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5 年 5 月

福智僧團應邀赴越南參訪2025聯合國衛塞節活動

福智僧團此次出席聯合國衛塞節慶典,與緬甸、越南、斯里蘭卡、印度等佛教代表深度交流。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 福 智僧團媒體聯絡人陳雅雯表示,2025年聯合國衛塞節(UN Day of Vesak)5月6日至8日在越南胡志明市舉行,福智僧團應越南佛教會之邀,由福智僧團住持如淨和尚、福智佛教學院校長如得法師、福智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基瑞等一行7人出席慶典。在主題論壇中分享福智團體修學佛法,並努力推動利眾志業及社會公益的經驗與成果。此外,福智佛教學院與越南佛教會應用佛法中心特別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祈願佛陀教法廣傳弘揚,以慈悲智慧饒益有情眾生。
智團體此次出席聯合國衛塞節慶典,與緬甸、越南、斯里蘭卡、印度等佛教代表深度交流,在與越南佛教會應用佛法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中,特別針對未來雙方培育佛法僧才,以及促進佛法交流合作。
在今年聯合國衛塞節「佛教慈悲行動:人類發展的共同責任」主題論壇中,福智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基瑞以「臺灣福智僧團的菩薩行」為題,介紹福智團體創辦人日常老和尚,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本,引導福智僧俗二眾實踐佛法內涵,以教育文化、環境永續等社會責任的推動,回應如何結合佛法精神為現代社會議題提供解方。這些議題包含關愛生命、尊親敬長、友善農業、種樹護樹、淨塑行動、濟貧等。此外,有鑑於數位科技的高度發展,未來如何善用科技建立全球佛教網絡,將佛法教義與科學結合,強化跨宗教與跨文化的交流合作,發展適性適地的修行模式,將成為實踐佛法的重要課題。
衛塞節(Vesak)是紀念佛陀誕生、成道、涅槃的節日,聯合國於1999年通過決議,給予衛塞節國際承認,2000年在聯合國總部紐約成功召開首屆聯合國衛塞節,成為世界性的佛教國際節慶。今年是越南第四度主辦,會場規模盛大,裝置藝術華美繽紛,參訪接待細膩用心,隨處可見對佛陀三寶的崇敬之意,全球逾1200名國際代表與會,匯聚全球逾4000人參與。本屆主題為「團結與包容維護人類尊嚴:佛教智慧促進世界和平與永續發展」,呼應世界多處戰爭與紛亂,多國元首領袖及代表也在開幕式致意。福智僧團此行與多國佛教代表深度交流,並促進與越南合作培育僧才及弘法,祈願佛陀教法廣弘饒益眾生,實踐慈悲維護世界和平願景。

臺南市學子展現奉獻精神市長黃偉哲接見表揚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得主

市長黃偉哲表揚全國菁英獎臺南二中施卉軒(中)。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長黃偉哲今日接見表揚第25屆「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獲獎學生,肯定青年學子以熱忱與行動投入多元服務領域,展現新世代的社會責任與溫暖力量。今年「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以「為愛,舞所不能」為主軸,鼓勵年輕人以實際行動跨越冷漠、突破不可能。
市長黃偉哲表示,志工服務是公民社會行動力的展現,也是新世代青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關懷社會的重要力量。本屆臺南市共有9位學生志工脫穎而出,榮獲「全國菁英獎」、「傑出志工獎」及「奉獻獎」,其服務精神深獲各界肯定,期盼未來能有更多年輕人受到啟發,持續以熱情與行動實踐服務精神,讓愛與善意在社會中持續發光發熱。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對於推動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具有深遠意義,也是實踐公民教育的最佳典範。他欣見臺南學子積極關懷在地、勇於行動,為解決社會問題貢獻心力,展現現代教育強調的生活素養與實踐能力。
台新青少年基金會董事長蔡清祥也表示,今年共有2,234件作品參賽,最年輕的參賽者僅13歲,顯見志願服務精神已逐漸向下扎根,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歷程,也為社會注入溫暖與希望。
在得獎學生中,臺南二中施卉軒榮獲全國僅8名的「全國菁英獎」,因幼時受醫院志工關懷而萌生服務社會的動機,自小學五年級起便投入志工行列,參與物資整理、零錢箱回收等工作,並透過「雲志工」形式陪伴特殊境遇者;榮獲「傑出志工獎」的臺南一中進修部學生郭宥妡,則以自身療癒經驗為出發點,自學韓文並設計課程,成立「星火鄉伴」團隊,深入偏鄉推動教育服務,點燃孩童學習熱情,並參與「台語巢」計畫推廣本土語言。
教育局表示,獲獎學生們用熱情、創意與堅持,身體力行詮釋了「為愛,舞所不能」的精神,不僅改變了他人的生命,也為社會注入持續不斷的正能量。感謝台新青少年基金會長期推動志工表揚,讓善行被看見,期盼未來能鼓舞更多學子加入志願服務的行列。

