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文教新聞

南市祖父母節系列活動8月暖心登場 幸福時光熱鬧開跑

祖父母節活動-恐龍煙霧蛋。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每年8月的第4個星期日是「祖父母節」,為倡導家庭世代互動共學,促進家庭情感交流,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自8月起推出系列豐富多元的祖孫活動,內容結合繪本、科學、手作與體驗,營造祖孫間深度互動的溫馨場域,誠摯邀請市民家庭踴躍報名參加。
市長黃偉哲表示,祖孫共同參與活動不僅能促進彼此了解,更能珍惜相處的每一刻。市府重視家庭世代情感連結,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打造祖孫共學共樂的平台,留下珍貴回憶,也喚起社會大眾對「陪伴祖父母、愛要及時」的重視。為延續祖孫共學理念,自8月起每週以不同主題精心規劃活動,包括「祖孫廣播體驗營」、「失智不失志 憶起芳香趣」工作坊、「祖孫魔術體驗SHOW」及9月「光影留情 祖孫同行」等,從溫馨感人到驚喜有趣,層層堆疊祖孫間的歡樂時光與情感記憶。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為擴大辦理祖父母節慶祝活動,今年8月16日(星期六)活動選至樹谷生活科學館舉辦,活動自上午接連至午後,包含「恐龍煙霧蛋實驗」、「挖化石」、「聽故事」、「恐龍紙箱塗鴉彩繪」、「恐龍泡泡劇場SHOW」、「阿嬤的古早智慧」及「街頭藝人互動表演」等精彩內容體驗,適合各年齡層同樂。此外,當天設有「小小記者主播台體驗區」,邀請小朋友帶著祖父母一同上主播台,勇敢說出對祖父母的愛,留下跨世代最真摯的互動畫面。
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張冰嫈補充,祖孫共學活動一直以來深受市民的喜愛,報名場場秒殺,反映出市民對祖孫關係的重視與參與,中心持續打造三代共享的幸福平台,透過跨齡互動及家庭關係正向發展,讓每一次參與都成為祖孫間最珍貴的回憶。今年首場活動將於8月1日(星期五)在「勝利之聲廣播公司」率先登場,邀請家庭一同走進時光聲音隧道,揭開祖父母節活動序幕。相關報名資訊,歡迎加入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官方LINE(@tnfamily)或追蹤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family),即可掌握第一手消息,為祖孫幸福加溫!

臺南市整合民間百萬善款啟動校園災後防疫工作強化環境衛生清除孳生源


校園強化環境衛生清除孳生源-七股國小。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指出,丹娜絲颱風肆虐,再加上多日豪雨,為了避免登革熱趁機威脅師生健康,臺南市教育局啟動災後防疫專案,整合市府資源及南都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百萬善款,專款支持受災嚴重區域144校,加強環境清潔消毒及清除孳生源等防疫工作。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團隊面對風災,不僅積極搶修公共設施,也將維持孩子的學習安全與健康防疫列為工作重點。感謝南都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市府共同協力,支持災後校園復原及登革熱防治工作,與學校並肩守護師生健康。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臺南市校園救災復原工作不停歇,在教育局與學校結合教職員、社區、家長會、志工和校友等通力合作下,各校環境陸續復原,截至目前整體恢復情形已超過九成。暑期課輔及國小夏日樂學活動也可以正常進行,為了讓到校活動的師生安心,會持續加強防疫工作,維持校園環境品質。
教育局指出,風災過後常會出現大量積水容器及環境死角,容易變成孳生病媒蚊的溫床,為防堵疫情發生,已要求各校全面清查校園室內外積水容器及高風險區域,落實清除孳生源及清潔消毒,同時責成駐區督學不定期巡查防疫工作,確保各校落實防疫措施,維護師生健康安全,打造無「蚊」安心校園。
教育局強調,災後防疫是防範疫情可能擴散的關鍵,各校必須嚴陣看待,與市府一同守護校園健康,打造安全、安心的學習環境,同時呼籲市民朋友及社區一起落實「巡、倒、清、刷」的孳清工作,降低病媒蚊風險。

