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文教新聞

臺南推動數位教學新篇章 24位卓越教師獲肯定教育局長與校長暑期齊聚增能


24位教師在推動差異化教學方面獲得民間單位頒發獎勵金肯定。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在推動108課綱素養教育改革方面展現積極成果,24位教師在推動差異化教學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獲得民間單位頒發獎勵金的肯定。另為持續深化數位學習的推動,教育局於暑假期間舉辦數位學習平台實作工作坊,教育局長鄭新輝更親自與會,和校長們一同增能,全面提升數位教學知能。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積極推動教育改革,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肯定教師在教育現場的投入與創新,並期許透過與民間資源的合作,能進一步弭平城鄉學習落差,確保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均衡發展的機會。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是未來教育的趨勢。透過數位工具與平台的運用,教師能更有效地兼顧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及個別化學習需求,提供即時診斷與回饋,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除教師具備專業知能,為進一步推動臺南市數位學習與差異化教學的普及與深化,讓更多學子受惠,新課綱創思教學研發中心於8月18日至22日舉辦「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數位學習平台實作工作坊,讓南市所轄高國中小校長、候用校長及各駐區督學透過TPACK輔導團的帶領,對於三大數位學習平台的操作與應用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鄭局長也參加8月21日Cool English研習場次,親身體驗平台於教學上的應用,感受新世代的課堂學習模式。
教育局表示,臺南市24位教師積極投入差異化教學,展現卓越成效,日前獲得長期關注教育的亦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慶榮頒贈各1萬元獎勵金肯定。獲獎的竹橋國中教師沈孟樺表示,將考試卷改為均一的線上練習後,大大提升學生學習動機,有學生甚至主動分享使用心得,讓課堂開始改變,並搭配其他資源,實現適性個別學習,看見學生互相教學討論,感到十分開心。
左鎮國中教師陳胤慈指出,執行差異化教學讓課堂風景煥然一新,每位學生都能有符合自己程度的學習內容,老師也能重新調整課堂流程與時間規劃,更適性地給予不同學生的陪伴、鷹架、精進需求、技能訓練和互動溝通等,執行差異化教學也改變了教學和老師的心情心境。
新營國小主任莊蕙元表示,新營國小教師團隊成立數學課中差異化教學社群共同備課,錄製教學影片,並設計配套的學習單式講義與練習題。實際在課堂中進行分組差異化教學,為不同學習進度的孩子提供了客製化的學習路徑,幫助每位孩子掌握學習節奏,累積學習自信心並培養自學力,成為終身學習者。
安南國中教師陳盈全透過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方式,可以兼顧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及支持學生的個別化學習需求。數位教學影片的可回放性,降低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提升學習動機與參與度。藉由平台進行即時診斷與回饋,也可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即時調整策略。
教育局表示,期許透過本次校長場次的數位學習平台工作坊,能加速各校推動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的腳步。未來將持續鼓勵教師運用數位工具,提供學生更個人化、彈性的學習體驗,讓每位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並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而提升整體學習成效,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魚頭君帶路相愛的決心 深度探訪府城愛情產業鏈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婚姻家庭是社會穩定的基礎,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所強調的包容、平等、福祉與代際責任緊密相連,體現人類永續發展的核心精神。文學家葉石濤曾說:「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這裡除了食物甜,愛情也很甜,從拜月老、拍婚紗、吃喜餅到求生子的過程,結合了臺南的宗教信仰、禮俗及民間傳說,在日積月累中,形構出一條底蘊深厚的愛情產業鏈。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這座愛情城市,擁有眾多月老廟,還有適合牽手散步的浪漫景點,每年七夕也有相關的文創設計與節慶活動,因此到臺南,除了吃喝玩樂,也能祈求一段受到神明祝福的好姻緣,一起出發體驗這充滿地方特色與人間況味的愛情觀光旅行吧!
南市觀旅局林國華局長表示,八月號的《魚頭君帶路》推出從求姻緣、談戀愛、論嫁娶、求生子一系列的介紹。來到臺南旅行的善男信女,千萬別錯過參拜隱身於老街與廟宇之中的「府城六大月老」,尋覓一段天賜的良緣、走訪網友精選出的八大約會勝地及臺南婚紗特色街區、品嚐結婚生子必吃的特色美食、參拜送子神明廟宇,親身體驗臺南特有的愛情產業鏈文化。另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25臺南七夕嘉年華」活動於8月15日起開跑,以「巷仔Niau玩月老紅線」為主軸,透過線下裝置及線上推播,讓貓貓化身月老,帶大家全臺南市玩紅線,一同體驗臺南獨有的七夕氛圍。
《魚頭君帶路》電子報每月於「台南旅遊」官方粉絲團不定期推出,以電子方式發行,節省印刷、運輸、倉儲等成本,在提供旅客旅遊資訊的服務同時,也符合節能減碳的潮流,民眾可於「台南旅遊網」(https://reurl.cc/zYda4e)下載各期高解析度版本,作為每次出遊計劃的參考,讓您暢遊臺南更輕鬆便利。