台南市議員余柷青針對新化地區停車與地方經濟發展提出關鍵質詢

台南市議員余柷青針對新化地區停車與地方經濟發展提出關鍵質詢。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議員余柷青於財稅局與經發局業務報告後,針對新化地區停車與地方經濟發展提出關鍵質詢;余柷青強調,從當選至今,一直在新化市區尋找合適的場地作為停車場;持續追蹤爭取的財稅局新化分局停車場即將於今年11月開放進度,該停車場對新化聯合活動中心的活動需求極為重要,尤其像母親節模範母親表揚等活動,多數參與者為長輩,若停車過遠實屬不便;該案已於114年1月13日順利完成招標,後續工程目前順利進行中,余柷青也特別呼籲注意停車優惠與洽公民眾之便利性。
余柷青議員也特別提醒與爭取財稅局持續活化閒置資源任務;例如新化閒置土地(新國段237號與237-1號)與交通局、國有財產署合作開闢停車場的案子,待交通局經費補足後,新化市區將再多一個停車場,也請財稅局積極協助。
經發局方面,2025年新化年貨大街舉辦14年來,經余柷青議員要求首次公開檢討會,本次由經發局主辦,建請主動發掘在地商家經濟發展需求;此外,余柷青議員特別要求單位應今年提前規劃、掌握時機,活絡地方商圈,為新化經濟注入新動能。

臺南區農改場籲荔枝龍眼小果期請加強防治荔枝細蛾及荔枝椿象


遭荔枝細蛾幼蟲侵入危害狀,紅色箭頭處。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目前雲嘉南地區的龍眼及荔枝已進入繁殖生長期,正值小果著生的關鍵時期,但此時期也特別容易遭受荔枝細蛾與荔枝椿象等果實害蟲的侵害。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加強田間管理,及早防範害蟲,以避免果實受損、影響產量及品質。
荔枝細蛾為荔枝與龍眼最主要的果實害蟲,又俗稱為「蒂蛀蟲」。其完成一個世代約需18至28天,中南部地區每年可發生3至5代。成蟲會將卵產於幼果上,孵化後的幼蟲會鑽入果實內蛀食種子,或於果肉包覆種子後危害果蒂。幼果期遭受荔枝細蛾侵害,常導致果實停止生長或落果;若於果實成熟前受害,則會影響發育及商品價值,甚至影響整體果品的外銷與內銷商譽。
此外,4月過後田間已出現大量荔枝椿象若蟲,至5至7月陸續羽化為成蟲。荔枝椿象的成蟲與若蟲皆以刺吸式口器危害果樹嫩梢、花穗與幼果,導致落花落果。此時期,荔枝椿象多集中於樹冠外圍的嫩梢與果穗上,活動位置明顯,且若蟲對藥劑敏感,正是防治的最佳時機。農友應把握此時期施藥,有助於提高防治效率。
為減少荔枝細蛾及荔枝椿象的藏匿與繁殖,農友應在生育期間適度修剪枝條,保持園區通風良好,並清除落果與落葉,以降低幼蟲孳生。藥劑防治方面,建議於幼果期開始,每7天施藥一次。同時應注意荔枝細蛾世代時間短,易產生抗藥性,因此每次施藥應選用單一藥劑,並輪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品,以延緩抗藥性的產生。
有關登記用藥的資訊,農友可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acri.gov.tw/ppm/),並務必依標示使用,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如有相關用藥問題,歡迎洽詢本場植物保護研究室。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辦理研習強化教師輔導偏差行為學生之能力


