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3 年 5 月

臺南為文蛤旱災受害區即日起每公頃可領11.8萬現金救助

臺南為文蛤旱災受害區即日起每公頃可領11.8萬現金救助。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農委會針對臺南市七股區、北門區、將軍區及安南區文蛤,公告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文蛤每公頃11.8萬元)及低利貸款地區。市長黃偉哲表示,符合這項災害救助的漁民,請於5月25日起至6月3日止(10日內),向魚塭(場)所在地公所提出申請,例假日照常受理。
5月上旬旱災後,陸續有文蛤養殖漁民反映養殖水產物受損。經市府組成養殖技術服務團,前於5月17日及18日分別現勘七股及北門養殖區,初步判斷5月上旬旱災,造成養殖水質鹽度昇高及水質變異,使文蛤死亡率高於正常範圍。該項遲發性災損持續擴大,經市府彙整災情後,5月19日函文建請農委會公告臺南市文蛤養殖區為旱災災區,農委會並於5月24公告本市七股區、北門區、將軍區及安南區文蛤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黃偉哲提醒符合此項災害救助條件的漁民,申請現金救助(文蛤每公頃 11.8萬元),請於5月25日至6月3日期間,攜帶「身分證、印章、金融機構存款簿影本、養殖漁業登記證影本、養殖放養量申報書及水權證明影本等資料」,向魚塭或養殖區所在地公所提出申請,例假日照常受理。
另外申請低利貸款漁民,請自公告翌日起10日內,依實際受害情況,向當地區公所申請核發農業天然災害受災證明書,並於證明書核發翌日起15日內,檢附證明書及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申請暨計畫書,向各地農漁會或農業金庫提出申請。

臺南市虎頭埤風景區網美照攝影比賽


虎頭埤阿勃勒正盛開,歡迎前來欣賞。(記者蔡金旺翻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阿勃勒花季是臺南市虎頭埤風景區重要的年度活動,有著「臺灣第一水庫」美稱的虎頭埤水庫,由市長黃偉哲宣佈「2023虎頭埤浪漫黃金雨阿勃勒花季」正式開始,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主任陳宏田指出,其中的系列活動-「虎埤網美我上娟」網美照攝影比賽也正式開跑,廣邀各位攝影網紅、網美來虎頭埤風景區玩創意!拍出屬於自己生活與態度。
黃偉哲表示,2023「虎埤網美我上?」網美照攝影比賽,以虎頭埤風景區內自然景觀、歷史人文、遊憩設施為背景,拍攝的設備、手法不限,無拘無束隨意拍,跳脫一般攝影比賽的固定模式,不限制攝影器材與主題,讓民眾不受侷限玩創意,尤其現在阿勃勒正盛開,黃花明艷幽雅,微風吹動時,花辦繽紛飄落,正是網美照最好的背景,期望透過此活動過程讓民眾一起來欣賞虎頭埤風景區的美及有創意的拍照手法。
觀光旅遊局代理局長林國華表示,在Instagram已成為潮流的時代,美照不再是明星、專業攝影師獨有,只要你的照片有質感、有創意,足夠吸引人,也能累積廣大粉絲,即日起至10月30日止繳交作品就能參加比賽,用手機隨手拍,用鏡頭玩創意拿獎金,預計將徵選出23張網美作品,最高獎金1萬元,活動簡章詳見虎頭埤風景區官網,請將報名資料表及參賽作品等報名資料,以掛號郵寄或親自送件方式繳交參賽。
陳宏田表示,2023虎頭埤浪漫黃金雨阿勃勒花季,於5月20日正式登場,至6月4日止,系列活動還有遊湖賞花(電動咖啡杯船、電動積木船、電動碰碰船、天鵝船)、音樂演出、小農市集、新化老街+U-bike+虎頭埤風景區串連導覽解說、南168一路發景點行銷優惠方案。