臺南市童軍會北上祝賀高國倫出任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 轉達市長及教育局長的誠摯祝福

高國倫(右)出任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出身臺南的高國倫先生於114年8月20日正式就任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第28屆理事長。臺南市童軍會理監事幹部特別北上祝賀,並轉達市長黃偉哲與教育局長鄭新輝的祝福與肯定。高理事長自15歲投入童軍,長年關注教育公益,如今帶領全國童軍運動,是臺南的驕傲,更展現地方扎根、影響全國的力量。
高國倫先生自青年時期加入臺南一中行義童軍團(臺南市第七團)以來,深受「日行一善」精神影響,其不僅擔任長興化工董事長,更是跨足童軍教育與公益事業的重要推手。
在就職典禮當日,臺南市童軍會新任理事長楊智雄(教育局副局長)、前任理事長蘇敬仲(安定國中退休校長)、副理事長林志政(億載國小退休校長)、總幹事周生民(大光國小校長)均北上表達祝賀。
市長黃偉哲表示,高理事長的當選,是本市之光,代表臺南市民給予無限祝福,他以實際行動體現童軍精神,未來必能推動更多青少年教育發展。
教育局長鄭新輝則指出,童軍教育重視品格養成與實踐行動,高理事長的領導將使總會與地方童軍會合作更加緊密,為全國青少年創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此外,臺南市童軍會國際委員會召集人王全裕榮任童軍總會國家研習營營主任,南市童軍會顧問吳中仁博士亦出任組織發展暨人口增長委員會主任委員;臺師大教授徐秀婕(後甲國中畢業校友)榮任國家研習營安全防護委員會主委。同時,多位臺南夥伴包括前副理事長吳文賢、總幹事周生民等人,也擔任本屆童軍總會常務理事及監事等。
臺南市童軍會表示,未來將在高理事長帶領下,深化本市校園及社區童軍教育,持續擦亮「臺南童軍」的品牌。

