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4 年 3 月

南臺科大藏碳蘊漁寒假人才培育工作坊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南臺科大「藏碳蘊漁:古都土城仔綠電創能與智動養殖之跨界整合永續淨零發展計畫」萌芽型USR團隊,日前辦理系列增能工作坊,盤點團隊成員場域實作所需能力,辦理邏輯思考、聲音表達等課程,打造可與夥伴溝通交流、完整表達專案成果,跨域協作的全方位人才。
此計畫於112年推出17場次的人才培育工作坊,為工程背景的學生團隊奠定扎實的實作能力,引導學生將所學應用至魚塭場域之綠能、智動化實踐方案。113年此計畫以提升軟實力為目標,於寒假推出三個場次的工作坊,並擴大邀請全校教職員生參加,共同提升社會實踐關鍵能力,獲得熱烈迴響。
課程與場域活動的推進過程中,計畫團隊發現不論是專案發表或是推廣活動的辦理,充分運用聲音有效的表達,是一項重要能力,在「用聲音認識自己」的課程中,「挽仙桃劇團」團長吳宗恩老師,帶領學員透過聲音質感、情緒強度、讀劇練習等活動單元,發現聲音的變化對自己產生的影響。參與學員表示,在此課程中發現聲音的多樣性,各種趣味的練習讓自己更敢於在多人面前發聲、更加有自信,而活潑有趣的學習氛圍,也讓學員期待未來能持續參與相關的課程。
此外,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辨析場域議題與識別可導入專業實踐的問題,也是社會實踐人才需具備的關鍵能力,在「激發邏輯思考力」課程中,橫跨廣告行銷以及塔羅占卜界的Josie周采蓉老師以大眾塔羅占卜,帶領與會者探討大眾論述背後暗藏的籠統敘述,再引領學員剖析社會中存在的迷信與刻板印象,更以綠能議題分隊進行正反辯論,逐步建立起邏輯思考與批判性思維。學員回饋,在課程中發現同一件事能夠有不同觀點,嘗試突破既定的思考框架,也更加體認到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計畫主持人機械工程系陳宥任老師表示,先前於112年度開設數位孿生、3D列印等主題之工作坊,學生將各項技能實際運用於產出模型,並在合作之魚塭場域進行測試,今年寒假則將工作坊主題轉往軟實力培養,期望學生能夠提升表達能力,並在跨域整合的學習趨勢中與他人互相理解、溝通與協作,未來該計畫將持續貫徹人才培育之主軸,推動各主題之增能工作坊,並廣邀各系所學生加入該計畫團隊,以智慧養殖與綠能推廣等核心,共同執行環境教育、在地夥伴工作坊等方案,加深在地連結,培育多元與多工人才,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臺灣燈會全國花燈競賽燈區作品頒獎典禮