臺南市為落實老人健保補助免申辦直接給同時提供免申請、免退保、免辦理的「三免」便民服務

臺南市為落實老人健保補助免申辦直接給。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為落實黃偉哲市長青銀福利政策,於今(112)年7月起開辦老人健保費補助,針對設籍臺南市滿1年之65歲以上長輩或55歲以上原住民,最近1年個人綜合所得稅率或受親屬扶養申報所得稅率未超過5%(含5%),且未獲政府機關全額補助健保自付額者,補助健保費每人每月自付額最高補助826元。同時提供免申請、免退保、免辦理的「三免」便民服務,長者及家屬無須舟車奔波,享受福利更有感。
社會局表示,老人健保補助條件之一為最近1年個人綜合所得稅率,或受親屬扶養申報所得稅率未超過5%(含5%),同時也要留意,每年5月份為報稅期間,長輩如被申報為扶養對象,申報人所得稅率未超過5%(含5%),才符合健保補助之資格。臺南市政府針對符合資格者,以最便民的方式提供免申請、免退保及免辦理的「三免」貼心便民服務。「免申請」民眾不用提出申請、「免退保」不用至投保單位辦理退保、「免辦理」由臺南市政府按月篩選名冊直接向健保署繳納健保費,長者及家屬無須舟車奔波,讓長者享受褔利更有感。
社會局進一步說明,臺南市今(112)年開辦的老人健保費補助,所得稅率是以110年度綜合所得稅為準, 5%課稅級距金額為110年度綜合所得淨額為54萬以下。社會局提醒依據民法及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受親屬申報扶養,納稅義務可依相關規定享有減稅的優惠,目前為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報申報期間,長輩若受高所得者(綜合所得稅核定稅率超過5%)申報為扶養親屬,將會影響下一年度健保補助資格。
有關許多市民關心未來即將屆滿65歲長者之補助流程,社會局指出符合補助資格之對象,臺南市政府社會局會按月造冊並送健保署辦理減免補助,民眾可於次月底洽投保單位查詢減免情形。舉例來說阿水伯符合補助資格並將於7月15 日年滿65歲,臺南市政府將從 8 月起補助其健保費用,健保署會於 9 月下旬將繳款單寄給阿水伯的投保單位,阿水伯可向投保單位查詢其健保費減免金額。

南臺科技大學運動與科技的深度對話掀動運動科技浪潮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吳誠文與貴賓於運動與科技的深度對話活動合影。(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南臺科大吳誠文校長積極培育運動科技產業所需的人才,並希望藉此帶起運動風氣,讓全民都能提升運動素養。南臺科技大學5月20日於該校人文藝術大樓集賢廳,舉辦「運動與科技的深度對話」活動,掀動運動科技潮流的新浪潮。此次活動邀請臺灣網球名將盧彥勳、中華職棒名將潘威倫與高國慶以及國內十餘位知名教授與會,分享科技專業結合運動競技、運動賽會的經驗,並從教練及選手的角度分享對運動科技與運動產業發展的看法。
此項活動區分兩個場次,第一場「競技/賽會X 科技」,邀請網球名將盧彥勳暢談征戰國際賽事所接觸到的運動科技經驗,並從網球學院經營者的角度,與學生分享對於臺灣網球運動產業發展的現況與期望。國立成功大學連震杰教授則於會中分享有關人體骨架技術,應用在游泳及排球賽事的現況,以及與電視合作轉播的經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彭文志教授則帶來團隊所打造的羽球人工智慧教練的成果。
第二場次為「棒球X 科技」,會中邀請統一獅名將潘威倫與高國慶及傳接球實驗室,於現場指導南臺校隊選手投打的技巧,並透過科技偵測的投球及打擊數據,展示教練、選手與運動科技的合作模式。國立成功大學朱威達教授則分享棒球運動軌跡偵測及數據統計的應用;臺北市立大學劉強教授更帶來棒球運動器材分析的研究成果與學生們分享。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吳誠文相當關注運動科技的發展,「過往的健康產業重心幾乎都放在醫療救治與照護,然而隨著老年人口比例越來越高,接下來應該要更加注重預防。」。吳校長表示,目前政府推動的大健康產業以「營養保健」為大宗,但運動健身的概念也日益抬頭,若能再加上科技產品的加持,相信運動習慣在未來會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之中。運動科技是一項新興的未來產業,南臺科技大學可以透過運動與科技的深度結合,協助國內運動選手提升競技水準,促進運動產業之國際競爭力,開創運動科技新的跨領域研究,推動運動科技浪潮,打造不同以往的運動與觀賽體驗,提升全民運動素養。

