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5 年 9 月

台南市大內區公所甜根子草花海迎中秋大內九月雪浪漫登場

台南市大內區公所甜根子草花海迎中秋大內九月雪浪漫登場。(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中秋佳節前夕,大內獨具特色的「甜根子草花海」已經如九月飄雪般在河畔盛開。台南市大內區公所今(29)日舉辦「在大內,等一場九月雪」活動,搭配農特產市集、社區營造成果展以及政令宣導闖關活動,凝聚地方居民情感,也讓大內在歷經地震風損後,注入觀光新活力。
台南市長黃偉哲下午親自出席活動,與在場市民一同欣賞甜根子草美景,也呼籲民眾把握一個月的花期,在接下來的連假週末,全家大小一同來欣賞九月雪美景,也藉機品嚐大內農特產,以及安排周邊景點旅遊,留下美好回憶。
黃偉哲表示,今年大內區代表性經濟作物如酪梨、芒果、木瓜等因天災受損,收成大幅減少,農民承受壓力,希望甜根子草花海不僅成為浪漫的「九月雪」意象,也能與市集、食農體驗結合,吸引更多遊客購買在地農產品,支持農友,實踐「災後復原 × 經濟振興」的核心目標。
大內區公所特別選在甜根子草盛開的季節,於曾文溪二溪大橋西側堤防道路熱鬧登場,活動吸引約2,000人參與。隨著秋風吹拂,片片白絮隨風搖曳,如九月飄雪般浪漫迷人,成為最佳拍照打卡美景。現場規劃農特產市集、社區營造成果展、政令宣導闖關、集章換好禮、即拍即印留念服務及食農教育體驗等豐富內容,成功將花海美景與地方經濟串連。
活動現場除展售酪梨、木瓜、芭樂等農產與特色小吃攤位外,也結合年度社區營造計畫「穿越百年看見大內」成果展,透過不同角度詮釋大內故事,展現居民對土地的深厚情感。同時,農友張明發的社造計畫「農夫帶路—曾文溪畔桃花源」也同步亮相,呈現地方創意與農村特色。
除了觀光市集,現場還設置寓教於樂的趣味闖關,包括登革熱防疫、防災、衛生及廉政等主題,民眾透過互動遊戲完成任務,可兌換食農體驗券。活動也推出限量即拍即印服務,完成指定任務即可將「大內九月雪」的美景帶回家留念。另有串聯地方特色景點的集章換好禮活動,鼓勵遊客深度探訪大內。
大內區長陳俊達指出,此次活動不僅是觀光推廣,更希望藉由甜根子草花海提升大內在台南觀光版圖中的定位。未來將持續結合地方特色、社區能量與農業資源,打造大內成為遊客認識台南山水人文的必訪亮點,推動地方產業與經濟發展。