臺南市夏日樂學課程好精彩激發學子創造力與好奇心


安南國中和新南國小分享夏日樂學成果。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指出,暑假不打烊,學習不停歇!臺南市教育局積極鼓勵各校在暑假期間持續辦理兼具創新與在地特色的課程,今年全市共有184校成功申請教育部「夏日樂學計畫」,參與校數高居全國之冠。課程內容涵蓋本土語文、英語教學、自然科學與生活應用等多元領域,透過實作體驗、主題探索與跨域整合,引導學生持續探索與學習,享受充實又富創意的暑假生活。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鼓勵學校在暑假期間規劃具在地特色與創新精神的活動式課程,讓學生在放假期間也能快樂學習、快樂成長。今年全市共有184校開設夏日樂學課程,不僅全國最多,更展現學校團隊的專業與熱忱。感謝老師們犧牲暑假時間陪伴學生,並期勉學生們勇於探索、樂於學習,讓暑假成為自我成長與拓展視野的黃金時光。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夏日樂學課程涵蓋本土語文活動、英語主題式課程、自然科學實驗操作與整合式學習等類型,臺南市各校在課程設計上展現高度創意,靈活融入PBL專題導向學習與STEAM教育理念,從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孩子進行實際探究與創作。透過一系列有趣且富挑戰性的課程安排,不僅讓孩子在暑假持續學習,更在實作與體驗中培養創造力,為未來學習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在眾多參與學校中,新南國小以「多元文化與英語共學」為主題,設計結合異國文化與語言學習的沉浸式課程。教師透過播放迪士尼影片引發學習動機,再延伸至義大利、希臘、巴西與東南亞的飲食、音樂與藝術文化探索。學生親手製作異國料理、學習當地歌謠舞蹈、創作特色圖像作品,不僅實際運用英語於生活情境中,更深化其對全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日新國小則以STEAM教育為課程主軸,規劃「機器人挑戰實作」、「創意程式設計」與「手擲機挑戰」等單元,讓學生從實驗設計到成果展示全程參與。課程不僅培養學生感測器應用、程式邏輯與機電整合能力,也鼓勵孩子觀察生活問題並設計解方,將科技學習與生活應用真正連結,展現高層次的跨域整合思維與創新潛能。
安南國中則將自然科學探究落實於暑期課程中。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從課前預習、動手實驗到撰寫報告與發表成果,完整經歷一場PBL專題式學習歷程。實驗設計強調開放性問題與假設驗證,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勇於發問。學校更辦理成果闖關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中強化理解、累積成就感,也讓科學素養從教室延伸到生活。

臺南市17名學子勇闖IMC國際數學賽市長黃偉哲授旗祝福啟程


國際數學競賽臺南市代表隊授旗儀式。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2025年IMC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Contest)國際數學競賽臺南市代表隊授旗儀式今(24)日上午在臺南市政府民治市政中心舉行,由市長黃偉哲親自授旗,祝福即將於8月1日出征新加坡的17位學生旗開得勝、勇奪佳績,為臺南、為臺灣爭光。
市長黃偉哲表示,2025年IMC國際數學競賽決賽將於新加坡舉辦,預計有來自泰國、韓國、越南、澳洲、哈薩克、緬甸等逾16國的學生同場競技,不僅是展現實力的舞台,更是拓展世界觀、鍛鍊語言能力與人際互動的絕佳機會。他相信,這段旅程將成為孩子們珍貴的人生經驗,也將留下無可取代的國際視野。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臺南市長期投注心力於數學與科學教育的扎根與創新,積極打造多元學習與展能的環境。無論是市級數學競賽、科展活動,還是Scratch、AI程式設計等跨域競賽,皆致力於引導學生在不同領域中發掘興趣與潛力。他指出,能夠脫穎而出代表臺南參與IMC決賽的17位學生,不僅展現出扎實的學科能力,更體現教育現場培養探究力、思辨力與學習熱忱的豐碩成果。
教育局表示,IMC國際數學競賽題型多元,涵蓋英文選擇題、填充題與計算題,學生需熟悉不同語言的數學用語,才能順利作答。此次代表隊成員皆歷經層層選拔與密集訓練,8月1日將啟程前往新加坡參賽。期盼孩子們在國際舞台上全力以赴,從中累積寶貴經驗,也為自己的學習歷程留下難忘回憶。

