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5 年 10 月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1發布文旦修剪枝條現地循環利用與草生土壤增匯助攻果園淨零管理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落實農業部推動之「淨零排放」與「永續農業」政策,協助農友面對文旦修剪枝條廢棄物處理的產業問題,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訂於 10月17日(星期五)上午10時,假臺南市麻豆區和華果園舉辦「文旦修剪枝條現地粉碎循環利用與土壤增匯田間示範觀摩會」,邀請農友現場觀摩實機操作,見證循環農業的實踐成效。
臺南市為全臺文旦最重要產區,栽培面積逾1,100公頃,其中麻豆區與下營區即佔全市栽培面積九成以上。每年冬季修剪作業集中於11月至翌年1月期間,估計每公頃可產生6至21公噸枝條廢棄物。過往多以焚燒、堆置或自行清運等方式處理,不僅耗費人力、成本,也易造成空氣污染與碳排放問題。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陳昱初場長指出,文旦園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簡單來講就是利用乘坐式割草機將修剪下來的葉片及枝條(直徑2公分以下)直接就地粉碎敷蓋於園區地面,粉碎1週內枝條即乾枯萎凋,約3至4個月可達腐化、分解;經二次粉碎處理,枝條粉碎更為均一及腐化速度更加快速。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省工好操作,同時增加土壤保濕性與碳循環。
為評估循環利用對土壤碳儲潛力的貢獻,臺南農改場亦在麻豆地區草生栽培果園進行土壤碳儲調查,涵蓋井東、安正、安業、寮廍等20處文旦園區。發現草生管理園區土壤平均碳儲量為56公噸/公頃/年,為未實施草生栽培者的2倍以上。同時,土壤有機質含量亦較高,展現良好土壤團粒穩定度與碳匯潛能。
臺南農改場強調,推動修剪枝條廢棄物現地粉碎處理與草生栽培管理,不僅可減少農業廢棄物、降低碳排放量,更有助建立亞熱帶地區果園碳匯模式,成為果園邁向淨零排放與綠色經營的關鍵實踐。本次觀摩會同時安排和華果園示範場域,進行乘坐式割草現場操作及修剪枝條現地粉碎處理流程,由研究人員說明文旦修枝循環利用、草生栽培管理與土壤碳匯調查成果。誠摯邀請果農朋友蒞臨參與,攜手邁向環境友善、效益兼顧的果園經營模式。

臺南市長年深耕樂齡教育114年訪評獲教育部特優肯定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為打造高齡友善的終身學習城市,臺南市積極推動樂齡學習推動實施計畫,繼日前天下雜誌甫公布「幸福城市大調查」之樂齡文教力指標中連續四年居六都第一,再度傳來佳績,南市首獲教育部訪評114年度推動樂齡學習政策計畫特優肯定,並獲獎勵金250萬元,後續將用於提供各樂齡中心課程、輔導及培力資源,挹注各樂齡中心永續推展之能量。
市長黃偉哲指出,南市37個行政區共有38所樂齡學習中心及293個樂齡學習拓點,樂齡中心活動參與人次比率居六都之冠,樂齡志工及具專業證書的講師數為全國最高,各樂齡中心亦積極結合在地文化資源,辦理各項課程,提供市民多元的學習機會。本次獲獎感謝各樂齡中心持續耕耘,展現豐沛的推動成果,方能獲得此項殊榮。
教育局局長鄭新輝表示,近年全面精進樂齡學習之課程師資、訪視輔導、交流推廣及創新成長等面向,使本市樂齡政策更臻完善。在課程師資方面,近年強化講師及志工培力機制,提升樂齡學習品質;在訪視輔導方面,精進樂齡輔導制度,透過樂輔小組協助各中心發展特色;在交流推廣面向,本市辦理臺南400展場活動—「當我們一起走過:臺南樂齡的過去與未來」嘉年華及成果發表等活動,讓市民了解高齡教育的歷史及未來趨勢;而在創新成長方面,教育局將退場私校及停辦小校轉化為樂齡學習、交流、培訓與跨局處協力之場域,創造學校退場轉型新價值。
教育局補充,臺南市樂齡中心由學校或民間團體承辦,學校於辦學之餘,積極開辦樂齡課程,並結合學校優勢,開設代間學習課程;另亦媒合優質的民間團體,充分發揮在地人力整合與社區資源優勢,開辦各項特色課程。如左鎮區樂齡中心藉由祖孫共學「鬥牛陣」課程、大內區樂齡中心「大內樂活森林成長趣」課程及東山區樂齡中心「客家東山樂齡活」課程。
未來教育局將持續投注資源,促進樂齡族群的健康、學習與社會參與,打造臺南樂齡學習品牌,透過多元創意的樂齡課程活躍老化。各項課程活動及培訓資訊,歡迎民眾至本市樂齡學習網查詢:
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HomeSon/Tainan/TainanIndex。