福智佛教學院從心靈教育出發成為地方創生軟實力的核心泉源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福智佛教學院媒體聯絡人陳雅雯表示,福智團體長期推動全人心靈教育,歷經至少25年的擘劃與實踐,福智佛教學院正式於2025年初設立招生,楷定心靈教育為高等教育的核心;面對社會風潮的多變與快速轉動,心靈教育邁向學術化,成為值得期待的教育發展典範。坐落於雲林縣古坑鄉的福智佛教學院,以佛法教育的慈悲與智慧精神,與周邊農村社區共營出地方創生的典範——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未來,將透過學術活化心靈教育的應用與認知,並結合政府政策,接軌國際生態村交流,肩負起高等教育的社會責任。
福智團體創辦人日常老和尚「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提倡以「心靈為主、物質為輔」的教育理念,於2003年開辦「福智教育園區」,並楷定園區為一個完整的全人教育體系以及良善社會的示範社區。完整的教育體系包含小學、中學、高中,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大學、研究所,完備培養人才的條件,以及終身學習的環境。
秉持福智團體真如老師的期許,福智佛教學院要培養出「能和合大眾、善於溝通又具專業的人才」,要具有「治療身、治療心和治療環境」的專業能力。經由學習,學生將提升其操作幸福的能力——覺察、專注、情緒管理、慈悲心、合作與系統思考等。這份終身智慧版圖,希望能遵循「仁禮相依、悲智相融」的校訓精神,完備對全人類幸福與自然環境永續責任的落實。
福智佛教學院整合了扎實的基礎教育體系的辦學經驗,並因應心靈教育於社會情緒的價值需求,以及未來人才關鍵條件的國際素養、全球公民責任或跨文化理解力的發展,開啟融合佛法修學、心靈教育與現代社會應用的課程藍圖。主要內容包含佛法底蘊以及跨文化的對話與思辯課程,涵養領導思維、研修弘法、跨域整合的能力。師資群包含正念引導師、企管顧問、儒家學者、心理師及國際知名佛法專家等。為全人類培養具備深厚人文素養與實踐能力的高等教育人才,未來可能投入佛法推廣、心靈輔導、幸福企業、社區營造、學術研究等廣大利生的事業。
在高等教育日益面臨社會責任挑戰的今日,福智佛教學院積極探索教育如何回應人類幸福、社區照顧與環境永續等深層議題。作為福智團體推動高等教育的起點,學院秉持創辦人日常老和尚「辦一所不一樣的大學」的願景,堅定以心靈為本,開展具人文厚度與社會關懷的教育實踐。其中,「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即是學院師生共同投入的實踐場域。透過課程理論與實務研究的結合,學院不僅培育具備佛學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的關鍵人才,更以生態村為平台,推動全人教育、低碳智能、共生聚落、循環經濟與健康照護等面向,展現教育如何轉化為社會創新與地方再生的力量。
未來,學院亦規劃申請登錄全球生態村網(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 GEN),期望將臺灣的心靈教育模式與互助共好的精神,接軌國際永續社區的認證體系,實現「越在地,越國際」的教育願景,為世界帶來一種融合心靈、人文與永續的高等教育新典範。

農糧署南區分署傳承專業養蜂在地履歷保障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六甲區蜂農李宗銘,承接父親逾四十年的養蜂事業,是在地第二代蜂農。他始終秉持「品質優先」理念,重視龍眼蜂蜜的花源、氣候與溫度等關鍵要素。過去為尋找優質花源,他必須全台奔走;如今隨著技術日益精進,臺南龍眼蜜品質高, 而將蜂箱固定於大內與將軍區,不僅減少搬運、提升效率,更能確保濃純香甜的蜂蜜。
 李宗銘強調,蜂產品的「安全與純度」是消費者最關心的核心,因此他將「產銷履歷」視為蜂蜜生產的基本門檻。每一批蜂蜜皆透過完整紀錄與第三方檢驗,消費者只要掃描QR Code,即可追溯來源。他表示,產銷履歷不只是標章,更是蜂農對消費者的誠信承諾,讓大家能安心享用純淨天然的龍眼蜂蜜。
多年來,李宗銘以穩定品質參與全國蜂蜜評鑑,屢獲佳績,展現龍眼蜂蜜的獨特風味與專業實力,本年更榮獲全國特等獎佳績,顯現透過產銷履歷紀錄生產流程提升蜂蜜品質。農糧署南區分署副分署長王欣俞指出,蜂產品產銷履歷制度涵蓋養殖管理、蜜源環境、採收流程、加工與包裝,並由第三方驗證機構依據國家標準執行檢測,通過者方能貼上「TAP產銷履歷標章」。此制度不僅有效防堵不良產品,更大幅提升國產蜂蜜的品牌價值。 憑藉多年經驗與制度嚴格把關,李宗銘為消費者建立「評鑑肯定」與「履歷驗證」雙重保障,確保每一瓶蜂蜜都安全可靠。
「產銷履歷」制度自2007年推動以來,已涵蓋農作物、畜禽、蜂產品、水產與加工品等多元類別,透過完整紀錄、第三方驗證與QR Code溯源,讓農產品安全、透明、可追溯。農糧署南區分署呼籲,民眾選購具履歷標章的蜂蜜,不僅能守護自身健康,更能支持用心經營的在地蜂農。李宗銘以專業與堅持守護蜂蜜的純淨,讓「安心甜蜜」不只是滋味,更是一份代代傳遞的信任與永續承諾。