台南市玉井區虎頭山運動公園及周邊改善完成將成為山區新亮點


台南市玉井區虎頭山運動公園將成山區新亮點。(記者蔡金旺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台南市玉井區虎頭山運動公園使用近三十年現已老舊,經台南市政府向營建署與體育署爭取到五千餘萬元的經費改善,且透過森林步道建置與周遭人行空間改善,讓公園煥然一新,也更融入社區民眾生活空間。台南市長黃偉哲於昨日前往視察,期待成為市民與遊客體驗台南山區魅力的新亮點。
黃偉哲表示,南市府努力推動具地方特色的公共建設,除運用市預算外,也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補助,尤其是山區的建設,一向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目標,經費方面則希望「沒有最多,只有更多」。其中玉井區虎頭山運動公園及周邊環境改善計畫,就是向內政部營建署與教育部體育署爭取經費,由工務局、都發局、體育局及玉井區公所共同來推動。
黃偉哲指出,目前台南市山區有多項橋樑改建及道路工程正在進行,包括左鎮區「南168-2澄山一號橋、南171民生橋、南171-1線草山二號橋」改建工程、楠西區「區道南192線道路拓寬工程」等。他希望不管是新建、道路拓寬開闢、公園景觀改善工程,都能夠儘速完成,讓當地居民能有更好的生活與交通品質。
工務局說明,玉井運動公園歷經近30年的使用,需重新思考新時代的使用功能,因此與都發局、體育局及玉井區公所等多單位討論溝通後,共同擬定「玉井區虎頭山運動公園及周邊環境改善計畫」,向內政部營建署與教育部體育署爭取補助經費辦理改善。總工程經費為5,500萬元,目前工程皆已完成,工程主要內容為植生梳理、微滯洪草坪營造、森林步道建置,並重新規劃環狀休憩步道,一併與周遭人行空間進行改善。
玉井區運動公園位居虎頭山下,綠樹扶疏且生態多樣,改善工程與周邊環境結合,重整活化空間,不僅重新檢討老舊體育公園的功能及定位,更和旁邊學校、人行道、既有閒置游泳池一併綜合考量,優化既有公共設施,提升居住環境品質,創造更優質樂活的生活休憩場域。

臺南市賢北國小王沐晴及鹽水國小蔡家興翻轉人生逆境榮獲2023總統教育獎


榮獲2023總統教育獎臺南市賢北國小王沐晴。(記者黃伃綵攝)


榮獲2023總統教育獎臺南市鹽水國小蔡家興。(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指出,2023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日前公布,臺南市國中小組由賢北國小王沐晴及鹽水國小蔡家興等2位同學獲選,將於7月至總統府接受表揚。
黃偉哲市長表示,王沐晴同學突破身體障礙,善用天賦,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蔡家興同學揮別家暴陰影,努力不懈,在網球比賽上獲獎無數,為校爭光,相當欽佩這兩位獲獎同學,期許大家能學習他們以順處逆的精神,一起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臺南市本次總統教育獎初審共16人獲選,其中8人薦送教育部參加複審,最後由王沐晴及蔡家興2人脫穎而出,十分替他們感到開心。教育局訂於6月11日(星期日)上午辦理頒獎典禮,將由黃偉哲市長頒獎予臺南市初審通過學生,以肯定學生不被困境打敗、積極向上的精神。
賢北國小王沐晴同學在一歲時診斷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俗稱漸凍症),她無法站立行走,需要以輪椅代步,生活起居也都要有人在旁幫忙,雖然身體疾病讓沐晴處處受限,但她不向命運低頭,努力讓自己活的精采充實。國小二年級時,老師發現沐晴有語言和表演天賦,鼓勵她參加說故事比賽,沒想到沐晴竟獲得校內說故事比賽第一名,後來老師鼓勵她朝客語努力,本來不會說客語的她,每天不斷聽著老師的錄音檔背稿,經過奮力不懈地練習,參加各類客語比賽都有相當亮眼的成績,也於111學年度臺南市小小解說員客語組獲得第一名!儘管沐晴每天放學回家後都要花很多時間復健,但她仍把握有限的時間學習,不僅學業優異,她參加客語及歌唱比賽更是獲獎無數。雖然沐晴無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樣跑跳,但她善用她的天賦,讓自己在表演舞台上發光發熱。
鹽水國小蔡家興同學是新住民之子,媽媽來自越南,年幼時他還是個目睹家暴的孩子,父母離異後他便與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曾擔心新住民的身分,加上家暴的陰影,會影響家興的發展,也擔心家興會遭受排擠,但善解人意的家興會反過來安慰媽媽,允諾會用能力來證明自己,請媽媽放心。媽媽經營小吃店的工作,家興也會一同幫忙,相當懂事貼心。國小二年級時,家興接觸到網球,經由教練的帶領和自己努力不懈地練習,他在網球比賽中獲得許多獎項,表現十分傑出。在同學眼中,家興認真負責,總會主動指導學弟妹;在教練眼中,家興成熟懂事,遭遇困境時總會努力找到問題所在並一一克服,從不退縮。家興是團隊中的榜樣,他認真生活的態度,會讓旁人也想和他一起變好,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已有不小的影響力,能替周遭帶來正面力量及善的循環。

