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龍崎區藝術家鄭羽桑竹林禪境為希望而生心靈創作撥雲見日


鄭羽桑與心靈創作撥雲見日。(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出生於群山環抱,純樸寧靜的環境,只能靠阡陌小徑進出竹林畫室的台南市龍崎區藝術家鄭羽桑,畫風多樣化有山水、人物等,也榮獲國際「全球傑出建築金獎」等多項大獎,為專研考察藝術見野和畫風,曾遠赴遊歷凡爾賽宮、梵蒂岡博物館、米開朗基羅的西斯汀教堂等各大美術館,今又在竹林禪境為希望而生,即將完成一幅天龍與飛馬和日交會的「撥雲見日」心靈創作。
鄭羽桑,生長於竹林環抱的天地,從小對「竹」就有特殊的濃厚情感。「竹」的四季變換:從土壤裡冒出的筍子,剝落筍殼,竹身一節一節長高,節的環鞘會生芽發育為枝,長出鮮綠嫩葉,越來越茂盛,竹身節節高升。
在環境方面,春天的降臨,大地草木、野花遍地,綠意盎然,氤氳著清新沁涼的氣息,處處充滿生機。
夏天的到來,竹林更茂密環蔭,走入竹林中青翠碧綠的竹葉,相互交錯重疊,明麗的陽光照射,光線穿梭於隙縫間,頂梢透光的翠綠竹葉色澤如清澈的綠寶石。微微的和風空氣散發著陣陣清雅的竹香,時而聽到竹與竹的摩擦聲,聲聲奏響,加上大自然裡的昆蟲、鳥叫琴瑟合鳴,譜出最棒的交響曲,令人陶醉於竹林裡。
邁入秋季,竹葉已開始從由綠轉黃,橙黃竹葉在山林之間逐漸染色,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呈現出濃濃的浪漫秋意。
進入冬季,竹葉隨著微風輕輕落地,竹枝的葉子漸漸稀疏,竹身依然堅毅挺拔,擎天於大地。任憑風吹雨打,高聳的竹梢搖曳生姿,能屈能伸的高風勁節。
鄭羽桑從小在竹林中成長,吸取天地的靈氣,無形中培養出堅毅認真的性格與超然的特質。即使曾歷經天災人禍的折難,都要咬緊牙根堅持這艱苦的創作之路。這是她開始創作多年的「竹糸列」,也是她的代表作,她要用她的「竹糸列」創作,與世人分享「竹」的堅毅精神。
鄭羽桑,於1999年曾遠赴美國賓州藝術學院(Pennsylvania academy of the fine art)研究。
2003年赴歐洲藝術專研,行經法國、南法普羅旺斯、荷蘭、比利時、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摩納哥等地,特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美術館、梵谷美術館、法國巴黎羅浮宮、奧塞美術館、畢卡索美術館、羅丹美術館、凡爾賽宮、梵蒂岡博物館、米開朗基羅的西斯汀教堂等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專研考察。
2006年赴美國籌備「鄭羽桑 美國巡迴個展」 展覽事宜,行經 東岸紐約、首都華府、費城,及西岸舊金山、世界科技重鎮矽谷等地。她及其畫作沿途均受到熱烈的歡迎,以及諸多國際專業畫廊的肯定,在矽谷當地更接受美國最大華文報世界日報 專訪。
鄭羽桑的畫作也曾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依序分述如下,
2001年畫作「炭窯工人」首度參加日本現代美術協會「日現展」,同時獲得
入選,展覽於日本大阪美術館,並破例成為會員,首度於國際藝術上發光。
2002年 破例超越新人獎,畫作「樟木廠工人」榮獲日本現代美術協會「日現展」的「三原繁賞」獎,展覽於日本大阪美術館。
2005年畫作「聖心朝聖」榮獲日本現代美術協會「日現展」特賞大阪府知事賞 (大阪最高首長獎),展覽於日本大阪美術館,再度在國際藝術界登上高峰。
2007年 台南巴克禮紀念公園,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榮獲「全球傑出建築金獎」,此為世界不動產聯盟的諾貝爾獎,鄭羽桑為其公益創作代言的畫作為 巴克禮紀念公園之精神象徵。
2007年畫作「慈濟 靜思精舍」入選日本現代美術協會「日現展」,慈濟大愛電視台特赴日本大阪美術館專訪。這藝術與慈濟的邂逅,藝術風格獨特,呈現全世界慈濟人的心靈故鄉。
2009年至今,日本現代美術協會推舉為評議委員。
2009年為台灣第一水庫「虎頭埤」創作代言,以文化創意提昇國際觀光。
2009年榮獲「全球傑出建築金獎」的巴克禮紀念公園之精神象徵畫作,於
英國倫敦世貿中心參加世界第二大國際授權展—歐洲授權展,以文化創意提昇國際觀光。
2013年畫作「阿勃勒花季」成為台南行銷「台南 阿勃勒花季」的精神象徵,以文化創意行銷台南台灣文化首都,提昇國際觀光。
2013年「竹林禪境鄭羽桑油畫個展」東門美術館邀請展覽、海藝廊邀請展覽。
2016年「關懷台灣大地 」糸列創作,重現台灣純樸人情、田園風光。
2018年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邀請「鄭羽桑油畫個展」。榮獲典藏:畫作榮獲台灣著名博物館奇美博物館典藏,1997年至今也獲專業畫廊及收藏家典藏。
油畫個展:1997至今,應各大文化中心、新光三越、五星級台糖長榮酒店、
南一中竹園藝廊、行政院嘉南療養院的邀請,舉辦「來自山中畫家 鄭羽桑」油畫個展。
著作
鄭羽桑油畫集,有「關懷台灣大地」、「歐洲藝術的洗禮」糸列畫卡明信片,鄭羽桑藝術月曆、年曆。
鄭羽桑即將完成這幅天龍與飛馬和日交會的「撥雲見日」心靈創作,靈感是來自於她20年前,她站在梵蒂岡的西斯汀教堂之中仰望500年前米開郎基羅的「創世紀」創作,以及近200年莫內「光」的靈魂與現代的羽桑三位體靈魂交融。
鄭羽桑指出,在東方,天龍就如天神的象徵。飛馬就如人的象徵。西方,上帝與亞當被尊為天神與人。而太陽,就是象徵著無限希望,充滿正能量。從飛馬,一躍而起,奔騰飛越層層烏雲,衝向光明。飛龍,從天而降,身形彎延行雲飄動,朝向光明。飛龍形體,有如山脈峻嶺,一山,又一山高,高到天界。
也象徵,人的事業,努力奮鬥不懈,越爬越高,過了一山,又一山高,挑戰了一山高,又戰勝一山高。飛馬,奮發一躍而起,成功奔騰天際,代表事業成就非凡。
鄭羽桑強調,近從2020年疫情爆發至今2023年,全世界人類面臨恐慌,有如陷入黑暗時期的危機感。她去年特別創作一幅「二寮日出」,期使人心產生正能量的希望。因為日出是讓人產生走出黑暗,迎向光明,也是讓人象徵帶來信心。
另,這幅撥雲見日,就如同天空烏雲密佈,籠罩大地,在這之際,太陽從烏雲密佈當中展露,射出光芒,呈現萬丈光芒,除能安撫不安的人心,當有幸者觀賞到這幅「撥雲見日」光芒萬丈創作時,會使人心中燃起無限的希望,有如重獲光明,進而迎向嶄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