臺南市長年深耕樂齡教育114年訪評獲教育部特優肯定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為打造高齡友善的終身學習城市,臺南市積極推動樂齡學習推動實施計畫,繼日前天下雜誌甫公布「幸福城市大調查」之樂齡文教力指標中連續四年居六都第一,再度傳來佳績,南市首獲教育部訪評114年度推動樂齡學習政策計畫特優肯定,並獲獎勵金250萬元,後續將用於提供各樂齡中心課程、輔導及培力資源,挹注各樂齡中心永續推展之能量。
市長黃偉哲指出,南市37個行政區共有38所樂齡學習中心及293個樂齡學習拓點,樂齡中心活動參與人次比率居六都之冠,樂齡志工及具專業證書的講師數為全國最高,各樂齡中心亦積極結合在地文化資源,辦理各項課程,提供市民多元的學習機會。本次獲獎感謝各樂齡中心持續耕耘,展現豐沛的推動成果,方能獲得此項殊榮。
教育局局長鄭新輝表示,近年全面精進樂齡學習之課程師資、訪視輔導、交流推廣及創新成長等面向,使本市樂齡政策更臻完善。在課程師資方面,近年強化講師及志工培力機制,提升樂齡學習品質;在訪視輔導方面,精進樂齡輔導制度,透過樂輔小組協助各中心發展特色;在交流推廣面向,本市辦理臺南400展場活動—「當我們一起走過:臺南樂齡的過去與未來」嘉年華及成果發表等活動,讓市民了解高齡教育的歷史及未來趨勢;而在創新成長方面,教育局將退場私校及停辦小校轉化為樂齡學習、交流、培訓與跨局處協力之場域,創造學校退場轉型新價值。
教育局補充,本市樂齡中心由學校或民間團體承辦,學校於辦學之餘,積極開辦樂齡課程,並結合學校優勢,開設代間學習課程;另亦媒合優質的民間團體,充分發揮在地人力整合與社區資源優勢,開辦各項特色課程。如左鎮區樂齡中心藉由祖孫共學「鬥牛陣」課程、大內區樂齡中心「大內樂活森林成長趣」課程及東山區樂齡中心「客家東山樂齡活」課程。
未來教育局將持續投注資源,促進樂齡族群的健康、學習與社會參與,打造臺南樂齡學習品牌,透過多元創意的樂齡課程活躍老化。各項課程活動及培訓資訊,歡迎民眾至本市樂齡學習網查詢:
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HomeSon/Tainan/TainanIndex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搭乘台灣好行菱波官田線捕捉蝙蝠俠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官田遊客中心。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秋意濃、菱角香!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出期間限定活動,只要在10月17日至19日及10月24日至26日連續2週的星期五、六、日共6天搭乘台灣好行菱波官田線,尋找神出鬼沒的蝙蝠俠!只要搭對班次、眼明手快,成功捕捉到現身車廂的蝙蝠俠,並追蹤西拉雅管理處社群,就能獲得一包香Q可口的官田在地特產菱角,每日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錯過就要等明年啦!
為什麼是蝙蝠俠?外國人看見可口菱角時,常常覺得它的外形和蝙蝠十分相似!成了這場活動的靈感來源。西拉雅風景區管理處將「蝙蝠俠」與在地特產菱角巧妙結合,推出趣味十足的搭車送菱角活動,還能順便遊官田、吃美食、拍美照,一舉多得!民眾只要搭乘台灣好行菱波官田線指定班次(12:00、15:30由新營站開往善化轉運站;13:30、17:00由善化轉運站開往新營站),就有機會遇見蝙蝠俠。
除了搭車抓蝙蝠俠,官田區農會也將於10月18日至19日在官田遊客中心舉辦一年一度的「官田菱角節」。活動今年首度舉辦為期兩天,並推出創新產品菱角方塊酥及菱蕎酥,希望在風災後重振在地產業、幫助菱農行銷新鮮美味的官田菱角。不只送菱角,搭乘「台灣好行菱波官田線」還可暢遊多個特色景點,包括尖山埤渡假村、官田遊客中心、隆田車站附近的cha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等,一路慢遊西拉雅,感受最chill的鄉間風景。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許主龍表示,每年9至10月是菱角盛產的季節,每年秋高氣爽的時候,官田隨處可見農民採收菱角的田園風景,是西拉雅風景區的一大特色。歡迎民眾搭乘台灣好行出遊,用悠閒的鄉間步調感受西拉雅chill chill的舒爽魅力。
另外,西拉雅風管處精心也規劃多款台灣好行-關子嶺線及菱波官田線套票,可於KKDAY、KLOOK、QYOU趣優及新營客運購買,並享沿線特約店家折扣優惠。另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搭乘台灣好行關子嶺線或菱波官田線,只要使用電子票證或行動支付,即可享有票價半價優惠。此外,兩條路線也將陸續推出多項主題活動,讓旅遊體驗更豐富。