臺南市政府表揚燈王、特優、優等及甲等優秀作品計90件。(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2024台灣燈會在臺南」活動好評不斷,不僅打造國際級水陸聲光饗宴,吸引遊客人數破千萬,位於高鐵燈區主展區的全國花燈競賽作品,也深受民眾喜愛。為表揚這群民間高手,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今日(3月9日)在長榮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行頒獎典禮,臺南市葉澤山副市長代表黃偉哲市長,與交通部觀光署周廷彰副署長共同頒發燈王、特優、優等及甲等獎項計90件。
葉澤山副市長表示,恭喜這90件優勝作品的創作者,也感謝來自全國1,036位作者精心創作的花燈,尤其學生作品蘊含童趣與創意,樸實可愛。藉多元題材的融入,結合日常生活體驗及學生豐富想像力,件件作品活靈活現,令人大開眼界。透過頒獎活動,除頒發獎狀鼓勵創作者及指導老師外,亦可透過觀摩學習,激發創意巧思,花燈技藝亦能獲得啟發與再精進機會。
交通部觀光署周廷彰副署長表示,感謝臺南市教育局及各承辦學校共同辦理台灣燈會,透過花燈競賽,讓花燈傳統技藝進入校園、融入課程傳授給學生,將台灣燈藝技術及文化向下扎根,使許多花燈作品於本次競技爭艷中大放異彩。
臺南市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花燈競賽作品分為親子組、國中組、高中職組、大專社會組及機關團體組,展出作品中主要來自學校師生共同創作,極具創意巧思及學習歷程的教育意涵,也呈現台南豐富的人文與物產特色。收件布展及開幕展出期間也吸引外縣市學校師生前來觀摩,於南市學校作品前駐足欣賞,互相交流分享創作歷程與經驗。
初試啼聲就勇奪親子組燈王的南市大灣國小校長陳建銘表示,師生作品「龍躍鯽魚潭」,花燈象徵對大灣地區環境、文化、歷史的尊敬。透過藝術和創意激發對環境、文化的尊敬,追求更美好未來。
一舉榮獲國中組、高中職組雙燈王,也是歷年全國燈會花燈競賽常勝軍的光華高中校長張敬川表示,燈王作品「快樂龍」、「龍耀府城」,象徵遊樂園的小龍們,踩著滑輪飛耀而上,而古廟前的龍柱,則留著舊時的回憶。
華美工作室的「祥獅戲子」,設計理念源自廟前空地呼朋引伴玩樂的童年記憶,作品象徵豎立廟前的石獅,守護陪伴在每個人的童年歡樂記憶中。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鰲龍騰躍揚府城 國運昌隆慶400」,由5隻鰲龍率領蝦兵蟹將與海馬作驥,一同慶賀臺南400,祝福國運昌隆、社會祥和、百姓安康。
頒獎典禮由南市德高國小鼓術團以渾厚有力的鼓聲演出「鼓動400龍耀臺南」揭開序幕。教育局表示,看到每位參與創作者及指導老師帶著開心笑容參與,相信花燈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必能生根發芽,展現生生不息的鮮活生命力!

鳳梨來了旺萊了現在嚐鮮正是時候

鳳梨來了旺萊了現在嚐鮮正是時候。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香甜多汁的鳳梨產季已經到了!南部鳳梨主要種植於屏東萬巒、高樹、內埔、高雄大樹、臺南關廟及嘉義民雄等地區,主要產期為3~7月,依序由南而北採收。栽種品種以臺農17號(金鑽鳳梨)為大宗,因果皮薄、果肉細嫩、香氣濃郁、酸甜有韻,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目前正值金鑽鳳梨產期,嚐鮮可趁現在,而後續還有芒果鳳梨、牛奶鳳梨及冬蜜鳳梨等多樣品種接替上市,消費者可趁產季多多享用最香甜的臺灣國產鮮鳳梨。
農糧署南區分署陳分署長立儀說明,鳳梨富含醣類、維生素B、C、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食用鮮食鳳梨好處多,趁著當季選購品嚐,鮮吃、榨汁、涼拌、入菜,都非常美味。除了質優味美的鮮食鳳梨,市面上各通路也有鳳梨果乾、鳳梨酥、鳳梨酒、鳳梨醋、鳳梨酵素、鳳梨味冰品及鳳梨貢丸等多樣化加工產品,消費者可依個人喜好多加選購。
該分署陳分署長補充說明,選購鳳梨可參考以下3招要訣,輕鬆挑選:首先「看果形」,選擇果梗較小、冠芽葉片新鮮無枯黃、外形成圓筒直立狀,且果皮五分之三漸轉金黃色,果實散發出濃郁香氣者,品質較佳。再來「看果目」,果目均勻、大而平展且無裂果或碰傷者為佳。最後「聽聲音」,以手指輕彈果實,聲音清脆響亮為鼓聲果,含水率低,較耐儲放;聲音若沉悶如談手臂聲則為肉聲果,含水率高,較不耐儲放,需儘快食用。聰明的您,挑鳳梨可別選錯唷!

