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文教新聞

臺南市學子用繪本說海洋故事守護藍色家園


臺南市海洋科普繪本徵選比賽國中及國小組特優得主分享作品。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深化學生對海洋環境的理解,並引導反思人與海洋及生態之間的關係,臺南市教育局舉辦「海洋科普繪本徵選比賽」,以「永續海洋」為核心,鼓勵學生以文字與圖像創作屬於自己的海洋故事,展現創造力與想像力。經過評選,東陽國小作品《藍色任務:第14號海洋村的行動》勇奪國小組特優;柳營國中作品《小白與小吉的海洋奇幻冒險》則獲得國中組優等,表現亮眼。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身為海洋城市,更期盼透過海洋教育,讓學生理解並珍惜海洋資源,從日常生活中養成尊重自然、守護環境的態度。他強調,透過繪本創作,孩子們能將對海洋的體會轉化為故事與行動,不僅培養表達力與創造力,也能成為推動永續海洋的重要力量。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本次繪本徵選評選標準涵蓋主題設定、故事創意、版面構圖、內容知識正確性與文字表達流暢度,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展現了豐富想像力與多元視角,也深化對海洋議題的理解。這些原創作品兼具教育性、藝術性與科學性,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充分展現臺南學子將在地關懷與全球視野緊密結合的教育成果。
榮獲國小組特優的《藍色任務:第14號海洋村的行動》,由東陽國小師生共同創作,呼應SDGs第14項「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作品以小海葵魚「小葵」的視角,帶領讀者面對油汙、塑膠、誤捕等海洋危機,並透過「藍色海洋重建聯盟」的行動,傳遞「從自己做起」的積極信念。
榮獲國中組優等的《小白與小吉的海洋奇幻冒險》,由柳營國中學生發想,以臺灣特有的白海豚姊弟為主角,展開一場探索臺灣海域及太平洋「海垃圾帶」的奇幻旅程。故事觸及珊瑚白化、海洋垃圾與污染等嚴峻課題,並藉由角色對話引導讀者反思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作品不僅緊扣海洋議題,更提出具體改善方向,兼具教育深度與啟發性。

臺南市友善校園擴大宣導大光鳴戰鼓


大光國小友善校園擴大宣導。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時間飛快,114學年第1學期開學了!臺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徐健麟今(2)日代表市長黃偉哲至大光國小和師生一同進行友善校園週宣導活動,由該校太極隊進行太極扇、太極劍開幕表演,並邀請大光國小戰鼓隊,由副秘書長徐健麟、教育局局長鄭新輝、教育部臺南市聯絡處督導鄭坤鑫、大光國小校長周生民及現場師生,一起透過大光鳴戰鼓,共同宣誓本次友善校園的主軸議題「停!聽!看!一起『調』出『和』諧的友善校園!」,展現臺南市各單位及學校齊心締造友善校園環境的信心。
徐健麟表示,本次友善校園週宣導活動以「停!聽!看!一起『調』出『和』諧的友善校園!」為主題,特別呼應教育部113年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新增的「調和制度」,將「輔導先行」理念融入霸凌事件處理程序。透過「停止傷害、聽見需求、看見希望」三大行動,以更具教育意涵的方式深化學生對友善人際互動的認知,強化求助意識與能力,共同營造尊重、關懷、安全與健康的學習環境。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校園霸凌防制是教育工作的重點,特別是在網路普及的時代,數位霸凌及網路性別暴力問題日益嚴重。更要特別提醒,無論是言語、關係、肢體或網路霸凌都是不當的行為,都已觸犯法律。希望藉由建立正確的網路使用觀念,共同營造友善安全的校園環境。
臺南市聯絡處督導鄭坤鑫表示,除了校園霸凌防制主題外,還有「強化校園自殺防治工作」、「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及「瞭解與尊重身心障礙者」等重點議題,這些都與霸凌防制息息相關。唯有透過親師生攜手合作,學習尊重、關懷、同理與包容,建立彼此支持的友善網絡,才能有效防制各種形式的校園霸凌,營造真正和諧安全的學習環境。
教育局強調,透過宣誓活動喚起參與者對校園霸凌防制議題的重視,實踐教育部113年修正之「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的核心理念。另外,請學生們留意,在面對網路霸凌及數位性別暴力時,透過「停止」霸凌行為、「聽見」受害者聲音、「看見」問題徵兆,並由學校及家長攜手運用調和機制化解衝突,以具體行動有效防制各種形式的校園霸凌,共同營造和諧友善的學習環境。