臺北登上柏林車站A City of Layers層層魅力進攻歐洲市場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自9月20日起展開歐洲觀光推廣行程,以「Travel Taipei – A City of Layers」為主題,陸續於法蘭克福舉辦快閃活動,並在柏林與布拉格等地舉辦觀光交流會,以及與中華航空合作舉辦推介會,共吸引超過70家旅行業者、媒體參與。此外,觀傳局也在柏林火車站刊登大型戶外廣告,透過實體活動、視覺行銷與業者交流會,拓展臺北在歐洲市場的城市品牌能見度,吸引更多旅客來臺北旅遊。
觀傳局指出,據交通部觀光署「113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歐洲旅客每日消費達199.51美元,僅次於美國旅客的238.86美元,展現高消費力,歐洲觀光市場極具開發價值;另依觀傳局「113年來臺旅客在臺北市之消費及動向調查」,歐洲自由行旅客比例高達83.05%,說明其偏好彈性行程。臺北市交通便捷、景點多元,非常契合歐洲旅客對於文化、自然與城市生活兼具的旅遊偏好。
觀傳局鎖定歐洲市場,以多元行銷手法展現臺北「層層」魅力。首場活動快閃德國法蘭克福人潮聚集的Skyline Plaza,以「層層風景」設計三大體驗,包括茶藝師現場沖泡鐵觀音並結合貓空故事的「茶香臺北」;專業導遊介紹臺北大縱走展現都市與自然零距離的「自然城市」;以及以大稻埕夏日節、台北101與北投溫泉為題的拓印「手作體驗」;搭配在地特色茄芷袋,將臺北日常文化轉化為可攜的旅行記憶,讓歐洲旅客在當地就能感受臺北文化的層層風景。
同時,為強化品牌能見度,觀傳局也從9月21日開始,於柏林火車站刊登大型戶外廣告,內容融入德國旅客喜愛的自然與文化元素,精選故宮、陽明山、貓空、西門町、夜市及古蹟等景點;並與德國旅遊媒體《Touristik Aktuell》及《Only the Best》合作專文報導,進一步觸及旅遊專業人士與高端消費族群。
除讓一般旅客現場體驗臺北魅力的活動外,觀傳局也於9月23日至25日,分別在柏林、法蘭克福與布拉格舉辦觀光業者交流會,與超過70家歐洲旅行業者與媒體互動,推廣臺北舉辦的「水舞嘉年華」、「白晝之夜」與「Color Taipei」等大型活動。在柏林場的茶藝互動體驗成為活動亮點,一名德國旅行社代表指出:「德國旅客非常重視文化體驗,臺北有結合健行步道與茶文化的行程,非常符合市場需求」;法蘭克福場則與交通部觀光署合作,強調臺北交通便利、米其林國際級餐飲與多元住宿選擇的優勢,現場問答互動更加深業者對臺北的印象。
9月25日壓軸的布拉格推廣會由觀傳局與中華航空合作辦理,吸引多家捷克旅行社代表,除展示臺北觀光亮點外,華航也介紹布拉格—臺北直航航線的便利性,該航線每週兩個班次,提供臺捷兩地便利的空中服務,同時吸納鄰近城市如德國紐倫堡 (Nuremberg) 及德勒斯登 (Dresden) 等旅運需求,直航不僅縮短了旅行距離,也提升了行程設計的靈活度。與會業者表示,直航是將臺北納入東亞行程的重要誘因,結合城市觀光與美食體驗,具有極大市場潛力。
觀傳局表示,臺北持續深耕歐洲市場,透過線上、線下多元形式的推廣活動,將「A City of Layers」的城市形象轉化為具體的文化體驗與視覺印象,其中臺北的友善氛圍、便利的城市交通網絡與豐富的美食選擇,貼近歐洲旅客對彈性行程的偏好。臺北作為亞洲旅遊首選城市的品牌定位,及多層次文化肌理將可吸引更多國際旅客前來,感受臺北的多重魅力。