臺南市長黃偉哲頒獎勉勵2025周大觀抗癌圓夢助學金獲獎學子

臺南市長黃偉哲頒獎勉勵2025周大觀抗癌圓夢助學金獲獎學子。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讓罹癌學童在病痛中不再孤單,並持續就學、勇敢追夢,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設立「抗癌圓夢助學金」至今已邁入第28年,累計幫助超過1萬5千名罹癌學生對抗病魔,重拾希望與信心。2025年「抗癌圓夢助學金得主會師頒獎典禮」今(20)日在臺南市政府舉行,市長黃偉哲接見表揚15位南市獲獎學生,肯定他們勇敢抗癌,奮發向上的精神。
市長黃偉哲於頒獎典禮中特別表達對所有抗癌學生的敬意與祝福。他表示,每一位勇敢面對疾病的孩子,都是社會最堅強的英雄,儘管遭遇病痛與人生的低谷,仍選擇努力不懈、堅持學習,這份堅韌的精神令人動容,他們的生命力量,正感動著全臺灣。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懷抱夢想、堅持信念。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是翻轉命運的關鍵,而勇敢則是孩子最珍貴的資產。他表示這些孩子雖然身處病苦,卻不曾放棄對知識的渴望與對夢想的追求,這是教育最深刻的價值。教育單位將持續提供必要資源與支持,協助孩子穩定就學,讓希望與關愛永不缺席。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表示,根據全球醫療統計資料,平均每萬人中約有三人罹患癌症。儘管臺灣面臨少子化挑戰,學齡人口逐年減少,然而因環境污染與生態惡化等因素影響,青少年罹癌人數卻不減反增。統計顯示,國內每年新增罹癌學生約為580人,常見癌別包括血癌、腦癌、淋巴癌與骨癌,情況令人憂心。
本屆公開受獎的癌童,包括血癌小天使林恩希-最盼望自己能平安健康長大,認識更多朋友,用燦爛的笑容,迎接每一天;眼癌勇士曾語岑-十分熱愛繪畫,總是樂不可支和家人分享畫作代表的含意;腦癌樂觀女孩王芮綸-希望自己的病情能趕緊痊癒,一起和家人親近大自然,未來把大家對她的愛,回饋給社會;血癌實況小主播許博翔-立志成為實況小主播,利用平台與觀眾互動,鼓勵網路世界的觀眾,少滑手機,多閱讀分享;淋巴癌正向男孩許嘉旺-不忘努力學習,總是埋頭苦讀,特別珍惜學習機會,也和大家分享自己抗癌的經驗,鼓勵大家珍惜生命,希望把接受各界善意的愛,回饋給社會;骨癌鋼琴手甘喬尹-希望能帶動自己的正能量,影響周遭的人、事、物活出希望,亟盼透過電子琴彈動琴鍵,療癒癌童的身心靈,鼓勵癌童走出陰霾,迎向陽光。他們不僅是抗病鬥士,更代表著仍在醫院治療中的數百位癌童,勇敢站上舞台,傳遞生命的韌性與希望。對於選擇不公開身分的罹癌學生,基金會亦將於農曆春節期間啟動「送愛到全國大小醫院」公益系列活動,親自將圓夢助學金送至孩子手中,持續傳遞溫暖與祝福,讓愛不中斷、希望不熄滅。

臺南市立沙崙國際高中啟用全臺首座K12雙語公立學府開啟國際教育新頁

臺南市立沙崙國際高中於落成啟用典禮。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立沙崙國際高中於今(20)日時舉行落成啟用典禮,成為全臺首創、涵蓋幼兒園至高中完整教育階段(K-12)的雙語公立學校,象徵臺南市教育邁向國際化與智慧化的重要里程碑。市長黃偉哲、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教育局長鄭新輝、立法委員王定宇、市議員郭鴻儀、陳皇宇親自出席;林俊憲、陳亭妃立委及各議員服務處也派代表出席;與歸仁區區長及當地里長等貴賓,齊聚一堂,見證學校發展的歷史時刻。這所學校將成為臺南市一所結合國際視野、永續精神、人文素養及雙語教學特色的現代化學校。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積極推動科技發展,重視人才培育,在綠能科學城發展脈絡下,結合行政院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成立一所能滿足各階段教育需求的國際化學校。中央與市府共挹注總經費9.65億元,興建這座具前瞻性及符合智慧綠能科學城理念的鑽石級綠建築校園,並榮獲2025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卓越獎」的肯定,感謝建築及營造團隊的專業貢獻,為師生打造兼具環保節能,舒適幸福的學習環境,也為市府提升城市競爭力、優化投資環境。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沙崙國際高中是臺南市推動雙語K-12教學的示範學校,學校的設立是為了回應在地人口成長與國際人才子女的就學需求,更肩負打造臺南移居、宜居環境的重任。學校在114學年度開始啟用,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各階段別全面招生,今日的落成啟用也是接軌國際教育體制、引領雙語課程實施的重要里程碑。
沙崙國際高中校長黃詞凰表示,籌備過程中需面對緊湊期程、工程進度、學生來源及不同學制共處的挑戰,但在市府團隊及各界支持下順利完成。學校以「雙語國際、科技創新、人文永續」為願景,推動雙語教育、培養具全球視野的人才,未來將更結合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資源,發展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的校本課程,強化科學探究與科技應用能力,培養具國際觀的未來人才。
教育局表示,沙崙國際高中新建校舍工程,由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升富營造有限公司承攬工程,校舍建築導入鑽石級綠建築標準,融合智慧能源系統、雨水回收、太陽光電等,體現永續校園理念。沙崙國際高中的啟用,不僅象徵一所嶄新學府的落成,更代表臺南教育邁向國際化與多元化的新里程。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雙語與科技創新教育,期許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與專業能力的人才,並為在地與全臺的教育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希望與力量。