開學日喜迎學子健康平安上學

市長黃偉哲到永康國小關心校園防疫工作及通學安全。
【民進日報記者凃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暑假結束迎來新學期,臺南市長黃偉哲今(1)日一大早偕同教育局長鄭新輝前往永康國小,親自迎接學生返校上課,並視察校園防疫措施與交通安全執行情形。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向學生宣導腸病毒、流感與登革熱等防疫重點,包含勤洗手、戴口罩、接種疫苗與維持良好衛生習慣等生活化知識,與學生進行有獎徵答互動,現場氣氛熱絡,學生踴躍參與,在歡笑中開啟新學期序幕。
市長黃偉哲表示,暑假期間受颱風及西南氣流影響,造成多處災情,感謝學校教職員工迅速復原校園環境,讓孩子們能在安全、清潔的空間中安心學習。他強調,災後防疫工作不可鬆懈,市府與學校持續加強「巡、倒、清、刷」病媒蚊孳清作業,並提升高風險區域巡檢密度,全面守護師生健康。秋冬為腸病毒與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好發期,學校應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自我健康管理措施,透過「校園、社區、家庭」三方協力,共同打造健康、安全的學習環境。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迎接新學期,已督導各校全面落實環境整備、防疫物資補充、師生健康監測與衛教宣導等措施,並鼓勵疫苗接種以提升防護力。針對暑期風災造成的校園災情,受災學校即時啟動應變機制,完成災後復原與病媒蚊孳生源清除作業,並配合環保局與區公所進行環境消毒,確保防疫工作無縫接軌。教育局也將持續查核各校防疫執行情形,並於友善校園週辦理登革熱與腸病毒防治宣導活動,強化師生防疫知能,呼籲家長與社區共同落實防疫觀念,攜手守護校園健康。
永康國小校長洪國展表示,學校持續致力於打造安全、安心的學習環境,除加強教室與公共區域清潔消毒、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外,也積極改善通學動線,保障學童通行安全。爲疏解上學交通流量,永康國小利用前庭之空間,規劃人車分流之動線,以「得來速」概念,開放家長騎乘機車入校,改善大門口通學步道及校門前人行道內縮工程,利用退縮校地,規劃避車彎,成功區隔出一般用路人、接送家長及行人動線等空間,大幅紓解校門前大量家長接送機車壅塞的情形,讓學童安心、家長放心。

臺南市輔諮中心初任輔導人員專業研習 盼成校園溫柔力量


南市輔諮中心初任輔導人員專業研習。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為積極提升學校輔導主任、組長、專輔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的專業知能及服務品質,以符應校園學子的輔導需求,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於114年7到11月間辦理多場輔導知能研習,其中8月辦理36小時初任輔導人員職前訓練,提升初任輔導人員的專業知能,透過輔導經驗傳承及專題演講,讓初任輔導人員在踏入輔導領域時能有充分準備,適時接住成長中的孩子。
市長黃偉哲表示,輔導人員職前訓練及在職訓練能整合學校不同專業領域人員的力量,有助於普通班導師、輔導教師和輔諮中心專輔人員透過共同合作強化三級輔導,去理解、發現隱藏在學生行為背後的需求,以研擬更有效的輔導策略,來幫助學子面對與解決生命中的難題。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每位孩子都有被深刻理解的渴望,教育局特別邀請具有輔導專長的專業講師,透過正向對話及有效掌握情境的輔導策略,課程內容更包括輔導策略、個案研討、建立關係及資源連結,鼓勵輔導人員從各方面掌握學生需求,讓學生更能融入及適應校園生活。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也在六大分區辦理14場次的輔導人員在職訓練,邀請在輔導領域學有專精的講師,針對輔導人員專業上的需求提供經驗分享與實務探討,期盼輔導人員能將所學帶回工作崗位,更了解學子的需求,讓學習中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幫助。
臺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陳怡潔表示,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心中的寶貝,一個孩子進入校園後,可能會面臨或多或少的困境,需要有人陪伴與協助,因此無論是普通班導師、輔導教師及專輔人員都需要具備同理心和敏銳的觀察力,洞悉孩子外在的不適應或不合宜的行為,並讀懂學生內在需求,適時地接住每位成長中的孩子。