臺南市3名教育人員及1團隊獲杏壇芬芳獎用心陪伴點亮孩子心中的希望


仁德幼兒園園長石素瑜(左二)、仁德文賢國中教師黃鴻儒(右二)分享獲得杏壇芬芳獎的心得。


仁德文賢國中黃鴻儒個人照。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教育部日前公布114年全國杏壇芬芳獎名單,臺南市個人部分國中組由仁德文賢國中教師黃鴻儒及後壁國中運動教練方燕玲、幼兒園組由仁德幼兒園園長石素瑜獲獎;團體部分則由玉山藝嵐愛文童軍教育團隊獲獎。獲獎者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動人故事,成為杏壇典範。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杏壇芬芳獎每位獲獎者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這個獎項所代表的意涵,不僅是對教師個人及學校團隊的肯定,更是對臺南用心與努力推動教育的高度認可,感謝獲獎教師及團隊持續以愛與陪伴,成為孩子最溫暖且堅實的力量。
教育局局長鄭新輝表示,今年度全國杏壇芬芳獎的得主個人部分國中組共有13位、幼兒園組共有6位,團體組部分共有10組,其中包含臺南的國中教師、運動教練與幼兒園園長各1名及國小童軍團隊1團獲評審青睞。每位獲獎教師及團隊各自在不同教育階段堅守崗位、默默耕耘,其適性揚才、創新教學、翻轉偏鄉並且全心奉獻的動人故事,令人讚佩,可供教育人士借鏡。
國中組仁德文賢國中教師黃鴻儒以身教為孩子示範正向面對人生的態度,執教20年來始終保持初心,深信教育是一段人與人互相感動的歷程,在黃師的課堂上只有樂在學習的孩子,沒有想要逃避的學生,經常以身作則鼓勵孩子在冒險旅程勇敢挑戰前行。
後壁國中運動教練方燕玲將生活紀律融入學生訓練及生活常規中,督促孩子兼顧學業、練習、品行與健康,培養正確的生活態度,堅持用運動作為豐厚孩子們成長的養分,讓自律的作息與強健的體魄成為孩子們追求夢想的基石。
幼兒園組仁德幼兒園園長石素瑜透過在專業上不斷自我精進,致力於幼兒教育向下扎根及向上永續發展。在教學的歷程中,從孩子的角度看見優勢能力進而因材施教,提供幼童多元展能的學習環境與活動,用心照顧成就每一位孩子。
團體組由玉山國小玉山藝嵐愛文童軍教育團隊和社區生態志工協同合作的方案「大自然IEP壯遊小狼邁向國際和平信使」方案獲獎,運用在地山林溪流等山野資源,打造專屬玉山幼童軍的生態學習活教室,融合品格、生活、生命、環境與戶外教育等,增進孩子多元探索體驗與真實情境問題解決能力。
教育局表示,教育部國教署將擇期舉辦表揚典禮,除頒發獎座,並將得獎者優良事蹟列入「杏壇芬芳錄」專輯,分送各級學校與有關單位,展現教育典範精神,樹立教育優良風氣。