臺南市學校在健康體位全國賽大放異彩從108學年度至今共5校獲全國特優


立人國小獲健康體位績優學校特優獎項。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教育部國教署為鼓勵學校積極推動健康體位促進工作,增進學生健康體位自主管理能力與健康素養,辦理健康體位績優學校遴選,臺南市連續5年推薦學校榮獲特優獎項肯定,繼108學年度復興國中、109學年度仁愛國小、110學年度新進國小、111學年度日新國小榮獲特優獎項,113學年度立人國小再添特優獎項;同時新民國小、安南國中亦分獲優等及優良獎項。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長期以健康城市為願景,積極推動促進健康體位政策,從環境到教育,從社區到校園,全方位扎根,落實全民健康。在環境方面,打造友善運動設施、運動公園、步道及近年積極向中央爭取設置的國民運動中心,鼓勵市民讓運動成為日常;在教育方面,校園推動健康體位,定期檢測學生體位,透過趣味化體適能課程、健康飲食教育及親子共學活動,讓孩子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透過跨局處協作與在地資源整合,讓市民能擁有健康的生活品質,營造健康幸福的家園。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學校健康體位推動策略包含落實「85210」五大核心概念、定期實施體位檢測與個案管理、全面推動餐前5分鐘飲食營養教育、結合食農教育並辦理多元化特色課程與活動,建立學生正確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尤其自109年起全面推動健康體適能與飲食營養教育行動計畫及普及化運動,鼓勵學校結合校本課程及特色,將健康行動自然融入學生生活,並積極串聯學校、家庭與社區資源,建構起堅實的健康金三角。本次三校獲得全國獎項佳績,是對學校全體親師生與社區齊心努力的最大肯定與鼓勵。
立人國小推動跨領域PBL課程,將教學場域從教室延伸至社區古蹟,健康觀念融入藝術創作中,並將健康促進結合國際教育、SDGs永續概念,也鼓勵學生運用AI技術自行創作健康口號、歌曲及發展互動遊戲,大幅提升健康學習的趣味性與參與度,學生體位適中率逐年提升,已趨近七成,顯示多元健康教育措施已有效建立學生健康行為模式,卓越表現榮獲健康體位特優學校的肯定。
新民國小以「正向巧推、樂動健康」為核心理念,力求以陪伴、提醒、鼓勵取代傳統要求與壓力,以「活力小子」取代傳統體控班,以正向、無標籤的方式關懷學生,並透過「小設備大改變」,如提供好健康打菜濾油勺、下課「拿了就玩得來速」器材,並將健康策略向下延伸至幼兒園,實踐K~6向下扎根,從小培養健康好習慣。
安南國中推動學生「大下課」時間戶外活動並給予獎勵,更導入健康護照讓學生記錄日常飲食與運動習慣;租借身體組成測量儀,鼓勵師生每年兩次體適能前後測;培訓學生為「健康大使」,激發學生主動倡議健康議題的熱情,同時將三分之一的社團規劃為動態課程,增加學生的運動量,並開設教師有氧健身班,以身作則引導健康行為。