29位不老騎士環島追夢瓜瓜園體驗挖地瓜


不老騎士在瓜瓜園地瓜培育區挖出優質地瓜。(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百歲爺爺郭深森帶領環島追夢29位不老騎士,於昨日上午11時由台南市新化區瓜瓜園總經理邱裕翔帶領,在瓜瓜園專業地瓜培育區挖地瓜,及參訪「瓜瓜園地瓜生態故事館」,因地瓜是這些長者幼時的主食,因而對對這次的採地瓜行程,都留下美好的回憶。
邱裕翔指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2024不老騎士為愛千里」7日從台中市熱血啟程,29位平均年齡75歲的不老騎士在百歲爺爺郭深森領軍下,展開10天共1,175公里的環島旅行。車隊今抵達台南市,特別前往「瓜瓜園地瓜生態故事館」參訪,大家更捲起袖子,下田挖地瓜,挖好的地瓜也將送回弘道在台中的中央廚房,為弱勢長輩餐食添加健康美味。
今年是弘道基金會第13次辦理「不老騎士」歐兜邁追夢旅程,再度聚集了一群令人矚目的騎士:出生於民國14年的郭深森將以100歲的高齡挑戰第5度騎車環島,一圓他9年前許下的夢想,面對即將完成的夢想,郭深森少了一點澎湃熱血,更多是對自我的督促與使命感,他說,「我知道自己的行動與故事,可以鼓勵更多老人家願意走出家門,勇敢追求夢想,這是比環島更有意義的事。」

台南市議員李啟維認為增加助理經費萬萬不可

台南市議員李啟維認為增加助理經費萬萬不可。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案增加議員助理費50%,每年將增加13億經費,台南市議員李啟維如此將陷民代於不義萬萬不可!
李啟維議員表示台灣民意代表待遇是全世界最優渥,比一般人民薪水階級高出很多有違民主精神,政府民代應以身作則,行政改革瘦身替人民謀福利減輕人民負擔,怎麼可以自肥增加任何名意的收入,難怪政府一天到晚喊窮,猛開罰單壓榨人民,來填補財政缺口!
李議員說政府應把有限資源用來照顧老弱婦幼,社會上還有很多3餐不得溫飽,台灣人本性善良,紛紛成立愛心會,發便當大排長龍,對國民所得超過3萬的台灣是一大諷刺!
他說過去民代是無給職,現在有研究費、出席費、辦公費、出國補助,零零總總一大堆,這樣還不夠,還每天夭飽吵,當時大家行有餘力才出來選議員,講的滿腔熱血理想抱負,如今卻說經費不夠,既然如此就不要選是嗎?

新化山區的野薑花進入花開盛產季


新化山區的野薑花進入開花產季。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蹤影遍佈新化山區的台灣「野薑花」,現在正進入花開盛產期間,花開自然散發出清純的香味相當迷人,野薑花可入菜,也可做為粽子的餡料,更可做為點綴美化室內的花卉盆景。
 野薑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葉沒有柄部,葉片全綠,呈橢圓形針狀,花狀如蝴蝶,是屬白色,但在中央有淡黃色,帶有濃郁的香氣,因為花朵形狀似蝴蝶,又被稱為蝴蝶花,。
 野薑花性喜潮濕地,在台南市新化等山區的田野、溪流邊或庭院,只要種植一塊野薑莖,就會開始萌芽長出嫩芽,繼又會長出成芽,而且以接替性一棵棵開花,花期長,在花謝後,會隨著新枝幹的花包再繼續開花,花期可維持整年,就連冬天也看到綻放出的花朵。
 野薑花潔白的花水富含養分,可趁花朵還沒有凋謝前採下洗淨,將蛋攪拌粉後,將野薑花沾粉短暫的油炸撈起趁熱吃,香氣及口感都俱佳,它的的莖部與生薑相同,但沒有薑的辣度,如採下切片燉肉片趁熱吃,就具有暖身效果。