臺南市健康促進學校市政會議獻獎市長黃偉哲肯定優異表現


教育局及8所獲健康促進獎項學校於市政會議獻獎。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效卓著,113學年度推動成果總計21校獲23獎項肯定,並連續四年獲得「地方政府辦理學校健康促進計畫」特優縣市獎殊榮,教育局及南化國小等8所學校今(22)日於市政會議獻獎,獲獎項目包含在「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競賽」榮獲卓越銀質獎、卓越銅質獎、卓越推動獎及特色獎,以及健康體位及口腔保健榮獲特優的學校代表,市長黃偉哲肯定教育團隊績優表現。
市長黃偉哲表示,本次豐碩的成果展現學校在健康促進教育上的深耕與創新,體現師生、家長與社區共同參與的協同力量,從戶外體能挑戰到跨齡共學,從食農教育到科技輔助用藥安全,這些多元且具在地特色的健康促進策略,有效提升師生與市民的健康素養,這些典範學校的成功經驗,為全市的健康促進工作樹立標竿,也為打造健康活力的學習環境注入新的動能,期許未來能持續擴散成功經驗,鼓勵更多學校與社區加強投入健康促進的行列,讓「健康大臺南」的願景深入每個角落,共創幸福健康的城市。
教育局長鄭新輝說明,南市重視學童健康,以數據管理落實推動,務實評估健康現況,據以制定精準且具效益的推動策略。學校也結合社區資源與在地特色,發展出切合學生需求的行動方案,全方位支持學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進而培養主動、自主管理健康的能力。
南化國小獲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計畫卓越銀質獎,以重視健康身體與正向心理的優質校園文化脫穎而出,推動多項在地化健促特色課程,如烏山健走、南化美濃單車行、合歡山挑戰及在地食農課程;同時擴大辦理各類健康活動,與家長及社區民眾共榮共好,充分整合資源,打造全人健康社區。
榮獲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計畫卓越銅質獎的山上國小以「健康山上,快樂學習」為核心,融合在地資源,善用水道花園步道發展特色健走課程,全面關照學生的午餐教育、視力保健、口腔護理與心理關懷,推動教職員工健檢與運動計畫,打造全校健康促進教學特色,成為小校推動健康促進的典範。同獲銅質獎的永康區復興國小,透過「復興五心力,Fun四樂幸福-健康藝起來」方案,結合特色藝文活動及食農營養教育,以生活化、適性化方式推動多元課程策略,培養親師生從日常生活型態中覺察健康價值的重要性,同時攜手社區夥伴,落實健康促進行動於生活中,提升親師生身心健康正向發展。
篤加國小榮獲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計畫社區夥伴獎,強調社區共融,以「銀加共學 健康佇遮」為富藏漁鄉的社區環境理念,積極推動健康促進教育,結合社區資源與各單位密切合作,辦理多項親子運動會、「銀加學校」和自行車研習,有效提升師生與家長的健康意識,社區參與熱絡。
復興國中榮獲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計畫創新課程獎,其「青銀共好」課程整合健康、科技、本土語與表演藝術,透過本土語話劇與長輩同樂,並設計AI智慧藥盒提升用藥安全。推動「健促閱讀」課程結合健康、閱讀、視覺藝術與家庭教育,引導親師生共同製作「用藥安全繪本」,並運用閱讀策略繪製心智圖,讓學生將健康觀念融入日常生活。
安定區南興國小榮獲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計畫健康服務獎,秉持「健康不分齡,一起向前行」的核心精神,結合在地醫療與社區資源,打造從幼兒到長者的全齡健康行動,發展口腔、視力、心理、營養等多元方案,建構溫暖有力的健康支持網絡,成就具特色的健康促進學校,實現社區共享健康關懷的目標。
此外,立人國小導入「耀利健康Go」課程,學生實地採訪商家,探索當季食材,計算碳足跡並改良美食,榮獲健康體位全國特優。鯤鯓國小則以「幸氟鯤鯓樂齒不齲」營造五正四樂的校園氛圍,透過活潑有趣活動寓教於樂,睡前親子潔牙,由學生倡議至家庭,榮獲口腔保健全國特優。