南臺科大連霸國際華文電子書大賽全國唯一學校團體獎


南臺科技大學主任秘書汪輝明與全體得獎師生合影。(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由文化部、國家圖書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花蓮縣政府指導,臺灣電子書協會與 GOGOFINDER雲端電子刊物平台共同主辦的「永續讓世界更美好-第十三屆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近日公佈比賽得獎名單。南臺科技大學師生們在大賽中表現亮眼,佳績連連,南臺科技大學也因師生們精彩的表現,在此全國性的電子書大賽中再次奪得了大會最佳的「學校團體獎」,達成了二連霸的紀錄,成就非凡。
「第十三屆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今年參賽人數高達 13,503 人,參與學校共 135所,參賽作品 1041 件,大賽網路投票活動票數總計 45 萬票,參賽人數眾多,參與學校橫跨海內外,此競賽是臺灣電子書出版界首屈一指、規模最為盛大的電子書比賽,大賽為了提昇參賽者對全球永續環保議題的認識與投入,特將主題訂為「永續讓世界更美好」,鼓勵參賽隊伍發揮創意,設計出一本符合永續發展SDGs議題的電子書來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南臺科技大學該屆共有休閒事業管理系、視覺傳達設計系、資訊傳播系、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工業管理與資訊系、應用英語系、通識教育中心等七個系所參加此次大賽,橫跨商業管理、人文素養、數位多媒體等各個領域,每支隊伍都發揮其在校所學所長,將各系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在全國性的電子書大賽中奪得豐的成果,讓南臺科技大學在此次大賽中再次蟬連全國第一的「學校團體獎」。在「大專組」競賽中,南臺科大資傳系梁丹青老師指導的隊伍在競爭激烈的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二名的佳績,休閒系楊智晶老師所指導的隊伍一舉拿下第一名與第二名的獎項,同系施鴻瑜老師的隊伍也奪得了第三名的獎項;在大會「網路票選人氣獎」中,前三名也由南臺科大的師生包辦,第一名為工管系廖顯宗老師所指導的隊伍,第二名與第三名則由休閒系的楊智晶老師、張婷玥老師分別拿下,可見南臺師生所創作的作品獲得各界一致好評,有非常高的水準才能囊括前三名;而在大賽的所有組別比賽中南臺科大獲得「佳作」的數量更是高達了50組,是全國大專院校中表現最突出、最亮眼的學校,奪得全國唯一「學校團體獎」實至名歸。
南臺科大校長吳誠文表示,南臺科技大學的教育理念強調跨領域整合、全方位的人才培育,各系的課程規劃不會單單只著重於該科系的專業技能培養,也會順應時勢的變化增加不同面向的課程來增強學生們的競爭力,為的就是要讓學生們畢業後在各個領域都有好表現,成為對社會、國家有助益的優秀人材。此次南臺科技大學校內有多個系所一同參與電子書大賽,每個隊伍都將其本科的專業知識技能充份展現,並結合了資訊科技、人文素養、永續生態等議題創造出多本優秀的電子書作品,獲得了眾多佳績也幫助南臺科大連霸再次拿下「學校團體獎」,正是這樣的教育理念下所蘊育出的美好成果,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學生們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必能更多好表現、發光發熱,得著社會的尊敬與讚揚。

農糧署南區分署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對地補貼受理申請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有機農業獎勵補貼是秉持綠色給付概念,採對地直接補貼方式,提供從事有機及友善耕作之農民每年每公頃3萬至8萬元不等之維護生態保育獎勵及有機農業生產補貼,藉此鼓勵農友持續採行有機友善耕作,本(112)年補貼將自6月1日起開始受理,歡迎符合補助資格之農友,踴躍向所屬有機驗證機構或友善耕作推廣團體提出申請!
農糧署南區分署羅正宗分署長進一步說明,有機農業及友善環境耕作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運用養分循環原理及生態平衡管理,不依賴及不使用化學合成物質的農業,此農法除可生產安全又優質的農產品供應消費者外,亦可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造成之衝擊,是能兼顧環境永續與農業生產的最佳耕作手段。
本補貼是依據「有機農業獎勵及補貼辦法」規定,只要農友取得有機(轉型期)驗證或友善環境耕作團體證書,經申請及審查通過後,即可按實際耕作面積核發友善耕作3萬元/公頃/年,有機轉型期6-8萬元/公頃/年補貼款,最長可補助3年;另為鼓勵農地維持有機驗證,驗證狀態為有機的土地,每年持續補助3萬元/公頃補貼款。
農糧署南區分署再次提醒今年有機農業獎勵補貼申請期間自「6月1日至6月30日」止,補貼期限為去(111)年6月1日至本(112)年5月31日,籲請符合本年度有機農業獎勵及補貼申請資格之農友,於申請期間內備妥申請文件,向所屬有機驗證機構或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提出申請。羅正宗分署長也歡迎還沒有加入有機及友善耕作的農友,可以思考農法轉型,一起加入有機友善耕作的行列,一起攜手愛地球!