南市教育局辦理偏差行為輔導研習。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強化教師對偏差行為學生的輔導知能與支持效能,南市教育局日前辦理「偏差行為輔導研習」,上半場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分享「偏差行為學生輔導經驗:談兒少偏差行為發生的預防與輔導策略」,下半場則邀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陳慧女分享「從兒童少年保護談偏差行為的輔導」透過引導教師深入省思其輔導態度,強化正向互動與管教技巧,進而提升同理與支持能力,協助學生預防與修正偏差行為,建立健康成長的學習環境。
此外,教育局購置2本提升教師正向輔導管教知能的書籍《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及《霸凌真相,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分送全市各國中小輔導室供教師借閱,作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參考資源,盼能啟發教師從書中實務案例汲取啟示,靈活運用於日常教學與輔導對話中,適時伸出援手,陪伴每位學生走過成長關卡。
市長黃偉哲表示,為強化教師在正向輔導上的能力,首要之務是打破既有的思考慣性。當教育現場過於聚焦於學生表面上的情緒與行為表現時,往往會忽略背後真正的問題所在,唯有拋開傳統的觀點,用更多元與同理的眼光看待學生,方能理解學生行為背後未被說出的需求,也才能更有效地協助學生朝向正向發展。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學生在成長歷程中常帶著無法言語的壓力與被理解的渴望,這些情緒往往隱藏於日常行為背後。為協助學生健康發展,學校端應強化教師在輔導知能上的養成,透過建立正向溝通機制與掌握學生處境,讓教師能適時引導學生表達情感,進而降低偏差行為的發生風險。
教育局表示,隨著家庭結構改變、子女數減少,學校成為孩子建立社交關係的主要場域。學生在面對課業壓力的同時,也需適應團體互動與生活常規,教師若能細膩察覺學生外在行為下的情緒訊號,並耐心溝通與引導,將有助於掌握適切的管教策略,建立溫暖而有效的師生關係,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引路人。
本次研習教師於課後分享指出,課程內容協助他們更深入理解學生偏差行為背後所反映的心理需求與生活困境,進而重新思考標籤化對學生造成的影響。透過此次研習,教師們開始以更開放且同理的視角看待學生行為,並學會選擇更符合學生實際狀況的輔導策略,對於未來在教學現場中處理學生偏差行為提供了實質幫助與專業啟發。

南區分署水稻不青割品質好收益佳把握最佳收穫期及水份含量提高收益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南區分署聯絡人王秘書惠嫈強調,水稻最佳收穫期間為黃熟期至完熟期之間,即稻穗全數抽出達齊穗後約30天,稻穀外觀已呈金黃色,僅最後穗梗餘有2~3粒仍為黃綠色。於此期間且天氣晴朗時收穫之稻穀,穀粒充實飽滿,品質最佳,又因未熟粒(青粒米)比例較低,水分含量多在28%以下,可大幅減省烘乾時間及烘乾費支出。
時序進入梅雨季節,本年1期水稻預計即將進入收穫期,農糧署南區分署呼籲農民不青割、不搶割,提高稻米品質,才有較好收益。農糧署南區分署說明,稻穀價格及品質與含水率有密切關係,含水率過高,不只烘乾成本增加且加工成白米品質也降低,濕榖如果含未熟粒(青粒米)超過17%,或含水率超過32度則無法繳交公糧,也影響糧商收購意願及市場價格,籲請農民於稻穀成熟時再收割,並避免在黃昏或清晨露水重時採收,黃熟的稻穀米粒飽滿品質好,換算乾穀數量較高,農民收益自然好。
為讓農民了解稻穀分級收購,各公糧業者於經收處有公告114年1期濕乾穀折算率及公糧每百台斤濕稻穀收益參考表,農友可參照當地濕穀價格,選擇繳公糧或賣市場。
另自114年1期起,在整體收購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公糧計畫及輔導收購比例提高,輔導收購價格提高1.5元(即24.5元/公斤),農民1、2期繳交公糧,每公頃可提高收益約2萬元,另搭配稻作升級2.0計畫發展集團產區、轉作雜糧等政策,兼顧產業整體收益。

黃偉哲爭取凱米颱風災害修復後鎮排水經費2.98億元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同意將發包施工