台南市師鐸獎向來被視為教育界的奧斯卡獎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市長黃偉哲表示,師鐸獎向來被視為教育界的奧斯卡獎,代表對教師在教學、輔導、行政等方面的傑出表現給予最大肯定和最高榮譽。今年臺南市有3名校長和1名教師獲獎,推薦得獎率在六都中排名第一,充分展現臺南中小學校長與教師的優質行政作為與教學成果,值得驕傲。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部師鐸獎選拔分初審、決審兩階段,先經地方政府初審後依中央所定比例限額推薦,再由教育部邀集學者專家及社會公正人士代表進行決審,評分面向多元,審查過程嚴謹,本市推薦8名候選人最終有4名獲獎,過程相當不易。感謝師長們在教學和行政工作上無私的奉獻,足堪為教育界的典範,期許未來繼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造福更多學生,也鼓勵更多教師投入教育志業,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復興國中校長陳文財校長生涯中曾化劣勢為優勢,翻轉官中偏鄉小校。他說,曾為偏鄉學子點燈,協調區公所增加學校前的路燈數量與亮度,讓孩子回家的路不再漆黑。為了孩子的學習不輟,想辦法照明夜晚的校園、整理空餘教室、加裝冷氣,讓教室變成舒適的讀書空間,同時尋找社會資源,提供點心或晚餐,讓學生留在學校學習,為孩子尋求一個公平的學習環境與機會。
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致力成就每個孩子成為人生賽場上的明星!他說,曾設立教育儲蓄專戶挹注猝然離世的學校棒球隊教練三位孩子教育與生活費,幫遺屬媒合到兼顧家庭與生計的工作,如今孩子也成為學校棒球隊的一員,繼承父親的棒球夢,有次賽後孩子拿著父親曾用過的手套,默默對著球場鞠躬說道:「爸爸,我會接替你,成為最棒的投手。」
石門國小校長劉珍琳每年畢業典禮前總會為孩子們上一節課,在黑板寫上「38」,這是她小六月考數學分數,以自身學習經歷勉勵孩子永不放棄學習。她說,希望帶給孩子的是更實際的身教和態度,期盼孩子永保求知與學習熱情,創造未來的無限可能。
西門實小教師邱馨慧堅持「愛與引導」的教育信念與實踐,曾巧妙地運用關於網路霸凌的影片,引導全班進行討論,讓學生思考影片中人物的行為對錯及可能造成的傷害,再耐心傾聽與深度溝通,在愛與智慧的引導下,化解了可能持續惡化的校園霸凌事件。最後孩子們不僅重拾友誼,更上了一堂寶貴的同理心與人際關係課程。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本次獲教育部師鐸獎的4位得獎者,長期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且表現卓越,獲獎實至名歸。這4位師鐸獎獲獎人員的事蹟將收錄於《114年師鐸獎芳名錄》,並上傳至教育部良師興國網站(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以及教育家網站(https://teachersblog.edu.tw/)「人物故事」專區,供民眾參閱。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從風雨中看見力量行動打造全方位學生心理守護網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謝謝老師那天問我還好嗎,讓我知道不是只有我們家有受災」這是來自溪北一位國中生在導師關懷後留下的文字。風災過後的校園,不只有倒塌的圍牆與積水的操場,為了避免孩子心裡有更多無聲焦慮,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以「從風雨中看見希望」為出發,啟動「彩虹風車」心理支持行動,串連導師、學校輔導團隊與市府資源,從班級關懷、個別輔導到跨單位正式開案,建立一條溫柔而專業的陪伴路徑,讓孩子不孤單。
市長黃偉哲表示,災後硬體搶修固然重要,但孩子內心的恐懼與不安更需要被即時理解與支持。他感謝第一線導師及輔導人員迅速展開關懷機制,也呼籲家長們一同加入這場復原之路,與學校攜手守護孩子的情緒安全。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此次教育局迅速動員各校導師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專業人員,依照「三級輔導架構」展開行動,從普及關懷到重點支持、再到專業介入,為每位學生提供適性且分層的協助:
🔹 第一層:導師主動關懷,啟動班級支持
導師透過電話關懷及生活觀察等方式,主動了解學生災後身心狀況,並於班級中設計情緒表達活動、紓壓小練習、正向回饋牆等集體心理建設,打造「班級就是避風港」的情境。
🔹 第二層:輔導教師個別介入,提供深度協助
對於在風災中遭逢家庭受創或情緒反應強烈的學生,學校輔導教師展開一對一輔導,並提供「彩虹風車安心圖卡」作為家庭共學素材,協助家長與孩子一同建立自我照顧策略與支持機制。
🔹 第三層:正式開案,串連專業心理與社政資源
若學生出現創傷症狀或高度失能現象,將依三級輔導通報與處理流程,由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指派專業輔導人員深入協談,必要時轉介至衛政或社政系統,確保不讓任何一位需要的孩子落單。
教育局說,透過同步推出以七彩風車為象徵的「安心圖卡」,內容涵蓋「安、心、穩、訂、友、保、求」七大面向,提供具體可行的心理照顧建議,幫助孩子從風災壓力中慢慢穩定下來、回到生活正軌。