臺南市2校學校午餐勇奪全國第二屆午星獎


第二屆午星獎頒獎。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教育部國教署日前舉辦第二屆午星獎—114年度學校午餐菜單表揚活動,其中臺南市蓮潭國中小及麻豆國中分別榮獲「永續飲食(低碳飲食)獎」及「創意設計獎」兩項殊榮肯定。兩校菜單融入善化胡麻油、玉井杏鮑菇、新市毛豆等臺南在地食材,更別出心裁以原住民西拉雅族「夜祭」為發想,將傳統料理巧妙結合校園午餐,設計出充滿故事與文化底蘊的特色料理,不僅讓學生更投入學習,也培養珍惜食物與感恩的心。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學校午餐自辦率高達九成,居六都之首。透過教育局與各校營養師、校廚的攜手努力,市府積極推動中央廚房政策,並爭取有機及友善食材、偏鄉央廚等補助,以及高頻率招標食材供應商,確保每日午餐衛生、安全、美味。學校優質午餐團隊再度獲獎,值得肯定,更印證學校午餐不僅是營養的來源,更是文化傳承與飲食教育的重要平台。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自108年起,市府推動學校午餐廚藝競賽,並建置「臺南市學校午餐教育資訊網」(https://lunch.tn.edu.tw/menu),收錄超過千道菜色,主題涵蓋「護目」、「高纖」、「高鈣」、「異國」、「在地料理」等16類,成為各校設計菜單的靈感寶庫。臺南物產豐饒,牛蒡、胡麻、毛豆、柚子等在地食材早已是校園午餐的日常,也為此次獲獎菜單增添特色,樹立全市典範。
蓮潭國中小營養師陳韻伶分享,能獲獎非常開心,這次用在地食材搭配低碳飲食,以善化胡麻油和玉井杏鮑菇製成鹹香下飯的三杯總匯;新市毛豆搭配護眼好夥伴玉米及海味蝦仁,繽紛的色彩增添食慾;蔬菜選用高鈣的油菜、湯品的小白菜和豆腐亦為高鈣食材,簡單加上蛋花就很美味,期望讓學童吃得健康均衡,並實踐「吃當季、食在地」理念。
麻豆國中營養師劉憓慈則表示,原住民文化珍貴且值得傳承,這次以西拉雅族「夜祭」發想午餐菜色,例如:改良西拉雅傳統食物米買(mai)以白米取代糯米,減少脹氣不適;正統「山河肉」為田鼠肉,考量飲食安全,改選用豬肉,並搭配佳里牛蒡製成雞湯,這套創意料理在校內掀起熱烈討論,不僅獲得師生喜愛,也成功降低廚餘量,可謂一舉多得。
教育局強調,臺南市的校園午餐不只是「吃得飽」,更要「吃得好、吃得懂文化」。透過營養師的巧思設計與飲食教育推動,讓學童在每一口飯菜中,感受營養、文化與永續的力量。

臺南市身心障礙教育資源中心提供教育輔具補助用行動支持每位孩子的學習需求

臺南市身心障礙教育資源中心提供教育輔具補助 用行動支持每位孩子的學習需求。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為支持身心障礙學生的學習需求,臺南市114年度共補助92位學生購置162項教育輔具,總金額達新臺幣586萬元,展現臺南市政府對於特殊教育的重視與投入。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輔具不僅是補充教學的工具,更是實現融合教育、落實多元學習的關鍵。市府持續推動以學生需求為核心的特教理念,期望透過中心的設立與輔具資源的強化,打造一個更有溫度與支持力的學習環境,讓每位孩子都能自信向世界發聲、穩健邁步成長。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每一項輔具的選擇與調整,都來自專業評估與細膩觀察。學校與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密切合作,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用得上、用得好」,真正發揮輔具的最大效能。
教育局表示,為提升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品質,身障教育資源中心依特教生個別需求,提供各類學習輔具、移位輔具、溝通與資訊輔具、生活訓練輔具等多樣化的輔助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面向的學習需求,例如學習輔具可協助學童提升專注與理解能力;移位輔具有助於行動不便學生日常移動與轉位;溝通與資訊輔具可改善語言表達與數位學習障礙;生活訓練輔具則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臺南市身心障礙教育資源中心表示,每一樣輔具都不只是工具,而是孩子發聲的起點,也是他們向夢想邁進的重要助力,默默守護著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用科技與愛,陪伴他們走出屬於自己的閃亮人生,更是每個孩子向世界發聲、邁步的起點。

