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基金會邀請韓國料理哲人正寬法師在大自然禪悅為食結合慈心四生理念分享順應自然的蔬食饗宴

正寬法師在「在大自然禪悅為食」餐宴開始時,慈悲感念日常老和尚多年前就觀察到現代人的需要,宣揚慈心有機理念。(慈心基金會提供)。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媒體聯絡人羅聖萍表示,在美景天成的大自然中享用珍饈美味是很多人嚮往的事,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里仁社會企業及慈心大自然莊園於2024年12月28日,假雲林古坑慈心大自然莊園舉辦「在大自然禪悅為食」蔬食餐宴,特別邀請享譽國際的料理哲人正寬法師蒞臨,親自以在地食材,料理順應自然的餐飲,宴請各界產官學。正寬法師曾獲頒全球餐飲界極具影響力的「亞洲50大餐廳」(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的年度「標誌人物獎」殊榮。慈心大自然莊園長期以生產、生態、生活、生命的四生理念經營,與正寬法師主張以尊重食物原型本質的餐飲哲學不謀而合。因此,此次蔬食餐宴正是結合莊園中與大自然和諧共榮的理念精神,以及法師長年修道領悟的寺剎料理結合,呈現出豐富心靈的頂級饗宴,共同呼籲蔬食的禪悅與美好。
歷經16個寒暑的慈心大自然莊園,承襲慈心基金會創辦人日常老和尚「光復大地、淨化人心」的精神,多年來以四生理念為本推動友善農業與環境永續;莊園中各處充滿了療癒的自然元素,打造出一個人與自然環境、動物與植物,和諧共榮的舒心場域。正寬法師與莊園的理念特色產生了共鳴,懷著感恩的心,將佛法禪修精神融入烹飪中,揉合了人、食物與自然協調的獨特佳餚。(延伸閱讀: 一念慈心 華麗轉身 十六寒暑 雕琢出大自然療癒森林系.最自然的年味— 慈心大自然莊園 「自然本味 新春園遊會」)
正寬法師說:「我不是廚師,我是一位修行人」,認為我們需學習與大自然共處,共同在同一塊土地呼吸與生活,了解植物或食物的自然本質。這樣才知道怎麼切它,烹煮多久,香氣和味道如何平衡,達到傳遞食物本質的能量與美味。當法師第一次來到大自然莊園時曾感受到,這裡是上天賜予如同珍寶般的場域,尤其受到日常老和尚「一念慈心、萬物歸仁」理念的感召,當下就許願希望有機會能以韓國寺剎料理的方式,在此實踐老和尚尊重自然和生命的理念。尤其大自然莊園的環境,讓他想起小時候跟媽媽在戶外玩土、喝大自然的水等等的生活記憶。莊園中有一種野菜昭和草,工作人員問法師怎麼知道用這種野菜的製作料理,法師想起小時候媽媽做飯的方式,將這種野菜烹調出熟悉溫暖的味道。法師覺得透過這樣的方式,喚起人們記憶中的傳統食材,創造出感動人心的料理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餐宴中,法師有感而發地表示:「整個世界才剛剛經歷過疫情,因此體悟出身體和精神都必須要在清淨的狀態,才能有持續的行動力,而食物就是提供這種能量的最佳方法。如同老和尚這樣好的理念,創造一個好的地方,種下好的種子,心裡懷抱好的想法用心耕作收成。好好吃下這些食物之後,認真思考能如何回饋與奉獻環境。」
正寬法師長年在世界各地推廣寺剎蔬食料理,每一次正式料理之前都會對食材本身做詳細的了解,並用心思考在地的人、事、物之間的聯繫,編織出新的緣分與心意的料理,是一場探索自我與自然的過程,也是一種修行。此次「在大自然禪悅為食」饗宴中,法師除了介紹當年在溪河邊就地取材煮給父親的香菇料理以外,還結合韓國特色的食材-東風菜並且用這裡的杏鮑菇和台灣的豆腐,創作了一道新食譜。而這些幸福感其實是源於法師經年的修行,以及慈心大自然莊園的經營理念,將食材與食材、植物與植物、人與人之間美好的生命力,透過精心烹調的獻禮。法師順應自然的料理哲學,呼籲人們向大自然學習,以珍惜感恩大地的心受用飲食,才是與自然萬物和諧共存之道。
在餐宴中的重頭戲—缽盂供養,法師帶領著大家體驗,靜心念誦食用飲食前的供養偈,衷心感謝為提供我們餐食的環境及人事物,傳達了佛陀千百年來的佛教精神。法師在餐宴中,也親切的至各餐桌向賓客致意問候,現場如同冬日的暖陽般十分溫馨感人。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古坑的福智高中的學生藉由此次餐宴的機會,化身為賓客佈菜及上菜的服務人員,展現出平日在校園中培養的食農素養。福智高中校長李世林也於現場致贈正寬法師禮物,來自學校老師利用本土食材親製的台灣土肉桂純露,法師稱許喝下純露的感覺特別溫暖,校長還跟法師互相約定下一次來訪的因緣。最後,希望與會的貴賓們都能夠感到幸福,也祈願透過這次的活動,重新思考飲食與探索自我生命成長的幸福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