南市政府教育局食農遊學地圖體驗營系列活動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推動食農教育向下扎根,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今(19)日在龍崎區舉辦「食農遊學地圖體驗營」系列活動之一「親子食農育樂營」,聚焦龍崎區特色農產,特別選定每年5至7月盛產的竹筍作為主題。教育局長鄭新輝親臨會場與親子共同體驗,感受大自然的奧秘與美好。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擁有多樣化的農業資源與自然環境,是孩子們認識土地、理解食物來源的絕佳場域,其中龍崎區擁有合適的氣候與土壤條件,所產的竹筍以其鮮嫩爽口、質地細緻而聞名全國。透過學校與教育單位的巧思設計,將在地農產轉化為教學素材,讓孩子在「玩中學、做中學」的過程中,不只認識家鄉,也關心環境,讓食農教育成為生活中自然且有意義的一環。
教育局局長鄭新輝表示,近期受到丹納絲颱風影響,臺南市各地皆出現不同程度的災情,感謝學校教職員工與各界共同協力,目前學校已逐步恢復節奏,暑期活動會排除困難持續實施。今天很榮幸一同體驗挖竹筍活動,和孩子們一起蹲在竹林裡挖「筍寶」,這樣的親子育樂營不只是有趣的週末活動,更是把食農教育帶進家庭的最佳方式。孩子們透過親身參與認識家鄉農產,也和爸媽一起動手、一起學習,在過程中建立起對土地的認同與感情,讓食農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生活裡的真實體驗與美好回憶。
龍崎國小校長陳賢璁表示,此次活動還結合農民資源,融入竹林導覽、生態觀察與在地文化走讀,讓整體課程更為豐富多元。此類活動不僅推動地方農產,也活絡社區與學校之間的互動,達到教育、產業與文化的三方共好。
參與活動的家長們也表示,活動主題與臺南在地物產有關且內容豐富,平常難得有機會帶孩子親近土地,剛好利用暑假期間可以一起採筍、動手做料理,讓孩子體驗豔陽下採筍的辛勞。有家長笑說:「孩子以前只知道吃筍子,現在知道原來臺南就有竹筍產地,吃起來特別有感覺!」這樣的活動不但寓教於樂,更讓親子之間的連結更緊密,是非常值得再參加的假日體驗。
教育局表示,今(114)年度校際與親子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已舉辦超過22場,反應及回饋確實相當熱烈,預計還有14場親子體驗活動陸續登場,將結合漁產與農產體驗,內容豐富多元,讓學員在參與中深入了解農漁產業的價值與特色。未來將持續擴大此類活動的規模,並與更多在地農漁民與學校合作,深耕在地的永續發展。

臺南機器人選拔賽競爭激烈30隊脫穎而出11月挺進日本RoboRAVE國際機器人大賽

日本RoboRAVE國際機器人大賽臺南選拔賽在中山國中展開。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選拔優秀隊伍參加今年11月於日本舉行的RoboRAVE國際機器人大賽,臺南市教育局今(20)日於中山國中辦理選拔賽,共吸引176隊、497名學生報名參賽,較去年成長10隊,展現本市學子對機器人學習的高度熱情。賽事分為國小、國中與高中三組,並設有迷宮(a-MAZE-ing)、爬坡(AlpineBot)、循跡(Line Following)及創意(Entrepreneurial)等四類挑戰,最終選出30隊代表臺南前往日本參賽。教育局長鄭新輝一早便代表市長黃偉哲出席賽會,勉勵學生勇於挑戰、築夢踏實,成為下一個黃仁勳或蘇姿丰,讓世界看到臺南。
市長黃偉哲表示,隨著沙崙綠能科學城、南部半導體S廊帶及柳營智慧機器人聚落接續成形,臺南在科技領域的人才需求將大幅提升,因此市府積極推動AI與機器人教育,透過競賽、營隊、國際交流等方式,讓學生從小接觸程式設計與機器人實作,強化邏輯思維與跨域整合能力。市府將持續投入資源,為臺南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RoboRAVE機器人競賽為源自美國的國際性競賽,強調程式設計、團隊合作與創新應用,學生需自組團隊完成多項挑戰,不僅提升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更能培養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等素養。臺南市代表隊近年參與本項賽事表現優異,去年更勇奪近三分之二的總獎牌數,表現亮眼。期待今年代表隊能延續榮耀,在國際舞臺上再次為臺南爭光。
文賢國中參加國中組創意類表現優異,成功晉級代表隊行列。參賽學生黃姵蓁表示,去年暑假參加學校科技創客營時,親身體會到科技結合生活的便利與趣味,也激發她對創新應用的濃厚興趣。此次與團隊歷時一年設計科技溫室機器人,期望透過競賽舞台發表成果、汲取經驗,讓創意更具實踐力,也為未來的智慧生活開創更多可能。
石門國小則於國小組迷宮類賽事中脫穎而出,參賽學生邱敬祐表示,今年是他第二度挑戰RoboRAVE機器人競賽,有了去年的經驗,更懂得掌握節奏與關鍵技巧。他分享,穩定心情、不急躁、隨時觀察與調整,都是提升表現的要素。去年曾代表臺南市出征國際賽並勇奪亞軍,今年更希望全力以赴、勇奪冠軍,為學校再添榮耀。
教育局表示,今日選拔賽各類組競爭激烈,最終選出:一、迷宮:國小組5隊、國中組4隊;二、爬坡: 國小組3隊、國中組3隊、高中組2隊;三、循跡: 國小組3隊、國中組3隊、高中組3隊;四、創意:國小組1隊、國中組2隊、高中組1隊,詳情公布於教育局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