黃偉哲爭取凱米颱風災害修復後鎮排水經費2.98億元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同意 即將發包施工。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後壁區後鎮排水因去(113)年凱米颱風期間超出保護標準強降雨造成多處沖刷損壞,市府於災害發生後立即全力動員於颱風後迅速完成搶修作業,恢復排水功能降低災害影響。黃偉哲市長認為後鎮排水是後壁及鹽水區間最重要排水路之一,攸關當地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應提高標準全面重建提供市民最好的保障,經黃市長去(113)年8月積極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爭取核定災害復建工程經費2.98億元,目前已完成細部設計,預計6月辦理招標,發包後將儘速動工,黃偉哲市長表示市府將全力後鎮排水打造最堅固防洪堡壘,保護鹽水後壁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水利局說明,後鎮排水位於後壁區及鹽水區交界主流長5.86公里,集水面積達2,684公頃,最終排入八掌溪,流經新營、後壁及鹽水區,是相當重要的區域排水路。因凱米颱風降雨於25日達452mm超過區排100年期距保護標準,且八掌溪於國道一號旁及台一線溢堤,後鎮排水於竹圍後橋下游約1.9公里長堤防因溪水沖擊造成堤防大範圍坡面開裂,導致內部滲流沖刷掏空及水防道路道路沖刷損壞,市府投入大量人力進行搶修恢復功能之外,黃偉哲市長積極爭取獲得中央災後復建經費2.98億元辦理下游長1.9公里堤防之重建作業,該經費規模為歷年之最,復建內容包括堤防坡面、基腳、水防道路重建,為提高堤防結構穩固,採高標準設計於堤內建構不透水層徹底阻絕水路滲流破壞,另重建堤防高度將依照全國統一標準「10年重現期距之排洪能力且25年重現期距不溢堤」設計。
水利局說明,後壁區於菁寮排水及後鎮排水下游匯入八掌溪地勢較低窪,容易因八掌溪外水位壅高時內水排除不易造成淹水,黃偉哲市長上任後積極爭取治水經費,於後壁區治水經費投入經費逾13.6億元,包括菁寮排水整治、下茄苳排水整治、每秒抽水量12噸菁寮抽水站重建、每秒抽水量9噸後鎮抽水站新建、及竹新里社區聯外排水路等工程,配合中央於八掌溪擴大疏濬達370萬立方公尺及八掌溪堤防延長加高等各項治理措施,藉由整體系統性排水改善,減少外水溢淹及加速低地排水,降低後壁地區淹水風險。
水利局強調,市府逐年推動後壁及鹽水區等易淹水區域治水建設,興闢抽水站及整治排水路,就是希望能逐步減輕聚落及周邊農地洪患影響,市府將會持續推動多元治水,落實黃偉哲市長「做得更好,過得更好」的施政政策。

2025台南熱帶水果及農產品國際採洽會登場黃偉哲力薦台南優質農特產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由台南市政府、農業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以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共同舉辦的「2025台南熱帶水果及農產品國際採洽會」今日在遠東香格里拉飯店登場,吸引來自全球10個國家共16位國際買主參與。台南市長黃偉哲中午特別赴會場致意,並表示今年新增來自法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買主,顯示台灣熱帶水果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持續攀升,未來拓展歐洲及中東市場指日可待。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組長李聖潔也出席採洽會,協力推銷台南的農特產。
黃偉哲表示,去年(2024年)的國際採洽會吸引7國14位買主出席,採購商機高達1,845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5.5億元;今年參與的國家增至10個,包含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南韓、日本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買主數也較去年成長,顯示台灣的熱帶水果品質優異、風味獨特,極具國際競爭力,預期今年創造的商機可望超越去年。
農業局指出,本次採洽會國內業者熱烈響應,有38家來自全國北中南地區的業者參展。其中,台南在地廠商即有12家,包括麻豆區農會、宏宇生技、貫金食品、綠園牧場、瓜瓜園、陳稼莊、玉井聯興、冠南生技、綠品生技、吉如國際、富淯公司及意精研有限公司,展現台南作為農業重鎮的強大實力。
農業局說,去年特別安排國際買主實地造訪農場了解生產環境及特色,大家反應熱烈,留下深刻印象,進一步促成多項採購合作。因此今年也安排買主前往參訪四家具代表性的業者,包括專注於水果飲品製造的貫金食品、運用智慧科技管理芒果園的玉井聯興合作社、以外銷鮮果著稱的福農果菜運銷合作社,以及打造頂級果品品牌的品利鮮果公司。參訪午宴則選擇在黃金蕎麥探索館,品嚐在地特色料理,讓國際買主從產地到餐桌,全方位體驗台南農業的豐饒與創新。
外貿協會強調,透過採洽會及產地參訪活動,不僅可增進台灣農業與國際市場之連結,也有助提升台灣水果的國際能見度與品牌價值,未來將持續與台南市政府推動多元行銷及產銷合作模式,協助在地農民開拓更多元的銷售管道,讓台南優質水果走向世界,展現出台南農業更強大的潛力與實力。