113學年度第2學期臺南市政府原住民學生獎助學金及臺南市政府平埔族群原住民學生獎助學金開始受理申請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113學年度第2學期「臺南市政府原住民學生獎助學金」及「臺南市政府平埔族群原住民學生獎助學金」開始受理申請。凡符合申請資格者請於↓受理時間: 即日起至114年9月30日(星期二)前提送 (親送、郵寄正本)受理單位:申請人(學生)戶籍所在地之區公所受理文件: 請填具申請表及檢附相關佐證文件提送受理單位申請。 (點擊下方連結)受理對象: 現設籍本市六個月以上,符合該須知臚列之成績或優良表現資格者。

臺南市府暑期工讀成果發表會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28日,臺南市政府勞工局於民治市政中心南瀛堂辦理公部門暑期工讀計畫成果發表競賽,來自全市各局處、區公所及衛生所等多個單位,共124位青年齊聚一堂,將為期兩個月的實務成果轉化為簡報與創意表演。全場共有37組團隊依不同主題展現專案成效與學習心得,內容涵蓋文化推廣、政策宣導、防疫行動、地方創生等多元面向,充分展現青年學子投入市政服務的能量與創新思維。最終由○○局「○○○○○計畫」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活動當天一早,勞工局局長王鑫基到場勉勵工讀生並表示,市府推動「公部門暑期工讀計畫」已行之有年,目的是讓青年提前接觸真實職場環境,透過實際操作與觀察累積經驗,不僅能提升專業職能,更能培養團隊合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王鑫基說,許多參與計畫的學生表示在服務過程中,讓他們有更多機會深入認識家鄉文化特色與市政運作模式。有的協助規劃活動與行銷,有的參與社區服務與災後復原,這些經歷皆為未來職涯發展的重要基礎,他也鼓勵青年學子畢業後能留在臺南發展,將所學所長貢獻給家鄉。
職訓就服中心梁偉玲補充,本市暑期工讀對青年學子來說不僅僅是短期打工,更結合系統化、規劃性的在職培訓,除日常工作外,市府特別安排職業安全課程,讓學生了解基本職場安全規範與自我防護知識;簡報技巧課程協助工讀生提升簡報技巧、表達能力;並透過CPAS職涯測驗,協助青年認識自身人格特質職業性向,為未來就業方向奠定基礎。
本年度各專案計畫內容豐富多元,從觀光行銷、專案管理、性別平等宣導、原住民族文化推廣、登革熱防治、勞工權益宣導等,其中,文化資產管理處-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文資薪傳-文化資產教育推廣與人才培育計畫」安排學生參與展覽策劃、日常館務及網頁專案設計,讓青年在實作中理解文化資產重要性,並將創意融入文化推廣,提升社會大眾的文化認同與參與;新聞及國際關係處「臺南市暑期新聞實作計畫」讓學生實地參與市政新聞製作,從新聞側錄、發佈到社群經營,透過實作讓青年學子參與瞭解市政訊息發布過程;登革熱防治中心「暑期蚊青養成計畫」結合防疫宣導與數據分析、規劃宣導活動、設計文宣圖卡,運用創意提高市民對登革熱防治的重視。青年將在校所學與實務融合,為市政注入新活力,王鑫基局長也感謝各單位對工讀生們的悉心指導,相信這段經歷將會各位青年學子未來職涯發展的重要養分。
為讓更多人一同見證青年成長,也同步在「臺南呷頭路」臉書粉絲團進行直播,讓許多無法到場的家長、市民線上收看,透過即時互動,觀眾們也對學生的表現送上掌聲與鼓勵,肯定青年學子的努力與表現。

