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推出新培育臺南15號東方甜香瓜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新培育臺南15號直立栽培東方甜香瓜。(記者蔡金旺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為配合炎炎夏日消費者消暑水果需求,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再創佳績,培育出新品種臺南15號「東方甜香瓜」,最大的特色是耐熱、早熟,果實色澤亮黃嵌有銀條斑,而且首創在水果界可連皮帶籽全果食用,農改場長楊宏瑛昨日強調,將有助替台灣水果再添新生力軍。
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因應近年高溫期增長,溫室設施於夏季種植香瓜需求增加,惟多年來農民皆以梨形、銀白皮類型為主,致使單一類型生產量增多且過於集中,日後恐造成量多價跌、不敷生產成本的隱憂,農改場經過11年研發與試驗,順利育成具年輕人喜愛外型亮麗、脆甜特色東方甜香瓜類型新品種臺南15號,而且具有極高鑑別度與代表性。
臺南15號很能適應臺灣高溫與高濕栽培環境,東方甜香瓜具早熟性,一旦著果,3至4週後即為適採期,成熟時散發淡淡香氣,果實大小450至600g約1個半拳頭大小、糖度介於13至15°Brix,最高值可達16.5°Brix,可滿足國人對香瓜糖度的期待。
楊宏瑛指出,臺南15號東方甜香瓜的類型,為小果型,適合1至2人食用的份量,將果實切去頭尾後,連皮帶籽可全果食用,籽瓤處的汁液甜度高,為精華所在,種子小,可一併吞食,果皮富含營養,皮薄具微韌脆感,如果是有機或友善栽培的果品,建議一併食用,除了兒童或腸胃不良的民眾不建議食用含籽之瓜瓤或果皮,一般人都能食用無虞,或是全果打汁飲用,不僅減少浪費食材,也能將其營養價值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