮灑的空間」,透過童詩、創意童話、校園記事散文、美味臺南遊記、布可星球心得寫作、臺南風華映像徵圖等多元徵稿類別,引導孩子用文字與畫筆記錄日常生活,展現童心、童趣與文學的純真想像。
教育局表示,本屆徵文、徵圖前三名作品將收錄於臺南市兒童文學創作專輯《小黑琵第15輯》,另外,也將於七、八月份兒童藝術教育節「藝起賞-山海藝術對話創作邀請展暨兒童文學創作圖文展」展出「小黑琵」圖畫及童詩獲獎作品前三名,讓更多人認識臺南在地文物與特色美景。感謝所有參與的學生與師長,也期盼大家持續耕耘,希望《小黑琵》可以持續激發更多孩子創作的動力,培育充滿文采的臺南新生代藝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