臺南兒童藝術教育節藝起學親子夏令營培育小小藝術家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充滿童趣、從玩中學的2025臺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於4月起推出藝起玩、藝起賞、藝起學、藝起武及藝起SHOW五藝系列活動,深獲好評。今年「藝起學」親子夏令營活動內容更是創新求變,共推出3大主題、12場次活動課程,著重學生學習歷程的展現且面向多元,涵蓋音樂、動畫和美術設計等課程內容,一推出就相當吸睛,參加過的學員都直呼值回票價,是每年最受家長喜愛的藝術教育活動。
市長黃偉哲表示,除了基礎學科知識的學習外,藝術涵養與美感鑑賞力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更是未來AI無法取代的重要能力。培養學生美學創思力是臺南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南市策劃兒童藝術教育節的核心精神。希望透過這些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夏令營課程,引領孩子覺察生活中的美,發揮內在創作能量,培育孩子獨特且無可取代的美學素養。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藝起學」是兼具多元、知性、創意與感性的藝術教育活動,邁入第六年的「藝起學」活動內容包含3大主題課程-「藝起手作」、「藝起設計」以及「藝起探索」,各場次規劃主要以親子共同參與的形式規劃,透過玩中學啟發孩子習得藝術教育本質。其中「藝起探索-音樂與影像的織疊共舞」這一門課,是由南市藝術輔導團教師研發,實際帶領親子走讀鹽水在地文史,並結合實境拍攝、影像與音樂AI工具進行數位藝術創作,將藝術教育與真實生活情境結合,進一步拉近孩童與藝術學習的距離。
參與鹽水走讀的後壁國小陳同學表示,活動過程中覺得最難也最有趣的是配音和配樂,自己負責配音的部分,然後請爸爸幫忙對照腳本內容,感覺自己真的小主播一樣,再搭配角色動畫,效果出乎意料地棒!最後一起進行各組作品成果發表,認識鹽水美食、人文地景、蜂炮歷史故事等不同主題,內容豐富又精采,是一次很棒的營隊體驗!
教育局表示,臺南兒藝節每年持續推出吸引孩子們的有趣課程,寓教於樂,讓暑假生活更加充實精彩,期待看見藝術的無限可能。今年「小龍玩轉.臺南SHOW藝夏」系列暑假活動中,「藝起學」的三大主題課程包含藝起手作課程「植藝-拈花惹草」、「多肉世界」、「神奇的無字天書-摩洛哥燃畫」、「親子蝶谷巴特」、「親子藝起玩羊毛氈」等5門課程;藝起設計課程則有「動物音樂派對」、「愛的小屋」及「小袋子勾出大視界」;藝起探索課程則規劃「藝添樂智」及「藝起綻放·美力樹人」及「藝想鹽水~音樂與影像的織疊共舞」,讓藝術教育從玩中做,做中學,深耕臺南學子藝術教育軟實力。

臺南首辦AI機器人暑期營隊市長黃偉哲從小扎根培育未來科技人才


市長黃偉哲出席AI機器人營隊為學生加油。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AI浪潮來襲,機器人成為孩子暑假中的科技新夥伴。臺南市教育局今年暑假首度推出AI機器人營隊,規劃5梯次、依國小至國中分齡設計,每梯次3天的密集課程,課程內容結合程式設計、機器人結構組裝,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設計思考與跨域整合能力。今(14)日在新營國小舉辦的機器人營隊中,市長黃偉哲親自到場,與學生共同操控機器人、交流心得,氣氛熱絡。
市長黃偉哲表示,近年臺南學子在國際機器人大賽屢創佳績,展現深厚的科技實力。看到孩子們在營隊中專注寫程式、調整機器人組裝設計,對臺南科技教育的未來更加有信心。隨著臺南智慧機器人聚落逐步成形,科技人才需求持續攀升,市府積極推動AI與機器人教育,透過競賽、營隊與國際交流,培養學生系統思考、跨域整合與國際視野,為未來產業發展儲備關鍵人才。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在黃市長大力支持下,臺南積極推動機器人教育,從市級競賽到國際舞台都累積了亮眼成果。今年首度舉辦暑期AI機器人營隊,依不同年齡層規劃課程,並以國際知名機器人大賽「FIRST」為核心設計的內容架構,讓學生在動手實作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邏輯思維與創新能力。他強調,這些學習歷程將成為孩子們邁向AI與科技領域的重要基礎,也為臺南持續培育具國際視野的科技人才奠定厚實根基。
教育局表示,今年暑期AI機器人營隊共辦理5梯次,每梯次30人、為期3天,並依國小中低年級、中高年級及國中組分齡規劃課程。內容結合程式設計與機器人完成任務的挑戰。國小中低年級以「安平砲臺」、「媽祖出巡」等機器人遊戲啟發興趣;國小中高年級與國中組則聚焦於「FIRST」國際機器人大賽所需技能,包括路徑規劃與感測器應用,讓學生在實作中累積競賽經驗。
營隊講師蔡純如表示,本次課程以「團隊合作」為核心,學員3至4人一組,分工包括隊長、程式設計師、策略規劃員等角色,透過分工與協作完成任務挑戰。從任務設計到策略實作,學生必須不斷討論、嘗試與修正,過程中不僅培養參賽者的技術能力,更磨練了溝通與協調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