台南市永康與新化居民便捷的行車空間新灣橋拓寬開工


黃偉哲盼讓永康與新化居民長輩通行更便利安全。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提供台南市永康與新化居民便捷的行車空間,台南市政府積極向內政部營建署爭取近4億元經費,由營建署發包辦理新灣橋拓寬工程,將原舊橋從8公尺拓寬至15公尺,預計114年2月完工。今(22)日營建署於永康區西勢廣興宮廟前廣場舉辦動土儀式,台南市長黃偉哲與營建署長吳欣修皆親自出席,黃偉哲致詞感謝中央補助及地方支持,期盼新灣橋拓寬工程如期如質完成,早日紓解跨區的交通車潮,提升當地人車安全。
黃偉哲表示,永康區新灣橋是串聯永康西勢與新化倫仔頂的重要橋梁,已使用45年之久,橋梁結構老舊加上橋面寬度不足,導致大車會車時十分困難。
黃偉哲說,特別感謝在地立委極力協助向中央溝通,順利爭取到近八成的補助改建經費,他也謝謝台南市議會各位市議員在墊付款上的協助,讓新灣橋拓?工程在缺料缺工的情況下,順利發包、開工,不僅使永康及新化區之間的通行更暢通,並大幅提升橋梁安全。
昨日特別前來參加動土典禮的在地里長提到,新灣橋是當地許多居民從小到大騎車會經過的橋,但是因為橋面窄,加上來往永康和新化兩區的交通日漸繁忙,為避免雙方會車可能遇到事故,希望能儘速拓寬,讓在地居民、長輩行經新灣橋時能更加安全。
南市府工務局表示,新灣橋興建使用45年,現有寬度不到8公尺,汽機車混流、大小車輛排擠,屬於危險瓶頸路段。本次拓?改建由營建署辦理,於112年5月10日開工,預定完工日為114年2月18日。總工程總經費約4億(中央補助約79%,市府負擔約21%)
改建後橋淨寬為15公尺,橋梁段長度233公尺,西勢路引道含平面道路150公尺,大智路引道含平面道路132公尺,計畫總長度約515公尺,完成後,將可打通城際交通瓶頸、提升安全性,並進一步提升周邊產業及觀光的發展。
昨日動土儀式,包括立法委員林宜瑾、台南市議會副議長林志展、市議員林燕祝、陳秋萍、李偉智、楊中成、朱正軒、林冠維、黃肇輝、余柷青及多位里長等皆親自到場共襄盛舉,表達對拓寬工程的支持之意。

臺南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蔴荳社尪祖夜祭登場

臺南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蔴荳社尪祖夜祭登場。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蔴荳聚落夜祭昨(21)日舉辦,西拉雅族人齊聚麻豆尪祖廟三元宮,感謝阿立祖守護。臺南市長黃偉哲、市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委白惠蘭Salau Kaljimuran、立法委員郭國文、陳秋宏議員、吳通龍議員、陳昆和議員等皆到場共襄盛舉,與族親同心祭拜阿立祖,祈求市運昌隆、國泰民安。
現今臺南市麻豆區,是西拉雅族蔴荳社生活領域,根據三元宮廟方表示,96年在神明指示下於三元宮(公廨原址)後建尪祖祠,重新恭奉祭祀尪祖。108年由蔴荳社後裔遷移至官田區隆本復興宮的尪姨接受到阿立祖指引,希望麻豆恢復舉辦夜祭。經廟方商議後請示阿立祖,決定次(109)年起在阿立祖生日農曆4月4日的前一天,舉辦夜祭拜豬牽曲儀式。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蔴荳社西拉雅協會於109年恢復辦理夜祭就面臨新冠肺炎的考驗,感謝族親不畏艱辛舉辦這好不容易恢復的年度祭典,也謝謝番仔田聚落尪姨及族人的協助,大家持續維護及傳承傳統文化的精神,相當令人感動。
市府原民會主委白惠蘭Salau Kaljimuran表示,牽曲(西拉雅語古謠)為西拉雅族傳統祭儀中重要環節,蔴荳聚落族親利用有限的時間積極學習、集訓,在今晚完整呈現,實屬難得,感謝族親不分聚落共同復振西拉雅文化,展現族群凝聚力,促進西拉雅文化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