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5 年 11 月

台南市水利局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繳出3金質成績單

台南市水利局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繳出3金質成績單。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高雄市土木技師公會主辦的「2025年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得獎名單出爐,南市水利局提報「佳里區海埔排水治理工程(第1期A標)」、「臺南市喜樹灣裡地區市地重劃停20抽水站工程」及「臺南市仁德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分支管網及用戶接管工程第8標」等3項重點工程得到評審委員讚許,皆榮獲「水利工程類-金質獎」獎項。黃偉哲市長對於水利團隊積極投入治水防洪工程及污水下水道建設所作的努力表示肯定。
黃偉哲市長非常重視臺南各區域平衡發展及治水建設,為提升佳里區海埔排水周邊之營溪里、佳化里及佳興里等區域防洪安全,積極爭取經濟部水利署補助經費3.48億元,由下往上游分段進行海埔排水整建共分3期施工,第1期為「佳里區海埔排水治理工程(第一期A標)」,投入約3,200萬元施作180公尺護岸並已於今(114)年1月完工,另將渠寬擴建至12公尺,且導入生態友善複式斷面,增加動物逃生通道,保留綠帶及水防道路,讓海埔排水同時擁有防洪、生態、交通等多樣性功能;第2階段為延續之320公尺護岸改善亦刻正施工中;最後階段則是1,136公尺護岸新建工作,目前已展開用地徵收併工程設計同步進行,以利加速整體改善進度。值得一提的是,第1期工程完工後已成功通過丹娜絲颱風及0802豪雨等考驗,明顯改善積淹水面積與退水時間,受到在地民眾高度肯定。
水利局說明,為配合喜樹灣裡市地重劃投入約4.55億元辦理的「臺南市喜樹灣裡地區市地重劃停20抽水站工程」已於113年8月完工,並依照當地地名命名為「喜灣抽水站」,總抽水量可達每分鐘1,800噸,配置5部豎軸式抽水機、5組迴轉式撈污機及2部發電機,可連續運轉48小時以上,搭配智慧化圖像監控系統與AI助理幫手,精簡人力並提高操作即時性與正確性,大幅提升聚落保護標準,補上區域治水的最後一塊拼圖,達成「喜灣門神在、洪水不做怪」的願景。此外,「臺南市仁德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分支管網及用戶接管工程第8標」則為完善仁德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利用密閉管線收集家用污水至仁德水資源回收中心處理,污水處理後可提供非民生用水使用,確保水環境再生及資源永續利用。本次完成推進管線5,619公尺、連接管9,144公尺及用戶接管1,654戶,並施作後巷彩繪提升污水接管價值及美化巷道環境。
黃偉哲市長表示,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治水建設除了要顧及施工品質與安全外,也要兼顧生態永續發展與資源循環再利用等目標,避免積淹水危害的發生;另外,也不可以忽略「看不到」的污水下水道建設工程,期許水利團隊共同推動並營造良好的大臺南優質生活環境。

臺南市安定慈善會3度捐贈復康巴士黃偉哲感謝攜手打造無礙友善城市

臺南市安定慈善會3度捐贈復康巴士黃偉哲感謝攜手打造無礙友善城市。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響應臺南市照顧弱勢優先的施政理念,臺南市安定慈善會捐贈1輛復康巴士,今(2)日於該會假安定保安宮辦理之成立第2屆會慶由現任理事長謝鈺珍率全體理監事共同進行捐贈儀式;黃偉哲市長率社會局郭乃文局長出席接受並回贈感謝狀,安定慈善會千名會員也一同參與見證,民政局長姜淋煌、勞工局長王鑫基、立法委員林俊憲、陳亭妃、郭國文、巿議員李文俊、余柷青、陳碧玉本人及林志展副議長服務處代表亦到場參與。
黃偉哲市長感謝安定慈善會110年及112年各捐贈本市復康巴士1輛,今年再次捐贈1輛復康巴士,固定捐車已成為慈善會的傳統。郭乃文局長也表示,復康巴士平均每臺車1個月需跑1,800公里以上,10年即達汰換標準,為了讓市民朋友享有更優質的服務,市府積極媒合民間資源捐贈復康巴士,期能共同打造更友善、無障礙的交通環境,讓身心障礙朋友能安心出行、樂在生活。本次捐贈之復康巴士將用於幫助身心障礙者及短暫性行動不便且乘坐輪椅的朋友們,解決就醫、復健、社會參與等交通問題,市府也將繼續努力,推動更多有利於市民朋友的政策與服務。
臺南市安定慈善會自106年成立以來,至今已邁入第8週年,會員人數達2,700人;長期投入公益服務,除辦理急難救助、關懷弱勢團體外,亦協助經濟困難往生者辦理後事,服務範圍涵蓋救護接送、入殯安置、誦經法會、公祭、火化及入塔等全程協助。謝理事長表示,本次與市府攜手守護身障朋友的交通需求,也期盼鼓勵更多善心人士與企業投入社會公益行列。
臺南市目前有155輛小型復康巴士及1輛中型復康巴士,每年平均可提供30萬趟次以上服務,這些車輛多數由民間企業、團體或市民個人所捐贈,市府將捐贈車輛使用於汰換年限已逾10年以上之老舊復康巴士,以保障使用民眾之行車安全。社會局提醒,復康巴士接送時間自上午6時至晚上11時,預約請洽06-2975678(永華、溪南區)、06-6328899(溪北區)或Line@官方帳號(LINE ID:@tnrehabus)。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環騎5COOL打卡騎GO自行車認證活動熱力進行中