臺南市創新推動國中技藝或職業在地課後課程


酒精墨水畫體驗(照片由仁德文賢國中提供)。
臺【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指出,臺南市教育局創新推動「國中技藝或職業試探在地特色課後課程」,由學校主動規劃,結合鄰近技專院校或在地產業資源,讓學生在正式課程以外,親身體驗動手實作的樂趣,藉此拓展職涯視野,累積未來升學與就業的潛能,自100年度執行以來,目前已累積計約1,600人次學生及200多位教師參與。今(114)年度有仁德文賢國中、南化國中及白河國中等3校辦理在地特色課後課程。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不應僅侷限於課本或教室,更應走入在地並與生活連結,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實作中成長,實踐「適性揚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最終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點與發展方向。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為了讓國中學生寒暑假或例假日也能有多元豐富的學習機會,且有機會踏入在地產業,透過在地課後課程的推動,引發學生對在地產業或職涯的興趣,進一步增加學生更了解當地的特色及優勢,深具教育意義與社會價值。
教育局進一步說明,仁德文賢國中於暑假期間邀請鄰近的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老師,教導學生新生兒照護、高齡養生保健、視光體驗等,除對醫護職群內容有了初步認識,同時豐富自己的健康知識。
南化國中以在地農業為發展主軸,如至養蜂場體驗蜂王乳製作、茶樹莊園進行精油製作、與果農學習烘烤龍眼乾,不僅增進對農業職群的認識,體察農事工作的甘苦與價值,也凝聚對家鄉的歸屬感。
白河國中則與鄰近白河商工合作,安排學生體驗蓮花文創商品雷雕設計、蝶古巴特拼貼手提袋、蓮花馬賽克拼貼等文創創作,發揮學生的創意與手作能力,產出獨一無二的精緻作品,提升學生自我表達與成就感。
教育局補充指出,除了在地特色課後課程,亦規劃透過其他多元活動引導學生發掘潛能、適性發展,如國中技藝教育課程、國小高年級專科學校與技術型高中參訪、暑期體驗課程、技職博覽會等,培育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與技術,更希望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意義與方向,多元展能,種下職涯探索的種子。