臺南市推動教師正向管教與違法處罰案例研習融合法規與社會情緒學習強化教師正向管教


臺南市推動教師正向管教與違法處罰案例研習境。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於114學年度推出「校園疑似違法處罰事件案例系列研習」,以真實校園案例結合法規解析,並辦理「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相關議題研習,系統性的協助教師提升正向輔導與管教專業能力,營造安全、友善且具人權保障的校園環境。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部自113年起修正多項法規,明確禁止霸凌、體罰、不當管教及其他違法處罰,凸顯對學生人權的重視。教師若能透過強化「社會情緒學習」的專業能力,培養自我覺察與情緒管理能力,不僅能避免衝突,更能在尊重與同理中引導學生學習與成長,並與國際兒童人權保障潮流接軌。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依據113學年度校安通報事件中,校園常見的爭議處罰包含體罰、言語羞辱、過度限制學生下課自由或過度罰抄寫等。正向管教是教師必備的一項專業能力,除了須遵循法令規定外,也要符應教育原理及「最小侵害原則」進行管教,並注意「不當聯結禁止原則」,亦即不能把懲處措施與學生行為做不適當的聯結。近來被提倡的「社會情緒學習」,其核心能力與教育正向輔導管教理念密切相關,透過SEL的研習,有助於提升教師以更專業的能力進行輔導管教並引導學生降低校園衝突事件發展。
教育局表示,114學年度第1學期將辦理2場案例研習,分別於9月與10月各舉辦1場,邀請各校教師與行政人員參與,透過正、負向的案例討論與專業引導,可協助教師與行政人員在符合法令與教育原理的基礎上進行正向管教。
教育局補充,自112年起教育局已製作23部「校園正向行為支持」短片,114年預計將再完成6部短片,提供教師具體操作策略,例如建立簡明正向班規、採取最小侵害原則,以及避免不當聯結處罰。同時,也鼓勵教師運用SEL方法進行班級經營、個人自我及學生之情緒調節,培養教師及學生雙方的自律、同理心與負責決策力,讓校園更友善安全、更具支持性。

臺南市開學前全面整備校園環境市長黃偉哲籲學生健康快樂上學去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114學年度第一學期即將開學,臺南市各級學校在暑假期間積極整備校園環境,特別是在近期風災過後,教育局迅速啟動校園巡檢及清潔復原作業,目前已全部完成校舍整理與週邊環境清潔,為學生打造乾淨、安全的學習空間。
市長黃偉哲表示,近期登革熱疫情升溫,風災過後各地積水容器增多,易成病媒蚊孳生溫床。市府已結合防疫單位與各校共同執行「巡、倒、清、刷」四大防疫原則,全面落實孳生源清除,呼籲師生及家長共同配合登革熱防治工作。除登革熱外,也須注意屈公病、日本腦炎等傳染病防治,並加強個人防護與衛生習慣。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新學期校園健康與安全工作將全面升級,學校除進行硬體維護與消毒清潔外,也要配合市府推動節能減碳政策,落實節約用水與用電,共同打造低碳永續校園。此外,學校將持續營造友善校園,進行反霸凌、數位性別暴力防治與網路安全素養的教育宣導,並透過社會情緒學習(SEL)課程,幫助學生發展自我認識、情緒管理與人際互動技巧,營造安全、尊重與關懷的學習氛圍。
鄭局長表示,風災後學校面臨環境修復的挑戰,對弱勢家庭學生的關懷與學習也需提供支持。感謝經濟部與企業共同攜手捐助,讓受災學生獲得助學金與學用品,減輕較弱勢家庭的經濟負擔,也讓孩子們可以安心上學。
教育局表示,開學初期是學校推動各項安全教育的關鍵時刻,已請各校持續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宣導,對中低年級以下學童也提醒養成「舉手過馬路」的習慣,強化學生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針對毒品防制、詐騙集團誘使學生擔任車手等違法情形,也會持續宣導,期盼透過跨單位合作,打造健康、友善、永續的教育環境,讓學生可以健康成長、安心學習,迎接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新學期。