吉雷米擔任11月22日至23日領騎仙境西拉雅 環騎5COOL 188K挑戰。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交通部觀光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出的「仙境西拉雅 環騎5COOL–打卡騎GO!」自行車認證活動熱潮持續延燒!自開跑一個多月來,已吸引百名車友熱情響應!隨著深秋美景到來,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歡迎尚未參加的朋友們把握最後一個月的機會,一同騎進仙境西拉雅、打卡抽10萬大獎!
「仙境西拉雅 環騎5COOL–打卡騎GO!」自行車認證活動活動門檻低、完騎極簡單!採具彈性的非賽事形式,鼓勵民眾用最輕鬆的節奏,探索仙境西拉雅的水庫風光。車友可隨時出發、自主挑戰25.7K「菱波官田線」或100.4K「山海圳-大圳之路」兩條指定路線,參加者只需至官田遊客中心領取專屬字卡,依指定路線完成「本人+自行車+字卡」於兩景點合照,並上傳至臉書貼文與留言,立即將限量超美水藍色水壺帶回家,還可參加總價值超過10萬元的豪華抽獎!獎項包括DOSUN電輔車(價值逾5萬元)、iPad 11、在地住宿券、美利達安全帽與限量紀念品等,中獎率超高,讓您拍得精彩、玩得開心、拿得超值!
西拉雅管理處許處長主龍表示,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誠摯邀請全臺民眾,無論是享受秋日悠閒的親子家庭,或是渴望挑戰極限的自行車騎士,都能在「打卡騎GO!」輕鬆完成,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樂趣,體驗西拉雅獨有的慢活騎行文化與自然魅力。秋高氣爽,正是騎行最佳時節!健康低碳,永續旅遊,請把握最後一個月,騎進仙境西拉雅,騎出美好生活!
另外,除了簡單有趣的打卡路線,今年更特別加碼推出重量級騎行挑戰「仙境西拉雅 環騎5COOL 188K挑戰」,今年更特別邀請來自法國、深愛臺灣土地的知名主持人與運動推廣者—吉雷米擔任活動嘉賓於11月22日至23日領騎熱血登場!這場兩天一夜的專業級騎乘體驗,將挑戰騎士們的體能與耐力極限,騎士們將沿途征戰五座水庫、大凍山、關子嶺、玉井、白河等精華路段,總長188公里,路線風景壯麗且極具挑戰性,是專業車友年度清單中絕不容錯過的高強度路線試煉。

臺南市五校獲教育部PBLSTEM+AICT跨域統整智慧學習獎項


左鎮國小與南大附小獲教育部PBL-STEM_AICT跨域統整智慧學習獎項。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教育部為推動以運算思維與人工智慧為核心的跨域統整學習,委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辦理「PBL-STEM+AICT跨域統整智慧學習扎根計畫」,並於10月17日至18日舉行「2025數位跨域教育年會暨教師創新教材教法競賽」,吸引全國近兩百位教師參與,展現跨域整合與智慧學習的豐碩成果。其中,臺南市共有五所學校脫穎而出,分別為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左鎮國小、億載國小、頂洲國小及文元國小,榮獲教育部全國獎項肯定,展現臺南在智慧教育與AI跨域創新上的深厚實力與教育量能。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教育長期以創新為核心,積極推動AI科技與PBL探究學習結合,讓學生能從學習中培養問題解決與創造能力。這五所學校的表現,不僅是臺南教師專業與創意的展現,更代表臺南正以智慧學習為核心,打造跨域共學、共創共榮的教育城市。AI不僅是科技應用,更是培養學生理解世界、改變世界的重要能力。臺南市將持續推動AI與跨域整合課程,讓科技教育成為學生探索生活、開創未來的橋樑,落實「學在臺南、創在臺南」的教育願景。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臺南市積極推動PBL跨域課程與AICT智慧學習,透過專案計畫及跨校共學社群,協助教師強化數位教學力與課程設計力。希望科技教育不只是工具,而是孩子探索生活、理解社會、發現問題的契機。他表示,從國小階段扎根跨域思考與運算思維,正是臺南邁向智慧教育城市的重要步伐。
左鎮國小教師王鍠文、陳昱全以《西拉雅符號-以科技振興西拉雅文化》勇奪乙組金獎,課程融合PBL探究教學與AI應用,學生透過程式設計與NKNUBLOCK教具重現西拉雅圖騰與語言,實踐「用科技說文化故事」的願景,展現地方文化與數位創意融合的成果。
南大附小團隊以《我是室內控溫高手》與《空氣品質小尖兵》兩門課程分獲甲組金牌與銅牌。「綠活探索」課程以生活議題為核心,學生透過智慧溫控與氣象雲平台探究環境問題,展現科學探究與AI應用結合的跨域成果,培養學生以科技守護環境的公民素養。
億載國小教師程毓盛、陳威任《校園安全好智慧升級版》作品以AI影像辨識為主題榮獲甲組銅牌。學生運用Teachable Machine訓練影像辨識模型,打造智慧門禁系統,從資料蒐集、模型訓練到應用完整體驗AI設計歷程,展現STEM與適性學習精神。
頂洲國小以主任施述巽設計的《智慧教室溫控管家》為題,學生從「班班有冷氣」議題出發,運用AI助教分析溫度數據,發現教室的「熱區」與「涼區」,從真實問題中發展創新解方,展現AI助學的實質應用價值。
文元國小團隊以《倉鼠小窩好熱啊》切入生活情境,結合溫濕度感測器與語音模組設計「智慧寵物屋」,帶領學生從邏輯基礎到AI應用,培養運算思維與創造力,展現差異化教學與生活科技融合的特色。
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結合南科園區與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資源,推動AI教育與智慧學習課程模組化,並擴大跨校共學社群,促進教師專業交流與課程創新。臺南將以「全臺首學」精神為基礎,深化AI、PBL與跨域教育推動,打造「學習無界、創新無限」的智慧教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