臺南市表揚閱讀闖關優秀學生親子共學提升網安意識

性平主題書展閱讀闖關活動頒獎典禮。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積極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今(13)日於市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會議中,辦理「性平主題書展閱讀闖關活動」頒獎典禮,由市府副秘書長徐健麟代表市長黃偉哲表揚16位在閱讀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透過親子共讀與性平主題閱讀,引導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如何面對網路世界挑戰,從預防不當影像散布到辨識數位詐騙,共同守護學生的數位安全與心理健康。
市長黃偉哲指出,臺南市一向秉持「校園性別事件零容忍」原則,致力營造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面對網路世代挑戰,市府持續推動防治數位性別暴力教育,提醒學生提高警覺、保護自己,同時呼籲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與網路生活,共同打造安心健康的成長環境。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透過性平主題閱讀活動,不僅培養學生尊重與包容的觀念,更強化家長陪伴的重要性。家長透過與孩子共讀性平圖書,能更理解當代學生在網路環境中可能面對的各種風險,如性私密影像散布、金錢詐騙與網路性剝削等問題,有助於建立孩子自我保護與風險辨識能力。
教育局表示,今年活動以「閱讀性平主題圖書」為主軸,鼓勵學校結合每年3月第4週「性別平等教育週」及4月20日「性別平等教育日」辦理系列宣導與閱讀推廣。活動共徵得725件閱讀心得投稿,經專業評選後選出特優3位、優選5位及甲等8位學生,展現學生在性別平等素養與閱讀理解上的深度與廣度。
此外,為深化性平教育扎根校園,延伸本次閱讀活動,南新國中邀請作家暨獸醫師邱靖巧,舉辦以其作品《短褲女孩》為主題的校園閱讀講座,透過角色故事引導學生思辨性別刻板印象,鼓勵尊重多元、勇敢追夢,深化性平價值內涵,增加性平主題書展的廣度。
教育局表示,本次活動特別感謝異人館國際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熱心贊助,提供多項獎品鼓勵學生參與,後續也將持續邀約不同單位一同推動性平主題閱讀與多元宣導活動,積極結合家庭與學校力量,打造具支持性與安全感的教育環境,培育學生具備數位素養與性平意識。

西拉雅台灣好行毛孩趣旅行好評加開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配合九月「台灣狗狗節」舉辦的首場「毛孩趣旅行」反應熱烈、報名火速額滿,廣受毛孩爸媽好評,為回應熱情支持,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宣布加開第二梯次!這場專為毛孩量身打造的限定旅程將於10月19日再次出發,邀請15組幸運毛孩家庭搭乘「台灣好行菱波官田線」,一同展開一段結合自然風光、美味餐點與幸福回憶的療癒系秋日小旅行。
 活動當日,參加者將從善化火車站出發,展開一場結合自然風光與溫馨互動的療癒小旅行。首站將到風景秀麗的烏山頭水庫風景區,飼主將與毛孩搭乘觀光遊船,悠遊於碧波蕩漾的湖面上,一邊欣賞水天一色的壯麗景致,一邊感受秋日微風輕拂,沉浸在仙境西拉雅自然的靜謐氛圍中。
 午後行程則移動至綠意盎然的官田遊客中心草皮上,現場特別準備了專為毛孩手作的可麗露、小鬆餅與磅蛋糕,皆採用天然食材製成,健康又美味,毛爸毛媽們可與毛孩一同奔跑、互動,在廣闊草地上享受悠閒午後,另外,為了讓這段旅程留下永恆記憶,活動現場特別設置「毛孩寫真巴士」拍照專區,捕捉毛孩與飼主最自然、最幸福的互動畫面,定格成珍貴的旅途回憶。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許主龍處長表示,希望透過「台灣好行毛孩公車」活動,推廣寵物友善旅遊理念,鼓勵飼主帶著毛孩一同走進風景區、親近自然,並打造具永續性與在地特色的旅遊模式,讓帶毛孩旅行不再是難事,而是一種幸福日常。
 除了深受毛孩家庭喜愛的「毛孩趣旅行」之外,交通部觀光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將於10月24也將推出「親子生態輕旅行」,邀請親子家庭走進果農之家與曾文水庫兩大自然生態景點,感受秋季限定的自然魅力。
無論是攜手毛孩展開療癒旅程,或是帶著孩子走進自然探索,西拉雅風管處精心規劃的「毛孩趣旅行」與「親子生態輕旅行」皆為限時開放報名、名額有限的主題遊程。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立即報名參加,一同創造這個秋季最難忘的回憶。