台南市勞工局113年勞動法令扎根校園師資培育活動精實授課技巧

台南市勞工局113年勞動法令扎根校園師資培育活動精實授課技巧。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落實黃偉哲市長「希望家園」政策,今日(3月8日)本局辦理「勞動法令扎根校園師資培育」研習會,主要為培育勞權種子講師,協助本局推動勞權教育。本活動分為專題講座及教案實作,邀請種子講師、公民教師及有興趣參與勞動教育推廣等人員參與,共計約40名學員參加,期望透過此次研習共創勞權優質教案及課程,使前進校園深化勞權教育政策更加具體與活潑。
本次專題講座因應近年來社會對性別平等的意識提升,有關性別平等之勞動議題逐漸被重視,在社會聲浪推動下,我國立法院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騷擾防治法》與《性別平等工作法》等三法的修正法案,其中與勞工最相關的《性別平等工作法》分別自112年8月18日及今3月8日正式實施。配合3月8日國際婦女節以及上述修正法案正式實施日,本局邀請台南市生命線協會陳瑢娟主任講授「性別平權與尊重-保護自己尊重別人」,課堂中,講師由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審美觀以及族群特性,帶出現今的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並以電影《芭比》、傳統結婚習俗等生活化的例舉,生動有趣的點出性別平等迷思,透過各種觀點及分析,講解刻板印象的形成以及如何降低性別間的偏見與歧視,現場與學員們互動交流,氣氛熱絡。此外,本研習會亦規劃教案實作,以「性別平權」為主題,結合教案設計,將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勞權教育,配合校園巡迴講座需求,產出適合青年學子的勞權教案。
王鑫基局長表示113年勞動法令扎根校園師資培育研習,今日在善化啤酒廠啟動,呼應今年度性平三法修法於今日完整正式上路,本局辦理性別主題專題講座,別具意義,今日有許多種子講師回訓,為能精進講師們的授課技巧與能力,並與時俱進了解新的法令規定,希望透過本次研習活動,能給予學員們不同啟發。
王局長亦表示勞工局一直扮演「人才培育」及「人才公益」的「桶箍」角色,培育在地職場達人們成為斜摃勞工教育推廣的夥伴,並鼓勵夥伴們,持續學習,實踐利己與利他精神,攜手共同推廣勞權,共享尊嚴勞動。

臺南市善化區公所辦理廉政教育訓練


善化區公所廉政教育訓練檢察官林容萱擔任講座。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善化區公所與臺南地檢署及市府政風處於7日共同舉辦「檢察官來了!-臺南市政府113年廉政教育訓練」,邀請臺南地檢署檢察官林容萱擔任講座。林檢察官學養俱佳,她自臺灣大學法律系及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畢業,更有著一顆熱心協助公所夥伴解決法律問題的心,特地遠道而來授課解惑。
區長方澤心幽默提及,這次的主題是「檢察官來了!」,以前大家見到檢察官都是手足無措、心跳加快怕被抓走,今天公所很榮幸請到檢察官成為公務員的後盾,也感謝臺南地檢署及政風處體恤基層同仁平日執行職務時,常面臨法律問題,加強「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之落實、圖利與便民之區別」等法律及案例解析。
政風處副處長葉鴻銘也感性提到,進入縣市合併之後,區公所較鄉鎮公所時代業務單純許多。但法令日新月異,有時公務員解釋法令過寬、過嚴都會有問題,因此政風處攜手臺南地檢署辦理廉政教育訓練,目的即是基於預防角度,避免公所夥伴誤蹈法網。
本日課程由新化區公所政風室許華欣主任以市府政風處編制之「直接跟你說」廉政防貪指引-公所篇教材,分享當前廉政政策及時事。接著由林容萱檢察官,從司法實務的辦案視角,分享一則則的案例,帶領公所夥伴思考: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刑法與貪汙治罪條例、圖利與便民(行政裁量)的界線、公務員申領或侵占小額款項等。
座談會由區長方澤心主持,林容萱檢察官、政風處殷吉慧股長擔任與談人,針對6項提案事項給予專業建議,參訓人員專心聽取建議並就提問內容更進一步說明,討論氣氛融洽;會後並發放與會夥伴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宣導品,貫徹黃偉哲市長「清廉效率,公開透明」之施政理念。
由於本次安排的客製化課程切中公所夥伴的需求,參訓同仁也因此提升法治觀念及內化廉潔意識,更經由與檢察官進行提問的互動交流,讓參訓同仁相信「只要有心 廉我都很會!」。