南市教育局多元宣導不停歇 守護學童安全


各項研習宣導防詐。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反詐騙人人有責!臺南市府教育局團隊,今年統整反詐宣導資源,訂定「反詐總動員」計畫,透過各科室合作參與反詐宣導,共同預防詐欺案件發生,守護學校親師生財產安全;並取得勞工局反詐影片資源,近期提供學校設置的LED電視牆播放,運用各種管道提醒市民不要落入詐騙陷阱。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各局處總動員反詐騙,更從教育著手,教育局今年訂定的反詐計畫,包含冒名詐騙、可疑連結、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等12項議題,於相關行政會議、表揚會、研習及嘉年華會等,融入宣導;並彙整各科室與學校例行活動,訂定反詐總動員年度時程表,提供各主題反詐宣導影片,於活動前或休息時間播放,結合各校於餐前5分鐘、集會、運動會等融入宣導。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為防範學生被詐騙集團誘使成為車手或帳戶人頭,無意間成為犯罪工具,近期特製作反車手詐騙貼紙,發放所屬學校,並貼在聯絡簿,以利親師生提高警覺。今年寒假前也聘請腹語術街頭藝人,至國小巡迴宣導健康上網及防詐;暑假前更與衛生局跨局處合作,由教育局進行所屬學校友善校園問卷施測,篩選出網路成癮高風險之國中生,由衛生局團隊前往巡迴宣導網癮防制及反詐宣導。
教育局表示,為利各校快速取得反詐宣導資源,特別於官網設置反詐專區,彙整校園可用的相關反詐宣導資源,並即時更新資訊公告各校,可適時彈性運用於各集會場合宣導參考使用,例如近期警政單位發現詐騙集團以普發現金一萬元為題,發送釣魚簡訊予民眾,誘騙民眾點擊連結至假冒中央存保公司網站輸入信用卡號、銀行帳戶及個人資料等敏感資訊以進行金融詐騙,危害民眾財產安全。

賞月慶國慶南瀛天文館雙節優惠登場邀您同遊星空

南瀛天文館水火箭照片。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迎接中秋佳節與雙十國慶,南瀛天文館推出兩波連假限定活動,邀請民眾在歡樂假期中暢遊星空。10月4日至6日中秋連假期間,星象劇場首場全票買1送1,姓名含「中」、「秋」、「月」的遊客更可免費參觀天文展示館;10月10日至12日國慶連假期間於10時10分前開放免費入館,當日壽星憑證件可享全館免費優惠。此外,連假期間全館消費滿1,500元可兌換摸彩券,將有3位幸運得主獲拍立得一台。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南瀛天文館特別結合節慶氛圍,規劃兼具知性與趣味的星際旅程,讓市民及遊客歡慶佳節的同時,也能探索浩瀚宇宙,誠摯邀請大家闔家到天文館賞星學知識,特別是姓名中有「中」、「秋」、「月」的遊客,和國慶日壽星,都有特別的好康,千萬別錯過!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天文館長期致力於推廣科學教育,此次活動除優惠入館外,更規劃一系列寓教於樂的DIY體驗,適合親子共同參與。凡憑天文展示館門票即可體驗「迅猛龍DIY」,另有「星砂瓶」與「黏土幽浮」DIY酌收材料費50元,讓民眾動手製作專屬星空意象;另設「水火箭」與「硝糖火箭」套裝遊程,讓遊客親身操作並認識火箭推進原理,進一步了解科學與太空探索的關聯。
南瀛天文館補充,連假期間星象劇場特別加開12:30「3D小湯姆太空大冒險」,並推出全館消費滿1,500元的滿額抽獎活動,將於10月17日抽出3位幸運兒獲得拍立得;星空小棧同步祭出「消費滿200元可抽獎一次」優惠,每日限量50份,送完為止!詳細活動資訊可至南瀛天文館官網查詢(https://taea.tn.edu.tw/),或電洽06-5761076。