CITYLINK農村派對南臺灣農村展現魅力走進北部民眾生活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副分署長祝瑞敏表示,為推廣南部農村發展與產業加值,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2025 CITY LINK農村派對」於10月12日特地北上在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園區舉辦。有來自臺南、高雄、屏東、澎湖、金門等地40組具有農村特色的農特產品,同時將農村旅遊與文化體驗帶進城市,現場人潮不斷,氣氛熱烈。
活動以「南有故事,北有迴響」為主題,串連南北交流,並以四大亮點呈現農村魅力。「魅力農遊」集結農場、牧場、製茶廠與產業協會,帶領民眾了解農村體驗與環境保育;「南方拾光」透過故事分享與DIY體驗,讓參加者感受農村文化背後的韌性與美好;「初見黑金」、「青禾之間」聚焦新興農業與青農力量,包含屏東可可、咖啡、食農教育相關教具體驗商品等,展現南方產業的創新活力。
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分署長柯燦堂表示,今年特地將南部地區農村再生包含區域亮點、常民文化、青年人培、食農教育及休閒產業等執行的成果帶到臺北來展出,本次活動不僅要推廣南臺灣農村特色與產業,更期待北部民眾透過市集、故事分享與DIY體驗,感受南臺灣農村的智慧、情感與價值。
本次展出DIY體驗受到民眾熱烈歡迎,包含排灣族童玩動手做、高粱掃把編織、黑米飯糰製作、竹製鳳梨造型書籤編織、食農版畫絹印袋體驗等活動,小朋友在農村夥伴引導下動手操作,不僅玩得開心,也學習到農村生活智慧。這些活動不只是單純的市集互動,更展現農村旅遊的獨特魅力,透過實際操作與文化傳承,讓民眾認識南臺灣農村的生活樣貌,更能在體驗的過程中了解農村的生態環境、產業故事與人文風情。
舞台活動表演精采,來自「關廟東勢旺萊寶貝」阿公阿嬤帶來熱鬧的宋江陣,與「CornerStyle 街角風情」樂團的現場演出,傳統與現代交織,贏得觀眾掌聲。活動整日人潮不斷,大家意猶未盡。未來也將持續推動農村加值與觀光發展,讓更多人走進農村、看見農村。

農糧署南區分署說明品嚐火紅魅力揭開紅龍果甜美秘密

農糧署南區分署說明品嚐火紅魅力揭開紅龍果甜美秘密 。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南報導】夏秋之際,來上一口香甜多汁的紅龍果,增添幸福好滋味!臺灣風土氣候適合紅龍果生長,果形亮麗,果肉纖維細緻、汁豐沛味清甜。南部紅龍果主要種植於臺南東山及屏東長治、新埤、鹽埔等地區,每年6-11月是盛產時期,並透過適時疏花疏果進行產期與產量調節,讓消費者便利選購新鮮優質的臺灣國產紅龍果。
農糧署南區分署王副分署長欣俞說明,紅龍果富含維生素C、水溶性膳食纖維及鉀、鎂、鐵等多種礦物質成分,營養價值高且熱量較低,是兼顧健康與輕食的好選擇。品種多達10幾種,包含白肉及紅肉品種,白肉種外型橢圓,鱗片修長,膳食纖維含量高;而紅肉種外型偏正圓,鱗片較短,果肉細緻甜度高。消費者想挑選好吃的紅龍果,可以掌握小訣竅,以果形飽滿、輕壓有彈性,果蒂及鱗片新鮮、果色亮麗、無裂痕或凹陷且轉色均勻者為佳,想嘗鮮的您可別選錯唷!
此外,紅肉種富含甜菜紅素,為天然色素,近來成為手搖飲料、烹飪及烘焙食品新寵,應用於食品可增加視覺吸引力,創造出獨特漸層效果,市面上各通路亦有相關果乾、果醬、冰品、甜點等多樣化加工產品,打造一場兼具視覺與味覺的盛宴,消費者可依自行喜好多加選購,支持國產在地優質農產品。