臺南市114學年度第1學期校長會議登場市長黃偉哲勉勵校長攜手共創卓越教育


市長黃偉哲致詞。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智慧前瞻 精準教學」臺南市114學年度第1學期校長會議登場 市長黃偉哲勉勵校長攜手共創卓越教育。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今(26)日在國立成大南工舉辦114學年度第1學期高中職暨國民中小學校長會議,會中特別播放「丹娜絲颱風校園復原紀錄影片」,呈現師生、教職員及志工攜手復原校園的感人過程。市長黃偉哲親自出席,致贈感謝狀予成大南工,並肯定教育團隊在第一時間投入清理與修繕,展現高度責任感與行動力,讓校園如期迎接開學,確保學生能安心返校。
針對中央決定明年度開始不再補助學校的電費差額,黃偉哲向校長們承諾,「市政府一定會全力來把缺口補上,請大家可以放心」。但他也提醒校園應做好節電,下班後沒用到的電力該關就要關,並要求校長們妥善運用校務基金,充實教學設備並照顧弱勢孩童需求。
而近日高雄出現登革熱疫情,考量高雄與臺南地理相近往來密切,黃偉哲也提醒校長們務必注意清理校園積水容易及注意學童健康狀況,一定要讓「防疫的防線可以拉住」。對於已經沒有淡旺季的分別的腸病毒,也要加強宣導勤洗手,以維護幼童健康。
市長黃偉哲指出,在面對ChatGPT與各型態數位教學的推出問世後,如何能夠在這一波的潮流之中,正視挑戰AI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多元價值,引領全台南的學校充分運用科技,為相當重要的教學核心議題。他期許學校能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與方向,也期待校長們帶領學校團隊穩健前行,勇敢回應時代對教育的新期待,而市府也將持續扮演堅實的後盾,與學校站在同一陣線,共同打造更有韌性、更有希望的台南教育。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臺南教育屢創佳績,今年共有4校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總獲獎數高居全國第二;在全國科展勇奪全國第三,展現厚實的學力基礎與創新能量。教師專業方面,本市4位教育人員榮獲教育部「師鐸獎」,推薦得獎率高居六都之首。健康促進方面,市府推動的「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更已連續4年榮獲特優縣市獎。這些成果都是各校專業與努力的結晶,市府將持續投入資源,攜手校長與師生打造更卓越的教育環境。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點亮每個孩子心中的希望、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妥善照顧並持續進步,是我們的共同期待,而提升學力也是臺南教育的核心,本次校長會議以「智慧前瞻、精準教學」為主題,邀請到國立臺南大學團隊,以及歸仁國中校長吳家增、鹽行國中教師王竣民、新營國小教師張振宇及賢北國小教師廖智生分享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表現的有效策略。下午也邀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郭伯臣,針對全球教育AI及數位學習政策發展趨勢進行專題演講,引領校長以前瞻視野支持教師善用數位科技輔助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學力品質及自主學習力。

南安國小校地化身通學步道 寬敞舒適綠意盎然家長學童齊聲稱讚


南安國小-通學步道串連社區步道。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持續改善校園周邊通學步道,安定區南安國小分兩階段全面整建周邊通學動線,第二階段已於今(114)年7月開放使用。全新步道鋪面平整、空間寬敞、綠意盎然,不僅讓學童通行更安心,也成為家長每日接送孩子時舒心等待的空間。寬敞的接送區與避車彎設計,更貼近實際需求,獲得家長一致好評。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相當重視行人通行安全與校園周邊交通環境,自上任以來持續挹注經費優化通學空間,已累計投入13億2,192萬元,改善101所學校步道與接送動線,全面提升通學品質,並設置無障礙設施,讓學生、家長和社區居民都能享有友善、便利的行走體驗。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感謝國土署與交通部公路局於7月31日核定補助本市13校通學步道工程,總金額達2億7,642萬元。本次經費核定除挹注經費外,亦提供設計與執行經驗供校方參考,避免常見規劃疏失,確保每一條步道都能符合實際使用需求、強化通行安全。
南安國小校長呂麗蓉說明,校園北、南兩側分別緊鄰市道132與市道134,為安定區市中心主要幹道,車流量大、車速快,對學童通行安全構成壓力。此次步道改善後,不僅提供寬敞安全的候車與通行空間,家長接送更有明確的停等區域,安全與秩序同步提升。有家長分享,校園綠意盎然的植栽搭配平整鋪面,每次來接小孩都像是一種療癒的日常,「不再是匆匆趕路,而是慢下來,享受接送的溫度」。
教育局補充,未來仍將持續向中央積極爭取經費,提升南市通學步道環境,同時加強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從小建立正確的用路觀念。期盼透過通學空間與教育並重的策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打造「行得安全、家長放心、學童開心」的教育環境。