台灣首廟天壇頒發清寒獎助學金典禮

卓永崇及陳淑鈴等人善行獎助學金頒發典禮並合影。(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台灣首廟天壇第31屆獎助學金頒發典禮,於昨日上午10時在天壇的廟埕,由副董事長卓永崇及董事會秘書陳淑鈴等人隆重舉行一場傳承了31年的溫暖善行,再次點亮了求學孩子們的希望之光。
董事會秘書陳淑鈴指出,今年共有來自台南市117所學校的學生獲獎,涵蓋28所高中、32所國中與58所國小,總金額達新台幣4,272,000元,一份傳承31年的信念,溫暖913位學子的求學路。
天壇副董事長卓永崇在致詞表示,天壇自民國84年開始發放獎助學金,這份獎學金,不只是金錢上的支持,更是社會給予孩子們的祝福與期盼。他也勉勵同學們記得今天這份溫暖,珍惜每一份得來不易的資源,感謝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善心人士,未來有能力時,也能成為別人的力量,把這份愛與善延續下去。
董事會秘書陳淑鈴指出,在教育之外,天壇公益從不缺席。除獎學金之外,天壇在今年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捐助300萬元善款給台南市政府協助災後重建、每年撥款60萬元至臺南市教育局急難慰問金專戶,支援家庭遭變故的學生、定期捐助200萬元予社會局,用於弱勢家庭關懷、發放自強戶慰問金與推動老人照護服務,拓展公益行動持續不間斷。這些善行不僅榮獲內政部與台南市政府頒發「公益慈善績優宗教團體」的肯定,更成為許多孩子與家庭的堅強後盾。
卓永崇指出,台灣首廟天壇用行動證明,信仰不只是香火與祭拜,更是關心社會、照顧弱勢的實踐者。未來,天壇將持續秉持慈悲濟世的精神,讓善的力量不斷傳遞。

臺南大滿貫七社區全國發光齊獲衛福部金卓越社區選拔肯定

臺南大滿貫七社區全國發光齊獲衛福部金卓越社區選拔肯定 。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114年度衛生福利部「金卓越社區選拔」成績揭曉,臺南市表現再創高峰,為歷來最佳成績,由市府社會局輔導參選的7個社區全數獲獎,展現社區發展能量與特色風貌。其中,善化溪美社區榮獲本市首座「銅質卓越獎」殊榮,關廟東勢社區與南區大恩社區獲得「卓越獎」,新化區東榮社區與學甲區新榮社區分別摘下績效組「優等獎」,北區華德社區及新市區社內社區則獲頒績效組「甲等獎」,成績紅不讓。市長黃偉哲特別致贈紅榜,表達對得獎社區的祝賀與肯定。
黃偉哲市長除向七個獲獎社區表達祝賀,更感謝全市672個社區、區公所及社會局的共同努力。黃市長強調,社區發展是建構幸福城市的根基,因有幹部與志工們的投入,市政各項福利政策才能深入基層。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社區培力與選拔,鼓勵更多社區投入,讓臺南成為「全國最有愛、最溫暖」的幸福城市。
社會局長郭乃文指出,本次獲銅質卓越獎的「善化溪美社區」以和樂、幸福、共生、永續為發展主軸,透過關懷據點、合作社、小旗艦方案與環境改善計畫,成功為偏鄉注入活力,打造老少安心的生活環境。這是溪美社區繼108年榮獲卓越獎後,再度躍升全國舞台,充分展現持續深耕的成果。榮獲卓越獎的「關廟東勢社區」則以女性為主力推動宋江陣,彰顯性別平等與文化傳承,並以志工傳授竹編技藝,促進代間交流,展現社區凝聚力;「南區大恩社區」則積極與伊甸基金會合作,推展身心障礙服務,社區志工群亦會定期前往機構內與住民們互動,打造無「礙」的共生社區。
表現同樣亮眼的績效組優、甲等社區,亦展現多元風采。「新化東榮社區」以卡哇依志工隊注入熱情,並運用大目降文化區營造友善場域,延續去年金點獎榮耀,再度榮獲優等肯定;「學甲新榮社區」則透過劇團、耆鼓隊、廣播劇,讓廟埕成為幸福舞台,並以多元志工組織推動社會永續;「北區華德社區」結合特色公園辦理親子活動,拉近居民情感距離,翻轉都市冷漠;「新市社內社區」則以台文班深耕文化教育,並創新發展白蓮霧產業,為社區永續奠基。此次優等與甲等社區分別可獲得衛生福利部頒發15萬元與10萬元獎勵,以資鼓勵。
社會局長郭乃文表示,此次臺南市參選的7個社區能在全國舞台上全數獲獎,揮出漂亮的全壘打成績,展現出台南社區深厚的能量與特色,這是市府與社區共同努力的成果。未來社會局將持續協助各社區精進發展,推動數位行銷與跨域交流,讓臺南的社區故事被更多人看見,並朝向「共生、共好、共榮」的目標邁進。

