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改場示範罹病花穗應從病徵處往上修剪45至60公分。(記者蔡金旺攝)
【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又屆臨一年一度台南市重要水果芒果開花期,也是芒果花期炭疽病、白粉病及蒂腐病的好發時間,臺南區農改場長楊宏瑛昨日呼籲果農,為確保花穗結好果粒,除業加強防治炭疽病、白粉病及蒂腐病,同時防範田區小黃薊馬及葉蟬密度的逐漸上升。
楊宏瑛指出,即將進入盛花期臺南地區芒果,為避免炭疽病危害果實、花穗、嫩葉及嫩枝等,新抽出的幼嫩葉片極易受侵染,初期產生紅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呈褐色病斑,花穗感染後花梗變黑褐色,小花也褐變後脫落,這病害於開花期始、生育期中、採收後運輸及貯藏期皆可發生。
在高濕的環境下,病斑上產生許多突出黑點,由此溢出粉紅色黏狀物,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孢子易藉雨水飛濺與氣流帶動傳播,所以芒果樹下掉落的病葉與病果為炭疽病主要的感染源之一。
蒂腐病和炭疽病一樣可於枝條、果梗及果實上潛伏感染,在枝條上形成黑點及黑色斑塊,果實發病初期亦與炭疽病類似,為黑褐色斑點,後期病斑面積擴大、破裂,防治要點與炭疽病相同。
白粉病以盛花期發生最嚴重,花穗及幼果果柄為主要被害部位,但管理不良的果園,幼葉也會受感染。開花時期花穗及幼果果柄被害呈現一層薄薄白粉狀,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時間一久被害部轉為黑色枯萎,花穗會完全掉落,幼果果柄被害時幼果亦會脫落。
芒果畸形病在田間造成芒果樹的葉及花穗畸形,農民稱為「瘋花」或「瘋欉」,受感染的花穗不易著果,也有人稱之為「公花」。罹病花穗出現花軸變短簇生,嚴重時其體積可達正常花穗的1倍半到2倍大,幾乎不著果也不正常謝花,將對產量造成影響,修剪時應由病徵處再往上多剪除約45至60公,可將病原菌去除,殺菌劑防治篩選25.9%得克利水基乳劑、31.6%貝芬撲克拉水懸劑、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及50%撲克拉錳可濕性粉劑四種藥劑,可同時抑制病原菌的菌絲生長及孢子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