台南市議員余柷青質詢教育發展應注意資源城鄉平衡讓真正有興趣的孩子能夠適性發展

台南市議員余柷青質詢教育發展應注意資源城鄉平衡讓真正有興趣的孩子能夠適性發展 。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議員余柷青於教育局業務報告後,針對教育資源公平、特殊教育人力配置以及校地安全等議題提出質詢,強調教育政策應具備前瞻視野,也應回應在地民眾的迫切需求。
首先,針對新化區礁坑分校雖已廢校,但近日有居民發現圍牆側溝出現大量積水情形,經查為疑似有考古團隊清洗泥沙所致,現場有多個水桶長期擺放於校地,引發民眾對登革熱防疫的高度憂慮;余議員呼籲教育局應立即會同相關單位清查處理,杜絕環境衛生死角,也避免校地被惡意占用。
  此外,余議員特別指出,近年來特殊教育與早期療育需求日增,台南市今年新增申請特殊教育鑑定家庭114名,總時數增加1萬小時,經費增加500萬元,給予足夠的經費同時也要保持彈性處理機制,讓學校能短時間反映需求、教育局能即時支援經費,避免因行政流程延遲而拖慢對特殊兒童的協助。
針對114年度學區制執行,余議員指出,目前國中已有體育班、音樂班等特色班招生制度,唯國小尚未建立類似機制,導致有志發展專長的家庭須透過異地工作、在地置產等方式才能讓孩子進入具備特色課程的學校;余議員建議教育局研擬國小階段設置特色課程、校隊或資優班的獨立招生制度,鼓勵學童多元適性發展,也平衡城鄉特色課程的發展,制定方法的同時也要特別注意防堵制度濫用。
最後,余議員呼籲台南市教育局響應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中程計畫2.0」,指出台南應均衡推展「全球公民培育」、「教育國際化」及「全球交流」三大面向,並關注師資與資源分布,避免教育資源集中於特定區域,影響整體教育公平性,也開放讓未辦理的校園學童有參加的機會。
余柷青議員表示,教育是城市發展的根基,唯有將制度與需求接軌,才能真正為下一代打造公平、多元、有品質的學習環境。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確保公園國小通學步道完工品質無虞已立即派員現勘限期2週改善完畢務求周邊設施全面升級

教育局派員會勘公園國小通學步道工程情形。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針對市議員陳怡珍、蔡宗豪於教育局工作報告中關心公園國小通學步道安全一事,教育局今日中午已派員前往現場會勘,針對地磚高低不平、路面凹陷等問題逐一查核,並列出明確缺失項目,要求學校督促廠商限期兩週內完成改善,確保學童通行安全。
教育局說明,目前本案施工延宕約二週,針對相關品質疑慮已要求廠商確實履行工程責任,並將依契約規定於完工時辦理違約金裁罰。同時,針對鄰近區域發生的交通事故,教育局將協助學校與當事人依程序提出保險理賠或國家賠償,保障相關權益。
教育局強調,兩週內改善期限屆滿後,將再次派員複查,確保所有缺失確實改善,全面提升通學環境品質,打造安全、友善的校園周邊空間。
此外,教育局也將此案列為案例,加強向其他學校宣導,從設計源頭、施工過程到後續管理,推動積極作為,包括要求學校於施工至驗收階段落實監督,督促監造單位強化品質控管;完工後亦應納入學校日常巡檢作業,定期檢視並即時通報修繕,全面提升步道使用安全與維護效能。
教育局重申,市府將持續以「學生安全為本、品質第一」為核心理念,推動各項校園工程,並持續督導各校落實相關管理作為,營造更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