臺南市下營區地方創生三案獲肯定農業升級文藝復興生態永續並進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臺南市下營區公所攜手地方創生團隊提出的「下營區地方創生計畫」,於今 (114) 年9月24日通過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審查,總經費1,610萬元,獲經濟部、文化部及內政部國土署等中央補助1,250萬元。計畫涵蓋四大面向,包括「健康食農見學SDGs永續社區觀光基地」、「A贏文藝復興及文創加值」、「下營國小北側生態步道改善」及「武承恩公園西側湖畔步道改善」,展現產業、文化與環境的多元結合。
下營素有「農產五寶」-白鵝、文旦、蠶桑、黑豆及臺南16號越光米,近年更發展香草療癒與有機農業。「健康食農見學計畫」以一畝田香草莊園為核心,推動食農教育、遊程體驗與特色商品,並結合校園合作,打造六級產業示範基地;「A贏文藝復興計畫」由透南風文化創意公司執行,串聯在地文學、工藝與宗教文化,辦理小旅行、文藝嘉年華及文創品開發,重現「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等藝術家的文化能量;兩項環境改善計畫,以下營市中心的武承恩公園為主題,打造文化生態綠廊,由區公所推動,營造友善休憩與生態水岸,將吸引逾2萬人次造訪。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下營地方創生計畫展現農業、文化與生態三軸並進,不僅回應高齡化與人口外移挑戰,也為青年返鄉與產業轉型創造契機。市府將持續與中央合作,讓臺南成為地方創生典範。
經濟發展局張婷媛局長指出,此次核定案展現中央跨部會、跨領域整合能量。地方創生不只是產業發展,更涵蓋文化加值與公共空間營造。市府將透過創生專案辦公室輔導,攜手地方推動高齡友善、青年願意投入的宜居社區,為臺南注入永續新動力。

3企業合資捐贈400萬救護車台南市黃偉哲感謝守護市民健康

3企業合資捐贈400萬救護車台南市黃偉哲感謝守護市民健康。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太陽國際企業董事長王怡仁與兩位女兒共同經營的金鋼興業、競美國際企業,近日共同合資捐贈1輛價值400萬元的高規格救護車予台南市政府,今日上午於永華市政中心舉辦救護車捐贈典禮,未來將交由消防局使用,強化急救能量,守護市民健康。立委林俊憲、議員沈震東及各議員服務處代表皆出席觀禮。
市長黃偉哲表示,感謝王怡仁董事長及三家企業的愛心善舉,特別是以母親王邱秋香女士之名義捐贈,更讓公益行動兼具紀念意義。台南市救護需求逐年增加,顯示救護車使用頻繁、磨損嚴重,因此這份善舉正逢其時,對市民健康與安全意義重大。救護車上完整的醫療配備,每年成功挽救數百條寶貴性命,除了專業的消防救護同仁外,今天的硬體補強更是雪中送炭。市府將與各界攜手努力,持續守護市民生命安全。
王怡仁董事長與其女兒共同經營事業,並於母親辭世後成立「秋香善德慈善會」,持續投入公益,照顧弱勢與特殊族群。此次捐贈救護車,不僅延續母親樂善好施的精神,也展現對社會的深切關懷。
消防局指出,該救護車將配置於第六救災救護大隊和緯分隊,投入急難救護第一線,進一步提升緊急醫療救護效能。典禮現場氣氛溫馨感人,不僅代表救護量能的提升,也象徵愛心持續在人間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