福智僧團月稱光明寺溫馨傳月情活動圓滿


月稱光明寺監院性莊法師致詞時鼓勵民眾支持蔬食救地球。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福智僧團新聞聯絡人林金杏表示,福智僧團月稱光明寺秉持佛陀慈悲利生、智慧渡人的精神,於今 (2025) 年 10 月 12 日假苗栗縣苑裡國小舉辦「溫馨傳月情」。活動連續十年結合蔬食與自備環保餐具,鼓勵民眾實踐永續生活行動。今年活動以「蔬醒 健康 護生 愛地球」為主題,吸引逾2,200位民眾攜家帶眷饗宴美味蔬食,估計約減碳1,764 公斤,相當於種下147棵樹一年碳匯量。當日,月稱光明寺監院性莊法師、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民政處長巫恒昭等縣府團隊也特別到場致意,共同呼籲「蔬醒 健康 護生 愛地球」。
月稱光明寺監院性莊法師致詞時,引用福智團體創辦人日常老和尚智慧法語指出,我們的飲食習慣,已經造成健康的直接損害、經濟的最大損失,如果能夠改變過來,整個大環境,包括暴力傾向也會隨著改過來。福智真如老師秉持「願無邊有情離苦」的慈心精神,推動蔬食、護生、綠色保育、淨塑行動,月稱光明寺為帶動社會良善風氣,藉由活動推廣蔬食,希望大眾能多吃素。性莊法師鼓勵大眾可以選擇一週一餐吃素,或是每天早餐吃素,除了讓自己身體健康,又能蔬食救地球。
今年是溫馨傳月情第十屆,特別邀請「福智關廟護生教育示範園區」參展,帶來兩位特別的動物代表——外來種的蘇卡達象龜,以及曾為流浪狗、現任為護生園區的實習公關狗「櫻花雪」擔任形象大使。透過牠們的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每一個生命中,無論物種、形態或背景,皆有感受苦樂的能力,都是值得被尊重與關懷。活動喚起更多人尊重生命,多吃蔬食、少吃肉,來達成健康、護生及環保三贏的方法。
「温馨傳月情」整體活動以多元的永續理念,帶動鄉親提升心靈,實踐人與社會及環境共善共好為目標,讓每年活動都呈現不同的特色。今年「月稱光明寺展」以拼圖拼出「善業網」,揭示佛法的因果觀念,讓鄉親了解種善因及長養慈悲心的佛法精神與文化,深刻體認佛法因果教育的重要與影響。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率縣府團隊參觀「月稱光明寺展」,與現場民眾齊呼口號「月稱有愛,世界更善」,期許與鄉親攜手共創十善社會。「敬老展區」以關懷社區長者、推動樂齡學習為主軸;「美食展區」以本土食材,料理美味營養的低碳蔬食,讓鄉親實踐「蔬」醒健康任務。
福智團體月稱光明寺自 1997 年成立以來,長期致力人與環境及健康永續的福祉,以福智事業群為合作夥伴,積極推動有機農業、淨塑種樹、智慧護生、孝親敬老、心靈成長、公益捐贈、頒發獎助學金、原生植物復育及護生園區等利生事業。同時,持續透過與產官學界多元合作,開展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積極貢獻。福智團體真如老師秉持日常老和尚的遺志,於月稱光明寺率領僧俗二眾弟子奉行佛陀大乘教法,期能以宗教文化為中心,傳達關愛眾生、守護大地的慈心理念,開展人間希望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