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桐樹綻放出豔麗誘人花朵。(記者蔡金旺攝)
【本報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平埔族視為聖樹,並作為區分1年4季的刺桐樹,新化區公所前農業課技士王萬火為紀念口碑部落是平埔族新港社的故鄉,從市區通往部落道路兩旁種植有1千多棵,全部感染「釉小蜂」病害,位於佛顓寺斜對面1棵刺桐樹,昨日難得綻放出豔麗誘人花朵,今已相當罕見。
王萬火原在前台南縣政府上班時,從得知台南藝術學院的學者在南科挖掘出西拉亞平埔族部落的人骨,並從遺物中研究發現,平埔族人是以刺桐開花作為春耕期,所以將刺桐樹與木棉樹,共同視為聖樹。
他請調回新化服務時,因適逢區公所要在知義戰備道路、南175線道路及通往口碑部落的中興路等三路段種植行道樹,為紀念新化區知義里口碑部落是平埔族的故鄉,他特別選擇種植刺桐樹1550棵,雖然存活率高,惜都感染新病蟲害釉小蜂。
台灣原生種刺桐樹,是刺桐屬蝶形花科的落葉性大喬木,雖然全世界有1百多品種,但是台灣原生刺桐只有一種,具有在小葉柄基部有一對蜜線、鮮紅色密集總狀花序及深紅色種子等3項特色,原產於台灣平原、山麓及海岸,冬末初春落葉,花期從初春萌生新葉前開花,並持續到5月,材質輕軟,呈白色,富有彈性。
刺桐樹所開出成串花形狀有如彎弓的鮮豔紅花,相當耀眼吸引人,惜因種子和樹皮含大量植物鹼,誤食會破壞人的中樞神經,而且會出現四肢無力、頭昏、嗜睡等症狀。
據悉,新化口碑部落西拉雅新港社平埔族人,都是藉由觀察刺桐樹葉從萌芽、長成、變黃、掉落,來作為區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以及進行夏耕秋收,因而將刺桐樹視為聖樹,只要有部落的地方就可看到刺桐樹。
新化通往虎頭埤風景區觀光大道中興路所種植的刺桐,樹高約10多公尺,因都感染釉小蜂,導致樹葉有如身體結繭般緊縮在一起,從外觀察,有如枯萎狀,農業課曾請教專家,也確定是感染釉小蜂,而這種直接穿入啃食樹骨幹的釉小蜂,經利用藥物益達銨和礦物油合併噴灑,雖然保住全部刺桐樹的生命,但並未痊癒。
新化觀光要道中興路位於前總統陳水扁存放先父骨骸的佛顓寺斜對面1棵刺桐樹,雖然整棵樹,只剩下枝幹,昨日竟開出多串花朵,而且是原有的1千多棵中刺桐樹,惟一開花的1棵,因花朵鮮紅極為醒目,相當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