臺南市豐華抽水站更新老舊機組防汛能量再升級

臺南市豐華抽水站更新老舊機組防汛能量再升級。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市長黃偉哲相當重視大臺南治水,為避免舊機組影響防汛效能,積極向中央爭取前瞻計畫補助辦理老舊機組更新,獲經濟部水利署補助經費1,500萬元,市府亦自籌300萬元,合計1,800萬元辦理豐華抽水站機組改善。
新市區豐華抽水站主要防護新市區豐華里聚落居民,保護面積約60公頃,週邊鄰近臺南科學園區及南科特定區,為高科技與經濟重鎮。市長為提升新市區域防洪效能,特別指示水利局辦理豐華抽水站老舊機組更新工程,將汰換兩部柴油引擎發電機組、一部抽水機組及相關設備電力系統,本工程已完成招標,預計於113年4月開工,工期270天並於114年初完工,期能於颱風豪雨期間發揮抽水站排洪功能,減少淹水危害,為市民打造一個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
水利局表示,新市區豐華抽水站係於民國92年建置,目前站內主要配置三部1.0cms沉水式抽水機組、二部350KW水冷式抽水機用柴油引擎發電機,至今機齡已逾20年,因老舊機組承受較高風險,故辦理站內設備更新作業,以確保該站抽水穩定性。
老舊抽水機組更新為近年持續進行之重點工作,自109年起至今已陸續執行菁寮、新圍、喜樹、正義、田厝、永康分洪、大洲及安平抽水站之老舊機組更新作業,後續亦已針對機齡15年以上、操作風險高且維修不易之機組設備進行汰舊換新之評估,並積極爭取經費進行改善,以確保抽排水穩定性,並避免日益升高的維護成本,保障居民之生命財產安全。

臺南市虎尾寮水資源回收中心主體工程擴建完成改善三爺溪上游水質

臺南市虎尾寮水資源回收中心主體工程擴建完成改善三爺溪上游水質。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改善臺南市三爺溪水質,市長黃偉哲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獲環境部大力支持並同意補助工程經費總計7億8,360萬元辦理「三爺溪上游排水截流及虎尾寮水資源回收中心擴建工程」,工程自110年11月開工,預計於113年5月竣工,目前辦理試運轉作業,俟整體完成後可望有效削減上游排水污染負荷,進一步改善三爺溪水質,打造親水家園。
黃偉哲市長指出,三爺溪為本市重要區域排水,且三爺溪上游網寮橋河段污染問題為市府優先改善對象,除持續推動仁德及虎尾寮系統用戶接管工程與設置水質淨化場以改善水質外,為強化水質淨化效益及擴大民生污水處理量能,自108年起積極爭取中央補助2,915萬元完成工程設計,並於110年3月再獲補助工程經費共計7億8,360萬元,透過截流三爺溪網寮橋上游24,000CMD晴天污水至虎尾寮水資中心處理,以減少三爺溪污染負荷,並因應截流水量增加,同步將虎尾寮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處理水量由每日12,000噸增加為27,000噸。
水利局進一步說明,為加強改善三爺溪上游河段水質,避免基流量不足情形,亦規劃將1萬噸虎尾寮水資中心放流水回送至上游網寮橋河段,為三爺溪挹注乾淨水源,可望使三爺溪上游河段水質由嚴重污染降至中度污染以下。
黃偉哲市長表示,將持續積極推動仁德、永康及虎尾寮污水下水道建設,以削減二仁溪及三爺溪污染負荷,期盼透過一系列的水質改善建設,逐步使三爺溪重現「水清、魚現」的水岸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